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4
展开
2020-2021学年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沪教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液体喷出 B. 污染试剂
C. 酒精溅出 D. 读数偏大
【答案】 C
【解析】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会导致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故A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时,用自来水冲洗,会使滴管沾有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所以能污染试剂,故B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
D、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故D正确;
2.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火焰分三层 B.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点燃蜡烛时,石蜡先融化后燃烧 D. 石蜡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D
【解析】A、蜡烛燃烧,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层最亮,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时,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时,蜡烛顶端受热熔成液态,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3.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 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C. 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 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答案】 A
【解析】由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过程Ⅰ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
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看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错误;
B、生成物紧密排列分子之间有间隙,正确;
C、过程Ⅰ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正确;
D、过程Ⅱ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4.推理是一种主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
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放热、吸热现象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
D. 某物质燃烧有CO2生成,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答案】 D
【解析】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项推理错误.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有放热、吸热现象不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D、某物质燃烧有CO2生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5.下列实验操作图示不正确的是( )
A. 过滤悬浊液 B. 加热液体
C. 蒸发溶液 D. 倾倒液体
【答案】 B
【解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6.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玻璃态的水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所以没有生成新物质,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所以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不变,A、B错误;玻璃态的水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所以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正确,D错误。
7.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 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C
【解析】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是因为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麦芽糖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只是干冰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8.下列有关广告词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美容仪广告词——我们能将水分子变小
B. 某食品广告词——纯绿色,无化学物质,不含化学添加剂
C. 某化妆品广告词——我们专注自然护肤,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D. 某矿泉水广告词——呈弱碱性,含钾、钙、钠、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元素
【答案】 D
【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分子是不能变小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产品中物质均为化学成分,不存在不含化学成分的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洁净矿泉水中含钾、钙、钠、镁等多种元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故D符合题意。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 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
C. 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答案】B
【解析】
A. 水通过气态,液态,固态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故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 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所有的固体杂质。故选项错误,B符合题意。
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故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答案】D
【解析】A. 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不符合题意;
B. 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不符合题意;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不符合题意;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符合题意。
11.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结束时停止加热
【答案】 A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A符合题意;
B、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故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B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D不符合题意。
12.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答案】B
【解析】A.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分析可知,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析约为15.96%,所以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B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蜡烛熄灭后仍有一部分氧气剩余,故C不符合题意;
D.因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装置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该方法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D不符合题意。
13.下列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铜绿受热后固体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雾
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空气里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解答】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描述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铜绿受热后固体由绿色变黑色,试管内壁因有水生成产生水雾,描述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也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描述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结论描述,不是现象,故D符合题意。
14.交警队司机“酒驾”进行呼气检测的化学原理是:橙色K2Cr2O7的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产蓝绿色铬离子(Cr3+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酒中含有的酒精属于有机物 B. K2Cr2O7属于氧化物
C.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 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
【答案】B
【解析】
A、酒中含有的酒精,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 K2Cr2O7由三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故K2Cr2O7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选项错误,B符合题意;
C、 根据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计算出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方法,原子团个数不为1,必须加括号,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15.是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断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该粒子是阴离子 B. 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
C.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D. 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
【答案】B
【解析】A.由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是阳离子结构示意图,A不符合题意;
B.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B符合题意;
C.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不符合题意;
D.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D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共2题;共13分)
16.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 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 ,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________.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________.
【答案】 (1)CaCO3CaO+CO2↑;分解反应 (2)物理 (3)过滤 ;漏斗 (4)用作氮肥
【解析】(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反应②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故填:CaCO3CaO+CO2↑;分解反应.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时,只是把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3)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把碳酸氢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填:过滤;漏斗.
(4)NH4Cl中含有氮元素,在农业上可以用作氮肥.故填:用作氮肥.
17.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 , C6H8O6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l2O3属于________(选填“单质”或“氧化物”);Al2O3中Al的化合价是________.
②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 1molCH4中约含有________个CH4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________.
【答案】 物理;三;氧化物;+3价;混合物;6.02×1023;水
【解析】①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 , C6H8O6由三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l2O3属于氧化物,Al2O3中Al的化合价是+3价;故答案为:物理;三;氧化物;+3价;
②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 1molCH4中约含有6.02×1023 ,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故答案为:混合物;6.02×1023;水;
三、综合题(共2题;共14分)
18.如图1为溴原子(Br)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为A、B、C、D、E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第三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________(注意:不能填代数式);图2中E粒子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填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
(2)D粒子与溴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填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
(3)图2的结构示意图中,________(填字母代号)表示的是非金属元素的粒子.
