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浙江专用版讲义: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7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浙江专用版讲义: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701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浙江专用版讲义: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702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浙江专用版讲义: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7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浙江专用版讲义: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7

    展开
    §8.7 立体几何的综合问题
    最新考纲
    考情考向分析
    1.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
    2.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3.了解求两直线夹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向量方法.
    利用线面关系的判定、性质定理证明空间的平行和垂直;利用空间角的概念或借助空间向量计算空间角(以线面角为主),题型为解答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
    (1)直线的方向向量:在直线上任取一非零向量作为它的方向向量.
    (2)平面的法向量可利用方程组求出:设a,b是平面α内两不共线向量,n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方程组为
    2.空间中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
    (1)利用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转化:
    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
    (2)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关系.
    3.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用“平移法”作出异面直线所成角(或其补角).
    (2)用“向量法”求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锐角.
    4.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按定义作出线面角(即找到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解三角形.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
    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a与n的夹角为β,则sin θ=|cos β|=.
    5.求二面角的大小
    (1)如图①,AB,CD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

    (2)如图②③,n1,n2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n1,n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1与n2的夹角(或其补角).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
    (2)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 )
    (3)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
    (4)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 )
    (5)两异面直线夹角的范围是,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二面角的范围是[0,π].( √ )
    (6)若二面角α-a-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n1,n2所成角为θ,则二面角α-a-β的大小是π-θ.(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P104T2]设u,v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u=(-2,2,5),当v=(3,-2,2)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当v=(4,-4,-10)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α⊥β α∥β
    解析 当v=(3,-2,2)时,
    u·v=(-2,2,5)·(3,-2,2)=0得α⊥β.
    当v=(4,-4,-10)时,v=-2u得α∥β.
    3.[P111T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D1D的中点,N是A1B1的中点,则直线ON,AM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垂直
    解析 以A为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0,0,0),M,O,N,
    ·=·=0,∴ON与AM垂直.
    4.[P104T2]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m=(0,1,0),n=(0,1,1),则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________.
    答案 45°或135°
    解析 cos〈m,n〉===,即〈m,n〉=45°.
    ∴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45°或180°-45°=135°.
    题组三 易错自纠
    5.直线l的方向向量a=(1,-3,5),平面α的法向量n=(-1,3,-5),则有(  )
    A.l∥α B.l⊥α
    C.l与α斜交 D.l⊂α或l∥α
    答案 B
    解析 由a=-n知,n∥a,则有l⊥α,故选B.
    6.已知向量m,n分别是直线l和平面α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若cos〈m,n〉=-,则l与α所成的角为________.
    答案 30°
    解析 设l与α所成角为θ,∵cos〈m,n〉=-,
    ∴sin θ=|cos〈m,n〉|=,∵0°≤θ≤90°,∴θ=30°.

    题型一 证明平行或垂直问题
    1.(2018·台州调研)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M,N分别为A1B和AC上的点,A1M=AN=,则MN与平面BB1C1C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MN在平面BB1C1C内
    答案 B
    解析 以点C1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1B1,C1D1,C1C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于A1M=AN=,

    则M,N,=.
    又C1D1⊥平面BB1C1C,
    所以=(0,a,0)为平面BB1C1C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0,所以⊥,
    又MN⊄平面BB1C1C,所以MN∥平面BB1C1C.
    2.(2010·浙江)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l⊥m,m⊂α,则l⊥α B.若l⊥α,l∥m,则m⊥α
    C.若l∥α,m⊂α,则l∥m D.若l∥α,m∥α,则l∥m
    答案 B
    解析 对于A,由l⊥m及m⊂α,可知l与α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或在平面内三种,故A不正确.B正确.对于C,由l∥α,m⊂α知,l与m的位置关系为平行或异面,故C不正确.对于D,由l∥α,m∥α知,l与m的位置关系为平行、异面或相交,故D不正确.
    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BAC=90°.点D,E,N分别为棱PA,PC,BC的中点,M是线段AD的中点,PA=AC=4,AB=2.

    求证:MN∥平面BDE.
    证明 如图,以A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

    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得A(0,0,0),B(2,0,0),C(0,4,0),P(0,0,4),D(0,0,2),E(0,2,2),M(0,0,1),N(1,2,0).
    =(0,2,0),=(2,0,-2).
    设n=(x,y,z)为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
    则即不妨设z=1,
    可得n=(1,0,1).又=(1,2,-1),可得·n=0.
    因为MN⊄平面BDE,所以MN∥平面BDE.


