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0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练习(1)(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0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练习(1)(解析版)第1页
    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0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练习(1)(解析版)第2页
    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0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练习(1)(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 1675年,一位西班牙人说:“整个世界在为西班牙工作,让伦敦满意地生产纤维吧;让荷兰满意地生产条纹布吧;让佛罗伦萨满意地生产衣服吧……我们的资本会满足它们的。唯一可以证明的是,所有的国家都在为马德里训练熟练工人,而马德里是所有议会的女王,整个世界服侍她,而她无需为任何人服务。”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西班牙( )


    A.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控制了世界的商品贸易


    C.已完成了商业革命进程


    D.最终走向衰落的必然性


    【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西班牙在消费者世界上众多国的消费品,反映出了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王国把运往本国的金银完全用于的挥霍,这样必然导致西班牙王国走向衰落,故D项正确;当时西班牙并不是世界经济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是西班牙消费的现象,不是控制了世界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西班牙的价格革命,不是商业革命,故C项错误。


    2.“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殖民扩张中的贩奴运动,贩奴运动的过程中给欧洲殖民者带来了财富,给非洲带来了灾难,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但题中问客观影响,故此本题正确为B项,ACD项均表述错误。


    3.“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 )


    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C.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


    【答案】D


    【解析】经过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排除A;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是要适应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排除B;到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最终取得世界殖民霸权,排除C;由材料“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反映欧洲商业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选D。


    4.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答案】B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②代表的国家在“1600~1700年”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最多,这与这一时期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史实相符,故选B项。


    5.17世纪,荷兰所属东印度公司雇用人员为公司绘制航海地图。绘图人员受雇后,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图上的信息外流。采取这种做法主要是考虑到( )


    A.战争因素


    B.文化因素


    C.商业因素


    D.外交因素


    【答案】C


    【解析】17世纪的荷兰主要从事商业贸易,它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因此,航海对荷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绘制的航海地图保密,就是出于商业因素的考虑。故选C。


    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


    【答案】B


    【解析】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贸易和殖民国家,拥有最庞大的商船队。故选B。


    7.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 )


    A.当时英国已经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权


    B.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C.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D.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信息“从事黑人奴隶贸易”“赚了7.6万英镑”,体现了殖民掠夺;“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说明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故选B项;A项中的世界殖民霸权、C项中的世界市场、D项中的工业革命都无法用材料中的事例说明,故排除。


    8.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成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殖民扩张与掠夺


    B.向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工业革命的推广


    【答案】A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不仅使世界彼此不再隔绝,而且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此后更多的殖民主义者加入扩张行列,更多的地区被征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拓展。故选A项。


    9.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答案】D


    【解析】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地位丧失,排除A项;西班牙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更不会引起工业革命,排除B项;从17世纪起,世界贸易中心已经转移到英国、荷兰一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金的大量涌入,使欧洲发生了“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故选D项。


    10. 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可知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扩张带来了就业机会,没有指出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故C项错误。“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说明不是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年累代的研究业已表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甚大,乃至公元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年的欧洲了。史学家们现在认识到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欧洲的技术与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美]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的技术与政治和经济的结构”比其他文明具有怎样的“决定性的优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的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原因。


    【答案】(1)公元1500年左右,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早期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2)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各国通过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解析】(1)根据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欧洲的技术与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科学技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等方面简要说明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的技术与政治和经济的结构”比其他文明具有怎样的“决定性的优势”。


    (2)根据材料二“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等方面分析16世纪的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原因。 年份


    国家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705
    371

    65
    1 770


    811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