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人教必修4】新课标教学PPT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示范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词作者猜猜看,课文导入,学习目标,作者简介,水龙吟,了解背景整体感知,研探新知,分析词的上阕,分析词的下阕,课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⑦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知识与技能】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 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辛弃疾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志未遂而死去。 辛弃疾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路的愤懑怨恨和无限的痛苦。辛弃疾满怀着爱国的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1170),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感慨唏嘘,激情难抑,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自由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1、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明确:秋江、山景、落日、断鸿、游子。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明确:(1)秋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牵动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山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亦表达愁苦心情。“断鸿”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里,应合离群孤雁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感到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 身在祖国的土地上,为什么说自己是游子呢? 明确: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明确:看、拍。 (1)看:“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以物比人,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2)拍:“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这两个形体语言要表明的是:作者手握宝剑却没有用武之地;空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他只好用敲打栏杆来发泄自己的怒气。不但作者要赴前线杀敌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没有人理解,就连他此时登山临水以排愁遣恨的心情也无人能领会!“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1、下片用典抒情。作者运用历史典故,来表述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反)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正)
2、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 (1)张翰 —— 乐于归隐。张翰因见齐王将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的危机而隐退。词人之所以耻于弃官归隐,是因为他有着报国的雄心壮志。 (2)许汜 —— 谋取私利;刘备 —— 雄才大略。辛弃疾用这两个典故表明了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但是,南宋政权投降派得势,风雨飘摇,怎不令人忧愁!自己长期不被重用,大好年光白白流逝,又怎不令人感伤。 (3)桓温 —— 叹时光流逝。辛弃疾用这个典故,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 作品连用三个典故言志抒情,又是另一写法。三个典故,一用反问句,一用推测句,一用感叹句,极富错综变化之妙。词人痛苦之极,不禁一洒悲痛之泪。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的眼泪,而是不遇于时的英雄的眼泪。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运用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
3、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明确:知音难求,词人的痛苦无人来安慰,因此只好唤取红巾翠袖的歌女来揾泪了。但“倩何人”又表明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因而只好独自哀伤,从而表现了词人的极度孤独与痛苦。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阙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感情沉郁,结构严谨。4、这首词最囊体现主旨的词是哪一个?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主旨的? 明确:“登临意”。 他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上阕 先描写景物,这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下阕 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05),这之前,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5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的。 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了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
1、第一层:“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明确:孙权在南京建立吴都,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舞谢歌台”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2、第二层:“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引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 明确:“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当时韩佳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以此表达失望、痛苦、无赖的感慨。
3、上阕总结: 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不仅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先是对南朝元嘉年间一段历史的评议:宋文帝不继父业,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北伐,结果是仓皇败阵,落得个无功而返。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明确:以古喻今,是针对韩侂胄的以北伐邀功而发的。作者意在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2、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明确:作者的笔锋开始转向了自己,他登高远望:长江北岸在历史上乃是被北魏太武帝占领后建造行宫的地方,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作者心情沉重地表达了自己的隐忧:沦陷区人民不迅速谋求恢复,反而居然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代臣民,忘记了国恨家仇。既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也充分表达了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3、第三层:最后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义愤填膺,他觉得自己来当这个镇江知府简直是被捉弄了,当权者哪里有一星半点要重用自己的诚意!他很羡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颇,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人前去探视,看他能否再带兵出征。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而自己呢?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连个前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 这个结句是作者在叹息,在呼喊,这是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高音!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仍有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对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臣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充满一腔悲愤。
4、总结下阕: 用刘帝、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本词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孙、刘功业的赞扬、向往,对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和不思收复中原的讽刺、不满,表现了作者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 明确: 《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1174)作者35岁时。当时他胸怀报国壮志,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12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朝廷从来没有给他过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非常郁闷。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悲哀! 《永遇乐》是作者写于开禧元年(1205)的作品,这时他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他赞美了古人孙权和刘裕,评论了南朝宋文帝草率出兵的历史,以及隆兴元年(1163)南宋将领张浚北伐失败的往事。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致使作者南归43年来,空怀报国壮志而得不到杀敌陷阵的机会。他对南宋朝廷的忘记国耻不思北伐,对自己的无用武之地,感到极大的愤慨! 相比之下,辛弃疾创作后一首词时年事已高,仍旧报国无门,所以更多一些苍凉悲壮之感。
2、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请简要分析。 明确: 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写到的历史人物有:张翰、许汜、刘备、孙权、刘裕、南朝宋文帝、拓跋焘、廉颇。历史事件有:张翰弃官归乡,刘备鄙视许汜,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宋文帝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作者通过这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分别表达了对英雄功业的仰慕,对追求享受、草率从事的行为的批判。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哀与愤慨。
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选择《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将其中一首词改写为一篇抒情散文。
