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l2 O-16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 羟基电子式:
C. 2-丁烯的键线式: D. 乙酸的实验式:C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A错误;
B.O最外层有8个电子,H最外层有1个电子,则羟基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
C.键线式中用短线表示碳碳键,端点、交点是C原子,C原子、H原子不需要标出,2-丁烯的键线式:,故C正确;
D.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实验式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故乙酸的实验式为CH2O,故D正确;
答案选A。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2-二甲基丙烷也称为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1,2-二溴乙烷属于取代反应
C. C4H9OH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天然气、可燃冰中均含有甲烷
【答案】D
【解析】
A.2,2-二甲基丙烷中主链有三个碳原子,2号碳上两个甲基,也可以称为新戊烷,故A错误;B.乙烯制1,2-二溴乙烷,C=C键生成C-C键,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丁基有4种,则C4H9OH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故D正确;故选D。
3.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其中正确的是( )
A. 2,3-二甲基-3-乙基丁烷
B. 对二甲苯
C. 2,2,3,4-四甲基己烷
D. 2,4,4-三甲基戊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的最长主碳链含有5个碳原子,正确名称为2,3,3-三甲基戊烷,故A错误;
B.对二甲苯不是系统命名,用系统命名法为1,4-二甲基苯,故B错误;
C.的最长主碳链含有6个碳原子,命名为2,2,3,4-四甲基己烷,名称正确,故C正确;
D.含碳碳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含有5个碳原子,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命名时需要注明碳碳双键的位置,名称为2,4,4-三甲基-1-戊烯,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的区别,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系统命名时需要依次编号命名,习惯命名时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己烷、己烯均能使酸性KMnO4熔液褪色
B. 煤粉碎后更易燃烧,是因为粉碎增强了煤的还原性
C. 硝基苯与水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 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饶,乙烯消耗的氧气多
【答案】C
【解析】
A.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烃、乙醇、含有醛基的有机物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环己烷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A错误;B.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可以增大反应速率,所以煤粉碎后更易燃烧,煤的还原性不变,故B错误;C.硝基苯和水不互溶,出现分层,所以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正确; D.1mol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饶,消耗的氧气分别为3mol、3mol,消耗的氧气相等,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有机物燃烧规律的总结和应用,解题是要注意规律的使用条件,本题中乙醇的化学式可以改写为C2H4·H2O,消耗氧的是C2H4。
5.傅克反应是合成芳香族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机物a和苯通过傅克反应合成b的过程表示如下(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B. 若R为CH3时,a的电子式为
C. 若R为C4H9时,b的结构可能有4种
D. 若R为C4H5O时,1molb最多可与5molH2加成
【答案】B
【解析】
A.傅克反应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属取代反应,故A正确;B.若R为CH3时,a为一氯甲烷,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C.丁基有4种,若R为C4H9时,则b的结构可能有4种,故C正确;D.若R为C4H5O,则R中最多可含有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双键与一个羰基,1molb最多可与5molH2加成,故D正确;答案为B。
6. 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是( )
A. 2-甲基-1-丁炔 B. 2-甲基-3-丁炔
C. 3-甲基-2-丁炔 D. 3-甲基-1-丁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炔烃的命名可知,选项A、B、C中有机物不存在,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炔烃的结构、性质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氯甲烷为四面体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 甲苯的一氯代物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沸点各不相同
C. 邻二氯苯、间二氯苯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 C4H8Cl2存在8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A、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而二氯甲烷是用两个-Cl取代了甲烷中的两个-H而生成的,故结构只有一种,且为四面体结构,故A正确;B.甲苯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苯环3种,甲基一种,四种同分异构体的沸点各不相同,故B正确;C. 苯环上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邻二氯苯、间二氯苯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 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CH3CH(CH3)2,其中CH3CH2CH2CH3的二氯代物有6种,CH3CH(CH3)2的二氯代物有3种,共9种,故D错误;故选D。
8.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故A错误;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烯,所以属于加成反应;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也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
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羟基,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褪色,是苯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无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
B. 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物共7g,完全燃烧所生成的CO2的分子数一定为0.5NA
C. 标准状况下,2.24LCHCl3分子中含有0.3NA个Cl
D. 一定温度下,1L 1mol·L-1的CH3COONa溶液含NA个CH3COO-
【答案】B
【解析】
A.n(CH3CH2CH2OH)==1mol,每个丙醇分子中含有11个共价键,则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11mol,总数为11NA,故A错误;B、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7g混合物中含有0.5molCH2,故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0.5mol,即0.5NA个,故B正确;C. 标准状况下,三氯甲烷不是气体,无法计算2.24LCHCl3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要水解,一定温度下,1L 1mol·L-1的CH3COONa溶液的CH3COO-少于NA个,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每个丙醇分子中含有11个共价键。
10.CaC2、ZnC2、Al4C3、Mg2C3、Li2C2等同属于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
A. Mg2C3水解生成丙炔 B. Al4C3水解生成丙炔
C. ZnC2水解生成乙烷 D. Li2C2水解生成乙烯
【答案】A
【解析】
【分析】
CaC2制C2H2的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相当于发生复分解反应,只要碳化物中碳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变即可,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Mg2C3水解生成丙炔的反应中碳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都是-,所以C元素化合价不变,产物正确,故A正确;
B.Al4C3水解生成丙炔的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价,C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其产物应该是甲烷,故B错误;
C.ZnC2水解生成乙烷的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3价,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其产物不正确,其产物应该是C2H2,故C错误;
D.Li2C2水解生成乙烯的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其产物应该是乙炔,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正确理解碳化钙和水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有机物中碳元素采用平均化合价。
11.质谱图表明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C=C和C=O的存在,1H核磁共振谱如下图(峰面积之比依次为1: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共有5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B.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8O