    4.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BCD=90°,AB=BC=PB=PC=2CD,侧面PBC⊥底面ABCD.证明:

    (1)PA⊥BD;
    (2)平面PAD⊥平面PAB.
    证明 (1)取BC的中点O,连接PO,
    ∵平面PBC⊥底面ABCD,△PBC为等边三角形,
    平面PBC∩底面ABCD=BC,PO⊂平面PBC,
    ∴PO⊥底面ABCD.
    以BC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以BC所在直线为x轴,过点O与AB平行的直线为y轴,OP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不妨设CD=1,则AB=BC=2,PO=,
    ∴A(1,-2,0),B(1,0,0),D(-1,-1,0),P(0,0,),
    ∴=(-2,-1,0),=(1,-2,-).
    ∵·=(-2)×1+(-1)×(-2)+0×(-)=0,
    ∴⊥,∴PA⊥BD.
    (2)取PA的中点M,连接DM,则M.
    ∵=,=(1,0,-),
    ∴·=×1+0×0+×(-)=0,
    ∴⊥,即DM⊥PB.
    ∵·=×1+0×(-2)+×(-)=0,
    ∴⊥,即DM⊥PA.
    又∵PA∩PB=P,PA,PB⊂平面PAB,
    ∴DM⊥平面PAB.
    ∵DM⊂平面PAD,∴平面PAD⊥平面PAB.
    思维升华 (1)证明平行或垂直问题要以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为基础,灵活转化线线、线面、面面的关系.
    (2)利用向量法证明平行、垂直问题时,要充分应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将空间线面关系转化为向量的关系.
    题型二 空间角的计算

    命题点1 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例1 (2018·温州高考适应性测试)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B=BC=CD=BD=AD=1,平面ABD⊥平面CBD.

    (1)求AC的长;
    (2)点E是线段AD的中点,求直线BE与平面ACD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AB=1,BD=,AD=2,
    ∴AD2=AB2+BD2,即AB⊥BD.
    又平面ABD⊥平面CBD,平面ABD∩平面CBD=BD,AB⊂平面ABD,
    ∴AB⊥平面CBD,∴AB⊥BC,
    ∵AB=BC=1,∴AC=.



    (2)方法一 由(1)可知AB⊥平面CBD,如图,过点B作BG⊥DC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G,则有CD⊥平面ABG,
    ∴平面AGD⊥平面ABG,
    过点B作BH⊥AG于点H,
    平面AGD∩平面ABG=AG,
    ∴BH⊥平面AGD,连接HE,
    则∠BEH为直线BE与平面ACD所成的角.
    由BC=CD=1,BD=,易得∠BCD=120°,
    ∴BG=.又AB=1,
    ∴AG=,BH=.
    又BE=AD=1,∴sin∠BEH==,
    即直线BE与平面A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方法二 在平面BCD上作BF⊥BC,分别以B为原点,BC,BF,BA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C(1,0,0),D,A(0,0,1),
    设平面ACD的法向量为n=(x,y,z),
    ∵=(1,0,-1),=,
    又∴
    令y=-1,则x=z=,
    ∴n=(,-1,)是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
    又=,
    设直线BE与平面ACD所成的角为θ,
    ∴sin θ=|cos〈,n〉|===.
    命题点2 求二面角
    例2 (2018·浙江名校(诸暨中学)交流卷四)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M为AB的中点,AA1,BB1分别垂直平面ABC于点A,B,AA1=AB,BB1=AB,MN⊥A1B1,垂足为N.

    (1)求证:CN⊥A1B1;
    (2)求平面ABC与平面A1B1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正切值.
    (1)证明 因为AA1,BB1分别垂直平面ABC于点A,B,所以平面AA1B1B⊥平面ABC,
    又M为AB的中点,所以CM⊥AB,
    于是CM⊥平面A1ABB1,所以CM⊥A1B1.
    又因为MN⊥A1B1,CM∩MN=M,
    所以A1B1⊥平面CMN,又CN⊂平面CMN,
    所以A1B1⊥CN.
    (2)解 方法一 如图,延长AB,A1B1相交于点D,连接CD,则CD为所求二面角的棱.

    因为BB1=AA1,BB1∥AA1,所以=,
    于是BD=BC=BA,于是∠ACD=90°,即CD⊥CA.
    又因为CD⊥AA1,CA∩AA1=A,
    所以CD⊥平面AA1C,所以CD⊥CA1.
    于是∠A1CA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A1AC中,AA1=AB=AC,所以∠A1CA=45°,
    所以tan∠A1CA=1.
    综上,平面ABC与平面A1B1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正切值为1.
    方法二 如图,以M为原点,MA为x轴,MC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2.

