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垂线-教案-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601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2垂线-教案-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601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案设计,共4页。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课题
5.1.2 垂线
本课第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时间
课标要求
1.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教材分析
本章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本课学习是在相交线、对顶角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垂直,学习垂线的概念和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空间里的垂直关系,研究三角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相交线、对顶角等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垂线的概念和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
教学目标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垂线的性质。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垂线的概念和性质,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说理,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利用垂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垂线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过一点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
提炼的课题
垂线的概念,垂线的两条性质。
教学过程
目标和任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作用
复习引入
学习新知
1.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则对顶角有___对, 分别是 ___ 。∠AOD的邻补角有___个,分别是_____。
2.如上图:若∠1=2∠2,求∠1,∠2,∠3,∠4的度数.
1.垂线及相关概念
展示相交线的模型,两根相交的木条a和b,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木条b的位置变化时,a和b所成的角也会发生变化。当 =90°时, a与b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垂直的符号是⊥,如图,AB⊥CD,垂足为O。
提示: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
提问: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
练习:当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两条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
2.垂线的性质1探究
活动:(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结论: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但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引出垂线的性质1。
3.垂线的性质2探究
活动:灌溉水田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才能使渠道最短?
(学生自己画图)我们可以把水田抽象为一条直线l,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B,C,D,E…,其中PO⊥l(我们称PO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这些线段中,那一条最短?
学生动手测量,总结出结论: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定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例1.如图,已知直线AB、CD都经过O点,OE为射线,若∠1=35°,∠2=55°,则OE与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B
C
D
课堂练习
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1=125°,求∠COE的度数.
2.课本第5页练习2题。
即时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J
小结归纳
这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垂直的定义、表示及相关概念,垂线性质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
梳理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
J
练习与检测
A组:课本 8 页 习题 5.1 复习巩固4 、6 、7 题
A组:课本 8 页 习题 5.1 复习巩固4 、6 题
板书设计
5.1.2 垂线
垂直的定义
垂直符号
2. 垂线的性质
3. 点到直线的距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评价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2 垂线教学设计,共11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