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下册一 位置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认识前后并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
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描述教室中某个人的位置。
受到做事要有毅力、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难点:
重点
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
难点
感受前、后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龟兔赛跑动画,公共汽车站课件。
学生准备:数学教科书、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小故事,看完后我请大家来讲讲你看到的故事。
(看完后)
2、师:根据你看的小视频给大家讲讲你看到的故事。(请几个孩子讲讲故事,点评并指导,认识前后。)
3、师再次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体会前、后的相对关系。
4、提出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的问题,全班讨论。(让学生知道做好一件事要有毅力、有耐心、要坚持到底。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作为认识前、后的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感受前、后。
探究新知
看图说话
教师谈话,说明前、后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然后播放公共汽车站课件。交流从课件和图中了解到的事物和有关前后位置的数学信息。如:车上乘客的位置、上下车乘客的位置以及汽车运行到站点位置等。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见。
设计意图: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公共汽车运行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并用前、后描述某事物的位置,或几个事物的相对位置。
2、实践活动
1)让学生观察教室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请同学用前后描述教室里的物品)
2)请学生观察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请同学回答)
3)请同学观察自己前面有几个人?第几个是谁?后面有几个人?等问题。(请同学回答)
4)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观察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前面的同学成为了后面)
5)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做游戏:站成一排,让下面同学来描述前面同学的前后位置。让学生站成一个圈,请下面学生描述同学的位置。
设计意图:在现实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学习前后奠定基础。
6)让学生按口令摆课本和文具:课本在文具盒的前面,铅笔在文具盒的后面。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体会前后的相对性,更全面的理解评判前后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
巩固新知
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题意,再回答问题。右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到图画,让学生再次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能准确的描述。
练一练第二题,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再鼓励学生描述各组运动员的位置。指导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发现不同的位置关系。既可以用左、右描述两组队员的位置,也可以用前、后描述每名运动员的位置。
让学生观察本班教室中同学的座位情况,鼓励学生用左右、前后来描述自己的位置。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实际位置,加强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四)达标反馈
习题:
乘公交车时要()门上车,( )门下车。
动物们去郊游。
走在最前面的是(), 走在最后面的是()。兔子走在猴子的( )面, 兔子走在小狗的()面。老虎走在猴子的()面, 猴子走在斑马的()面。
3、
(
跑在最前面的是( ),跑在最后面的是()。
小丽跑第()名,小英跑第()名。
小华跑在( )、( )、( )的后面。
答案:前、后;大象、斑马、斑马、后、前、前;小明、小娜、4、3、小英、小丽、小娜。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作业
答案:1、(1)斑马、后、4.(2)后、乌龟、3。(3)3、斑马、牛、小狗。
(1)红红、林林。(2)美美、红红。
5只。
(1)小刚。(2)4、4。(3)10人。
板书设计:
一 位置
前后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1、
体育场的上一站是(),体育场的下一站是(),从体育场到展览馆还要乘()站。
根据五名参赛选手的话排名次。
3、
()号车在最前面,5号车前面有()、()、()车,5号车后面是()号车。
4、
()在最前面,()在最后面,猴子后面有()。松鼠排在()的后面。
猴子排在()的后面,()的前面。
答案:1、剧场、少年宫、4.
B、D、C、A
3,3、4、1,2
老虎、熊猫、大象和熊猫,老虎、松鼠、大象。
资料链接
小学生数学认知学习的基本特征
1.生活常识是小学生数学认知的起点
要在儿童的生活常识和数学知识之间构建一座桥梁,让儿童从生活常识和经验出发,不断通过尝试、探索和反思,从而达到“普通常识”的“数学化”。
2.小学生数学认知是一个主体的数学活动过程
数学认知过程要成为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让儿童从生活常识出发,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发现、了解、体验和掌握数学,去认识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特性、总结数学的规律,去学会用数学、提高数学修养、发展数学能力。
3.小学生数学认知思维具有直观化的特征
由于一方面儿童生活常识是其数学认知的基础,另一方面儿童思维是以直观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以直观为主要手段,让儿童理解并构建起数学认知结构。
4.小学生数学认知是一个“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的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而是主动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学习的过程。要让他们在数学活动或是实践中去重新发现或重新创造数学的概念、命题、法则、方法和原理。
小学冀教版一 位置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a href="/sx/tb_c4792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一 位置精品教案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讲解,当堂巩固,易错警示,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1.圆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冀教版六年级上册1.圆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提高,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1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1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探索新知,合作交流,实践新知,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