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阶段质量测评(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点分布表]
考点 | 题号 |
地球的宇宙环境 | 1、2、3、4、5、6、7、8、9、26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10、11、12、13、14、15、16、17、18、27 |
地球的历史 | 19、20、21、28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22、23、24、25、29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5年12月16日某媒体报道,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岩石球体行星,质量是地球的4倍,距离地球仅14光年。这颗“超级地球”行星被命名为沃尔夫1061c,天文学家表示,“那里可能有液态水甚至是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1~2题。
1.沃尔夫1061c位于( )
A.银河系 B.地月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 A
解析 银河系的半径约5万光年,太阳系半径是2光年,沃尔夫1061c距离地球仅14光年,故沃尔夫1061c位于银河系,A项正确。
2.沃尔夫1061c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说明它具有的重要条件是( )
A.质量、体积适中 B.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
C.宇宙环境安全 D.中心天体的光热稳定
答案 B
解析 沃尔夫1061c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说明它具有的重要条件是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有适宜的温度,B项正确。
2019年1月14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探测器将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千克月球样品。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材料中的物质,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在月球上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C.“着陆器”和“返回器”都属于天体
D.在月球上的“着陆器”不是独立的天体
答案 D
解析 待发射的探测器、已着陆的探测器、已返回的探测器都不属于天体,正在绕月球运转的探测器属于天体。
4.有关材料中所呈现的天体和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B.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C.包括三级天体系统
D.“嫦娥五号”奔月过程中不属于天体
答案 B
解析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材料中月球和“嫦娥五号”组成一级天体系统,月球和地球组成一级天体系统,共两级天体系统;“嫦娥五号”奔月过程中属于天体。
2018年1月4日晚,我国出现了2018年首场流星雨。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流星体属于(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
答案 B
解析 流星体是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6.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地球大气层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降低
B.减少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答案 C
解析 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因此吸引了厚厚的大气层,流星体受地球引力向地球坠落并与大气层摩擦,使得大部分流星体没有到达地表与地球发生碰撞,因此大气层的存在减少了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椭圆为天体的运行轨道。读图,回答7~8题。
7.属于卫星的天体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解析 ①②③围绕太阳转,为行星,④围绕③转,所以④为卫星。
8.天体②的地表最高温度远高于地球,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有( )
①天体的公转周期长 ②天体的自转周期长 ③与太阳的距离较近 ④天体外围的大气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天体②的地表温度高可能是由于距离太阳近,或者自转周期长,白昼时间长。
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照片。据此完成9~11题。
9.照片中的“银河”是拍摄者看到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 C
解析 照片中的“银河”是拍摄者看到的银河系。
10.该照片的拍摄地点在( )
A.北京郊区 B.青藏高原
C.赤道附近 D.极圈附近
答案 D
解析 极光只出现在高纬地区,该照片中有极光现象,故拍摄地点在极圈附近。
11.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的信息是( )
A.太阳辐射强度 B.耀斑活动周期
C.大气层的厚度 D.八大行星位置
答案 B
解析 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引发的,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的信息是耀斑活动周期,故B项正确。
1859年9月1日,英国的天文爱好者理查德·卡林顿正在忙于做日常的日面监测时,突然看到太阳黑子群中央两个迅速增亮的斑块,成为最早发现这种天文现象的人。据此完成12~13题。
12.理查德·卡林顿发现的这种天文现象是(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答案 B
解析 太阳表面出现增大增亮的斑块为耀斑。
13.理查德·卡林顿当时正在观测的太阳活动( )
A.有规律可循,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内部圈层
C.与地球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毫无影响
答案 C
解析 太阳活动有规律可循,也可以预报;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外部的大气层;太阳活动与地球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下图是我国30°N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 )
A.甲地与乙地 B.甲地与丙地
C.丙地与丁地 D.乙地与丙地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四地,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丙地太阳辐射最少,故B项正确。
15.由图可知,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A
解析 太阳能发电站应建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图示甲地年太阳辐射量大,最适宜修建太阳能发电站,故A项正确。
16.造成丙地比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的原因主要有( )
①地形 ②河流 ③降水 ④纬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年太阳辐射总量多;丙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势较低,降水较多,年太阳辐射少。
下图为太阳可见半球耀斑面积相对数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与耀斑在同一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是( )
A.黑子 B.日珥
C.磁暴 D.太阳风
答案 B
解析 光球层上会发生太阳黑子,色球层会发生的活动是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会发生太阳风。
18.耀斑面积相对数较大的年份,地球上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太阳射电引起地球大气电离层电磁扰动减弱
B.全球各地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导致降水增多
C.带电粒子轰击臭氧层,高纬地区的极光多发
D.太阳辐射能增强,全球农业生产倾向于增产
答案 D
解析 耀斑面积相对数较大的年份,引起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稀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A、C两项错误;耀斑面积相对数较大的年份,会影响全球各地的气候,但不一定会导致气温和降水增多,B项错误;太阳辐射能增强,全球农业生产倾向于增产,D项正确。
地球处于不断地演化中,不同时期代表性的动植物种类不同,不同时期地表形态不同。据此完成19~21题。
19.恐龙灭绝发生在( )
A.中生代末期 B.新生代末期
C.中生代中期 D.古生代中期
答案 A
解析 恐龙灭绝发生在中生代末期。
20.下列关于生物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晚古生代是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B.中生代裸子植物繁茂
C.中生代出现了人类
D.新生代出现了鸟类
答案 B
