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8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7539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8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7539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2含解析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8含解析
展开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8)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少学校高三复习使出了以练代学、以考代习的“高招”,各科的习题与考题如汗牛充栋,学生从早到晚怎么也做不完,缺乏自己消化的时间,成绩不见长进。②法治的美德在于实事求是与把握分寸,只有杜绝深文周纳、坚持违法必究与防止矫枉过正并举,才能让司法判决掷地有声、定分止争、守护公序良俗、实现社会善治。③叶舟的散文仍难得地葆有高蹈轻扬的诗性和从容不迫的诗心,他的散文如诗行般跳跃,却雍容华贵、气韵悠长,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文明世界。④遂宁地形如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但近十年经过人工打造,遂宁因观音湖而更显灵性与活力,观音湖因圣莲岛而更显神韵与美丽。⑤由于“野蛮生长”,大量非规范停放、非规范使用、定位精度差、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层出不穷,给共享单车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迷雾。⑥花蚊子不仅躲在竹海中,也登堂入室,白天藏在家中阴暗的角落里,傍晚闻到人气,纷纷乱飞哼哼觅食,往往撞到人脸上。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④⑥ D.②③⑤答案 B解析 ①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用错对象。②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使用正确。③雍容华贵:形容人仪态高雅从容,庄重大方。也形容文艺作品富有典雅华丽的风格。使用正确。④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不合语境。⑤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使用正确。⑥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望文生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B.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C.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D.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答案 A解析 B项结构混乱,可将“看”去掉。C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可去掉“在”“身上”。D项动宾搭配不当,可将“开创”改为“取得”。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您约我明天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公司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只好改期再谈。B.令郎在这次数学奥数竞赛中获得满分,多亏老师您的精心指导,我们全家十分感激。C.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一时难以定夺,望你钧裁。”D.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性有问题,说服力不强。答案 D解析 A项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对于自身只能说“到”“去”。B项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子。此处为自己的孩子,可改为“犬子”。C项钧裁: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不合语境。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村里的桃子都被摘了,树上没了桃子,桃叶也全落了, ,站在山坡上。但近看时,枝条苍黑硬倔,像无数的蟒蛇突然向四面冲出,又像长胳膊大手,恶狠狠伸出来要打人。A.桃树只剩下桩和枝条,枝条向四面展开,形成一个个圆形,远远看去,像是旧庙的千手观音B.桃树的枝条向外伸展,远远看去,像是天地间一个又一个的蛛网,又像是美丽而倔强的少女C.裸露出满树干虬结的木瘤,远远看去,枝条上生出无数条交叉重叠的小枝,树干宛如战神D.无数条茂密的枝条郁郁葱葱,简直似天空中的一把把巨伞。远远看去,又像是沧桑阴郁的老人答案 A解析 解答此题既要注意情景的统一,又要注意逻辑事理的统一。情景的统一即要求上下文在整体上做到情感、意境保持一致。在给出的语句中,“苍黑硬倔”“无数的蟒蛇”等词语构成了一种阴沉的情调。而B项中的“美丽而倔强的少女”和D项中的“郁郁葱葱”都富有生机,与原句的语境不符合。从事理逻辑上看,B项中以“少女”作比喻,可少女和枯败的桃树没有相似性;C项中“远远看去”是无法看到枝条上生出的“交叉重叠的小枝”的。综上可得答案为A。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年老无子女的人。古代一般把孤与鳏寡独并称,鳏指年老无夫的人,寡指年老无妻的人,独指年幼丧父的人。B.和亲,最初是指西汉为缓和与匈奴的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后指封建君主为免于战争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C.爵,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D.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本义指走上阼阶主位,后引申为登基。答案 A解析 孤指幼年丧父,鳏指成年无妻或丧妻,寡指妇人丧夫,独指老而无子。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写作者希望与神仙相伴、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2)杜甫《登高》中“ ”一句,描绘了大江壮阔无比、波涛汹涌的画面。(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将士们卷旗渡河、鼓声喑哑的句子是“ , ”。答案 (1)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2)不尽长江滚滚来 (3)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二、文言文阅读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并注意句中加点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吴起与秦战,舍不平陇亩,朴樕[注]盖之以蔽霜露。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甲胄之士不拜,示人无己烦也。夫烦人而欲乞其死、竭其力,自古至今未尝闻矣。注 朴樕:一种灌木类的小树,泛指树枝。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为什么像这样呢?这是他不自视高人一等的缘故。要求人家为你效死就不能要求人家对你毕恭毕敬,要使人家竭尽全力就不能苛求那些礼节。(“乞”“死”“责”。其中“死”为“效死”,语境推断;“责”为“要求”,对称推断。)参考译文吴起与秦军作战,就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只用树枝掩盖以遮蔽霜露。为什么像这样呢?这是他不自视高人一等的缘故。要求人家为你效死就不能要求人家对你毕恭毕敬,要使人家竭尽全力就不能苛求那些礼节。所以古时候穿戴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这是表示不愿因自己而增加别人的麻烦。给别人增添很多麻烦,而又要求人家为你效死尽力,是从古至今没有听说过的。 三、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注 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E.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答: 【参考答案】1.BE [B项“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是“欣喜、惊奇的神态”。E项“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错,应是“由上次别离说起”。]2.①“寒”“暗”客观地描写了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浮烟显得更浓更暗;②“寒”“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倍感凄暗;③“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营造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