C.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O
D. 在一定条件下,1mol该有机物可与3mol的氢气加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共计核磁共振氢谱可知分子中共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A错误;B.质谱图表明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C=C和C=O的存在,1H核磁共振谱如下图(峰面积之比依次为1:1:1:3),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O,因此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6O,B错误;C.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O,C正确;D.碳碳双键和醛基均能与氢气加成,则在一定条件下,1mol该有机物可与2mol的氢气加成,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判断
12.“一滴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其分子结构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
C. 可以用该有机物萃取溴水中的溴
D. 该有机物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该有机物结构中没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错误;
B. 中含有5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个峰,故B错误;
C. 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该有机物萃取溴水中的溴,故C错误;
D. 该有机物含有羰基、醚键和羟基3种含氧官能团,故D正确;
答案选D。
1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甲苯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
分层,下层几乎无色
发生了取代反应
B
电石与饱和食盐水混合,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生成气体为乙炔
C
将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
溶液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D
向溴乙烷加入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溴水和苯不反应,但是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该现象为萃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
B.乙炔及混有的硫化氢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反应后有还原性气体产生,但不一定是乙炔,故B错误;
C.光照下取代反应生成HCl,HCl溶于水显酸性,而氯甲烷为中性,故C错误;
D.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溴离子,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14.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可由石油裂解得到,苯可由煤的干熘得到,两者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乙苯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5种
C. 鉴别乙苯与聚苯乙烯不可用Br2的四氯化碳溶液
D. 乙烯和聚苯乙烯均可以和H2 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煤的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二者均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乙苯与氢气加成之后生成的物质就是,乙基上有两种氢,六元环上有四种氢,共有6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是总共有六种,故B错误;
C.乙苯与聚苯乙烯结构中均不存在碳碳双键或三键,都不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可鉴别,故C正确;
D.乙烯中的碳碳双键、聚苯乙烯中的苯环均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B。
15.有机物 常用作合成中间体。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还有3种同分异构体(不包括环状) B. 可由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制得
C. 分子式为 C5H10Cl2 D.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A.对应的链状同分异构体还有CH3-CH2-CHCl2、CH3-CCl2 -CH3、CH2Cl-CHCl-CH3,故A正确;
B.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得不到,故B错误;
C.中含有3个C原子,分子式为C3H6Cl2,故C错误;
D.含有3个C,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故D错误;
答案选A。
16.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
除杂试剂
方法
A
苯(甲苯)
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
分液
B
乙烯(二氧化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溴苯(溴)
KI溶液
分液
D
乙烷(C2H4)
氢气
催化加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酸性KMnO4可以把甲苯氧化为苯甲酸,NaOH与苯甲酸反应然后分液,可达到除杂的目的,故A正确;
B.乙烯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除去,不能除杂,应选氢氧化钠溶液、洗气,故B错误;
C.溴与KI反应后生成碘,碘易溶于溴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故C错误;D.乙烯与氢气加成,且乙烷中易引入新杂质氢气,应选溴水、洗气,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乙烯可以与氢气加成,但反应需要催化剂加热,除杂操作较为复杂,另一方面未完全反应的氢气会作为新杂质引入,该方法不合理。
17. 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可判断,Z为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应为二溴己烷;碳碳双键可被氧化为-COOH,则W应为HOOCCH2CHBrCH2CH2COOH;与H2O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X,其中含有-X和-OH,在NaOH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Y可能为或,其产物一定只含有一种官能团是Z和Y,则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③④,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考查的重点为有机物的官能团的种类的判断和性质,注意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18.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结构简式是
B. 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取代、消去
C. 反应②③的条件分别是浓硫酸加热、光照
D. 加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可证明已完全转化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根据逆向思维的方法推导,C为,B为,A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故A错误;
B.根据合成路线,反应①为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反应②为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③为加成反应,反应④为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故B正确;
C.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需要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反应③为烯烃的加成反应,条件为常温,故C错误;
D.B为环戊烯,含碳碳双键,环戊二烯含碳碳双键,均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则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环戊烷已完全转化成环戊二烯,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根据目标产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分析推导,环烷烃可以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要制得,可以再通过水解得到。
19.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 mol·L-1的氨水中,c(NH4+)=c(OH-)=0.1 mol·L-1
B. NH4Cl溶液中,若溶液的pH=6,则c(Cl-)-c(NH4+)=9.9×10-7 mol·L-1
C. 0.1 mol·L-1的Na2SO4溶液中,c(SO42-)>c(Na+)>c(OH-)=c(H+)
D. 0.1 mol·L-1的Na2SO3溶液中,c(Na+)=2 c(SO32-)+c(HCO3-)+c(H2SO3)
【答案】B
【解析】
A.氨水为弱碱,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结合电荷守恒c(NH4+)+c(H+)=c(OH-)可得:c(NH4+)<c(OH-)<0.1 mol•L-1,故A错误;B.NH4Cl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c(OH-)+ c(Cl-),溶液的pH=6,则c(H+)=10-60.1 mol•L-1,c(OH-)=10-80.1 mol•L-1,因此c(Cl-)-c(NH4+)= c(H+)-c(OH-)=9.9×10-7 mol·L-1,故B正确;C.Na2SO4溶液显中性,则c(OH-)=c(H+),结合电荷守恒可得:c(Na+)=2c(SO4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SO42-)>c(OH-)=c(H+),故C错误;D.根据亚硫酸钠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可得:c(Na+)=2c(SO32-)+2c(HSO3-)+2c(H2SO3),故D错误;故选B。