    则C(0,,0),A1(1,0,2),B1(-1,0,1),=(1,-,2),=(-2,0,-1),
    设平面A1B1C的法向量为n1=(x,y,z).
    由·n1=0,·n1=0,
    得取x=1,则y=-,z=-2,
    故n1=(1,-,-2).
    设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θ,
    又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n2=(0,0,1).
    所以cos θ===,所以tan θ=1.
    思维升华 (1)利用定义法计算空间角的三步曲:一作二证三计算.
    (2)利用向量法求角时,可利用基底法或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要注意两个向量的夹角和所求角的关系.
    跟踪训练 (2018·宁波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为梯形,AB∥CD,∠C=60°,点E在线段CD上,满足BE⊥CD,且CE=AB=CD=2,现将△ADE沿AE翻折到△AME位置,使得MC=2.

    (1)证明:AE⊥MB;
    (2)求直线CM与平面AME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方法一 在梯形ABCD中,连接BD交AE于点N,由条件易得BD=4,
    ∴BC2+BD2=CD2,故BC⊥BD.
    又BC∥AE,∴AE⊥BD,
    从而AE⊥BN,AE⊥MN,且BN∩MN=N,
    ∴AE⊥平面MNB,又MB⊂平面MNB,∴AE⊥MB.

    方法二 由ME=DE=6,CE=2,MC=2,
    得ME2+CE2=MC2,故CE⊥ME.
    又CE⊥BE,且ME∩BE=E,
    ∴CE⊥平面BEM.
    ∵MB⊂平面BEM,∴CE⊥MB,
    又AB∥CE,∴AB⊥MB.
    易得AM=AD=2,
    则在Rt△ABM中,MB=2,
    又BE=2,∴ME2=MB2+BE2,故BE⊥MB.
    又AB∩BE=B,∴MB⊥平面ABE,
    又AE⊂平面ABE,∴AE⊥MB.
    (2)解 方法一 设直线MC与平面AME所成角为θ,
    则sin θ=,其中h为点C到平面AME的距离.
    ∵AE∥BC,
    ∴点C到平面AME的距离即为点B到平面AME的距离.
    由VM—ABE=S△ABE·MB=VB—AME=S△AME·h,
    得h==,∴sin θ==.
    方法二 ∵MB⊥平面ABCE,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A(0,2,0),C(2,-2,0),E(2,0,0),M(0,0,2),
    则=(0,-2,2),=(2,-2,0),=(2,-2,-2).
    设平面AME的法向量为m=(x,y,z),
    由可取m=(,,1).
    设直线CM与平面AME所成角为θ,
    则sin θ=|cos〈m,〉|==.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例 (15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侧面PCD为正三角形且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60°.

    (1)设侧面PAD与侧面PBC的交线为m,求证:m∥BC;
    (2)设直线AB与侧面PBC所成的角为θ,求sin θ的值.
    思维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线线平行的证明,线面角的正弦值的求法以及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的数学核心素养是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规范解答
    (1)证明 因为BC∥AD,BC⊄平面PAD,AD⊂平面PAD,所以BC∥侧面PAD.
    又侧面PAD∩侧面PBC=m,所以m∥BC.[5分]
    (2)解 方法一 取CD的中点M,AB的中点N,连接PM,MN,

    则PM⊥CD,MN⊥CD.
    所以∠PMN是侧面PCD与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从而∠PMN=60°.
    作PO⊥MN于点O,则PO⊥底面ABCD.
    因为CM=2,所以PM=2,
    所以OM=,OP=3.[9分]
    以O为原点,ON所在直线为x轴,OP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4-,-2,0),B(4-,2,0),C(-,2,0),P(0,0,3),=(0,4,0),=(4-,2,-3),=(-,2,-3).
    设n=(x,y,z)是平面PBC的法向量,
    则解得
    取n=(0,3,2).
    则sin θ=|cos〈n,〉|==.[15分]
    方法二 如图,取CD的中点M,AB的中点N,连接PM,MN,则PM⊥CD,MN⊥CD,

    所以∠PMN是侧面PCD与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从而∠PMN=60°.
    作PO⊥MN于点O,则PO⊥底面ABCD.
    因为CM=2,所以PM=2,所以OP=3.[9分]
    作OE∥AB交BC于点E,连接PE.
    因为BC⊥PO,BC⊥OE,OP∩OE=O,
    所以BC⊥平面POE.
    从而平面POE⊥平面PBC.
    所以∠PEO就是直线OE即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的角.
    所以∠PEO=θ.
    在Rt△POE中,tan θ==,故sin θ=.[15分]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坐标;
    第二步:求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坐标;
    第三步:计算向量的夹角(或函数值),并转化为所求角.