解析 早古生代是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茂;新生代出现了人类;中生代出现了鸟类。
21.目前地球上的高大山脉主要出现在(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答案 D
解析 目前地球上的高大山脉主要出现在新生代。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22~23题。
22.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C.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等地壳厚度线的数值东小西大,说明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厚,故B项正确。
2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 B.莫霍面
C.岩石圈底部 D.软流层中部
答案 B
解析 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知,莫霍界面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故B项正确。
一队由各国地质学家组成的专家团观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多年之后在出版的美国某月刊上发表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阿法尔已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法尔地区火山喷发后形成的裂缝长度迄今已由1 km增大至60 km。据此完成24~25题。
24.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和火山的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 )
A.地幔 B.地核
C.地壳 D.岩石圈
答案 A
解析 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是岩浆,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且到达地表后随温度的降低,冷却形成了岩石,A项正确。
25.裂缝从1 km增大到60 km,非洲大陆也将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水圈
答案 A
解析 裂缝从地表向地球内部延伸,裂开的是岩石圈。故A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截至2017年3月27日,美国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已绕火星飞行5万圈。MRO抵达火星轨道已经11年,这个航天器目前状态良好。据研究,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痕迹。
材料二 金星、地球和火星的主要数据。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轨道半径(天文单位) | 0.720 | 1.000 | 1.524 |
公转周期 | 225天 | 1年 | 1.9年 |
自转周期 | 243天 | 23时56分 | 24时37分 |
相对质量(地球=1) | 0.82 | 1.00 | 0.11 |
相对体积(地球=1) | 0.86 | 1.00 | 0.15 |
平均温度(固体表面) | 480 ℃ | 32 ℃ | -23 ℃ |
大气主要成分 | CO2、N2 | N2、O2 | CO2、N2 |
(1)按天体的基本类型划分,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属于________星;三者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2分)
(2)从结构特征看,金星、地球和火星属于________行星。(1分)
(3)根据数据推测,金星、地球和火星三颗天体中,表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上表数据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分析比较移居金星和火星的利弊条件,并完成下表。(4分)
(5)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情有独钟,为什么?(5分)
答案 (1)行 太阳系
(2)类地
(3)金星 金星是三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4)①自转周期 ②生命呼吸所需的O2 ③质量
④体积
(5)火星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表面温度较为适宜;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环境最相近的行星,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痕迹,有存在生命的可能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第(1)题,考查天体类别和天体系统的层次。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属于行星,它们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第(2)题,读表可知,金星、地球和火星在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方面相似,属于类地行星。第(3)题,金星是三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其大气成分又主要是二氧化碳,所以其温室效应最显著。第(4)题,金星和火星同为类地行星,根据行星质量、体积的大小,自转与公转周期等对地理要素的影响来分析表中行星移居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第(5)题,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即可。
27.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4分)
(2)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2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举例说明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8分)
(4)撒哈拉地区太阳辐射强,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 (1)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内蒙古西部和青藏地区最多,四川盆地最少。
(2)低纬 高纬
(3)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多,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海拔);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少,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天气);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多,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天气);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多,高纬地区太阳辐射少,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太阳高度)等。(答案合理即可)
(4)纬度低,太阳高度大;降水稀少,多晴天。
解析 第(1)题,叙述分布规律要说明数值递减的方向和极值区。第(2)题,据图可知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第(3)题,首先说明某地太阳辐射强弱,再说明影响其强弱的主要因素,答案合理即可。第(4)题,撒哈拉地区纬度低,降水少,故太阳辐射强。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生命起源于前寒武纪,前寒武纪包括________宙、________宙和________宙。(3分)
(2)古生代,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________。(1分)
(3)简述海洋动物向陆地动物进化的过程,并说明进化的理由。(4分)
(4)指出两个主要的成煤时期,简要说明当时的地球环境特征。(4分)
答案 (1)冥古 太古 元古
(2)联合古陆
(3)过程:海洋动物先进化为两栖动物,再进化为陆地爬行动物。
理由:海洋面积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气候变得干旱,水资源短缺。
(4)古生代和中生代。地球处于温暖湿润时期。
解析 第(1)题,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第(2)题,古生代时,大陆汇聚成联合古陆。第(3)题,受海陆面积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动物由海洋向陆地进化。第(4)题,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森林的生长,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森林被埋藏于地下,逐渐演变成煤。
29.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3分)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________部分地壳比较厚,________部分地壳比较薄。(2分)
(3)④是________界面。(1分)
(4)③是________。(1分)
答案 (1)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2)陆地 海洋
(3)莫霍
(4)地幔
解析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界面。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