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一等奖教案及反思
展开5.1.2 垂线
课时2 垂线段
1. 认识生活中的垂直现象,理解垂直定义,并能用符号表示.掌握垂线的性质,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 经历垂线画法,垂线的性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探索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垂线的画法,用不同方法得到垂线的性质.
3. 通过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垂线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问题1教具:在相交线模型中,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也会发生变化.体验当α=90°时,a与b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问题2已知点P和直线l,过点P画直线a⊥l.
问题3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若比例尺为1∶100000,水渠大约要挖多长?
【教学说明】在问题1中,教师可只作演示,从而引出互相垂直的定义,同时给出垂线、垂直等相关概念以及垂直符号的运用与读法.
在问题2中,要引导学生得出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一重要结论.
在问题3中,要提示学生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有无数种挖渠方法,但只有一种方法挖渠最短,从而引出垂线段最短的重要结论.要完成问题3中的第2个问题,可先提醒学生复习小学已学过的“比例尺=图距∶实距”这一重要知识.
思考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4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90°,那么其余各角分别是多少度?
2.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1,A2,A3……,其中PO⊥l(PO称为P到直线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1,PA2,PA3……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3.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归纳结论】1.定义:
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两条重要公理:
垂直公理: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段公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可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
例1.如图,CO⊥AB于O,OD⊥OE,∠AOE=42°,求∠DOC的度数.
例2.小刚牵着一头小牛从A先到B拿东西,再到河边让小牛饮水,请画出小刚的最佳行走路线,并说明这种画法的理由.
例3.如图,PR⊥l,QR⊥l,R为垂足,那么P,Q,R在同一直线上吗?
例4.如图,已知AOB为一条直线,OC为一条射线,OD平分∠BOC,OE平分∠AOC,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教学说明】本环节可采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展开,其中题2、3、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逐步渗透用数学语言进行说明的能力.
【答案】1.解:CO⊥AB于O,OD⊥OE,由垂直的定义可得∠AOC=90°,∠DOE=90°.
则∠COE=∠AOC-∠AOE=90°-42°=48°,
∠DOC=∠DOE-∠COE=90°-48°=42°.
2.解:小刚的最佳行走路线如图.
理由:两点间的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
3.解:P、Q、R在同一直线上,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解:OD⊥OE,理由如下:AOB为一条直线,∠AOB=180°,OD平分∠BOC,OE平分∠AOC,所以∠DOC=∠BOC,∠EOC=∠AOC,所以∠DOE=∠DOC+∠EOC=(∠BOC+∠AOC)=∠AOB=90°,即OD⊥OE.
本节课应掌握:
垂直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公理,垂线段公理.
“习题5.1”
2021学年5.1.2 垂线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5.1.2 垂线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5.1.2 垂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5.1.2 垂线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