【答案】 (1)11;Cl2 (2)NaBr (3)E
【解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图1中核外电子排布为2,8,18,7,第三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18﹣7=11,图2中E粒子中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E粒子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是Cl2;(2)由题目中的粒子结构示意图,D元素是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1容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价是+1,溴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价是﹣1,故形成的化合物是溴化钠,故填:NaBr;(3)图2的结构示意图中,E表示的是氯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19.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 的名称是________,试剂A 的名称是________.
(2)自来水厂常用液氯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X十 HClO,X的化学式是________;生成物HClO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是________.氯气杀菌消毒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实验室可用铝和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铝,反应中除生成硫酸铝外还有一种气体单质.写出铝和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铝的化学方程式 .
(4)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5)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运动 C.分子间隔 D.分子种类.
【答案】 (1)过滤;活性炭 (2)HCl;+1;化学 (3)2Al+3H2SO4═Al2(SO4)3+3H2↑
(4)煮沸 (5)A、D
【解析】(1)操作X 的名称是过滤,试剂A 的名称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X十 HClO,X的化学式是HCl;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气杀菌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4)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质量、分子种类,而分子运动、分子间隔会改变.
四、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43分)
20.“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条件也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反应后液体温度(℃)
24
34
39
56
65
67
69
70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并验证
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答案】 (1)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
(2)有影响,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
(3)MnO2颗粒大小会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相同质量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2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MnO2颗粒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每次均用30mL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影响,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温度
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用相同质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一个常温,一个稍微加热,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
温度高的产生的气泡快,用的时间短。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人大量的臭氧会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资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__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__ ;③用途 ;
(2)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文字表达式: 。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说出其利弊:利 ,弊 。
(5)请提出一种防止臭氧空洞逐渐扩大的方法: 。
【答案】 (1)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强氧化性;水的杀菌和消毒
(2)分子种类不同 (3)氧气臭氧 (4)氧气可供给呼吸;可以使食物腐烂
(5)使用无氟制冷剂等
【解析】【解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强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臭氧的用途是用于水的杀菌和消毒.故填:①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②强氧化性.③水的杀菌和消毒。
(2)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种类不同(或分子构成不同或不同种分子都可以)。
(3)氧气在高压放电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故填:氧气臭氧。
(4)氧气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氧气可供给呼吸.不利的一面:可以使食物腐烂.故填:氧气可供给呼吸,可以使食物腐烂。
(5)防止臭氧空洞逐渐扩大的方法有:使用无氟制冷剂等,故填:使用无氟制冷剂等。
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再________(选“移出导管”和“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________,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小明同学将一根洁净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再经过________处理,设计了如图F所示的发生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
(5)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酒精灯;锥形瓶(2)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3)B;C或E;检查装置气密性;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4)灼烧;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
(5)AD或AE
【解析】(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是酒精灯;②是锥形瓶。(2)A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实验室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 。为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故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可选C或E,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添加药品;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故小明同学将一根洁净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再经过灼烧处理,F装置的铜丝可以抽动,故F所示的发生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5)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反应需要加热,故固体和固体加热装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收集和排水法收集,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D或AE。
23.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需连接如图2所示装置Ⅰ、Ⅱ.为得到纯净CO2 , 装置Ⅰ、Ⅱ的导管口沿气体流动方向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装置Ⅱ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3)C中放置的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实验过程中小花的颜色________(填“变红”“变蓝”或“不变色”)。
(4)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F中先熄灭的蜡烛是________(填“甲”或“乙”)。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c、d、a、b;(3)不变色 (4)CO2+Ca(OH)2=CaCO3↓+H2O (5)甲
【解析】(1)实验室制取CO2 , 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即为盐酸,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气体先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然后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装置除去水蒸气,即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除杂和干燥时,气体均由长管通入,则连接顺序是:c、d、a、b;
装置Ⅱ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3)①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色,故填:不变色;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实验中观察到低处即甲处的蜡烛先熄灭。
2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填字母),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NO难溶于水,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实验室制取NO,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气体应从________端(填“f”“j”“h”或“i”)通入。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NH3 ,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铁架台 (2)BD;2H2O2MnO2__2H2O+O2↑ (3)C;j (4)A
【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受热分解)或固-液常温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收集氧气的装置是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即:BD。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__2H2O+O2↑ 。(3)NO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 , 因此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排水集气时,气体要从短导管进,将水从长导管排出;因此,制取NO,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气体应从j端通入。(4)实验室制取NH3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因此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液体喷出 B. 污染试剂
C. 酒精溅出 D. 读数偏大
【答案】 C
【解析】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会导致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故A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时,用自来水冲洗,会使滴管沾有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所以能污染试剂,故B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
D、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故D正确;
2.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火焰分三层 B.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点燃蜡烛时,石蜡先融化后燃烧 D. 石蜡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D
【解析】A、蜡烛燃烧,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层最亮,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时,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时,蜡烛顶端受热熔成液态,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3.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 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C. 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 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答案】 A
