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作业题
展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013·青岛测试)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稳定性
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两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B.两区域语言的差异
C.两区域人种分布的差异
D.两区域领导人的差异
【答案】 1.C 2.A
【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图反映了区域的开放性.两地区间的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两地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答案】 C
【解析】 干湿地区是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定的.
4.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答案】 A
【解析】 除了行政区,一般区域的界限是逐渐过渡的.
读下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6.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答案】 5.B 6.B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甲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乙图为长江三角洲.两地因热量差异导致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品种不同.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种植,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013·无锡调研)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7~8题.
7.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成本低
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捷
8.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经济腹地更广 B.科技实力更强
C.产业基础更好 D.改革开放更早
【答案】 7.D 8.D
【解析】 三大经济区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交通运输便捷.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改革开放更早.
下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表.据此回答9~11题.
城市 | ① | ② | ③ | ④ |
平均气温(℃) |
|
|
|
|
1月 | 26.5 | 3.7 | 23.4 | 5.2 |
7月 | 22.8 | 25.1 | 13.1 | 14.4 |
平均降水量(mm) |
|
|
|
|
1月 | 225 | 48 | 7 | 101 |
7月 | 9 | 146 | 183 | 76 |
9.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答案】 C
【解析】 根据表中城市②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该城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自然带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0.城市③可能是( )
A.广州 B.珀斯
C.布宜诺斯艾利斯 D.洛杉矶
【答案】 B
【解析】 根据气温可知,城市③位于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根据该地的降水可知,该城市所在地区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故城市③可能是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珀斯.
11.城市④1月降水多于7月的原因是( )
A.1月气旋活动频繁
B.1月台风活动频繁
C.1月空气对流旺盛,多对流雨
D.1月受夏季风影响,多锋面雨
【答案】 A
【解析】 城市④气温变化幅度小,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北半球的温带大陆西岸地区,该地区冬季气旋活动频繁,受气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故该地1月降水较7月多.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阶段的发展,该国核心经济区( )
A.空间范围逐渐扩大 B.城市数量逐渐增多
C.始终为人口迁入区 D.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
【答案】 D
【解析】 图中显示该核心经济区的空间范围经历了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过程;人口迁移状况是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伴随着南部和西部地带的崛起,该核心经济区在该国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
13.依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国家最可能是(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巴西
【答案】 B
【解析】 根据该国人口和经济区的扩散方向以及相应时间可知该国为美国.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区域秋色各有特色,按入秋时间早晚正确的赏秋顺序是( )
A.abcd B.cdab C.dcab D.badc
【答案】 A
【解析】 根据经纬度准确定位,地势海拔高的先入秋,纬度高的先入秋,由此做出正确的判断是A项.
15.在d城附近山区,能欣赏到的秋天景色是( )
A.苹果香满山坡 B.麦浪滚滚
C.绿草茵茵 D.红叶尽染山林
【答案】 D
【解析】 d城附近山区,位于我国的南方丘陵山地,秋季景色是漫山红叶.
二、综合题
16.“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结合我国商品粮基地生产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商品粮基地20世纪80年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南方或北方);2000~2003年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南方或北方)地区.
(2)对比分析甲、乙两图中A、B两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差异
(3)试分析B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的“粮仓”地位让位于A地区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南方 北方
(2)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为:A地区:温带季风 旱地 东 西 黑 集中连片 高 大 高 高 石油 重
B地区:亚热带季风 两熟到三熟 水稻 分散 低 小 低
(3)B地区由于河网密布、地形破碎,生产规模小,城市发展快,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使其粮食的商品率低,进而导致其在全国的粮食生产地位下降.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向北方转移的趋势,这和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有关.A是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型机械化生产,又分布有肥沃的黑土,因此粮食的商品率很高,并逐步取代了长江三角洲(B)在全国的“粮仓”地位.而B地因地理位置优越,弥补了其资源短缺的不足,商业贸易、综合性的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很快,人口分布稠密,再加上该地受水文状况的限制,土地较为分散,生产规模较小,因而粮食商品率较低,在全国的“粮仓”地位逐渐丧失.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根据材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答案】 (1)逐渐降低 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升高
(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优势:光照充足、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水源充足.
不利因素: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积温等值线数值和分布可以看出自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原因可从地势方面分析,西部地势较高.第(2)题,“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表明该地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表明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天气变化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故自然带的垂直分布明显.第(3)题,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光照充足,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是其发展优势.地势较高,热量不足,青藏高原冻土广布,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这些是其发展的不利条件.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A 海洋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3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3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研究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