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优秀导学案
展开知识清单一 城镇化及其过程
1.概念: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特点:城镇化可以用非农人口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变化、城市数量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来描述。
3.主要标志:通常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城镇化率”,来衡量城镇化水平。
4.进程:城镇化进程曲线像被拉平的“S”形。
5.利弊
(1)有利影响:
①利于吸引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②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③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④利于提高居民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不利影响:
知识清单二 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
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间的城镇化差异
(1)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出现超前(虚假或过度)城镇化,即城镇化水平超过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城镇化模式。
(2)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等出现滞后城镇化,即城镇化水平落后于本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
3.郊区化
(1)原因:①大城市中心城区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和居民生活质量下降。而郊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生活舒适。
②现代化快速交通网络的建立、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现代通信的发展。
③新商业区的发展和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郊区房地产的发展等。
(2)影响:郊区人口增加,中心城区衰落。
知识清单三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与相互促进的城镇化。
2.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及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2)利于开拓市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行业发展,缓解投资需求扩大而内需不足的矛盾。
(3)缩小工农差异和城乡差异,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城镇化的表现
城镇化不只是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
“城市病”
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城镇化→郊区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
郊区化: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
逆城镇化: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再城镇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镇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镇化的现象。如图3所示。
任务清单一 城镇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情境探究
[情境] 美、日、德三国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城市发展道路,分别是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模式、日本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美国人口主要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大城市集聚发展在日本城镇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中小城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国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较大城市的人口仅有2 500万,占总人口的30%左右。下图示意美、日、德三个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读图完成(1)~(3)题。
[探究] (1)甲、乙、丙依次表示( )
A.美国、日本、德国 B.美国、德国、日本
C.日本、德国、美国 D.德国、美国、日本
(2)图示三个国家中( )
A.均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目前德国城镇化水平最高
C.美国城镇化起步最早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城镇化速度最快
(3)与美国、日本相比,德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明显优点是( )
A.城市数量少 B.城市间竞争小
C.“大城市病”不严重 D.城市功能区多
提示 (1)B (2)D (3)C
素养凝练
1.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2.城镇化进程的地区差异
3.城镇化过程和特点类题型的分析思路
(1)根据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判断城镇化水平。
(2)根据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来判断城镇化速度,或根据城镇化进程的斜率来判断城镇化速度。
(3)根据城镇面积、范围的变化来判断城镇化速度。
(4)根据不同区域类型(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判断城镇化进程和特点。
(5)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分析城镇化特点。
(6)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城镇化特点。
素养应用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的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数量少
C.逆城镇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解析 第(1)题,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图中城镇化率。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的城镇化率约为60%~70%,则此时该国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约为30%~40%。故B项正确。第(2)题,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城镇化率最低,但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说明该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可能为我国。此时,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是城镇化率提升的主要动力,A正确;我国人口数量多,B错误;逆城镇化主要出现在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此时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逆城镇化现象,C错误;和其他三国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D错误。故选A项。
答案 (1)B (2)A
任务清单二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境探究
[情境] 人口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没有城镇户籍,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
[探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高的省市城市病最突出
B.M高的省市就业机会较多
C.M低的省市处于高水平均衡阶段
D.M低的省市经济发展速度快
(2)以下有助于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措施( )
A.降低城市化速度
B.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
C.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
D.重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
提示 (1)B (2)D
素养凝练
1.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2)有利影响: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如铺透水砖、建设雨水花园、增加绿地,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
2.城镇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2)有利影响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角度
