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三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 试卷 3 次下载
-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试卷 4 次下载
-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试卷 3 次下载
-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试卷 3 次下载
-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试卷 4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训练
展开一、选择题
读南方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四地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
④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团块状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a地位于干支流交汇处,交通最便利,最容易发展为城市。第2题,交通运输和聚落分布是相互促进的,交通便利的地方人流、物流量大,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故促进了交通建设,①②对。北方也有沿河设城的地区,③错。南方聚落多沿河呈带状分布,④错。
答案:1.A 2.A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也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更加重要。1979年京杭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3~4题。
3.明代诗人朱德刚的诗中描述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4.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解析:第3题,由于大运河淤塞和水源枯竭,再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德州商业贸易逐渐衰落,发展速度明显变慢。第4题,交通条件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德州的发展轴是由运河、铁路、公路、河流共同构成的;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德州的发展,故德州不能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的兴建和京杭运河的变化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3.C 4.D
梧州是一座有着2 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下图示意广西部分主要城市分布(国家测绘局2008年资料)。据此回答5~6题。
5.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 )
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
B.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
C.位于“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点
D.当地物产丰饶,人口多,经济发达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梧州发展落后于南宁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省区交界,地理位置偏远
B.区域山地众多,水路运输衰落
C.缺少铁路联系,发展动力不足
D.政策扶持较少,开放力度较小
解析:第5题,梧州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交通的枢纽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并借西江通向大海,水路交通十分发达。第6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的运输地位上升,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有铁路经过,发展迅速,梧州缺少铁路联系,发展落后。
答案:5.B 6.C
7.下图是安徽省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图。铁路建设对芜湖市的影响是
A.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芜湖市的崛起与繁荣
B.铁路线阻隔了东西交通,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C.铁路运输超越水运,极大地促进了芜湖市的物资集散
D.促进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使芜湖市不断向东发展
解析:选D。读图分析可知,芜湖市位于长江与青弋江的汇合处,故促进芜湖市崛起的因素是河流,A错误;铁路运输促进了该市经济发展,其城市范围不断向东扩展,尤其是1980年以后,铁路沿线成为该市新的发展空间,B错误、D正确;基于优越的水运条件,该市的物资集散主要依靠水运,C错误。
读三城市示意图,回答8~9题。
8.根据三城市地域形态,可以看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
A.均沿铁路延伸
B.地域形态均呈狭长条状
C.促使其发展的因素与形成的因素相同
D.城市形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9.株洲和嘉兴的城区分布表明( )
A.交通线的变化引起城区分布的变化
B.城区的分布变化带动交通线的发展
C.沿河分布没有沿铁路分布好
D.城区由沿铁路分布发展到沿河流分布
解析:第8题,三城市地域形态均沿交通线(河流、公路、铁路)延伸分布,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第9题,两城市先沿河流分布,铁路建成后又沿铁路分布。
答案:8.D 9.A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的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城区的扩展与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时期向南北方向扩展——地形因素
B.乙时期沿干线公路扩展——历史因素
C.丙时期向东北方向扩展——行政因素
D.丁时期向多个方向扩展——交通因素
11.丁时期( )
A.商业用地因政府规划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
B.工业用地考虑地价因素分布在城市外围
C.新增工业区为防止大气污染建在城市西北部
D.新增商业区因综合交通便利建在城市东南部
解析:第10题,甲时期,城市主要是沿河流向南北方向扩展,是由于河流因素。乙时期沿公路发展,不是历史因素,是交通因素。丙时期主要沿铁路发展,不是行政因素,而与工业发展有关。丁时期沿铁路、公路等发展,是交通因素。第11题,商业用地分布在市中心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城市外围区也有分布;城市外围区地价低,适宜工业选址;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如果工业区建在西北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大;商业区应分布在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
答案:10.D 11.B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主席表示将和秘鲁、巴西一起开展修建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合作,这也是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又一重大工程。两洋铁路东起巴西东海岸,西至秘鲁西海岸,全长约5 000千米,一旦建成,将是拉美历史上第一条横穿南美大陆的铁路线。下图为两洋铁路示意图。
(1)分析两洋铁路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2)分析两洋铁路的修建将对巴西、秘鲁两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3)有人认为两洋铁路的开通将大大缩短南美东西两岸的路程,巴拿马运河的地位从此将大幅度下降。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1)主要从影响铁路的自然条件来分析,特别是地形、地质、水文和气候。(2)主要从社会(就业、文化交流)、经济、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3)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是理由要充分。赞同的理由主要从铁路运输的优点方面寻找答案,不赞同的理由主要从铁路运输的缺点方面寻找答案。
答案:(1)铁路沿途穿越的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铁路穿越安第斯山区,地质条件复杂;跨越多条河流、山区,桥隧工程量大;热带及高原山地气候区,天气条件恶劣;部分区域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物资运送不便。
(2)促进两国铁、铜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外运;促进两国天然橡胶、咖啡、甘蔗等农产品的出口;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国土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3)赞同。理由:铁路具有速度快的特点,将分流巴拿马运河的运输量;铁路缩短了南美东西两岸的距离,可以节约时间成本。
或不赞同。理由:与海运相比,铁路运量小,对巴拿马运河的影响不大;进出口货物通过铁路运输需要在港口装卸,成本高。
1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上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密度的因素。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区域之间的联系越多,对交通的需求量越大;而且经济越发达,区域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力量越雄厚,利于交通建设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越有保障。从图中可以看出,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货物的中转量大,交通压力大,因此该区域的交通线较密集。(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唐山到承德需要穿越山地,地形复杂,工程量大。(3)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题干可知,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承德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服务功能提升后,能够带动该地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扩大区域的就业,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够提高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从而减少旅游资源的破坏。
答案:(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浩吉铁路的建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地区交通线路形态多为,城市轨道交通具备的特点有,影响广济桥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