![《登飞来峰》公开课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飞来峰》公开课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飞来峰》公开课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飞来峰》公开课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4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飞来峰》公开课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4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飞来峰》公开课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4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飞来峰》公开课教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4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备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味,明诗意,品诗句悟诗理,古塔之高,写作背景,品诗句悟诗情,比较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3.树立远大理想,并不畏艰难为之奋斗。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又称临川先生。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革命导师列宁曾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树立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 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称,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横。著作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飞来峰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
1、听范读,注意读音、节奏、韵味。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①读准字音 ②读出节奏 ③读出韵味
登飞来峰 (北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请结合相关词句,试着从景、情、理三方面赏析本诗。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yín)县(今浙江宁波)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借代奸邪小人,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飞来峰上所看到的景物,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鸡鸣见日——衬塔高耸不畏浮云——站高望远身在最高层——语境双关
政治理想、抱负对前途充满信心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和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所变现的情感有何不同呢?
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随军出征,因谏言被贬,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寂寥中阐释的是的怀才不遇情感,而仕途得意对前途无限憧憬的的王安石则是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备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资料助读,关于作者,关于作品,关于背景,整体感知,理解内容,赏析内容,感悟哲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登飞来峰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飞来峰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登飞来峰》,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