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古代诗歌三首》优化创新教学设计01
    《古代诗歌三首》优化创新教学设计02
    《古代诗歌三首》优化创新教学设计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4 古代诗歌三首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4 古代诗歌三首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
    《寒食》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十五夜望月》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全诗共4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像丰美,韵味无穷。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明确诗意;
    2.赏读诗歌,品味诗韵;
    3.知人论世,体会感情。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作者介绍和创作背景)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边读边悟
    (1)朗读这三首诗词,字音读准确,节奏读流畅;
    (2)《古代诗歌三首》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有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一个人如果不喜欢诗,他的文学趣味也就会低下。”大家喜爱诗歌吗?那你认为我们学诗的目的是什么呢?
    课堂预设:
    欣赏诗歌精炼含蓄的语言,欣赏诗歌新奇美妙的想象,欣赏诗歌图画般美丽的意境,欣赏诗人真挚动人的感情。
    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我们收获精彩的语言,收获美丽的诗意,收获或浅或深的感动,从而提升我们做人的层次。正如古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走进《古代诗歌三首》,动脑去采撷、去收获。希望同学们满载而归。
    二、 《迢迢牵牛星》
    (一)导入
    假如横在牛郎织女间的不是一条又宽又深的天河,而是一条又清又浅的小河,但他们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出他们的别离之恨吗?今天,我们首先学习《迢迢牵牛星》。
    (二)读诗歌,明诗意
    1.请同学们朗读诗歌,尝试从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
    学习活动:
    反复朗读诗歌,采用自由读、指名读、互相评价、齐读等方式,学习、练习从节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在小组范围内交流讨论,教师随机指导;
    汇报学习成果,描述诗歌画面,师生随时交流,解疑答惑。
    过渡:
    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读一下这首诗?
    课堂预设:
    1.正音
    迢迢(tiá)牵牛星,皎皎(jiǎ)河汉女。
    纤纤(xiān)擢(zhuó)素手,札札(zhá)弄机杼(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mò)不得语。
    2.节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过渡:
    同学们,字正腔圆和节奏鲜明是读好诗的基础,要想更进一步的读好诗,大家还有什么高招吗?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
    课堂预设:
    把握好诵读的“轻、重、缓、急”,也就是处理好重音、语速、语气等。
    过渡:
    根据你对诗的理解,你能为大家读一下吗?
    课堂预设: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语速要缓慢一些,语调要低沉一些,最后一句不仅要拖音,而且要读的弱点。)
    过渡:
    好的朗读总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哪位同学来为大家描述一下画面。
    课堂预设: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三)知背景,明意象
    同学们,这首诗选自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一组诗的名字,它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演义开头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古诗十九首》大都抒发了那个时代离家在外的游子和守候在家的思妇的感伤之情。我们要想准确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感情,除了品味语言、了解诗的背景等之外,还得学会抓住诗中的意象。意象听上去陌生,其实同学们都比较熟悉,就是诗中的人物,或景物。如李白的《静夜思》,当中的意象就是明月,诗人借明月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意象是什么?
    课堂预设:
    河汉女
    过渡:
    古代有位文学评论家叫钟嵘,他评价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你觉得《迢迢牵牛星》当得起这个赞誉吗?请同学们紧紧抓住诗中的意象,用自己的感情去碰触诗人的感情,用自己的想象去还原填补诗的意境,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或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赏诗歌,品诗韵
    课堂预设:
    1.这首诗的意象是织女。为什么用“河汉女”而不用“织女星”?
