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后作业题
展开第2课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课后篇巩固探究
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这一天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应该是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第2题,此日后三个月即为6月22日前后到9月22日前后,这一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但是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北半球,北半球依然昼长夜短,但黑夜渐长,白昼渐短;南极圈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增快。
答案:1.B 2.B
下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年内昼长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①②③④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4.有关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B.②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
C.③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变
D.④地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①地夏至日昼长为0小时,冬至日昼长为24小时,故①地在南极圈上;③地全年昼长均为12小时,故③地在赤道上,纬度最低,由此可排除C、D选项;④地昼长变化幅度大于②地,故④地纬度高于②地。第4题,①地位于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且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③地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④地年内昼长变化幅度不到24小时,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3.A 4.D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完成第5~6题。
5.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A.47° B.23°26' C.94° D.66°34'
6.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5题,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度数最大为90°,最小为66°34',所以其差值为23°26'。第6题,M为正午、N为子夜说明M点出现极夜现象,N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符合题意要求。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段为①和④,故D项正确。
答案:5.B 6.D
(2016·天津高考)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完成第7~8题。
7.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8.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解析:第7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及太阳的方位。极夜之后的第一次日出的时间为地方时12时,南极中山站位于76°22'E,其地方时为12时时,天津(120°E附近)的地方时大约为15时,此时太阳位于天津的西南方向。第8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材料中指出,南极中山站7月17日极夜结束,从6月22日至7月17日,持续的时间为25天,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出现极昼极夜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关系,中山站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也有大约25天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中山站极夜持续的天数大约为50天。
答案:7.D 8.B
9.我国某校同学开展观测日影活动(见下图),图中OP为标杆,OA、OB、OC为杆影,且OA=OB。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OA为当地时间上午9时时的杆影,则OB为 时的杆影。
(2)当杆影与OC重合时,此刻北京时间是11:20,则可推算出该学校所在地的经度约为 。而此刻,“今天”与“昨天”相比,属于“今天”日期范围的地区占全球范围之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选择字母填空)。
A.大于1/2
B.小于1/2
C.等于1/2
D.等于1
(3)当OC长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时,此时为 (节气);此时测得杆长与影长相等,其正午太阳高度是 ,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此日之后三个月内,OC长度逐渐变 ,则太阳直射点向 (填“南”或“北”)移动,在此时段该地昼长逐渐变 (填“长”或“短”)。
(4)请在下图中画出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标出南北极点)。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OA=OB可知,A与B到OC线的距离相等,间隔的时间相等,OA为上午9时的杆影,OC为正午12时的杆影,则OB为15时的杆影。第(2)题,杆影与OC重合,说明当地时间是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是11:20,该地比北京时间早40分钟,是130°E。北京时间是11:20,0时经线是50°W,属于“今天”日期范围的地区大于全球范围的一半。第(3)题,当OC长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杆影与杆长相等,表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45°,该日太阳直射23°26'S,该地纬度为21°34'N。此日后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赤道,OC长度逐渐变短,该地昼长逐渐变长。第(4)题,画图时需注意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晨昏线与地轴、赤道相交,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
答案:(1)15
(2)130°E A
(3)冬至 45° 21°34' 短 北 长
(4)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0.4 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练习)-(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0.4 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练习)-(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基础知识四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基础知识四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练习题,共10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4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4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湘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B 4,D 6,B 8,B 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