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课ppt课件
展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用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设计并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象。
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实验: (四)进行实验: (五)分析和结论
像的实虚、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实验注意的事项
1 调整蜡烛、光屏的高度,使烛焰、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 实验时注意分工合作,边实验边记录数据,并填入表格.
(1)把蜡烛放在 U>2f 的地方,移动光屏,直 到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并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记下像距,观察成像位置在V>2f,还是2f>V>f,还是V
(3)再将蜡烛放在2f>U>f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5)再将蜡烛放在U
凸透镜的焦距= cm
(四)进行实验(各个小组请将下面的表格在实验报告册上填写完整)
分析与结论: 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虚象? 2.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象? 3.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有没有倒立的虚象?
1、U=f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 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2、U=2f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 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3、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体到凸透镜,像到凸透镜,f<v<2f,v>2f,蜡烛的火焰,物距u,像距v,凸透镜,同一高度,大于34m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背景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fuf,u2f,不成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凸透镜成像,眼球的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