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23.2愚公移山精品教案
展开愚公移山第2课时
步骤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背诵。
步骤二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一、深入文本,品评鉴赏。
1.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何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文章一开头用夸张手法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影,写出了存在的困难,显出愚公的形象的高大,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家里人是怎样的看法呢?
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这一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其次是愚公妻“献疑”: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最后是意见一致,立即行动。
3.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遗男“跳往助之”的情节?
首先,“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其次,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
4.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
(1)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讥笑、阻止,语气也很强硬,“甚矣,汝之不惠”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对情绪。(2)出发点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着重点在“且焉置土石”。智叟则不同,他压根儿反对,所以他说话存在着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同。
5.故事的结局是天神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
(1)这样不仅没有损害愚公的形象,反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这个神话结尾烘托了愚公的形象。
(2)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
6.人物形象分析。
愚公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有长远眼光,有坚强的毅力,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他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
二、自主探究,感悟精神
1.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
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眼光。
2.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作者反用其意,是带有明显讽刺意味的。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用智叟的“智”反衬愚公的“愚”,加重了对比色调,并增加了讽刺的色彩。
三、自主总结,归纳写法。
1.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孀妻遗男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孀妻遗男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2.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步骤三 当堂演练 知识拓展
自由讨论: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我国近年来的辉煌成就?
步骤四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移山
愚公不愚:挑战困难 坚持不懈
目光长远(大智若愚)
智叟不智:鼠目寸光(智叟不智)对比、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