20.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1g4=0.6。该温度下,向20mL0.01 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定过程中宜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a点溶液中c(H+)为1×10-4 mol·L-1
C. a、b、c、d、e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e点
D. d 点时溶质的水解常数为6.25×10-10
【答案】D
【解析】
A.滴定终点为醋酸钾溶液,显碱性,应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故A错误;B.25℃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a点为0.01mol•L-1CH3COOH溶液,设氢离子浓度为x,则c(CH3COO-)≈c(H+)=x,c(CH3COOH)≈0.01mol•L-1,=1.6×10-5,解得:x=4.0×10-4mol/L,故B错误;C.根据图像可知,a→e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在d点是恰好生成醋酸钾,醋酸根的水解程度最大,对水的电离的促进程度最大,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d点,故C错误;D. d 点为醋酸钾溶液,溶质的水解常数===6.25×10-10,故D正确;故选D。
21.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 = 4B2O3+2V2O5。用该电池为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11H2O-22e- = V2O5+2B2O3+22H+
B. 外电路中电子由c电极流向VB2电极
C. 电解过程中,c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然后有气泡产生
D. 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积为100 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答案】C
【解析】
【分析】
硼化钒-空气燃料电池中,VB2在负极失电子,空气中的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则与负极相连的c为电解池的阴极,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与a电极相连的b电极为阳极,氢氧根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负极上是VB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性溶液中,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故A错误;
B、VB2为负极,外电路中电子由VB2电极流向阴极c电极,故B错误;
C、电解过程中,c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与a电极相连的b为阳极,氢氧根失电子生成氧气为0.01mol,又因为共收集到0.448L气体即=0.02mol,则阴极也产生0.01moL的氢气,后生成氢气,故C正确;
D、根据C的分析,溶液中的铜离子为=0.01mo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书写电极反应式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的影响;本题的难点为CD,要注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结合离子的放电顺序,计算判断阴极上发生反应的离子及其物质的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
22.(1)键线式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C5H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写出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3)某芳香烃结构为,其一氯代物有_________种。
(4)写出由2-溴丙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取1,2-丙二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几步就写几个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16.8g该有机物燃烧生成44.0 g CO2和14.4 g H2O;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链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6:1:1。
①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②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 mol B 可与1 mol Br2加成,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没有顺反异构现象,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甲基戊烷 (2). (3). 4 (4). CH3CHBrCH3+NaOHCH2═CHCH3+NaBr+H2O、CH2═CHCH3+Br2→CH2BrCHBrCH3、CH2BrCHBrCH3+2NaOHCH2OHCHOHCH3+2NaBr (5). C5H8O (6). (7). (CH3)2C=CHCHO
【解析】
【分析】
(1)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属于饱和烃,分子式为C6H14,依据烷烃的命名原则命名,依据键线式书写结构简式即可;
(2)先书写C5H12的同分异构体,然后根据一氯取代物的种类等于氢原子的种类写出结构简式;
(3)根据等效氢分析判断中氢原子的种类,再判断一氯代物的数目;
(4)CH3CHBrCH3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Br变化为两个-OH,可以应先消去生成C=C,再加成引入两个卤素原子,最后水解即可;
(5)①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根据题意计算出C和H的物质的量,以及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判断A中C、H原子数,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氧原子数,最后确定A的分子式;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和A的分子式书写A的结构简式;
②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B可与1molBr2加成,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C=C双键,该有机物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以碳碳双键确定的平面,结合A的分子式分析判断B中含有的基团,再结合没有顺反异构现象确定B的结构简式。
【详解】(1)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属于饱和烃,分子式为C6H14,该有机物主链上有5个C,2号C上有一个甲基,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2CH3,命名为:2-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甲基戊烷;
(2) 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 、;其中一种结构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即只有一种氢原子,为,故答案为:;
(3)根据等效氢法: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上所连-CH3上的氢原子等效;③处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有4类氢原子(),因此有四种一氯代物,故答案为:4;
(4)CH3CHBrCH3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
①先发生溴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C=C,方程式为:CH3CHBrCH3+NaOHCH2═CHCH3+NaBr+H2O;
②再发生丙烯的加成反应引入两个卤素原子,方程式为:CH2═CHCH3+Br2→CH2BrCHBrCH3;
③最后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生成CH3CH(OH)CH2OH,方程式为:CH2BrCHBrCH3+2NaOHCH2OHCHOHCH3+2NaBr,
故答案为:CH3CHBrCH3+NaOHCH2═CHCH3+NaBr+H2O、CH2═CHCH3+Br2→CH2BrCHBrCH3、CH2BrCHBrCH3+2NaOHCH2OHCHOHCH3+2NaBr;
(5)①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16.8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为0.2mol,经燃烧生成44.0g CO2,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14.4g H2O,物质的量为=0.8mol,故有机物A中C原子数目为=5,H原子数目为=8,故氧原子数目为=1,故A的分子式为C5H8O;不饱和度为=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故分子中含有2个CH3、1个-OH连接在同一C原子上,故A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C5H8O;;
②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B可与1molBr2加成,故分子中含有1个C=C双键,该有机物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其余的碳原子连接C=C双键,没有顺反异构现象,不饱和双键至少其中一个C原子连接两个相同的基团甲基,结合A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还含有-CHO,故B为(CH3)2C=CHCHO,故答案为:(CH3)2C=CHCHO。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4),要注意有机合成中卤代烃性质的应用,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可以实现官能团种类和数量的转化。
23.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反应如下(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① 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的结构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种。
(5)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__种,其中属于羧酸类的是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答案】 (1). C9H6O2 (2). 取代反应 (3). 2—氯甲苯(邻氯甲苯) (4). (5). 4 (6). 2 (7). 4 (8).