    1.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2,1,1),则(  )
    A.l∥α B.l⊥α
    C.l⊂α或l∥α D.l与α斜交
    答案 C
    解析 ∵a=(1,0,2),n=(-2,1,1),
    ∴a·n=0,即a⊥n,∴l∥α或l⊂α.
    2.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ABC-A1B1C1,CA=CC1=2CB,则直线BC1与直线A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设CA=2,则C(0,0,0),A(2,0,0),B(0,0,1),C1(0,2,0),B1(0,2,1),可得向量=(-2,2,1),=(0,2,-1),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得cos〈,〉====,故选A.
    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为BB1的中点,则平面A1ED与平面AB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以A为原点,AB,AD,AA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设棱长为1,

    则A1(0,0,1),E,D(0,1,0),
    ∴=(0,1,-1),=.
    设平面A1ED的一个法向量为n1=(1,y,z),
    则有即∴
    ∴n1=(1,2,2).
    ∵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为n2=(0,0,1),
    ∴cos〈n1,n2〉==,
    即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4.(2018·金华模拟)如图,平面α⊥β,α∩β=l,A∈α,B∈β,A,B到l的距离分别是a和b,AB与α,β所成的角分别是θ和φ,线段AB在α,β内的射影长分别是m和n,若a>b,则(  )

    A.θ>φ,m>n B.θ>φ,m C.θ<φ,mn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得
    解得故选D.
    5.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AB=AA1=2,则异面直线AB1与CA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0 B.- C. D.
    答案 C
    解析 以A为原点,在平面ABC内过A作AC的垂线为x轴,以AC所在直线为y轴,以AA1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0,0,0),B1(,1,2),A1(0,0,2),C(0,2,0),
    =(,1,2),=(0,2,-2),
    设异面直线AB1和A1C所成的角为θ,
    则cos θ===.
    ∴异面直线AB1和A1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6.(2018·宁波十校高三适应性考试)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棱AB上的动点(P点可以运动到端点A和B),设在运动过程中,平面PDB1与平面ADD1A1所成的最小角为α,则cos α等于(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以点D为坐标原点,DA,DC,DD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AP=a(0≤a≤1),则易得D(0,0,0),P(1,a,0),B1(1,1,1),则=(1,a,0),=(1,1,1),设平面PDB1的法向量为n=(x,y,z),
    则 令x=a,得平面PDB1的一个法向量为n=(a,-1,-a+1),易得平面ADD1A1的一个法向量为m=(0,1,0),由图易得平面PDB1与平面ADD1A1所成的二面角为锐角,设其为θ,则其余弦值为cos θ===,易得当二面角取得最小值α时,a=,此时有cos α=,故选D.
    7.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AC=90°,D,E,F分别是棱AB,BC,CP的中点,AB=AC=1,PA=2,则直线PA与平面D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以A为原点,AB,AC,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AB=AC=1,PA=2,
    得A(0,0,0),B(1,0,0),C(0,1,0),P(0,0,2),D,
    E,F.
    ∴=(0,0,-2),=,=.
    设平面DEF的法向量为n=(x,y,z),
    则由得
    取z=1,则n=(2,0,1),设直线PA与平面DEF所成的角为θ,
    则sin θ=|cos〈n,〉|==,
    ∴直线PA与平面D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AB,若沿EF将正方形折成一个二面角后,AE∶ED∶AD=1∶1∶,则AF与C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AE∶ED∶AD=1∶1∶,
    ∴AE⊥ED,即AE,DE,EF两两垂直,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EF=CD=2,

    则E(0,0,0),A(1,0,0),F(0,2,0),C(0,2,1),∴=(-1,2,0),=(0,2,1),
    ∴cos〈,〉==,
    ∴AF与C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9.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底面ABC,AB=BC=AA1,∠ABC=90°,点E,F分别是棱AB,BB1的中点,则直线EF和BC1所成的角是__________.

