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 专项训练 考点24 以几何为背景的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展开专题24 以几何为背景的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知识讲解】
1、 解题思路:
(1) 按三个角分别可能是直角的情况进行讨论;
(2) 运用相似/全等、勾股定理等方法,计算出相应的边长.
【例题讲解】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OA = 4,OC = 2.点P从点O出发,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A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是t秒.将线段CP的中点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点D,点D随点P的运动而运动,连接DP、DA.
(1)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点D的坐标;
(2)在点P从O向A运动的过程中,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求t的值.若
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D点坐标为;(2)t = 2或3.
【解析】解:(1)取CP中点M,作MN⊥OP于N,作DH⊥PA于H.
可得,.
∵,,P点坐标为,
∴D点坐标为;
(2)当时,,
∴.即,解得:或(舍).
当时,,∴,即,∴PA = 1,∴t = 3
故当是直角三角形时,或3.
【总结】本题一方面考查三角形的旋转问题,另一方面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注意利用旋转的性质进行求解.
2、如图,在中,CA = CB,AB = 8,.点D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点A关于直线CD对称,联结CE、DE.
(1)求底边AB上的高;
(2)设CE与AB交于点F,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求AD的长;
(3)联结AE,当是直角三角形时,求AD的长.
【答案】(1)3;(2)AD的长为或;(3)的长为1.
【解析】解:(1)过C作CH⊥AB于H.
∵AC = BC,AB = 8,∴AH = BH = 4.
又∵,∴AC = BC = 5,CH = 3;
(2)分情况讨论:
①当时,F与H重合,∴EH = 2.
∵,∴.
∴;
②当时,作DM⊥AC于M,设CM = x,
∵,∴.
∴,∴,解得:.
∴;
综上:当为直角三角形时,AD的长为或;
(3)∵AD = DE,∴为直角三角形时,AD、DE只可能是直角边.
∴.
∴.
∴.
∴.
∴.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解题时根据题意认真分析,注意进行分类讨论.
3、如图,已知为等边三角形,AB = 6,点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与A、B不重合),过点P作AB的垂线与BC交于点D,以点D为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在内作正方形DEFG,其中D、E在BC上,F在AC上.
(1)设BP的长为x,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y,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
(2)当BP = 2时,求CF的长;
(3)是否可能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求出BP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BP的长为或者为.
【解析】(1)∵为等边三角形,
∴,;
∵,,∴;
又∵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
∴;∴,
∴();
(2)当BP = 2时,,;
(3)能成为直角三角形.
时,如图;
,,
解得:.
时,如图;
则,,
解得:.
∴当为直角三角形,
BP的长为或者为.
【总结】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动点背景下的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注意对相关性质的准确运用.
4、如图,在中,,AC = 4 cm,BC = 5 cm,点D在BC上,并且
CD = 3 cm.现有两个动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1cm/s的速度,沿AC向终点C移动;点Q以1.25 cm/s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过点P作PE // BC交AD于点E,联结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x(s).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E、DE的长度;
(2)当x为何值时,为直角三角形.
【答案】(1),;
(2)当x为2.5 s或3.1 s时,为直角三角形.
【解析】(1)在中,AC = 4,CD = 3,则AD = 5.
∵EP // DC,
∴∽,
∴,即,
∴,;
(2)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时,如图;
易得,又∵EQ // AC,
∴∽,
∴,即,
解得:x = 2.5;
当时,如图;
∵,,
∴∽,
∴,即,
解得:x = 3.1;
综上所述:当x为2.5 s或3.1 s时,为直角三角形.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动点背景下的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运用,注意得到相应的线段比,从而求出相应的线段长,第(2)问中的直角三角形注意进行两种情况的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