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77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77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77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774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774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774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774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774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归田园居(其一)》示范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 课件 11 次下载
- 《兰亭集序》示范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 课件 2 次下载
- 《赤壁赋》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 课件 2 次下载
- 《赤壁赋》示范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 课件 2 次下载
- 《游褒禅山记》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 课件 2 次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三单元8 兰亭集序备课ppt课件
展开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1、字音辨识
癸()丑 修禊() 流觞() 激湍() 形骸() 游目骋()怀 齐彭殇() 嗟()悼 () 会()稽() 感慨系()之 趣()舍万殊
guǐ xì shāng tuān hái chěng shāng jiē dà kuāi jī xì qū
听名家诵读,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不懂的字词句也圈点标记出来。
自由诵读,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自主品读1、2自然段,思考概括王羲之因何而乐。
1、齐诵课文 。
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三种不同情感的呢?
1. 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何以见得?最好用原文回答。
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佳处:“会稽山阴”乐事:“修禊事也”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小结: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展开想象,作一段宴会场景描写,然后与原文比较,从中理解一些文言词语的文化意味。
我国古代文人有流觞而饮、吟诗作赋之雅俗。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感情的产品。流觞曲水(把盛着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乐,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小结: 有人说,自然是心灵的风景。的确,自然是人的心灵的外化诗人和艺术家笔下的风景,往往不是纯粹的客观外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和艺术家心情的情致化之景,是主客观交融的产物。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都特别强调天人合一。自然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体现了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了人的精神品格。
2、人们常说 “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一段宴会描写是如此欢快自在、酣畅淋漓。为什么这一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
①第三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②那么是痛心、痛惜还是悲痛?又是因何而痛呢?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其二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③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施展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王羲之所处时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而,有的人谈玄悟道,有的人归隐山林。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的:“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前面两部分分别讲到了“乐”和“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转变呢?
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是不是真的“悲”呢?
重点研读: “每览”一句、“一死生”“齐彭殇”、“后之视今”句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小结: 钱钟书曾说“目光放远,万事且悲”。魏晋时代,由于社会黑暗,现实残酷,人们便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致消极悲观,反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无。虽然王羲之慨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的,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
“在山阴道上走,如在画中游”。读罢《兰亭集序》,我们脑中浮现出绿树掩映的群山、修长挺拔的翠竹,还有那清澈急流的溪水。难怪有人说,欣赏《兰亭集序》一文,亦如欣赏其书法作品一样:夏饮甘泉,神清气爽;秋日登高,天晴气朗;严冬围炉,温暖如春。
思考: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分组讨论后交流分享。
第一部分: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第三部分: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1. 背诵全文,落实文章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2.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8 兰亭集序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8 兰亭集序示范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基础知识,全文分析,名家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课件:第8课 《兰亭集序》课件(共22 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8 兰亭集序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8 兰亭集序示范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君民碑,父子碑,祖孙碑,流觞曲水图,“信可乐也”,深入探究,作序缘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