【解析】
【分析】
甲苯在催化作用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则A为,在高温高压下,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B为,对比B、C的分子式可知B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生成C,C为;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的结构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则C水解生成D的结构简式是,结合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9H6O2,故答案为:C9H6O2;
(2)根据上述分析,甲苯与氯气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生成A(邻氯甲苯),故答案为:取代反应;2—氯甲苯(邻氯甲苯)
(3)B()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反应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B的分子式为C7H8O,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物质除邻甲基苯酚外,还有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苯甲醚、苯甲醇四种,其中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醚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故答案为:4;2;
(5)D的结构简式是,若不改变取代基的种类和个数,有对羟基苯甲醛和间羟基苯甲醛两种;若只有一个取代基可以是,也可以是,共4种;其中属于羧酸类的是,故答案为:4;。
24.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2KMnO4+KOH+2MnO2 +H2O
+HCl+KCl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_____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_______。
(2)无色液体A是__________,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有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分液 (2). 蒸馏 (3). 甲苯 (4). 酸性KMnO4溶液 (5). 溶液褪色 (6). 冷却、过滤 (7). 滴入2-3滴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8). 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 (9). 熔点为122.4℃ (10). ×100% (11). 96%
【解析】
【分析】
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根据分离的流程图,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得到的滤液经过操作1得到有机相和水相,则操作1为分液;水相中加入浓盐酸酸化,蒸发后得到白色固体B,结合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可知白色固体B为苯甲酸;则无色液体A为甲苯,据此分析解答。
(4)苯甲酸和K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根据苯甲酸和KOH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苯甲酸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的质量分数。
【详解】(1)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所以操作Ⅰ是分离出有机相甲苯,可以用分液方法分离;操作Ⅱ是从有机相中得到甲苯,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控制甲苯沸点得到纯净的甲苯液体,故答案为:分液,蒸馏;
(2)依据流程和推断可知,无色液体A为甲苯,甲苯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检验甲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故答案为: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3)通过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氯化钾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的存在;利用苯甲酸的溶解度特征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利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分离混合物,得到晶体后通过测定熔点判断是否为苯甲酸;
故答案为: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有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熔化,测其熔点
熔点为122.4℃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 苯甲酸是一元弱酸和氢氧化钾1∶1反应,所以苯甲酸和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相同,则苯甲酸的物质的量=2.40×10-3mol×,样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100%=96%,故答案为:×100%; 96%。
25.研究CO2与CH4反应使之转化为CO 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该转化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ΔH,为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应采用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两种)。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 ΔH,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0 (填写“大于”或者“小于”),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生产时一般会选用P4和1250℃进行合成,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压强为P4、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
④1100℃的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计算K的数值为K=_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若要使K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3)CO和H2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2O(g) CO(g)+H2 (g)来制取。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
A. H2、CO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B.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C. 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 在某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mol H2O(g)、1mol CO(g)、2.2mol H2(g)和一定量的C(s),如果此时对体系加压,平衡向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使用催化剂;升温;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 (2). 大于 (3). P4>P3>P2>P1 (4). 较大的压强和温度能加快合成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5). 0.032 (6). (7). 1.64 (8). 降温 (9). BCD (10). 逆 (11). 12g/mol
【解析】
(1)加快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采用的有效措施有使用催化剂;升温;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等,故答案为:使用催化剂;升温;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
(2)①由图可知,升高温度,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大于0;温度一定时,甲烷的转化率α(P1)>α(P2)>α(P3)>α(P4),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进行,甲烷的转化率降低,故压强P4>P3>P2>P1,故答案为:大于;P4>P3>P2>P1;
②较大的压强和温度能加快合成速率,提高生产效率,工业生产时一般会选用P4和1250℃进行合成,故答案为:较大的压强和温度能加快合成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③由图1可知,压强为P4、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X点,是甲烷的转化率为80%,甲烷的浓度变化量为0.1mol/L×80%=0.08mol/L,故v(CH4)= =0.016mol/(L•min),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CO)=2v(CH4)=2×0.16mol/(L•min)=0.032mol/(L•min),故答案为:0.032;
④ CH4(g)+CO2(g)=2CO(g)+2H2(g),
开始(mol/L):0.1 0.1 0 0
变化(mol/L):0.08 0.08 0.16 0.16
平衡(mol/L):0.02 0.02 0.16 0.16
故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64,若要使K减小,需要平衡逆向移动,由于K只与温度应该,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降温,故答案为:;1.64;降温;
(3)①A、H2、CO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CO与H2的化学计量数为1:1,反应数值按物质的量比为1:1进行,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A错误;B、正反应方向是个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故随着反应的进行,平衡之前,体系压强会增大,故一旦当体系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故B正确;C、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物的总的物质的量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D、混合气体的密度ρ=,容器恒容,即V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质量m增大,故ρ增大,一旦当ρ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平衡,故D正确;故选BCD;
