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9页。
[明确学习目标] 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图示
(2)计算公式
n=eq \(□,\s\up3(01))eq \f(m,M)=eq \(□,\s\up3(02))eq \f(N,NA)=eq \(□,\s\up3(03))eq \f(V气体,Vm)=eq \(□,\s\up3(04))c·V(溶液)
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各化学计量间的关系
2Na +2H2O===2NaOH+ H2↑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2 ∶ 2 ∶ 1
扩大NA倍 2NA ∶ 2NA ∶ 2NA ∶ NA
物质的量之比 2 ml ∶ 2 ml ∶ 2 ml ∶ 1 ml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粒子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eq \(□,\s\up3(05))物质的量之比,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还等于气体体积之比。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守恒的,那么物质的量也肯定守恒。”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不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 应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1.六个基本步骤
2.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方法
(1)关系式法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即可求解未知量。
(2)守恒法
化学反应中的守恒关系有: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3)差量法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物质的量差、气体体积差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有关量成正比。
(4)平均值法
当A、B两种物质发生同一类型的反应时,可将A、B组成的混合物看作一种物质,从而计算出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M,则A、B的摩尔质量将符合M(A)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学案及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三课时导学案,共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