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6 观察土壤教案设计
展开沧县实验学校小学教师教案
课题 | 6、观察土壤
| 备课人 | 高洪英 | |||
教学目标 |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
| |||||
2、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 ||||||
3、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
| ||||||
重、难点 | 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土壤的特征。
| |||||
教学时数 | 2 | 教学方法 | 实验观察、小组合作 | |||
教学准备 | 土壤、水、烧杯、玻璃棒、纸、放大镜 |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土壤?提问:你觉得什么是土壤? 学生讨论后回答。 总结:土壤是地球上能够生长植物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2、指导学生通过运用各种感官认识土壤的成分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认识土壤? 3.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土壤里有水.. 4.把土壤放到水里有气泡冒出说明有空气. 5.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看、摸、闻。 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找出砂和粘土 二.汇报实验结果。 总结:土壤是由空气、砂、粘土、腐殖质、水等构成。 三.课下作业. | ||||||
第二课时 一、拓展思维: 思考: 1、能腐烂的垃圾堆土壤有什么作用?对植物有什么作用? 2、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什么影响?对植物有什么影响?怎样处理不腐烂垃圾? 总结:通过讨论,发现垃圾的益处和害处,并且从小学会保护周围环境,处理垃圾的能力。 汇报讨论结果。 二、练习作业
| ||||||
板书设计 | 课后反思与重建 | |||||
6、观察土壤 总结: 土壤是由空气、砂、粘土、腐殖质、水等构成。
| 通过本科的学习,你知道了土壤是有几种成分构成的。学生通过动用各种感官,发现了土壤的特征,知道了土壤的组成成分,以及如何保护土壤,教学效果良好。
| |||||
小学冀教版6 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6 观察土壤教学设计,共2页。
科学6 观察土壤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6 观察土壤教案及反思,共1页。
科学三年级上册6 观察土壤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6 观察土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