(1)全面的角度:要从对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和对人文环境(人口、农业、产业结构、文化交流等)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2)辩证的角度: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
素养应用
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下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
A.环境恶化 B.交通拥堵
C.资源丰富 D.产业萎缩
(2)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
A.优化产业结构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乡村集中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木材的产量一开始比较平稳后来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11年以后大幅度下降,钢材是呈先大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材料可知,木材和钢铁是该区域的支柱产业,要瘦身强体意味着规模缩减或者是产量缩减,因此可能是由于某些森林资源和铁矿石面临着资源枯竭,可开采量减少的问题,C错误;也可能是钢铁产能过剩或者市场达到过饱和的状态,产业发展出现了萎缩,因此需要相应的减少产量,D正确。产量的下降和交通拥堵无关,B错误;环境恶化通常是指出现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而支柱产业发生收缩根本原因一定是资源本身或者是受经济社会、市场的影响,而非环境问题,A错误。故选D项。第(2)题,该市的支柱产业发生了收缩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优化产业结构,或者是延长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A正确。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应该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D错误。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并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农村人口,C错误。故选A项。
答案 (1)D (2)A
课堂小结
考点必背
1.城镇化:特点、标志、利弊。
2.城镇进程:时间差异及特点、地区差异及特点。
3.郊区城市化:原因、影响。
4.中国新型城镇化:概念、意义。
课堂学业达标
读我国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表及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完成1~2题。
注:2010年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B.城市人口总量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城市用地规模
2.关于我国1978年~2010年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城市增速最快
B.大城市是城市人口的主体
C.特大城市增速最慢
D.超大城市应严格控制其规模
解析 第1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总量、城市用地规模是城市化的标志,不是城市化水平的标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选C。第2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1978年~2010年城市(镇)数量增速最快的是中小城市,A错;城市人口的主体是中小城市;超大城市增速最慢;超大城市人口多、城市压力大,应严格控制其规模。选D。
答案 1.C 2.D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在1970年前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
B.我国1995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年
C.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日本
D.日本城市化起步晚于韩国,早于中国
4.“城市病”实质上是生态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城市生态问题 ②城市结构不合理的生态问题,如产业结构、生产布局不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③城市功能不健全造成的生态失衡 ④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日本的城市化起步最早,1970年前城市化速度较快,但目前速度较慢。我国城市化起步晚,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城市化速度较快。韩国城市化起步比日本晚。第4题,“城市病”产生的原因包括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功能不健全造成的生态失衡等。“城市病”并不是城市发展中必然产生的问题。
答案 3.D 4.A
下图为某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在海绵城市概念中,绿地多设计成下凹式,其目的主要是( )
A.快速排除积水 B.汇集地面雨水
C.降低土层厚度 D.防止路面被淹
6.不断增多的城市建筑,对建设海绵城市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水污染加重 B.水处理趋难
C.下渗面减少 D.蒸发面增多
解析 第5题,在海绵城市概念中,绿地多设计成下凹式,其目的主要是汇集地面雨水,增加下渗,B对。雨水汇集,但不能快速排除积水,A错。下凹深度相对于整个土层厚度可以忽略,C错。能减少路面积水,降水量过大,不能防止路面被淹,D错。第6题,不断增多的城市建筑,使城市地表硬化面积增大,绿地面积减少,对建设海绵城市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下渗面减少,C对。城市建筑增多,可能治污设备完善,不表示水污染加重、水处理趋难,A、B错。城市建筑增多,城市用地规模不变,蒸发面就不变,D错。
答案 5.B 6.C
7.城市化是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社会发展过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英两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1)读图,对比中、英两国城市化水平从30%提升到50%的发展阶段过程中的差异。
(2)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目前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3)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不少大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问题,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给政府提出建议。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空间差异。注意从早晚、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方面说明。第(2)题,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从人口转化、地域转化、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三个角度回答。第(3)题,本题考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从城市规划、分散大城市的职能、加强管理和疏导等角度回答。
答案 (1)从30%到50%该时间段英国比中国早;发展到50%的历时英国比中国长;发展的速度英国比中国慢。
(2)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或: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或: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第二、三产业集聚)。
(3)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或:疏散中心区的人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或:合理规划道路网);加强管理和疏导。
课后质量评估
读2015年江苏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完成1~2题。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B.城市人口总量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城市用地规模
2.关于江苏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南逆城市化现象严重
B.苏中城市化水平处于成熟阶段
C.苏北城市化水平全国最低
D.经济水平是造成城市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衡量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标志包括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其中最主要标志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但没有出现逆城镇化现象,A错。苏中地区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B错。苏北城镇化水平在江苏省较低,但在全国看,水平较高,C错。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城镇化水平高,经济水平是造成城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D对。故选D。
答案 1.C 2.D
如图是世界及部分国家城镇化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2010年与1950年相比,城镇化率增加值最大的国家是( )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马来西亚