②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此反应的逆反应方向是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故增大压强,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在第2min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即平均摩尔质量===12g/mol,故答案为:逆;12g/mol。
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l2 O-16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 羟基电子式:
C. 2-丁烯的键线式: D. 乙酸的实验式:C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A错误;
B.O最外层有8个电子,H最外层有1个电子,则羟基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
C.键线式中用短线表示碳碳键,端点、交点是C原子,C原子、H原子不需要标出,2-丁烯的键线式:,故C正确;
D.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实验式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故乙酸的实验式为CH2O,故D正确;
答案选A。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2-二甲基丙烷也称为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1,2-二溴乙烷属于取代反应
C. C4H9OH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天然气、可燃冰中均含有甲烷
【答案】D
【解析】
A.2,2-二甲基丙烷中主链有三个碳原子,2号碳上两个甲基,也可以称为新戊烷,故A错误;B.乙烯制1,2-二溴乙烷,C=C键生成C-C键,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丁基有4种,则C4H9OH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故D正确;故选D。
3.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其中正确的是( )
A. 2,3-二甲基-3-乙基丁烷
B. 对二甲苯
C. 2,2,3,4-四甲基己烷
D. 2,4,4-三甲基戊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的最长主碳链含有5个碳原子,正确名称为2,3,3-三甲基戊烷,故A错误;
B.对二甲苯不是系统命名,用系统命名法为1,4-二甲基苯,故B错误;
C.的最长主碳链含有6个碳原子,命名为2,2,3,4-四甲基己烷,名称正确,故C正确;
D.含碳碳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含有5个碳原子,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命名时需要注明碳碳双键的位置,名称为2,4,4-三甲基-1-戊烯,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的区别,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系统命名时需要依次编号命名,习惯命名时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己烷、己烯均能使酸性KMnO4熔液褪色
B. 煤粉碎后更易燃烧,是因为粉碎增强了煤的还原性
C. 硝基苯与水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 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饶,乙烯消耗的氧气多
【答案】C
【解析】
A.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烃、乙醇、含有醛基的有机物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环己烷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A错误;B.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可以增大反应速率,所以煤粉碎后更易燃烧,煤的还原性不变,故B错误;C.硝基苯和水不互溶,出现分层,所以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正确; D.1mol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饶,消耗的氧气分别为3mol、3mol,消耗的氧气相等,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有机物燃烧规律的总结和应用,解题是要注意规律的使用条件,本题中乙醇的化学式可以改写为C2H4·H2O,消耗氧的是C2H4。
5.傅克反应是合成芳香族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机物a和苯通过傅克反应合成b的过程表示如下(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B. 若R为CH3时,a的电子式为
C. 若R为C4H9时,b的结构可能有4种
D. 若R为C4H5O时,1molb最多可与5molH2加成
【答案】B
【解析】
A.傅克反应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属取代反应,故A正确;B.若R为CH3时,a为一氯甲烷,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C.丁基有4种,若R为C4H9时,则b的结构可能有4种,故C正确;D.若R为C4H5O,则R中最多可含有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双键与一个羰基,1molb最多可与5molH2加成,故D正确;答案为B。
6. 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是( )
A. 2-甲基-1-丁炔 B. 2-甲基-3-丁炔
C. 3-甲基-2-丁炔 D. 3-甲基-1-丁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炔烃的命名可知,选项A、B、C中有机物不存在,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炔烃的结构、性质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氯甲烷为四面体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 甲苯的一氯代物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沸点各不相同
C. 邻二氯苯、间二氯苯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 C4H8Cl2存在8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A、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而二氯甲烷是用两个-Cl取代了甲烷中的两个-H而生成的,故结构只有一种,且为四面体结构,故A正确;B.甲苯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苯环3种,甲基一种,四种同分异构体的沸点各不相同,故B正确;C. 苯环上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邻二氯苯、间二氯苯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 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CH3CH(CH3)2,其中CH3CH2CH2CH3的二氯代物有6种,CH3CH(CH3)2的二氯代物有3种,共9种,故D错误;故选D。
8.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故A错误;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烯,所以属于加成反应;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也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
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羟基,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褪色,是苯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无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
B. 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物共7g,完全燃烧所生成的CO2的分子数一定为0.5NA
C. 标准状况下,2.24LCHCl3分子中含有0.3NA个Cl
D. 一定温度下,1L 1mol·L-1的CH3COONa溶液含NA个CH3COO-
【答案】B
【解析】
A.n(CH3CH2CH2OH)==1mol,每个丙醇分子中含有11个共价键,则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11mol,总数为11NA,故A错误;B、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7g混合物中含有0.5molCH2,故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0.5mol,即0.5NA个,故B正确;C. 标准状况下,三氯甲烷不是气体,无法计算2.24LCHCl3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要水解,一定温度下,1L 1mol·L-1的CH3COONa溶液的CH3COO-少于NA个,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每个丙醇分子中含有11个共价键。
10.CaC2、ZnC2、Al4C3、Mg2C3、Li2C2等同属于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
A. Mg2C3水解生成丙炔 B. Al4C3水解生成丙炔
C. ZnC2水解生成乙烷 D. Li2C2水解生成乙烯
【答案】A
【解析】
【分析】
CaC2制C2H2的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相当于发生复分解反应,只要碳化物中碳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变即可,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Mg2C3水解生成丙炔的反应中碳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都是-,所以C元素化合价不变,产物正确,故A正确;
B.Al4C3水解生成丙炔的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价,C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其产物应该是甲烷,故B错误;
C.ZnC2水解生成乙烷的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3价,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其产物不正确,其产物应该是C2H2,故C错误;
D.Li2C2水解生成乙烯的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其产物应该是乙炔,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正确理解碳化钙和水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有机物中碳元素采用平均化合价。