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⑦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知识与技能】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 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辛弃疾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志未遂而死去。 辛弃疾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路的愤懑怨恨和无限的痛苦。辛弃疾满怀着爱国的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1170),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感慨唏嘘,激情难抑,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自由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1、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明确:秋江、山景、落日、断鸿、游子。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明确:(1)秋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牵动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山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亦表达愁苦心情。“断鸿”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里,应合离群孤雁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感到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 身在祖国的土地上,为什么说自己是游子呢? 明确: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明确:看、拍。 (1)看:“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以物比人,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2)拍:“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这两个形体语言要表明的是:作者手握宝剑却没有用武之地;空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他只好用敲打栏杆来发泄自己的怒气。不但作者要赴前线杀敌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没有人理解,就连他此时登山临水以排愁遣恨的心情也无人能领会!“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1、下片用典抒情。作者运用历史典故,来表述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反)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正)
2、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 (1)张翰 —— 乐于归隐。张翰因见齐王将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的危机而隐退。词人之所以耻于弃官归隐,是因为他有着报国的雄心壮志。 (2)许汜 —— 谋取私利;刘备 —— 雄才大略。辛弃疾用这两个典故表明了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但是,南宋政权投降派得势,风雨飘摇,怎不令人忧愁!自己长期不被重用,大好年光白白流逝,又怎不令人感伤。 (3)桓温 —— 叹时光流逝。辛弃疾用这个典故,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 作品连用三个典故言志抒情,又是另一写法。三个典故,一用反问句,一用推测句,一用感叹句,极富错综变化之妙。词人痛苦之极,不禁一洒悲痛之泪。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的眼泪,而是不遇于时的英雄的眼泪。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运用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
3、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明确:知音难求,词人的痛苦无人来安慰,因此只好唤取红巾翠袖的歌女来揾泪了。但“倩何人”又表明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因而只好独自哀伤,从而表现了词人的极度孤独与痛苦。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阙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感情沉郁,结构严谨。4、这首词最囊体现主旨的词是哪一个?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主旨的? 明确:“登临意”。 他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上阕 先描写景物,这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下阕 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05),这之前,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5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的。 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了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
1、第一层:“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明确:孙权在南京建立吴都,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舞谢歌台”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2、第二层:“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引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 明确:“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当时韩佳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以此表达失望、痛苦、无赖的感慨。
3、上阕总结: 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不仅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先是对南朝元嘉年间一段历史的评议:宋文帝不继父业,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北伐,结果是仓皇败阵,落得个无功而返。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明确:以古喻今,是针对韩侂胄的以北伐邀功而发的。作者意在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2、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明确:作者的笔锋开始转向了自己,他登高远望:长江北岸在历史上乃是被北魏太武帝占领后建造行宫的地方,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作者心情沉重地表达了自己的隐忧:沦陷区人民不迅速谋求恢复,反而居然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代臣民,忘记了国恨家仇。既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也充分表达了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3、第三层:最后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义愤填膺,他觉得自己来当这个镇江知府简直是被捉弄了,当权者哪里有一星半点要重用自己的诚意!他很羡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颇,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人前去探视,看他能否再带兵出征。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而自己呢?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连个前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 这个结句是作者在叹息,在呼喊,这是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高音!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仍有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对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臣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充满一腔悲愤。
4、总结下阕: 用刘帝、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本词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孙、刘功业的赞扬、向往,对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和不思收复中原的讽刺、不满,表现了作者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 明确: 《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1174)作者35岁时。当时他胸怀报国壮志,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12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朝廷从来没有给他过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非常郁闷。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悲哀! 《永遇乐》是作者写于开禧元年(1205)的作品,这时他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他赞美了古人孙权和刘裕,评论了南朝宋文帝草率出兵的历史,以及隆兴元年(1163)南宋将领张浚北伐失败的往事。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致使作者南归43年来,空怀报国壮志而得不到杀敌陷阵的机会。他对南宋朝廷的忘记国耻不思北伐,对自己的无用武之地,感到极大的愤慨! 相比之下,辛弃疾创作后一首词时年事已高,仍旧报国无门,所以更多一些苍凉悲壮之感。
2、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请简要分析。 明确: 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写到的历史人物有:张翰、许汜、刘备、孙权、刘裕、南朝宋文帝、拓跋焘、廉颇。历史事件有:张翰弃官归乡,刘备鄙视许汜,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宋文帝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作者通过这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分别表达了对英雄功业的仰慕,对追求享受、草率从事的行为的批判。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哀与愤慨。
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选择《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将其中一首词改写为一篇抒情散文。
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相关课件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教案配套ppt课件,共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