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堂练习题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答案】 A
【解析】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和空间单位.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
3.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答案】 C
【解析】 雨热同期主要是指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这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来自低纬度海洋的夏季风不仅带来了丰沛的水汽,也带来了充足的热量.
4.适合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B.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C.油菜、玉米、高粱、大豆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答案】 B
【解析】 冬小麦是暖温带的粮食作物,油菜主要产在秦岭—淮河以南,黄麻是热带的经济作物.
读下面中国地理自然分区部分区域图,完成5~7题.
5.决定A、B、C、D四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水文 B.气候和地貌
C.土壤和植被 D.地形和植被
6.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风沙、盐碱、旱涝
B.B——洪涝、风沙、低温
C.C——积温低,生长期短
D.D——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7.关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区域和B区域之间没有整体性的特征
B.B区域与C区域之间有相对一致性
C.C区域与D区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D.A区域和D区域独立存在,D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A区域
【答案】 5.B 6.B 7.C
【解析】 我国以气候和地貌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区.低温、风沙是我国北方的自然灾害.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区域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环渤海地区行业分工指数表(表格上数字为1997年,下数字为2001年)”,回答8~9题.
8.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天津 B.河北 C.山东 D.辽宁
【答案】 A
【解析】 天津和北京的行业分工指数最小,二者产业结构最相似.
9.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
A.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B.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答案】 A
【解析】 1997~2001年,该地区分工指数呈增大趋势,说明区域内专业结构差别呈扩大趋势,区域内专业分工在加强.
读下图,完成10~12题.
10.图示地区工商业发达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B.紧靠海洋,用水方便
C.农业发达,粮食充足 D.海陆交通十分方便
【答案】 D
【解析】 图示地区为长三角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促进了该地区工商业的发展.
11.B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A.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年降水量在1 000mm以下
C.水田集中连片
D.温暖时期较长
【答案】 D
【解析】 B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平均年降水量在1 000mm以上,水田分散布局.
12.图示地区所临海洋是( )
A.黄海与渤海 B.东海
C.黄海与东海 D.南海
【答案】 C
【解析】 长江三角洲北邻黄海,南邻东海.
二、综合题
13.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________地区,该地区有我国重要的________平原、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乙为我国________地区,该地区在开发早期不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区以________气候类型为主,其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答案】 (1)东北 三江 松嫩 辽河 长江中下游 稠密的水系,土质黏重,开垦困难 (2)温带季风 时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空间: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见下表
【解析】 根据两地区图形轮廓判断甲、乙分别是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两地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两地在气候、土壤等方面存在差异.
14.2013年6月28日,2013中国经济特区喀什论坛举办,为中国新特区—喀什在新形势下寻求改革开放的有效路径和新兴经济特区发展的方向展开会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列,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三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左下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右下图).
(1)据图说明两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不同点,新疆地区:______
__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
(4)简述深圳和喀什两特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发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这将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城市多分布在绿洲处 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地区 (2)土地荒漠化 资源、能源缺乏 (3)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劳动力丰富,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等.喀什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处我国联系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位置等. (5)出现城市热岛现象;改变城市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紧张;产生三废污染等.
知能拓展阅读
地理环境差异对民族风情的影响
民族风情是指由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生产或生活所形成的具有传统性的风俗习惯.形成这些独特的民风民俗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所以称之为民族风情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渗透于民族风情之中,二者关系密切,前者影响、决定后者,后者反映、体现前者.
1.地形与生产活动
山区的耕地少,动植物资源少,人们多从事采集、狩猎、驯养;富饶的大草原地面广阔、人烟稀少,人们多从事放牧业;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发达;人们在低缓的丘陵上开辟一层层的梯田,种果树、茶树等,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充分利用阳光,扩大土地面积.牧区的居民衣皮食肉,耕作区的居民衣布食谷,这些也是地形影响的结果.
2.气候与建筑
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不为美观,而为凉快、安全;中国北方房屋多平顶,南方多尖顶,不为个性,而为排水便利与否;黄土高原的窑洞不为安全,而为就地取材、冬暖夏凉;蒙古族的蒙古包不为便宜而为携带方便、生产需要;俄罗斯的房屋有三四层门窗,不为防盗,而为保暖;西亚的住房屋小窗多、墙壁厚,为的是通风散热……
3.气候与饮食
在我国南方人口味甜,与那里温暖湿润的气候、四季丰富的水果有关;北方人口味咸,因为冬季气候寒冷,蔬菜品种单一,人们为了丰富菜肴,有腌制咸菜的习惯;山西人口味与黄土高原的土质有关,多食醋可减少结石病的发生,所以山西的老陈醋很有名;四川人的口味与潮湿的气候对身体的影响有关.所以说:“南方人喜欢吃甜的,北方人喜欢吃咸的,山西人喜欢吃酸的,四川人喜欢吃辣的.”
4.气候与服饰
温带的居民,服装样式变化繁多,用料和缝制工艺很讲究,随四季而变化;寒带的居民,常年不能穿裙子、短裤;热带水乡的人,服装式样简单,多穿裙子、短裤等;沙漠地区的人们裹头巾,戴面纱,这是最好的防晒方法.
5.地理环境与节日庆典
在我国,彝族的火把节是为了烧死田间害虫,保护庄稼;汉人的春节是在地里庄稼全部收割贮存完毕之后;蒙古族最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是在每年七八月份牧草繁茂、牛羊肥壮之时.
6.地理环境与人种
在人类发展早期,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受到环境的影响,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黑色人种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皮肤内黑色素较高,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白种人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以使冷空气较缓地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肤色和身体具有上述两种人的过渡性特征.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相比)
甲地
乙地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相比)
甲地
黑土
旱地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乙地
水稻土
水田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A 海洋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三产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