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1.3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25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1.3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25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1.3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25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题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三)
(建议用时:40分钟)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2,农业时期为40人/km2,工业时期为160人/km2。据此完成1~2题。
1.该资料反映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2.下列有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值 ③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对确定性的基础之上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B 2.D [第1题,渔猎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同,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科技发展水平。第2题,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对确定性的基础之上,且对其的估计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值会有较大的差别。]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图,回答3~4题。
3.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4.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3.D 4.D [第3题,根据“木桶效应”可知,该地四种要素中最小供应量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第4题,内蒙古位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地区,制约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为水资源。]
读下表,回答5~6题。
5.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6.按表中数据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5.B 6.D [第5题,由表中数据可看出,水热资源是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水热资源属于自然因素。第6题,热带雨林气候区原始森林茂密,人口稀少。表格中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最大,故其远没有达到。]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8.图示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A 8.D [第7题,图中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第8题,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再增长,生活质量就会下降;而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再增长,生活质量会相应提高。]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9~10题。
9.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10.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9.C 10.C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减少,说明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第10题,由“环境负担”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在技术方面,故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能有效减轻环境负担。]
11.读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是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________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第(1)题,资源状况是影响一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第(2)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通过改变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来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第(3)题,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答案] (1)资源
(2)科技发展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下图为1990~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统计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图示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表明( )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13.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12.B 13.C [第12题,据图可知,生态超载日逐年提前,原因主要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消耗的速度加快,B项正确;资源更新周期变短,会使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提高,该日期应推迟,排除A项;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也会使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提高,该日期应推迟,排除C项;经济下滑,使资源的需求减少,地球承载的压力减小,该日期应推迟,排除D项。第13题,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会加大资源的消耗,使生态超载日更加提前,A项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主要由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决定,不能主观调整,B项错误;为遏制生态超载日提前,人类应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项正确;地球能产出的资源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增加,D项错误。]
复活节岛是位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易错题)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 000人
B.t2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15.(易错题)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有关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只能低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D.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14.B 15.D [不能正确读出图中信息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4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在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而作出的估计数值;t2时期,该地实际人口数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t3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数量超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恶化;t4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数量虽接近资源环境承载力,但生态环境质量较t1时期差。第15题,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它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16.下图是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人口容量相对富裕,说明该地区相对人口压力不大,还有一定人口扩容余地),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小的地区之一,简述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
(2)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大的地区之一,据分析研究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简述西藏地区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
(3)如何判断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自然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压力指数较小。从自然、经济、科技水平等方面说明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第(2)题,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较大,说明西藏的人口容量在减小。人口容量的减小说明西藏的生产能力在减小,消费水平在提高,分析西藏生产能力减小的原因即可。第(3)题,分析一个地区人口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否协调即可。
[答案] (1)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2)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增多等。
(3)判断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应考虑该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km2)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图中相关原理说法正确的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品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44,85,16,77,61,49,5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