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课堂检测
展开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后篇巩固探究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完成第1~2题。
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A.保护环境为主
B.经济发展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解析:第1题,我国的人口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人口基数大;我国的环境保护虽然在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等主要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仍继续增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并且在向农村蔓延。因此,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主要原因。第2题,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答案:1.B 2.B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该发展模式的推广,将在我国大地上涌现众多特色小镇和乡村。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第3~4题。
田园综合体的组成
3.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有利于( )
A.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
B.提高农产品产量
C.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D.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
4.以下地区最适合优先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是( )
A.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
B. 浙江舟山渔村
C.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
D. 新疆天山牧区
解析:第3题,“田园综合体”是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该模式不能提高农产品产量;该模式可以推动乡村城镇化进程,但该产业属于特色农业,不会促进工业化;该模式不会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第4题,“田园综合体”是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包括景观、旅游、休闲、娱乐、居住等内容,需要区域具有多种特色农业资源,并且人口较多。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是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不适宜该模式;浙江舟山渔村主要以渔业为主,景观比较单调,不符合要求;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景观多样,人口密集,可以利用景观优势发展该种模式;新疆天山牧区地广人稀,不适合该模式。
答案:3.A 4.C
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浙江省解决当前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经过近几年努力,五水共治成效显著。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有关浙江省水资源、水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治污水压力较小
B. 平原地区排涝压力较大
C.丘陵山地的防洪压力较小
D. 沿海岛屿供水压力较小
6.有助于治理污水的措施主要有( )
①发展“种—养—加”农业循环经济 ②促进分散的工业企业集聚发展 ③鼓励工商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 ④提高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5题,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生产、生活排放污水较多,治污水压力较大,A项错;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排涝压力较大,B项对;浙江省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丘陵山地地势陡峻,汇水速度快,故防洪压力较大,C项错;沿海岛屿面积小,不易储水,供水压力较大,D项错。第6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使废弃物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污染源,①对;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工厂之间的废弃物,还可以共同利用治污设施,实现清洁生产,②对;农业经济效益较低,并且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农药、化肥等也会污染水资源,③错;工业排放污水量大,提高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会加重水污染,④错。
答案:5.B 6.A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集中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下图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关于“中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水”的使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 “中水”的使用符合循环经济的特点,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居民用水紧张的状况
C. “中水”可以达到饮用水标准,和桶装水无区别
D. “中水”只需在严重缺水地区使用,我国南方地区没有必要使用
8.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地可以采取种植耐旱植物等措施缓解缺水状况
B.乙地缺水是由工农业用水较多造成的
C.丙地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春旱现象严重
D.丁地缺水是由气候干旱、降水较少造成的
解析:第7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水”的使用符合循环经济的特点,可以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状况,应该加以推广,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中水”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第8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种植耐旱植物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乙地位于四川盆地,工农业发达,用水多;丙地位于华北地区,降水集中,春旱现象严重;丁地位于辽宁,由于工农业用水较多而导致水资源紧张。
答案:7.B 8.D
下表是某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完成第9~10题。
国家 | 储量百分比(%) | 产量百分比(%) | 消费量百分比(%) |
中国 | 36 | 97 | 41 |
美国 | 13 | 0 | 13 |
日本 | 资料缺失 | 0 | 26 |
其他 | 51 | 3 | 20 |
9.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13年仅占23%,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10.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第9题,稀土资源属于世界上最为稀缺和现代工业最为需要的资源之一,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下降,主要是由于稀土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对资源过度开采。第10题,从资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国应该加强对稀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延长生产链,增加附加值,同时要进行保护性地开发和利用。
答案:9.C 10.B
11.(2018·天津卷)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解析:A、C、D三项是人类生活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或无害化生产,只有B项是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是绿色出行方式,没有出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属于循环经济。
答案:B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13.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解析:第12题,据图分析,水窖集雨为作物种植提供灌溉水源,作物种植为饲料加工提供秸秆,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为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供暖,沼渣作为肥料还田。第13题,该园区农业生产具有科技投入多、集约化经营和面向市场的特点。
答案:12.D 13.C
打造绿色生态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是中学生应尽的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的体现。读节约型校园“三化五节”模式图,完成第14~15题。
14.下列校园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为了卫生,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B.为了节省时间,在餐盘上套塑料袋
C.用完的电池和其他垃圾一起扔掉
D.洗漱完毕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15.对节约型校园“三化五节”模式理解错误的是( )
A.“三化五节”中“三化”是理论,“五节”是实践
B.“三化”分为三个层面,第三层面最为重要
C.使用充分化包括节约粮食、水电、时间和空间
D.废弃物循环化包括将用过的书本、资料留给学弟学妹用
解析:第14题,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资源浪费;用塑料袋和乱扔电池会导致环境污染;及时关闭水龙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化”是理论,“五节”是实践;“三化”分为三个层面,但每个层面都同等重要;使用充分化包括节约粮食、水电、时间和空间;废弃物循环化包括节约纸张、教材。
答案:14.D 15.B
16.图1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利用等高线数值,说出旱地和林地的空间分布特点。这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什么?
(3)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2,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理由是什么。
(4)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旱地在海拔50~100米之间,林地海拔在100米以上,这反映了人类在利用土地时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第(2)题,该地林地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第(3)题,该地水资源缺乏,再加上生态园区主要原料为小麦、玉米,所以应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增加小麦、玉米的种植。第(4)题,该生态农业园一方面保护、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
答案:(1)海拔50~100米为旱地,海拔100米以上为林地。因地制宜的原则。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增加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规模)。灌溉水源不足;生态农业园区主要原料为小麦、玉米,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4)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漫画“颁奖会”。
材料二 某工业园区“生产链”示意图。
材料三 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材料一中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的工业园区存在着这样一个工业“生态链”,这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3)读材料三,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材料一反映了目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第(2)题,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第(3)题,材料三从宏观层面展现了循环经济的意义。
答案:(1)有些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
(2)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合理。 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
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0页。
2019-2020学年地理鲁教必修3检测:综合测评: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三本册综合测试题,共15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