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合格基础练]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1~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2.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 )
A.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
B.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发展历史悠久
C.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D.交通便利,并且是世界上商业活动最频繁的地区
1.B 2.D 3.B [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虽然地势平坦开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的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因此人口稀疏。第2题,巴西高原东南部人口相对密集,是因为其地处沿海平原地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自然条件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再加上是殖民者最先开发的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导致了人口的集聚。第3题,东亚、南亚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开发历史悠久,故人口稠密。]
2018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17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852.85万人,常住人口9559.13万人。是名符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4~6题。
4.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5.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6.图中甲省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
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
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4.A 5.C 6.A [第4题,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第5题,图中的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第6题,甲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
下图为某城市2018年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城市2018年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8.图中制约该城市环境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7.C 8.A [第7题,人口容量木桶效应中,短板决定环境人口容量。图中劳动就业人口所代表的桶板最低,为97.3万人。第8题,制约该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条件。]
9.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世界人口垂直分布
乙 世界人口纬度分布
丙 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
人口占洲总面积、总人口的比例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分析图乙,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这些地区成为人口聚集地,说明了其人口容量大,试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解析] 本题以图的形式考查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读图,提取出有关信息。第(1)题,在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中可知,56%左右人口分布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第(2)题,由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可知,南极附近高纬度地区人口比重最少,是因为气候酷寒,自然条件恶劣。第(3)题,一定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第(4)题,结合前面题总结回答。第(5)题,结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从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 (2)气候恶劣,终年酷寒。 (3)南美 (4)低平 中低 沿海
(5)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适宜于人口居住,因此人口容量大。
[等级过关练]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四大省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 ( )
A.新疆 B.西藏
C.山西 D.河南
11.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 ( )
①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②人口数量少 ③自然灾害少 ④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⑤区域面积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②④⑤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河南省产业技术发达,能耗比低,生态良好
B.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
C.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大,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
D.多数省份资源储量大,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强
10.B 11.C 12.B [第10题,结合题干信息“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由图可知,西藏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其余三省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故西藏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区域面积大,但人口数量少,②⑤正确。西藏为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气温低,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弱,①错误;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修复能力弱,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③④错误,C正确。第12题,结合所学知识由图可知,河南为农业大省,产业技术较好,能耗较高,生态环境较差,A错误;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小,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B正确,C错误;多数省份资源储量不均衡,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弱,D错误。]
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某地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会使环境人口容量________(变大或变小)。
(4)分析材料,谈谈我国目前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途径。
[解析] 第(1)题,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第(2)题,环境人口容量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制约因素主要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第(3)题,治理环境污染,会改善生存环境,会有效地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第(4)题,要结合我国的人口增长快,科技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的实际分析。
[答案] (1)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2)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变大
(4)我国目前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人与环境矛盾较突出,因此应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必修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练习题: 这是一份必修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练习题,共7页。
地理鲁教版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课时作业,共6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练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