    答案 60°
    解析 以B点为坐标原点,以BC所在直线为x轴,BA所在直线为y轴,BB1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BC=AA1=2,

    则C1(2,0,2),E(0,1,0),F(0,0,1),
    则=(0,-1,1),=(2,0,2),
    ∴·=2,
    ∴cos〈,〉===,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
    ∴EF和BC1所成的角为60°.
    10.已知点E,F分别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B1,CC1上,且B1E=2EB,CF=2FC1,则平面AEF与平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方法一 延长FE,CB相交于点G,连接AG,如图所示.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3,则GB=BC=3,作BH⊥AG于点H,连接EH,则∠EHB为所求锐二面角的平面角.
    ∵BH=,EB=1,
    ∴tan∠EHB==.
    方法二 如图,以点D为坐标原点,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DA=1,由已知条件得A(1,0,0),E,F,=,
    =,
    设平面AEF的法向量为n=(x,y,z),
    由得
    令y=1,z=-3,x=-1,则n=(-1,1,-3),
    取平面ABC的法向量为m=(0,0,-1),
    设平面AEF与平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为θ,
    则cos θ=|cos〈n,m〉|=,tan θ=.
    11.(2018·嘉兴基础测试)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PA⊥平面ABCD,PA=AB=2,E为CD的中点,∠ABC=60°.

    (1)求证:AE⊥平面PAB;
    (2)求直线AE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由题易知∠ADE=∠ABC=60°,AD=CD,E是CD的中点,∴AE⊥CD.
    又AB∥CD,∴AE⊥AB.
    ∵PA⊥平面ABCD,∴PA⊥AE,又PA∩AB=A,
    ∴AE⊥平面PAB.
    (2)解 方法一 连接PE,过点A作AH⊥PE于点H(图略).
    ∵CD⊥EA,CD⊥PA,EA∩PA=A,
    ∴CD⊥平面PAE,∴CD⊥AH.
    又AH⊥PE,CD∩PE=E,CD,PE⊂平面PCD,
    ∴AH⊥平面PCD.
    ∴∠AEP为直线AE与平面PCD所成的角.
    在Rt△PAE中,PA=2,AE=,∴PE=,
    ∴sin∠AEP===,
    ∴直线AE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方法二 以A为坐标原点,AB,AE,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A(0,0,0),P(0,0,2),E(0,,0),C(1,,0),D(-1,,0),
    ∴=(0,,0),=(1,,-2),=(2,0,0).
    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n=(x,y,z),
    则即
    令y=1,则n=为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
    设直线AE与平面PCD所成的角为θ,
    则sin θ=|cos〈,n〉|==.
    ∴直线AE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2.(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联考)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四边形PDCE为直角梯形,PD∥CE,∠PDC=90°,平面ABCD⊥平面PDCE,且PD=AD=2EC=2.

    (1)若PE和DC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BF∥平面PAC;
    (2)若Q为EC边上的动点,求直线BQ与平面PDB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小值.
    (1)证明 ∵在梯形PDCE中,PD=2EC,
    ∴C为DF的中点,
    ∴CF=CD=AB,又AB∥CF,
    ∴四边形ABFC为平行四边形,∴BF∥AC,
    又AC⊂平面PAC,BF⊄平面PAC,
    ∴BF∥平面PAC.
    (2)解 方法一 设点Q在平面PBD上的射影为O,连接OQ,OB(图略),则∠QBO为直线BQ与平面PDB所成的角.
    ∵EC∥PD,EC⊄平面PBD,∴EC∥平面PBD.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C⊥BD,
    又平面ABCD⊥平面PDCE,平面ABCD∩平面PDCE=CD,PD⊥DC,PD⊂平面PDCE,
    ∴PD⊥平面ABCD,∴PD⊥AC,
    又∵BD∩PD=D,∴AC⊥平面PBD,
    ∴点C到平面PBD的距离为.
    ∵EC∥平面PBD,
    ∴点Q到平面PBD的距离OQ=.
    令CQ=k(0≤k≤1),∴BQ=,
    ∴sin∠QBO==≥=.
    故直线BQ与平面PDB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小值为.
    方法二 ∵平面ABCD⊥平面PDCE,平面ABCD∩平面PDCE=CD,PD⊥DC,PD⊂平面PDCE,
    ∴PD⊥平面ABCD,∴PD⊥DA.
    以D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易知A(2,0,0),C(0,2,0),B(2,2,0),平面PDB的一个法向量为=(-2,2,0),设Q(0,2,t)(0≤t≤1),
    ∴=(-2,0,t),记直线BQ与平面PDB所成的角为α,
    ∴sin α==≥=.
    故直线BQ与平面PDB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小值为.

