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堂检测
展开近几年北京市雾霾天气严重,有的年份雾霾天达到124天,集中在1~3月和10~12月。读下图,回答1~2题。
1.北京市( )
A.春季多大风,雾霾天气增多
B.夏季降水量大,雾霾天数少
C.燃烧煤炭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D.工业发展水平高,所以污染严重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市治理PM2.5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人工降雨,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
B.减小煤炭使用量,缩短冬季供暖时间
C.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周边地区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
解析:第1题,材料中的信息说明冬季雾霾天数多,夏季雾霾天数少,原因是夏季降水多,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随大气降水沉落到地面,所以空气中污染物质含量小,雾霾天数少;冬季降水少,再加上燃煤取暖,空气中污染物质排放量大,雾霾严重。第2题,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故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
答案:1.B 2.D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此回答3~4题。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生态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经济可持续发展 D.人口可持续发展
4.通常所说的“绿色食品”是指(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解析:第3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可持续发展,A对。第4题,通常所说的“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是很少施用或不施用化肥、农药的健康食品。
答案:3.A 4.D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压力 B.深刻的环境危机
C.资源短缺 D.经济发展速度快
6.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多发使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B.从全国看以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为重点
C.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D.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在减小
解析:第5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庞大的人口压力、深刻的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第6题,从全国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扩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答案:5.D 6.C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下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 B.生态混合型农业
C.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 D.自给自足型农业
8.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 )
①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 ②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 ③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 ④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农业既发展种植业,又发展养殖业,而且实现了秸秆还田和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了环境质量,属于生态混合型农业类型。第8题,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是建立在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过度利用化肥、农药基础上的,而且近年来过度垦荒现象不明显。
答案:7.B 8.D
读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某工业园区产业链模式图,完成9~11题。
9.图中①②的含义分别为( )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
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农田灌溉
D.钢材、轧钢厂
10.该园区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板厂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近煤矿 B.近市场
C.科技发达 D.交通条件好
11.该园区采用这种发展模式,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阶段性
解析:第9题,由热电厂指向①及②的是生产线,则①应该是热电厂的产品或副产品,可促进资源的再利用。故选A。第10题,太阳能电池板只有在太阳能充足的地方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丰富,所以该厂家靠近市场地。故选B。第11题,图中模式将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故选B。
答案:9.A 10.B 11.B
12.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漫画反映出的全球环境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画中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图乙中方框的相应字母后面(每个选项限填一次)。
①提高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协调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矛盾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协调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
(4)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解析:第(1)(2)题,通过观察漫画中的信息可知其主题围绕“环境承受压力过大”,产生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第(3)题,结合教材知识和关联图中的相互关系进行判断。第(4)题,可持续的环境观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
答案:(1)自然环境承受压力过大 (2)人口增长过快 (3)④ ⑥ ⑤ ③ ① ② (4)D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兰巴托是世界上冬季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冬季寒冷漫长,供暖期长达8个月,据统计,乌兰巴托市半数以上居民冬天主要靠烧煤取暖,城郊棚户区为了取暖,大量焚烧垃圾。乌兰巴托市有超过10万辆机动车,且大部分都是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二手车,所排废气加重了该市的空气污染。乌兰巴托市四面环山,基本无风。据报道,乌兰巴托市区被污染的空气中含有铅和放射性物质。
材料二 下图为乌兰巴托冬季某一天的大气污染情况。
(1)乌兰巴托城市空气质量的地区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该市污染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
(2)分析该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该国实际情况,提出防治雾霾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北部污染大于南部。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市污染源主要有燃煤、焚烧垃圾和尾气排放。第(2)题,从污染源的种类、地形(四面环山,基本无风)和气候(冬季降水较少)等三方面分析空气质量差的原因。第(3)题,从控制污染源排放(集中供暖、尾气达标排放)、立法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答案:(1)该市北部污染明显大于南部 燃烧煤炭、汽车尾气、焚烧垃圾
(2)地处谷地(盆地),空气流通不畅;冬季降水较少;人口集中,经济贫困,居民冬季取暖主要依靠煤炭;二手车尾气不能达标排放等
(3)集中供暖,减少居民散乱燃煤和木柴;控制二手车进口,加强车辆达标排放;植树种草,改善生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加强行政立法和管理执法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共5页。
地理鲁教版 (2019)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 (2019)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时作业,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有,材料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