【解析】由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过程Ⅰ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
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看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错误;
B、生成物紧密排列分子之间有间隙,正确;
C、过程Ⅰ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正确;
D、过程Ⅱ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4.推理是一种主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
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放热、吸热现象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
D. 某物质燃烧有CO2生成,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答案】 D
【解析】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项推理错误.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有放热、吸热现象不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D、某物质燃烧有CO2生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5.下列实验操作图示不正确的是( )
A. 过滤悬浊液 B. 加热液体
C. 蒸发溶液 D. 倾倒液体
【答案】 B
【解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6.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玻璃态的水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所以没有生成新物质,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所以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不变,A、B错误;玻璃态的水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所以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正确,D错误。
7.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 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C
【解析】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是因为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麦芽糖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只是干冰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8.下列有关广告词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美容仪广告词——我们能将水分子变小
B. 某食品广告词——纯绿色,无化学物质,不含化学添加剂
C. 某化妆品广告词——我们专注自然护肤,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D. 某矿泉水广告词——呈弱碱性,含钾、钙、钠、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元素
【答案】 D
【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分子是不能变小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产品中物质均为化学成分,不存在不含化学成分的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洁净矿泉水中含钾、钙、钠、镁等多种元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故D符合题意。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 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
C. 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答案】B
【解析】
A. 水通过气态,液态,固态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故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 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所有的固体杂质。故选项错误,B符合题意。
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故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答案】D
【解析】A. 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不符合题意;
B. 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不符合题意;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不符合题意;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符合题意。
11.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结束时停止加热
【答案】 A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A符合题意;
B、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故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B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D不符合题意。
12.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答案】B
【解析】A.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分析可知,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析约为15.96%,所以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B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蜡烛熄灭后仍有一部分氧气剩余,故C不符合题意;
D.因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装置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该方法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D不符合题意。
13.下列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铜绿受热后固体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雾
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空气里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解答】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描述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铜绿受热后固体由绿色变黑色,试管内壁因有水生成产生水雾,描述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也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描述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结论描述,不是现象,故D符合题意。
14.交警队司机“酒驾”进行呼气检测的化学原理是:橙色K2Cr2O7的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产蓝绿色铬离子(Cr3+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酒中含有的酒精属于有机物 B. K2Cr2O7属于氧化物
C.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 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
【答案】B
【解析】
A、酒中含有的酒精,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 K2Cr2O7由三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故K2Cr2O7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选项错误,B符合题意;
C、 根据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计算出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方法,原子团个数不为1,必须加括号,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15.是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断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该粒子是阴离子 B. 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
C.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D. 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
【答案】B
【解析】A.由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是阳离子结构示意图,A不符合题意;
B.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B符合题意;
C.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不符合题意;
D.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D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共2题;共13分)
16.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 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 ,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________.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________.
【答案】 (1)CaCO3CaO+CO2↑;分解反应 (2)物理 (3)过滤 ;漏斗 (4)用作氮肥
【解析】(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反应②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故填:CaCO3CaO+CO2↑;分解反应.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时,只是把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3)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把碳酸氢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填:过滤;漏斗.
(4)NH4Cl中含有氮元素,在农业上可以用作氮肥.故填:用作氮肥.
17.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 , C6H8O6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l2O3属于________(选填“单质”或“氧化物”);Al2O3中Al的化合价是________.
②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 1molCH4中约含有________个CH4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________.
【答案】 物理;三;氧化物;+3价;混合物;6.02×1023;水
【解析】①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 , C6H8O6由三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l2O3属于氧化物,Al2O3中Al的化合价是+3价;故答案为:物理;三;氧化物;+3价;
②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 1molCH4中约含有6.02×1023 ,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故答案为:混合物;6.02×1023;水;
三、综合题(共2题;共14分)
18.如图1为溴原子(Br)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为A、B、C、D、E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第三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________(注意:不能填代数式);图2中E粒子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填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
(2)D粒子与溴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填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
(3)图2的结构示意图中,________(填字母代号)表示的是非金属元素的粒子.