11.质谱图表明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C=C和C=O的存在,1H核磁共振谱如下图(峰面积之比依次为1: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共有5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B.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8O
C.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O
D. 在一定条件下,1mol该有机物可与3mol的氢气加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共计核磁共振氢谱可知分子中共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A错误;B.质谱图表明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C=C和C=O的存在,1H核磁共振谱如下图(峰面积之比依次为1:1:1:3),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O,因此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6O,B错误;C.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O,C正确;D.碳碳双键和醛基均能与氢气加成,则在一定条件下,1mol该有机物可与2mol的氢气加成,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判断
12.“一滴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其分子结构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
C. 可以用该有机物萃取溴水中的溴
D. 该有机物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该有机物结构中没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错误;
B. 中含有5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个峰,故B错误;
C. 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该有机物萃取溴水中的溴,故C错误;
D. 该有机物含有羰基、醚键和羟基3种含氧官能团,故D正确;
答案选D。
1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甲苯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
分层,下层几乎无色
发生了取代反应
B
电石与饱和食盐水混合,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生成气体为乙炔
C
将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
溶液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D
向溴乙烷加入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溴水和苯不反应,但是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该现象为萃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
B.乙炔及混有的硫化氢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反应后有还原性气体产生,但不一定是乙炔,故B错误;
C.光照下取代反应生成HCl,HCl溶于水显酸性,而氯甲烷为中性,故C错误;
D.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溴离子,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14.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可由石油裂解得到,苯可由煤的干熘得到,两者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乙苯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5种
C. 鉴别乙苯与聚苯乙烯不可用Br2的四氯化碳溶液
D. 乙烯和聚苯乙烯均可以和H2 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煤的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二者均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乙苯与氢气加成之后生成的物质就是,乙基上有两种氢,六元环上有四种氢,共有6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是总共有六种,故B错误;
C.乙苯与聚苯乙烯结构中均不存在碳碳双键或三键,都不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可鉴别,故C正确;
D.乙烯中的碳碳双键、聚苯乙烯中的苯环均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B。
15.有机物 常用作合成中间体。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还有3种同分异构体(不包括环状) B. 可由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制得
C. 分子式为 C5H10Cl2 D.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A.对应的链状同分异构体还有CH3-CH2-CHCl2、CH3-CCl2 -CH3、CH2Cl-CHCl-CH3,故A正确;
B.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得不到,故B错误;
C.中含有3个C原子,分子式为C3H6Cl2,故C错误;
D.含有3个C,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故D错误;
答案选A。
16.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
除杂试剂
方法
A
苯(甲苯)
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
分液
B
乙烯(二氧化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溴苯(溴)
KI溶液
分液
D
乙烷(C2H4)
氢气
催化加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酸性KMnO4可以把甲苯氧化为苯甲酸,NaOH与苯甲酸反应然后分液,可达到除杂的目的,故A正确;
B.乙烯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除去,不能除杂,应选氢氧化钠溶液、洗气,故B错误;
C.溴与KI反应后生成碘,碘易溶于溴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故C错误;D.乙烯与氢气加成,且乙烷中易引入新杂质氢气,应选溴水、洗气,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乙烯可以与氢气加成,但反应需要催化剂加热,除杂操作较为复杂,另一方面未完全反应的氢气会作为新杂质引入,该方法不合理。
17. 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可判断,Z为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应为二溴己烷;碳碳双键可被氧化为-COOH,则W应为HOOCCH2CHBrCH2CH2COOH;与H2O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X,其中含有-X和-OH,在NaOH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Y可能为或,其产物一定只含有一种官能团是Z和Y,则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③④,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考查的重点为有机物的官能团的种类的判断和性质,注意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18.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结构简式是
B. 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取代、消去
C. 反应②③的条件分别是浓硫酸加热、光照
D. 加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可证明已完全转化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根据逆向思维的方法推导,C为,B为,A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故A错误;
B.根据合成路线,反应①为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反应②为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③为加成反应,反应④为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故B正确;
C.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需要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反应③为烯烃的加成反应,条件为常温,故C错误;
D.B为环戊烯,含碳碳双键,环戊二烯含碳碳双键,均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则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环戊烷已完全转化成环戊二烯,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根据目标产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分析推导,环烷烃可以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要制得,可以再通过水解得到。
19.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 mol·L-1的氨水中,c(NH4+)=c(OH-)=0.1 mol·L-1
B. NH4Cl溶液中,若溶液的pH=6,则c(Cl-)-c(NH4+)=9.9×10-7 mol·L-1
C. 0.1 mol·L-1的Na2SO4溶液中,c(SO42-)>c(Na+)>c(OH-)=c(H+)
D. 0.1 mol·L-1的Na2SO3溶液中,c(Na+)=2 c(SO32-)+c(HCO3-)+c(H2SO3)
【答案】B
【解析】
A.氨水为弱碱,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结合电荷守恒c(NH4+)+c(H+)=c(OH-)可得:c(NH4+)<c(OH-)<0.1 mol•L-1,故A错误;B.NH4Cl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c(OH-)+ c(Cl-),溶液的pH=6,则c(H+)=10-60.1 mol•L-1,c(OH-)=10-80.1 mol•L-1,因此c(Cl-)-c(NH4+)= c(H+)-c(OH-)=9.9×10-7 mol·L-1,故B正确;C.Na2SO4溶液显中性,则c(OH-)=c(H+),结合电荷守恒可得:c(Na+)=2c(SO4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SO42-)>c(OH-)=c(H+),故C错误;D.根据亚硫酸钠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可得:c(Na+)=2c(SO32-)+2c(HSO3-)+2c(H2SO3),故D错误;故选B。