    13.(2019·金华模拟)已知点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表面上一动点,且满足PA=2PB,设PD1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θ,则θ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以B为坐标原点,BC,BA,BB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P(x,y,z),则A(0,2,0),

    因为PA=2PB,
    所以=2,
    即x2+2+z2=,所以点P的轨迹为以点Q为球心,为半径的球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即为如图的、、,要使得PD1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最大,则PD1与底面ABCD的交点R到点D的距离最短,从而点P在上,且在QD上,则DP=DQ-=-=2,从而tan θ的最大值为1,故θ的最大值为.
    14.(2018·浙江名校联盟联考)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AB=AC=AA1=1,已知G和E分别为A1B1和CC1的中点,D与F分别为线段AC和AB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若GD⊥EF,则线段DF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E,G,令D(0,b,0),F(a,0,0),0 则=,=,
    ∵⊥,∴·=0,
    ∴a+b-=0,即a=1-2b,而0 ∴DF====,
    ∴当b=时,DF取得最小值,又0 ∴DF<1,故DF的取值范围是.



    15.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2,AA1=,点P为△BDC1内一点(不含边界),则△A1PC1不可能为(  )

    A.等腰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答案 A
    解析 连接AC与BD交于点O,连接A1O,C1O,A1B,A1D,依题意得,AC⊥BD,AA1⊥BD,又AC∩AA1=A,∴BD⊥平面AA1C1C.∴BD⊥A1O,BD⊥C1O,故∠A1OC1为二面角A1-BD-C1的平面角.易知A1O=C1O=2,A1C1=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A1OC1=90°,故平面A1BD⊥平面C1BD.连接PO,若∠A1PC1为直角,即A1P⊥PC1,又A1O⊥PC1,A1P∩A1O=A1,∴C1P⊥平面POA1,则C1P⊥PO,此时P在△BDC1内的一段圆弧(该圆弧所在的圆的直径为C1O)上,符合题意;当P在OC1上时,△A1PC1为钝角三角形;当P无限接近B或D时,△A1PC1为锐角三角形;若△A1PC1为等腰三角形,∵A1C1=2,BC1=,当A1C1为等腰三角形A1PC1的一个腰时,C1P,A1P均不可能为2,不符合题意,当A1C1为等腰三角形A1PC1的底边时,点P与A1C1中点的连线必垂直于A1C1,此时,在△BDC1内部不存在这样的点P.故选A.
    16.(2018·杭州地区四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PA=AD=2,BC=CD=AB=1,AD∥BC.

    (1)若M是PD的中点,证明:CM∥平面PAB.
    (2)若∠DAB=60°,PD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直线BE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点E在直线PD上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如图,取AP的中点F,连接MF,BF.

    则MF∥AD,MF=AD,
    又BC∥AD,BC=AD,
    所以MF∥BC,MF=BC,
    所以四边形MFBC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M∥BF,
    又BF⊂平面PAB,CM⊄平面PAB,
    所以CM∥平面PAB.
    (2)解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E.
    方法一 如图,过点B作BH⊥平面PCD,连接EH,则∠BEH即直线BE与平面PCD所成的角.

    连接BD,易知S△BCD=×1×1×sin 120°=,
    VP—BCD=××2=.
    连接AC,易知AC=,在△PCD中,PC===,PD=2,CD=1,
    所以PC2+CD2=PD2,
    所以PC⊥CD,
    所以S△CPD=××1=.
    因为VP—BCD=VB—PCD,
    所以=××BH,
    可得BH==,
    由sin∠BEH===,得BE=,
    在△PBD中,PB=,BD=,PD=2,
    所以PB2+BD2=PD2,
    所以PB⊥BD,
    所以cos∠BPD==.
    又BE2=PB2+PE2-2PB·PE·cos∠BPE,
    即2=5+PE2-2××PE×,
    所以PE=或,
    又PD=2,
    所以当E是线段PD的中点或是线段PD的靠近点D的四等分点时,直线BE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方法二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其中O,G,N分别为AD,BC,PD的中点,

    则B,D(0,1,0),P(0,-1,2),C,
    所以=,=(0,2,-2),=,
    设=λ=(0,2λ,-2λ),=+=,
    ||==.
    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n=(x,y,z),


    令y=1,则z=1,x=,
    所以n=为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n|=,
    设直线BE与平面PCD所成的角为θ,
    则sin θ=|cos〈n,〉|===,
    解得λ=或,
    所以当点E是线段PD的中点或是线段PD的靠近点D的四等分点时,直线BE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