【答案】 (1)11;Cl2 (2)NaBr (3)E
【解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图1中核外电子排布为2,8,18,7,第三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18﹣7=11,图2中E粒子中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E粒子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是Cl2;(2)由题目中的粒子结构示意图,D元素是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1容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价是+1,溴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价是﹣1,故形成的化合物是溴化钠,故填:NaBr;(3)图2的结构示意图中,E表示的是氯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19.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 的名称是________,试剂A 的名称是________.
(2)自来水厂常用液氯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X十 HClO,X的化学式是________;生成物HClO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是________.氯气杀菌消毒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实验室可用铝和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铝,反应中除生成硫酸铝外还有一种气体单质.写出铝和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铝的化学方程式 .
(4)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5)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运动 C.分子间隔 D.分子种类.
【答案】 (1)过滤;活性炭 (2)HCl;+1;化学 (3)2Al+3H2SO4═Al2(SO4)3+3H2↑
(4)煮沸 (5)A、D
【解析】(1)操作X 的名称是过滤,试剂A 的名称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X十 HClO,X的化学式是HCl;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气杀菌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4)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质量、分子种类,而分子运动、分子间隔会改变.
四、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43分)
20.“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条件也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反应后液体温度(℃)
24
34
39
56
65
67
69
70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并验证
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答案】 (1)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
(2)有影响,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
(3)MnO2颗粒大小会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相同质量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2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MnO2颗粒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每次均用30mL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影响,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温度
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用相同质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一个常温,一个稍微加热,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
温度高的产生的气泡快,用的时间短。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人大量的臭氧会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资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__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__ ;③用途 ;
(2)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文字表达式: 。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说出其利弊:利 ,弊 。
(5)请提出一种防止臭氧空洞逐渐扩大的方法: 。
【答案】 (1)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强氧化性;水的杀菌和消毒
(2)分子种类不同 (3)氧气臭氧 (4)氧气可供给呼吸;可以使食物腐烂
(5)使用无氟制冷剂等
【解析】【解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强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臭氧的用途是用于水的杀菌和消毒.故填:①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②强氧化性.③水的杀菌和消毒。
(2)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种类不同(或分子构成不同或不同种分子都可以)。
(3)氧气在高压放电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故填:氧气臭氧。
(4)氧气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氧气可供给呼吸.不利的一面:可以使食物腐烂.故填:氧气可供给呼吸,可以使食物腐烂。
(5)防止臭氧空洞逐渐扩大的方法有:使用无氟制冷剂等,故填:使用无氟制冷剂等。
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再________(选“移出导管”和“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________,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小明同学将一根洁净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再经过________处理,设计了如图F所示的发生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
(5)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酒精灯;锥形瓶(2)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3)B;C或E;检查装置气密性;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4)灼烧;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
(5)AD或AE
【解析】(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是酒精灯;②是锥形瓶。(2)A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实验室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 。为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故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可选C或E,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添加药品;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故小明同学将一根洁净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再经过灼烧处理,F装置的铜丝可以抽动,故F所示的发生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5)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反应需要加热,故固体和固体加热装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收集和排水法收集,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D或AE。
23.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需连接如图2所示装置Ⅰ、Ⅱ.为得到纯净CO2 , 装置Ⅰ、Ⅱ的导管口沿气体流动方向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装置Ⅱ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3)C中放置的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实验过程中小花的颜色________(填“变红”“变蓝”或“不变色”)。
(4)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F中先熄灭的蜡烛是________(填“甲”或“乙”)。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c、d、a、b;(3)不变色 (4)CO2+Ca(OH)2=CaCO3↓+H2O (5)甲
【解析】(1)实验室制取CO2 , 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即为盐酸,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气体先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然后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装置除去水蒸气,即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除杂和干燥时,气体均由长管通入,则连接顺序是:c、d、a、b;
装置Ⅱ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3)①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色,故填:不变色;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实验中观察到低处即甲处的蜡烛先熄灭。
2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填字母),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NO难溶于水,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实验室制取NO,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气体应从________端(填“f”“j”“h”或“i”)通入。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NH3 ,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铁架台 (2)BD;2H2O2MnO2__2H2O+O2↑ (3)C;j (4)A
【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受热分解)或固-液常温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收集氧气的装置是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即:BD。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__2H2O+O2↑ 。(3)NO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 , 因此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排水集气时,气体要从短导管进,将水从长导管排出;因此,制取NO,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气体应从j端通入。(4)实验室制取NH3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因此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