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
展开第三节 城市化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 )
A.英国城市化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是 (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曲线在不同年份的斜率(倾斜程度),可以判断不同年份英国城市化的速度与美国互有高低,A项错;美国晚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B项错;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快于美国,C项对;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D项错。第2题,2030年与2000年相比,英国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A项错;美国是发达国家,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B项错;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C项对;203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60%,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项错。
答案:1.C 2.C
3关于城市化中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
B.人口迁往小城镇和农村
C.郊区城市化明显
D.市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现象不明显
解析: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70%,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郊区城市化明显,市区范围迅速扩大,市区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化后期阶段人口有向小城镇和乡村回流的现象。
答案:C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15年比较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特点是( )
A.新增铁路干线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C.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5从1990年到2015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市区迁移到郊区,主要的原因有( )
①市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郊区的劳动力更加廉价
③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④避免市区的客运和货运发生干扰,产生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第4题,B、C、D三项均为城市化的特点,但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5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促使部分工业部门由市区迁往郊区。
答案:4.D 5.B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7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
A.C时段 B.B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解析:第6题,由图甲可知,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第7题,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高达58%左右,而农村人口也有在工业、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故该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应低于40%,最有可能处在图甲中的B时段。
答案:6.C 7.B
读下图,完成第8~9题。
甲
乙
8图甲中,直接反映出的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
A.非农业人口增加
B.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扩大
C.城市规模扩大
D.城市等级提高
9据图乙推断,该城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交通拥挤
C.住房紧张 D.城市内涝
解析:第8题,由图甲可知,直接反映出来的是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规模扩大,而耕地面积减少。第9题,由图乙可知,城市化主要对降水量、径流量产生影响。城市化致使地表硬化面积、建筑面积增加,植被减少,降水下渗减少,使降水在短时间汇集,造成城市内涝。
答案:8.C 9.D
读“某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第10~11题。
10可知该市( )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11可推测该市( )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解析:第10题,读图即可判断。第11题,该市人口的主要流向是由市中心迁往城市边缘区和近郊区,说明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答案:10.D 11.B
能力提升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英国——a阶段 B.朝鲜——c阶段
C.中国——b阶段 D.印度——c阶段
2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解析:第1题,a、b、c分别代表城市化进程中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c阶段;中国、朝鲜和印度均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a或b阶段。第2题,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1.C 2.B
下图为“我国乡村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由图中信息可知( )
A.1980—201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
B. 1950—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出生率一直大于乡村地区
C.在甲时间点,我国城市与乡村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
D.房地产开发是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直接原因
4关于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后,城市化发展趋缓主要受逆城市化的影响
B.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C.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将会大量出现城市群和城市带
D.积极促进乡村非农产业发展,加快乡村城镇化
解析:第3题,城市人口比重代表城市化发展水平,据图可以看出,1980—201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与城市人口比重没有必然关系。第4题,2010年后,城市化发展趋缓主要和工业化进程有关。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快,但小城镇发展缓慢。受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不会大量出现城市群和城市带。
答案:3.A 4.D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读图,完成第5~6题。
★5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8:00 B.12:00 C.14:00 D.18:00
★6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解析:第5题,考查城市交通问题。据图可知,拥挤路段主要是城市外围通向城市中心区的路段,其主要是早上上班所致。根据选项提供的时间可判断A项正确。第6题,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一天当中人们往返于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像“钟摆”一样的交通,称为钟摆式交通。这种“钟摆”交通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要缓解城市的“钟摆”交通现象,主要是解决人口工作区和居住区分离的问题。由于城市郊区出现了一些大型居住区,但是缺乏企事业单位,如果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就可以解决部分人口工作区和居住区分离的问题,缓解“钟摆”交通现象。故D项正确。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又增加了部分人口的工作区和居住区分离,加剧“钟摆”交通现象,A项错误;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和优化城市中心区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剧人口工作区和居住区的分离问题,加剧“钟摆”交通现象,B、C两项错误。
答案:5.A 6.D
读下表,完成第7~8题。
时间 | 我国自然村数量 | 10年间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有200~300个 |
2000年 | 360万个 | |
2010年 | 270万个 |
7我国自然村数量大量减少的原因有( )
①新农村建设 ②农村出生率快速下降 ③城镇化 ④城乡差别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对于表中数据所反映的现象,正确的对策是( )
A.加大城镇化建设,加快消失速度
B.马上叫停城镇化,保护自然村
C.顺其自然,政府不必干预
D.尽快研究,选择性保护
解析:第7题,近些年,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导致村落慢慢变得空巢化,只有少数老人和儿童,新农村建设将一些村庄进行合并,城镇化占用农村大量土地,这些都是导致自然村数量大量减少的原因。第8题,许多自然村比较古老,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村的消失会使其中所蕴含的大量文化信息、形态随之消失,这个损失无法弥补,因此要尽快研究,选择性保护。
答案:7.D 8.D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0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第9题,由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中各要素对比分析可知,城市建设使地下径流减少了18%,地面径流增加了33%,蒸发量减少了15%,故降水后,大量雨水迅速汇集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第10题,城市建设必然会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从而使雨水下渗减少,则地下径流减少,地面径流增加。
答案:9.D 10.C
读漫画,完成第11~12题。
11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高大密集,用地紧张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居住条件差
12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
解析:第11题,漫画中小鸟的羽毛如墨染一般,反映出城市污染严重。第12题,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城区环境的有效措施。
答案:11.B 12.D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读表,完成第13~14题。
项目 | 1999年 | 2018年 |
城市数目/个 | 3 | 7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36 200 | 1 765 000 |
城市人口/万人 | 56 | 340 |
城市人口比重/% | 30.4 | 48.6 |
131999年以后,该地区的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14该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乡村基础设施完善
B.人口和工商业迁往农村
C.城市中心区空洞化
D.市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
解析:第13题,城市化水平30%以下为城市化初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成熟阶段,之间为中期加速阶段。从表中可看出1999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为30.4%,到2018年城市化水平增长为48.6%,因此该城市的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第14题,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农村、城市中心区空洞化都是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由于乡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造成市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等问题。
答案:13.B 14.D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由“苏南模式”创造的一批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民务工的主要场所,苏南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农民生活质量也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如下图。
苏南五市城市化水平
无锡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二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提高,每年有大量农民的土地、住房被征用,用来建设工业园区、道路设施等。城市化的过快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
(1)苏南五市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写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三个重要标志。
(2)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简述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京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的标志。第(2)(3)题,分别考查城市化的有利影响和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南京市 标志: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城市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趋同。
(3)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加重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解决途径: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