    与前面的“星”重复,又不押韵,而且河汉女还引起下文人物的活动和情态。
    过渡:
    起笔就引导人们抬头仰看深邃广阔、星汉灿烂的夜空,让人们神思直飞向那个凄婉美丽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这是一位怎样的河汉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一位_________的河汉女,真让人___________。
    课堂预设:
    这一位勤劳的河汉女,真让人心疼。
    “擢”让人如见其形,“弄”让人如闻其声。这句既写出了织女的勤劳,又写出她试图借忙碌的劳动来掩饰排遣自己的愁思。
    这一位终日哭泣的河汉女,真让人感到伤心。
    织女是天上最能织布的人,而且那么忙碌,却织不成一匹布,表明她被思念折磨得没有心思织布,织女内心强烈的悲凄之感和悲痛之情。
    追问:
    这句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课堂预设:
    伤心
    疑惑: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银河很清很浅,应该能自由往来,那为什么两人却不能见面呢?
    课堂预设:
    是有人压制了她的爱情。
    追问:
    这句朗读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课堂预设:
    反问的语气,表现了怨恨、痛苦的感情。
    疑惑:
    这句不是与“迢迢”相矛盾吗?
    课堂预设:
    因思念而觉得距离很远。
    过渡:
    因思念而觉得距离很远,就像是顾城的《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近在咫尺却如在天涯,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你能感受的到吗?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读了这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盈盈一水间,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位女子泪光盈盈地站在水边,含怨带愁地望着牛郎的方向。
    一位美丽的女子,站在碧波荡漾的水边,泪眼婆娑的凝视着牛郎的方向。
    教师总结:
    以女子的饱受离愁、楚楚动人、凝眸深情远视的神态结束,既给人以美感,又让人想象回味。
    同学们,大家读完此诗,还有什么发现吗?
    课堂预设:
    叠词的运用。
    “迢迢”形容牵牛星之遥远,“皎皎”形容织女星之明亮,“纤纤”形容手之细长,“札札”形容织布之忙碌,“盈盈”形容水波之晶莹,“脉脉”形容注视之含情。
    “皎皎”既表现星的明亮,又表现女子的明艳动人,真称得上“一字千金”。 “盈盈”既表现水波的晶莹,又表现了女子的美丽,还可表现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让人回味无穷。
    教师总结:
    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 无论谁,其实一直都需要美好的感情。诗人用织女的意象来表现自己追求美好爱情而不得的痛苦,我们因为有美好的感情,所以读了之后会深深的理解并同情。这样“披情入文”,我们会在含英咀华的同时收获感动,我们的感情也变得宽容丰盈。所以说,读诗使人变得灵秀。
    (五)课堂总结
    请总结这堂课上的所学所得,可以从内容,可以从学法,可以从语言,也可以从感受或联想等等。
    学生合作读诗
    教师总结:
    当我们再次抬头看那熟悉的夜空时,我们也许会多了浪漫的联想,诗意的感受。所以这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语言,收获了感动,也收获了诗意。人生有诗歌相陪,那该是多么美好的诗意人生。
    (六)推荐阅读
    阅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附:板书设计:
    迢迢牵牛星
    伤心

    牵牛星 河汉女
    痛苦
    二、《寒食》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请同学们侧重从字、生活年代、作品风格、文学成就等方面介绍韩翃(hóng)。
    2.哪位同学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
    (二)读诗歌,眀诗意
    1.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从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结合注释,说一说诗句描绘的画面。
    学习活动:
    朗读诗歌。采用自由读、指名读、互相评价、齐读等方式,尝试从节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合作学习。一位同学朗读诗歌,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疑难之处小组内交流或者询问老师;然后提问交流。
    课堂预设:
    采用“诗歌朗读三部曲”的方式指导朗读:字正腔圆、节奏鲜明、轻重缓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前两句语速可以稍微慢一点,表现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无处”“不”“东风”要重读。第三句语速稍快,语调要轻一点,要表现出传蜡烛的小心翼翼。
    描绘的画面: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教师总结: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飞舞的柳絮,让人心醉,这一缕东风,也吹进了我们的心田,
    请同学们带着描绘的画面,再次齐读本诗。
    (三)赏诗歌,品诗韵
    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者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习活动:
    静心思考,自主评点;
    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相机指导;
    班内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并通过朗读表现对诗的理解。
    课堂预设: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一个“飞”字,“动态强烈,表现出春天的勃然生机。
    追问:
    既然一个“飞”字,表现出春天的勃然生机,那么改为“开”可以吗?
