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9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7539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9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7539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2含解析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9含解析
展开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9)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②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邮轮途经香港却过门不入,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可容纳巨大邮轮的码头。③“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3 0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⑤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⑥为倡导清廉风气,使干部职工都能洁身自好,该银行组织全体员工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A.①②⑤ B.①③④C.②⑤⑥ D.③④⑥答案 A解析 ①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用错对象。②过门不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望文生义。③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使用正确。④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比喻人节操高尚,影响深远。后比喻恩德深厚。使用正确。⑤遇人不淑:本指女子所嫁的人不好,也泛指所结交的人不好。不合语境。⑥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大病保险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患者,由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给予帮助,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B.网络低俗语言违反语言规范,侵犯社会环境,损害公序良俗,误导广大受众,整治网络语言低俗之风、遏制网络低俗语言蔓延刻不容缓。C.唐伯虎曾到一寺庙游玩,长老请唐伯虎在一幅和尚画的《出水芙蓉图》上题字,唐伯虎不禁脱口吟出一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但苦思不得下联。D.传统香文化一直是礼乐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先祖制礼作乐,不是为了让人穷极口腹耳目的欲望,就是为了让人平息偏狭的好恶,从而返回人道之正途。答案 C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在“共同”前加“各种救助方式”。B项搭配不当,将“侵犯”改为“污染”。D项关联词使用错误,“不是……就是……”表示选择关系,这里应该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洗耳恭听的。B.我这纯粹是一孔之见,还望各位行家班门弄斧,不吝赐教。C.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他。D.老同学捎来了家乡的特产,实在推辞不了,我只有笑纳,连声道谢。答案 A解析 B项“班门弄斧”为谦辞,不能用于对方。C项“绵薄之力”为谦辞,不能用于对方。D项“笑纳”为敬辞,用于对方。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法学家苏力教授一直倡导 ① 既有的本土资源中提取有益于现代法治的理念和精神。他认为,传统 ② 是静默的历史, ③ 是具有一定活力的观念或行为模式;传统不是形成文字的历史文献, ④ 不是当代学者的重新阐述,而是活生生流动着的、在亿万中国人的生活中实际影响他们的行为的一些观念, ⑤ 从行为主义角度来说, ⑥ 是他们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模式。 ①②③④⑤⑥A在不却更加而且则B向如果就可能/便C朝也许/或者或者就D从并不而也如果就 答案 D解析 ①处所填词语应与后面的“中”构成介词短语,一般与“中”搭配的是“在”“从”。根据“传统不是形成文字的历史文献”可知,②处可填“不”“并不”,③处应填“而”。⑤⑥所在语句明显是表假设关系,⑤处应填“如果”,⑥处应填“就”或不填。综合分析可知,应选D项。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蕃是我国唐代时西方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信奉佛教,为唐代西方主要外患。B.宰相,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唐宋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均是宰相。C.卯、辰,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一个昼夜,以夜半零点到两点为子时,六点到八点为卯时,而八点到十点为辰时。D.案牍,公事文书。案:指书桌或办公桌。牍:古代用于写字的木片,即木简。《陋室铭》中有“无案牍之劳形”句。答案 C解析 “以夜半零点到两点为子时……辰时”错,应该是以夜半二十三点到一点为子时,五点到七点为卯时,七点到九点为辰时。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虞美人》中的“ ? ”两句写出了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短暂,也表达了李煜的痛苦与绝望。(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的两句是“ , ”。(3)《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的手法写水声清脆动听的一句是“ ”。答案 (1)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2)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3)如鸣珮环二、文言文阅读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并注意句中加点词词义的推断方法1、封大夫方君讳祈宜,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之曾祖、祖、父皆业贾于楚中。君年十八,其祖年老家居,父不欲远离,而君之兄祈昌方入郡庠为弟子。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游。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先生虽然天资特别聪慧,但因为家中远方的生意(事业)急需经营管理,没有办法,他只好到楚地游历。(“颖异”“远业”“经理”“之”“游”。其中“远业”译为“生意”,语境推断;“游”,游历,不可译为“游学”“游说”,语境推断。)2、阅岁,(赵抃)徙通判宜州。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会赦以免。公爱人之周,类如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有个因杀人被判死罪的士卒,正关押在牢狱里,生病瘫痪了,身体还没有溃烂。(“方”“系狱”“溃”,定语后置句式。“当”,判罪,语境推断。) 三、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得胜令 四月一日喜雨张养浩万象①欲焦枯,一雨足沾濡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③,欢喜的无是处。注 ①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②沾濡(rú):润湿,润泽。③和余:连同我。一说即“余和”,跟着一齐欢唱。1.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从侧面写出了降雨前后作者的不同心情。B.三、四句,作者以纤细的笔触,通过对天地、风云变化的描写,表现了这场雨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它的重大意义。C.“农夫,舞破蓑衣绿”描写了农夫披着蓑衣在雨中狂舞,哪怕把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的欢乐情景。D.“舞破蓑衣绿”中的“绿”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E.“无是处”是说没办法、不得了的意思,表现了作者与民同忧乐的思想感情。2.这首小令的诗眼是什么?全曲是如何来表现诗眼的?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1.BD [B项“纤细的笔触”错,三、四句对雨后广阔的宇宙空间的变化做了大笔勾勒,纤细的笔触和一景一物的描绘是难以表现这场雨的重大意义和带来的巨大变化的。D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化静为动,写出了春回大地、草木萌发的勃勃生机;而“舞破蓑衣绿”中的“绿”则是说蓑衣因旧而枯黄,如今因雨仿佛得以返绿,并不是真变绿,只是借此表达了喜悦的心情,故选项有误。]2.(1)诗眼是“喜”。(2)①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雨后大地又有了生机、一切在风云突起中变得壮观雄奇,寄寓喜悦之情。②直抒胸臆,通过写农夫起舞和作者自己的欢喜直接表现诗眼“喜”。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