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展开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系统(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94880009】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2.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解析】 第1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部(东亚)和西部沿海(西欧)都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故A错;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较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慢,但城市化水平高。东部位于中国的沿海地区,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快;西部位于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因此选B;东部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西部资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达,故C错;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西部乳畜业发达,故D错。第2题,梅雨主要发生在我国江淮地区、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南部,不会出现在纬度较低的南海,故A错;轮船自东向西航行,此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夏季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因此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故选B;红海沿岸多热带荒漠,不可能看见大片森林,故C错;经地中海时,正值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天气,故D错。
【答案】 1.B 2.B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3~4题。
3.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4.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解析】 第3题,据表中数据,浙江的人均GDP最高,但其水资源压力不是最大,A项错误;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河南,但人口对耕地压力最小的是黑龙江,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小的是青海,B、D项错误;根据表中前两列数据可以判断C项说法正确。第4题,青海地处西部,不具有科技优势,A项错误;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最高,B项错误;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高,C项错误;黑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低,适合发展商品农业,D项正确。
【答案】 3.C 4.D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6.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解析】 第5题,遥感是通过各种遥测仪器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只是感知地表事物,因此排除岩层和地下水。第6题,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区位因素多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相联系,与居民点和岩层联系不大。
【答案】 5.A 6.C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
甲 乙 丙
7.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解析】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GPS获取云杉分布区的位置信息,然后建立云杉分布信息的数据库,最后用GIS进行分析处理,并输出数据(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所以其研究过程是②①③,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8~9题。
8.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导学号:94880011】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9.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
【解析】 第7题,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管理;跟踪动态定位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网络信息不属于地理空间信息,其整合、集成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获取实时通讯信息是通讯工具的作用。第8题,从示意图中可看出,智慧城市实际上就是高度信息化的城市管理系统,智慧政务、智慧交通和智慧社区都属于城市管理和服务范畴。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提升服务功能。
【答案】 8.A 9.D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据此完成1~2题。
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D.地理环境优势
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解析】 第1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第2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
【答案】 1.D 2.C
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3~4题。
甲 成都都江堰 乙 苏州园林
丙 拉萨布达拉宫 丁 长城
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
4.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解析】 从图中信息来看,甲所在地区在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乙所在地形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东部沿海地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地壳相对稳定;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气候高寒;丁地区所指的长城以北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荒漠化严重。
【答案】 3.D 4.A
读下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6.下列能够正确体现甲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①亚热带湿润地区 ②黑土广布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 ⑤水田农业 ⑥林矿资源丰富 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⑧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A.①②③④B.②⑥⑦⑧
C.①③④⑤ D.⑤⑥⑦⑧
【解析】 第5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甲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乙图为长江三角洲。两地因热量差异导致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第6题,东北地区为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一熟,有丰富的森林及矿产资源,黑土分布广泛,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答案】 5.B 6.B
当地时间2016年9月11日,法国留尼旺岛火山喷发熔岩迸溅场面震撼。读火山喷发的卫星图像,回答7~8题。
7.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8.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
( )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 ②火山灰飘动速度 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 ④火山灰飘动的方向 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第7题,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是应用遥感(RS)技术获取的。第8题,从火山喷发卫星影像图上可以看出火山灰的状况,监测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移动方向、速度、影响范围、此时段当地的风向等。
【答案】 7.A 8.D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M表示( )
A.制作GPS接收机B.分析交通状况
C.生成电子地图D.计算三维坐标
10.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解析】 第9题,纸质地图信息数字化与录入地名坐标信息可以生成电子地图。第10题,车载GPS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答案】 9.C 10.B
11.下面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的是( )
①防灾减灾 ②交通管理 ③城市规划 ④医疗服务 ⑤学生管理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有多个方面,它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GIS作为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和应用的技术体系,在社会经济信息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交通、国土资源调查、电力、水利、农林、环境保护、地矿等领域。
【答案】 B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着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列,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图甲)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图乙)。
图甲
(1)据图说明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9分)
(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成下表。(9分)
(3)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12分)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城市多沿铁路线分布;其不同点是喀什所在地区的城市多位于山麓地带的绿洲,而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第(2)题,喀什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水资源不足,特色农业为绿洲农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少人多,耕地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第(3)题,两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可从地理位置、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 (1)共同点:多沿铁路线分布。
不同点:喀什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2)
(3)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且劳动力丰富,喀什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处我国联系中亚、西亚和南亚的枢纽位置。
1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给地理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勃勃生机。由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组成的地理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领域,并正在走进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根据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人们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色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判断,该地区_______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_______用地面积在扩大。(6分)
(3)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________物体的位置,由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以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6分)
(4)下列活动中,可应用我们所学的地理信息技术的有(多选)(8分)( )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
【解析】 第(1)题,要在中心调度室查询出租车的位置信息,需在中心调度室的管理系统中输入要查询的出租车信息,并传输给GPS卫星进行定位。第(2)题,可根据城市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回答。第(3)题,由GPS的知识可知,三颗卫星可以为静止的物体定位,四颗卫星可为运动的物体定位。第(4)题,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计算,不用利用地理信息技术。
【答案】 (1)GPS GIS (2)绿地(农业) 建筑(城市) (3)静止 运动 (4)ABD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人均GDP
与全国平
均值之比
城市化
水平(%)
人口对水
资源压力
指数
人口对
耕地压
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喀什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特色农业
基塘农业
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喀什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特色农业
绿洲农业
农业发展的
限制性条件
水资源
不足
人均耕地少
(耕地不足)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导学案,共19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共24页。
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学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