4.下列因素中,对我国城镇化率偏低影响最小的是( )
A.自然条件 B.人口政策
C.经济政策 D.户籍制度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1950年到2010年,马来西亚的曲线斜率变化最大,故其城镇化率增加值最大。第4题,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小。
答案 3.D 4.A
国际形成了两大类城镇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涵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5~6题。
5.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主要是基于( )
A.城市化水平 B.人口密度
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水平
6.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
A.城市中心萎缩加剧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D.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解析 第5题,“外延式”城市扩容模式,占地面积大,故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人口密度相对小的国家。第6题,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会使城市建设占用土地太多,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对;与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失业人数增多关系不大,A、B错;城市面积扩大,会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C错。
答案 5.B 6.D
2014年北京人口密度位列世界前十。下图为北京市各环路间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北京核心区人口密度低于二环路与三环路间区域,主要原因是( )
A.大气污染严重 B.交通拥挤
C.环境承载力小 D.行政区占比高
8.关于解决北京城市病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外部转移
B.调整产业布局,分散中心城区功能
C.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合作
D.严格控制外来人口进入北京
解析 第7题,北京是古都,其市中心目前是行政中心;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以居住区为主,故核心区人口密度低于二、三环路之间区域。第8题,北京人口规模大,城市问题突出,解决措施很多,但控制外来人口进入北京不合理。
答案 7.D 8.D
上班时人群集中涌向市中心,下班后又扎堆流向城市郊区,类似的钟摆式生活,已成为大城市中困扰百姓生活的重要问题。据此完成9~11题。
9.钟摆式交通现象反映了城市( )
A.规模不断扩大,职能得到分散
B.城区房价昂贵,职住分离明显
C.交通规划不合理,通勤时间短
D.控制私家车,保证公交车利益
10.钟摆式交通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B.增加交通运输压力
C.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11.大城市为缓解钟摆式交通现象,可以( )
A.强化城市中心区住宅职能
B.鼓励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
C.合理规划,改善交通条件
D.迁出部分城市中心区的企事业单位
解析 第9题,根据材料“上班时人群集中涌向市中心,下班后又扎堆流向城市郊区”,可知这些人群选择在城市郊区居住主要是因为城区房价昂贵,人们被迫职住分离,故选B。第10题,由材料中的“集中涌向”“扎堆流向”可推断钟摆式交通增加了交通运输压力,从而会增加大气污染,降低城市环境质量,降低城市运行效率,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故选B。第11题,鼓励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减轻城市空气污染,而无法缓解钟摆式交通现象;合理规划,改善交通条件能缩短通勤时间,但不能缓解钟摆式交通现象;城市中心区地价贵,多是商业区,强化城市中心区的住宅职能不现实;迁出部分城市中心区的企事业单位,使部分人不必往市中心上班,可缓解钟摆式交通现象。故选D。
答案 9.B 10.B 11.D
12.读下图,回答问题。
我国近几年城镇化率变化图
(1)图中城镇化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衡量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
(2)回答我国近年来城市化率呈现的趋势,说出其根本原因。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 第(1)题,城镇化率的实质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2)题,经济因素是推动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根本因素。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除了一些典型影响外,城市发展还对生物、气温、降水、地下水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联系相关知识不难回答。第(4)题,城市化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答案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
(2)加速增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3)①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②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效应
③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云雾天气(城市多酸雨)
④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4)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1.了解城镇化概念、特点。【区域认知】
2.掌握城镇化的利弊。【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综合思维】
4.认识到城镇化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树立和谐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
发展阶段
城镇化率
特点
产业结构
缓慢发展阶段
低于30%
城镇化水平低,城镇人口增长缓慢
以第一产业为主
加速发展阶段
30%~70%
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城镇数量增加,城镇用地规模大幅度拓展,出现城镇密集地区和城镇群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逐步上升
成熟阶段
高于70%
城镇化率的增长趋于缓慢甚至停滞
城乡差距缩小,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资源问题
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
污染问题
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交通问题
交通拥堵
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贫困人口增加、住房紧张、房价过高、管理粗放、应急设施滞后、犯罪率上升等。在发达国家一些外来移民多的城市,会导致种族纠纷、社会秩序混乱等
起步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率
城镇化阶段
发达国家
早
高
70%以上
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
晚
低
多在50%以下
加速发展阶段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
速度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快
原因
城镇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市人口比重
大小
大(70%以上)
小(不到50%)
原因
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
所处阶段
成熟阶段
缓慢和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表现
及原因
表现
逆城镇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要素
成因
应对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节约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生活、工业、交通等燃烧煤、石油、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源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噪声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要素
影响
人口转化
城市就业机会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结构
①城镇化过程能够带动广大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②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三节 城镇化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三节 城镇化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城镇化及其过程,三产业转移,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