    课堂预设:
    “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追问:
    改成“落花”可以吗?
    课堂预设:
    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
    教师总结:
    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追问:
    除了这个“飞”字,是写风外,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寒食东风御柳斜”中的“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教师总结:
    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手法大家可以学习。
    课堂预设:
    “春城无处不飞花”,运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过渡: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除了望见这春意浓郁,笼罩全城外,他还望到了什么呢?
    课堂预设: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
    “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四)明诗意,悟诗情
    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些什么?
    这一缕轻烟,让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预设:
    这一缕轻烟,让我想到了作者怀有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教师总结:
    这一缕东风,让我们感受到了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这一缕轻烟,让我们想到了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的讽刺。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情感再读齐读全诗。
    (五)推荐作业
    搜集有关寒食的古诗句。
    附:板书设计:
    寒食
    韩翃
    东风 浓郁的春意
    轻烟 权贵的讽刺
    三、《十五夜望月》
    (一)、导入
    同学们,你能说出带有“月”的诗句吗?
    课堂预设: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李 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张九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李 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 (李白)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在刚才那些诗词里,你感受到了明月似乎成了什么的代表呢?
    成为诗人孤独、思念的代名词。
    看来,同学们很会感悟诗中描绘的意境。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建写的《十五夜望月》,看看他又通过月亮寄托了怎样的情思呢,(板书课题)
    过渡:
    请同学们大声读课题,你通过课题知道了什么呢?
    课堂预设:
    特定的时间,中秋夜望月,通过“十五”猜测出来。
    教师小结:
    平时的明月都让诗人们感受到了思念和孤独,更何况是这个月圆人团聚的中秋之夜呢。(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学习活动:
    1.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全班正音。
    3.再指名读,注意读出这首诗的韵脚和节奏。全班读。
    课堂预设:
    中庭/地白/树栖(qī)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学习活动:
    1. 回顾学过的弄懂古诗大意的方法。
    要读得有韵味,光读得正确、有节奏还不够,还要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才能读得有韵味。讨论弄懂大意的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图画来理解诗意,还可以边读边想象,边猜测,还可以请教同学)
    2.利用这些方法,自学弄懂古诗大意。
    3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课堂预设:
    如洗乳般的月华静静地泻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微霜。聒噪了一天的鸦鹊也逐渐消停下来,仿佛不忍惊扰这安详的夜色,悄悄地隐栖在树上。夜渐渐深了,清冷的秋露润湿了庭中的桂花,散发着氤氲的馨香。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究竟会落到哪户人家呢?
