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
1.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B.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C.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D.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答案】C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影响因素
2.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最能反映
A.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B.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
C.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的大飞跃
D.环保和节能意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本质问题是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而本题中的BCD三项只能适合其中的一幅图片,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通讯事业
3.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C.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鸿”指鸿雁,在中国古代鸿雁代指书信,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由于近代化的发展,上海的通讯发生了变化,旧式的通讯方式被新的方式所代替,所以答案选择C项。其他三项都是无关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通讯事业
4.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于1825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出现于187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出现于1885年,中国第一辆汽车出现于20世纪初;世界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3年,中国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9年。从三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看出
A.中国日益融入世界
B.中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C.中国近代经济不断发展
D.近代交通工具受到国人欢迎
【答案】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交通事业
5.2012年10月8日哈大高铁进入试运营阶段。哈大高铁、京哈高铁,犹如一条加速跑道,迅捷地串起东北四大城市,连通关内关外,标志着“东北同城”的崭新生活即将开启。这表明
A.新型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B.中国的经济版图彻底地突破了地域界限
C.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正逐步形成
D.改革开放以来区域性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高铁的运营,串起东北四大城市,促进了“东北同城”的开启。表明地区间联系在不断加强。故选D项。材料显示了东北四城的联系加强,故A项的“城市化”,B项中“中国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不符合材料内容;C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交通事业
6.下图由成都市档案局提供,它是在四川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新新新闻》1938年刊登的插面。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民国十三年成都为普及汽车进行大力宣传
B.成都人车拥挤,交通混乱,交通管理失效
C.通过漫画美女交警宣传靠左行驶的交通规则
D.民国三十八年成都宣传交通改为靠右行驶
【答案】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交通事业
7.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文通的近代化
C.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始于明治维新
D.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答案】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交通事业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
——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材料二 图为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变化图
材料三 新中国火车机车的发展历程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对中国近代或现代铁路交通发展认识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近代中国铁路交通产生、在艰难中发展。
说明: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国家不独立;经济落后,国家贫弱;思想、科技落后,守旧势力强大;近代爱国人士的宣传、推动;西方列强在华修建铁路的刺激、诱导;洋务派修建铁路的效应推动;近代中国交通发展呈现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示例二:
观点:现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火车机车制造走向世界先进水平。
说明:新中国国家独立、社会稳定,政府重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发展;科技发展,技术创新;铁路交通不断改善,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可以从产生兴起的因素、主要特征、积极作用等几个方面回答。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现代交通事业
1950年9月修复组装的一台日本蒸汽机车。
1964年制造的中国第一台经过重大技术改进的干线货运机车。
1973年设计制造我国第一台交--直流电传动干线货运机车。
2007年我国首列世界先进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