20.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1g4=0.6。该温度下,向20mL0.01 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定过程中宜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a点溶液中c(H+)为1×10-4 mol·L-1
C. a、b、c、d、e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e点
D. d 点时溶质的水解常数为6.25×10-10
【答案】D
【解析】
A.滴定终点为醋酸钾溶液,显碱性,应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故A错误;B.25℃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a点为0.01mol•L-1CH3COOH溶液,设氢离子浓度为x,则c(CH3COO-)≈c(H+)=x,c(CH3COOH)≈0.01mol•L-1,=1.6×10-5,解得:x=4.0×10-4mol/L,故B错误;C.根据图像可知,a→e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在d点是恰好生成醋酸钾,醋酸根的水解程度最大,对水的电离的促进程度最大,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d点,故C错误;D. d 点为醋酸钾溶液,溶质的水解常数===6.25×10-10,故D正确;故选D。
21.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 = 4B2O3+2V2O5。用该电池为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11H2O-22e- = V2O5+2B2O3+22H+
B. 外电路中电子由c电极流向VB2电极
C. 电解过程中,c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然后有气泡产生
D. 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积为100 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答案】C
【解析】
【分析】
硼化钒-空气燃料电池中,VB2在负极失电子,空气中的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则与负极相连的c为电解池的阴极,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与a电极相连的b电极为阳极,氢氧根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负极上是VB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性溶液中,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故A错误;
B、VB2为负极,外电路中电子由VB2电极流向阴极c电极,故B错误;
C、电解过程中,c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与a电极相连的b为阳极,氢氧根失电子生成氧气为0.01mol,又因为共收集到0.448L气体即=0.02mol,则阴极也产生0.01moL的氢气,后生成氢气,故C正确;
D、根据C的分析,溶液中的铜离子为=0.01mo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书写电极反应式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的影响;本题的难点为CD,要注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结合离子的放电顺序,计算判断阴极上发生反应的离子及其物质的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
22.(1)键线式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C5H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写出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3)某芳香烃结构为,其一氯代物有_________种。
(4)写出由2-溴丙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取1,2-丙二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几步就写几个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16.8g该有机物燃烧生成44.0 g CO2和14.4 g H2O;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链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6:1:1。
①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②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 mol B 可与1 mol Br2加成,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没有顺反异构现象,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甲基戊烷 (2). (3). 4 (4). CH3CHBrCH3+NaOHCH2═CHCH3+NaBr+H2O、CH2═CHCH3+Br2→CH2BrCHBrCH3、CH2BrCHBrCH3+2NaOHCH2OHCHOHCH3+2NaBr (5). C5H8O (6). (7). (CH3)2C=CHCHO
【解析】
【分析】
(1)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属于饱和烃,分子式为C6H14,依据烷烃的命名原则命名,依据键线式书写结构简式即可;
(2)先书写C5H12的同分异构体,然后根据一氯取代物的种类等于氢原子的种类写出结构简式;
(3)根据等效氢分析判断中氢原子的种类,再判断一氯代物的数目;
(4)CH3CHBrCH3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Br变化为两个-OH,可以应先消去生成C=C,再加成引入两个卤素原子,最后水解即可;
(5)①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根据题意计算出C和H的物质的量,以及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判断A中C、H原子数,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氧原子数,最后确定A的分子式;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和A的分子式书写A的结构简式;
②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B可与1molBr2加成,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C=C双键,该有机物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以碳碳双键确定的平面,结合A的分子式分析判断B中含有的基团,再结合没有顺反异构现象确定B的结构简式。
【详解】(1)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属于饱和烃,分子式为C6H14,该有机物主链上有5个C,2号C上有一个甲基,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2CH3,命名为:2-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甲基戊烷;
(2) 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 、;其中一种结构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即只有一种氢原子,为,故答案为:;
(3)根据等效氢法: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上所连-CH3上的氢原子等效;③处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有4类氢原子(),因此有四种一氯代物,故答案为:4;
(4)CH3CHBrCH3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
①先发生溴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C=C,方程式为:CH3CHBrCH3+NaOHCH2═CHCH3+NaBr+H2O;
②再发生丙烯的加成反应引入两个卤素原子,方程式为:CH2═CHCH3+Br2→CH2BrCHBrCH3;
③最后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生成CH3CH(OH)CH2OH,方程式为:CH2BrCHBrCH3+2NaOHCH2OHCHOHCH3+2NaBr,
故答案为:CH3CHBrCH3+NaOHCH2═CHCH3+NaBr+H2O、CH2═CHCH3+Br2→CH2BrCHBrCH3、CH2BrCHBrCH3+2NaOHCH2OHCHOHCH3+2NaBr;
(5)①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16.8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为0.2mol,经燃烧生成44.0g CO2,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14.4g H2O,物质的量为=0.8mol,故有机物A中C原子数目为=5,H原子数目为=8,故氧原子数目为=1,故A的分子式为C5H8O;不饱和度为=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故分子中含有2个CH3、1个-OH连接在同一C原子上,故A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C5H8O;;
②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B可与1molBr2加成,故分子中含有1个C=C双键,该有机物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其余的碳原子连接C=C双键,没有顺反异构现象,不饱和双键至少其中一个C原子连接两个相同的基团甲基,结合A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还含有-CHO,故B为(CH3)2C=CHCHO,故答案为:(CH3)2C=CHCHO。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4),要注意有机合成中卤代烃性质的应用,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可以实现官能团种类和数量的转化。
23.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反应如下(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① 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的结构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种。
(5)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__种,其中属于羧酸类的是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答案】 (1). C9H6O2 (2). 取代反应 (3). 2—氯甲苯(邻氯甲苯) (4). (5). 4 (6). 2 (7). 4 (8).
