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选修五 有机化学综合检测
展开模块综合检测(必修2+选修5)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2020·北京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
B.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和乙醛
C.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D.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两者都能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葡萄糖
解析:选A。A项,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B项,甲酸和乙醛都含有醛基;C项,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溴水发生萃取;D项,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不能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葡萄糖。
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乙烷与乙烯 B.苯和油酸甘油酯
C.乙醇和乙酸 D.聚乙烯和溴乙烷
解析:选B。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苯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油酸甘油酯可与H2或Br2发生加成反应,可发生水解反应,即取代反应,B项正确;乙醇和乙酸都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聚乙烯和溴乙烷都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H2===CH2与Br2加成可制得CH3CHBr2
B.PX()与苯互为同系物
C.分子式为C3H7Cl与C3H8O的有机物均有2种
D.聚乙烯、纤维素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选B。乙烯与Br2加成得到的是CH2BrCH2Br,A项错误;PX与苯结构相似,相差两个CH2,B项正确;C3H7Cl只有1氯丙烷和2氯丙烷两种同分异构体,C3H8O有1丙醇、2丙醇及甲乙醚共3种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聚乙烯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4.下图①~④所代表的有机物中所有侧面都是正方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的邻二氯代物只有1种
B.②与苯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C.①②③④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D.④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A。①的邻二氯代物有2种,A项错误;②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四种分子均是完全对称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C项正确;两者分子式均为C12H12,但结构不同,D项正确。
5.(2018·高考全国卷Ⅰ)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
解析:选C。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为C5H8,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3种,2个氯原子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时有1种,位于2个碳原子上时分两种情况:同环上只有1种,异环上有1种,B项正确;螺[2.2]戊烷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而每个碳原子与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形,所以碳原子形成的两个环不共平面,C项错误;该有机物含2个三元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类似烯烃的性质,且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转化率不大于1,则由1 mol C5H8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D项正确。
6.(2020·河南八市重点学校模拟)近年我国科学家在青蒿素应用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如利用下述反应过程可以制取治疗疟疾的首选药青蒿琥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反应①为还原反应,反应②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100%
C.双氢青蒿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青蒿琥酯可以发生水解、酯化以及加聚反应
解析:选B。A项,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许多饱和碳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错误;B项,反应①是青蒿素与硼氢化钠发生还原反应,反应②中反应物的原子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反应②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100%,正确;C项,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无苯环,所以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错误;D项,青蒿琥酯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由于没有碳碳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聚反应,错误。
7.(能力挑战题)红斑素、红曲素是糖果、雪糕等食品着色剂的主要成分,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斑素和红曲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红斑素和红曲素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红斑素中含有醚键(—O—)、羰基()2种含氧官能团
D.1 mol红曲素最多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选B。A项,红曲素比红斑素少两个碳碳双键,故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B项,两者均含有酯基,可以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正确;C项,红曲素和红斑素中均含有酯基、羰基和醚键三种含氧官能团,错误;D项,一分子红曲素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两个羰基(不包括酯基),故1 mol红曲素最多能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8.(12分)(2020·荆州模拟)从薄荷油中得到一种烃A(C10H16),叫α非兰烃,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1)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2)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种(不考虑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D、D→E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G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名称为______________。
(6)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A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进行加成反应的产物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解析:(1)B是CH3COCOOH,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羧基。
(2)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它们是CH3OOCCH2CH2CH2COOCH3、
CH3OOCCH(CH3)CH2COOCH3、
CH3OOCC(CH3)2COOCH3、