    过渡:
    我们弄清楚了诗意,大家觉得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
    课堂预设:
    语速应该缓和些,语调应该低沉些。
    学习活动: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语气再来读诗。
    (四)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八月十五,这个皓月当空,万人团圆的夜晚,诗人来到庭院,环顾四周,仰望苍穹,他到底置身在一个怎样的意境之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中秋之夜,诗人望月,都望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课堂预设:
    “地白”“树栖鸦”“冷露”“桂花”
    过渡:
    这些景物也就是作者想要表达自己情感的意象,你能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什么呢, 请按照这样的句式赏析诗句。
    中秋之夜,望着这_______________,这夜真________。
    学习活动:
    1.请同学们抓住景物,进行圈点勾画,做出批注。
    2.同桌两人互相交流。
    课堂预设:
    中秋之夜,望着这一轮明月,这夜真亮啊。
    从“地白”中,可以得知,月光铺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在夜里,白色发亮,所以这夜真亮啊。
    过渡:真是月华如霜,难怪李白也将这样的月光写成“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种空明、澄澈之感便跃然纸上。指名读出这种空明、澄澈的意境。
    课堂预设:
    中秋之夜,望着这栖息在树上的乌鸦,这夜真静啊。
    从“树栖鸦”之中可以看出,连这些乌鸦都睡了,可见夜很静。
    过渡::大家知道吗?宋代周邦彦《蝶恋花》词云:“月皎惊乌栖不定”,当月光非常明亮的时候,乌鸦疑为白昼,是很难定下神来休憩的。而一旦乌鸦安息,可见已是夜深月斜时。
    指名读出这种皓月当空,万籁俱寂的感觉。
    课堂预设:
    中秋之夜,望着这冷露,这夜真凉啊。
    “冷露”让人感受到了丝丝寒意不断袭来,让诗人不由得裹紧了衣衫,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夜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中秋之夜,望着这打湿的桂花,这夜真香啊。
    在月华如水,万籁俱寂的夜晚,丝丝寒意不断袭来,还闻到了桂花的香味,仿佛把我们也带进了这样一个中秋之夜。
    过渡:看着眼前这打湿的桂花,诗人仰头再看看月亮,不由得想起了_____________。
    课堂预设:
    广寒宫中的桂花树,那树下的白兔,那挥斧砍树的吴刚,还有那孤寂的嫦娥仙子。 C
    过渡:诗人不禁轻声吟诵:“冷露无声湿桂花”。
    打湿的又岂止是月下的桂花,__________被打湿了。
    课堂预设:
    桂树下的玉兔被露打湿了,吴刚的衣衫被打湿了,“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云鬓被打湿了,诗人的心恐怕也被这又湿又冷的寒露深深地打湿了。
    教师小结:
    请同学们再读一二句,整体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
    过渡:
    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还在望,桂花湿润,诗人仍在望。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一个“望”字,我们看到了诗人的__________。
    课堂预设:
    孤寂、伤心、难过
    过渡:
    于是,在此情此景中的诗人会想到什么呢?
    课堂预设:
    自己的孤独,月中嫦娥的孤独,和家人离散,对家人的思念,天下千千万万个和他一样赏月的人,人间的悲欢离合……
    王建,字仲初,许州人,唐代宗大历十年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穆宗长庆初,由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
    过渡:
    站在冷清的庭院里。看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作者不仅思绪万千,千种感叹一起涌上心来,他轻轻吟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个“落”字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让人眼睛一亮。这个字能否换成“在”?
    课堂预设:
    “落”字比较好,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过渡:
    难道诗人真的不知道这“秋思”会落在谁家吗?他的心里有没有答案呢,你能在诗中找到相关的依据吗?
    课堂预设:
    环境的孤寂让他感到自己的秋思最浓。结尾看似在别人的“秋思”,其实是在说自己的“秋思”最浓,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这就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学习活动:
    全班齐读这首诗,再次感受作者那浓浓的“秋思”。
    教师总结:月亮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古代中国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丽的。看到月亮,有许多美妙的感受、联想就会自然而然涌上心头。淡淡的月光,浓浓的情愫,无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它,依旧恒悬于黑幕上,照在所有爱月之人的心上。于是,成就了一种淡泊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成就了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就了一种惆怅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成就了一种伤情叫“杨柳岸,晓风残月”,成就了一种安慰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种祝福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寄情于月,月亮,也就承载着人世间种种情思,如诗一样,悬挂在天空之上,悬挂在古人与我们之间,也悬挂在你我之间。
    (五)、布置作业,余音饶梁
    1.课外积累其他写明月的诗词。
    2.比较王建《十五夜望月》与苏轼《中秋月》的异同之处。
    附:板书设计
    十五夜望月
    明 静 凉 香
    孤寂
    思浓
    相关教案

    语文六年级上册(2018)第四单元13 桥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2018)第四单元13 桥获奖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册(2018)12 古代诗歌三首综合与测试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2018)12 古代诗歌三首综合与测试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8* 灯光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8* 灯光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古代诗歌三首》优化创新教学设计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