【解析】
【分析】
甲苯在催化作用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则A为,在高温高压下,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B为,对比B、C的分子式可知B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生成C,C为;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的结构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则C水解生成D的结构简式是,结合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9H6O2,故答案为:C9H6O2;
(2)根据上述分析,甲苯与氯气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生成A(邻氯甲苯),故答案为:取代反应;2—氯甲苯(邻氯甲苯)
(3)B()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反应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B的分子式为C7H8O,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物质除邻甲基苯酚外,还有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苯甲醚、苯甲醇四种,其中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醚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故答案为:4;2;
(5)D的结构简式是,若不改变取代基的种类和个数,有对羟基苯甲醛和间羟基苯甲醛两种;若只有一个取代基可以是,也可以是,共4种;其中属于羧酸类的是,故答案为:4;。
24.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2KMnO4+KOH+2MnO2 +H2O
+HCl+KCl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_____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_______。
(2)无色液体A是__________,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有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分液 (2). 蒸馏 (3). 甲苯 (4). 酸性KMnO4溶液 (5). 溶液褪色 (6). 冷却、过滤 (7). 滴入2-3滴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8). 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 (9). 熔点为122.4℃ (10). ×100% (11). 96%
【解析】
【分析】
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根据分离的流程图,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得到的滤液经过操作1得到有机相和水相,则操作1为分液;水相中加入浓盐酸酸化,蒸发后得到白色固体B,结合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可知白色固体B为苯甲酸;则无色液体A为甲苯,据此分析解答。
(4)苯甲酸和K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根据苯甲酸和KOH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苯甲酸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的质量分数。
【详解】(1)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所以操作Ⅰ是分离出有机相甲苯,可以用分液方法分离;操作Ⅱ是从有机相中得到甲苯,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控制甲苯沸点得到纯净的甲苯液体,故答案为:分液,蒸馏;
(2)依据流程和推断可知,无色液体A为甲苯,甲苯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检验甲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故答案为: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3)通过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氯化钾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的存在;利用苯甲酸的溶解度特征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利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分离混合物,得到晶体后通过测定熔点判断是否为苯甲酸;
故答案为: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有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熔化,测其熔点
熔点为122.4℃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 苯甲酸是一元弱酸和氢氧化钾1∶1反应,所以苯甲酸和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相同,则苯甲酸的物质的量=2.40×10-3mol×,样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100%=96%,故答案为:×100%; 96%。
25.研究CO2与CH4反应使之转化为CO 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该转化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ΔH,为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应采用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两种)。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 ΔH,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0 (填写“大于”或者“小于”),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生产时一般会选用P4和1250℃进行合成,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压强为P4、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
④1100℃的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计算K的数值为K=_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若要使K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3)CO和H2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2O(g) CO(g)+H2 (g)来制取。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
A. H2、CO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B.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C. 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 在某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mol H2O(g)、1mol CO(g)、2.2mol H2(g)和一定量的C(s),如果此时对体系加压,平衡向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使用催化剂;升温;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 (2). 大于 (3). P4>P3>P2>P1 (4). 较大的压强和温度能加快合成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5). 0.032 (6). (7). 1.64 (8). 降温 (9). BCD (10). 逆 (11). 12g/mol
【解析】
(1)加快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采用的有效措施有使用催化剂;升温;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等,故答案为:使用催化剂;升温;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
(2)①由图可知,升高温度,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大于0;温度一定时,甲烷的转化率α(P1)>α(P2)>α(P3)>α(P4),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进行,甲烷的转化率降低,故压强P4>P3>P2>P1,故答案为:大于;P4>P3>P2>P1;
②较大的压强和温度能加快合成速率,提高生产效率,工业生产时一般会选用P4和1250℃进行合成,故答案为:较大的压强和温度能加快合成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③由图1可知,压强为P4、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X点,是甲烷的转化率为80%,甲烷的浓度变化量为0.1mol/L×80%=0.08mol/L,故v(CH4)= =0.016mol/(L•min),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CO)=2v(CH4)=2×0.16mol/(L•min)=0.032mol/(L•min),故答案为:0.032;
④ CH4(g)+CO2(g)=2CO(g)+2H2(g),
开始(mol/L):0.1 0.1 0 0
变化(mol/L):0.08 0.08 0.16 0.16
平衡(mol/L):0.02 0.02 0.16 0.16
故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64,若要使K减小,需要平衡逆向移动,由于K只与温度应该,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降温,故答案为:;1.64;降温;
(3)①A、H2、CO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CO与H2的化学计量数为1:1,反应数值按物质的量比为1:1进行,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A错误;B、正反应方向是个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故随着反应的进行,平衡之前,体系压强会增大,故一旦当体系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故B正确;C、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物的总的物质的量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D、混合气体的密度ρ=,容器恒容,即V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质量m增大,故ρ增大,一旦当ρ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平衡,故D正确;故选BCD;
②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此反应的逆反应方向是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故增大压强,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在第2min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即平均摩尔质量===12g/mol,故答案为:逆;12g/mol。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