CH3OOCCH(C2H5)COOCH3;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3)B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生D[CH3CH(OH)COOH],所以B→D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D与HBr发生取代反应产生E(CH3CHBrCOOH),所以D→E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G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5)E与足量的NaOH的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产生F(CH2===CHCOONa),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名称为聚丙烯酸钠。
(6)E→F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H2===CHCOONa+NaBr+2H2O。
(7)A的结构简式为;由于在A中含有共轭二烯的结构,所以A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进行加成反应共有、
3种产物。
答案:(1)羰基、羧基
(2)4
(3)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取代反应
(5)聚丙烯酸钠
9.(16分)(2018·高考北京卷)8羟基喹啉被广泛用作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和萃取剂,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如图是8羟基喹啉的合成路线。
已知:ⅰ.;
ⅱ.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分子不稳定。
(1)按官能团分类,A的类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所需的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下列K→L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8)合成8羟基喹啉时,L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反应时还生成了水,则L与G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解析:A的分子式为C3H6,结合其与氯气反应的生成物B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可推知A、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A与Cl2在高温下发生α取代生成CH2==CHCH2Cl,即B为CH2==CHCH2Cl;B与HO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为ClCH2CHOHCH2Cl或HOCH2CHClCH2Cl;再由D的分子式可知C发生了水解反应,D为HOCH2CHOHCH2OH。(1)按照官能团分类,CH2==CHCH3属于烯烃。(2)A→B属于取代反应,注意勿漏掉生成的HCl。(3)CH2==CHCH2Cl的结构不对称,它与HOCl发生加成反应时,可能生成ClCH2CHOHCH2Cl或HOCH2CHClCH2Cl。(4)C→D过程中,氯原子发生了水解,所以所用的试剂是NaOH水溶液。(5)D→E是醇类物质发生消去反应。(6)F是苯酚,G是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的产物,故F→G属于取代反应。(7)K的分子式为C9H11NO2,L的分子式为C9H9NO,二者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H2O”,显然从K到L的过程中发生了消去反应。观察K的结构,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但根据“已知ⅰ”,可知K分子中醛基能与苯环上氢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得到醇羟基,然后发生消去反应,即可消去一个H2O分子。所以从K到L的流程为K分子中的醛基与苯环上的氢原子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再由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即L)。(8)合成8羟基喹啉的过程中,L发生的是去氢氧化反应,一个L分子脱去了2个氢原子,而一个G分子中—NO2变为—NH2需要6个氢原子,则L与G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3∶1。
答案:(1)烯烃
(2)CH2==CHCH3+Cl2CH2==CHCH2Cl+HCl
(3)HOCH2CHClCH2Cl或ClCH2CH(OH)CH2Cl
(4)NaOH,H2O(或NaOH水溶液)
(5)HOCH2CH(OH)CH2OHCH2==CHCHO+2H2O
(6)取代反应
(7)
(8)氧化 3∶1
10.(15分)有机化合物G是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或糜烂性食管炎等疾病的药物,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C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
(3)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分子式为C8H8ON2S,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W是C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W共有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W分子中含氨基、羧基和羟基三种官能团
②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甲苯和异丙硫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2,4三甲基苯
(2)取代反应 硝基、羟基
11.(15分)(2019·高考全国卷Ⅱ)环氧树脂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与各种材料的粘结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下面是制备一种新型环氧树脂G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一种烯烃,化学名称为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E的二氯代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
(6)假设化合物D、F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 mol单一聚合度的G,若生成的NaCl和H2O的总质量为765 g,则G的n值理论上应等于________。
解析:(1)因A的分子式是C3H6,且为烯烃,故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2,名称是丙烯。结合B的分子式、C的分子式和D的结构简式可知B为CH2===CHCH2Cl,C为,故C中所含官能团为氯原子和羟基。(2)由B生成C的反应是CH2===CHCH2 Cl 与HOCl发生的加成反应。(4)由已知信息①可知E为。(5)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醛基;核磁共振氢谱中三组峰的峰面积之比为3∶2∶1,说明含1个甲基,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6)D与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2+n)+(2+n)NaOH+(1+n) ―→+(2+n)NaCl+(2+n)H2O,生成1 mol G时存在(2+n) mol NaCl和H2O,即(2+n)mol=765 g/(58.5 g·mol-1+18 g·mol-1),解得n=8。
答案:(1)丙烯 氯原子 羟基
(2)加成反应
(3) +NaOH―→+NaCl+H2O
(或+NaOH―→+NaCl+H2O)
(6)8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06讲 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 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06讲 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 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06讲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06讲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认识有机化学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认识有机化学精品达标测试,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01讲认识有机化学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01讲认识有机化学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选修四鲁科版-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末综合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选修四鲁科版-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末综合检测,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