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3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7539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3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7539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2含解析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练3含解析
展开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3)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个毛头小子邹爽参与《震撼世界的七日》看似微乎其微,然而剧中饰演小兵蒋小飞的邹爽却把一个在抗震救灾行列中为家园奋力付出的小兵性格完全展现了出来。②备受瞩目的南昌市“年度教师”评选活动于近日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南师附小教育集团的詹腼老师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南昌市“年度教师”。③国家为互联网金融正名,但互联网金融业还没到弹冠相庆的时候,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市场成熟了,竞争也会随之而来,面临的各种挑战还在后头。④总决赛第四场,詹姆斯与格林的冲突引起了外界的热议,特别是格林被禁赛后,勇士的一些球员们感到非常不满,并且在采访中或者社交媒体上对詹姆斯进行冷嘲热讽。⑤宋代才女李清照搜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⑥我们总是匆匆忙忙,还来不及体验生命的丰富、生动与深刻,就开始衰老,日薄西山。自然规律谁也躲不过,我们终将撒手人寰,追随父母而去。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答案 A解析 ①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此处应使用“微不足道”。②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使用正确。③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④冷嘲热讽:尖刻地嘲笑和讥讽。使用正确。⑤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使用对象不当。⑥撒手人寰:指离开人世。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舟一号”是首艘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它能独立飞行3个月,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功能。B.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规定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不再限于8月31日,具体截止日将由各省统筹确定。由于各省目前没有明确说法和新政策,学校和家长都对此极为关注。C.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表示,我国虽然禁止食用穿山甲,但是依旧允许合法的药用,仍存在相关的行政许可信息不透明、穿山甲的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管理松散等。D.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答案 B解析 A项语序不当,“首艘”应放在“货运飞船”的前面。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问题”。D项搭配不当,“推进”与“特色文化内涵”不搭配,应改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挖掘特色文化内涵”。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某电影中,即将毕业的同学小张送给辅导员一幅画作为留念,辅导员边接过礼物边说:“谢谢,那我就笑纳了。”B.某日小李收到同事的一张请柬,上面写道:“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恭请光临。”C.小王的朋友新开了一家酒楼,小王受到邀请,他答谢道:“贵酒楼开张大吉,不论多忙,到时我一定欣然前往……”D.某学校广播站播送时事新闻:北京突降暴雨,造成野三坡风景区道路阻断……滞留的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答案 C解析 A项“笑纳”是敬辞,应改为“收下”。B项“乔迁新居”用于祝贺他人,不能说自己,应改为“搬新家”。D项“可望”应改为“有望”,播音多用口语,而“可望”是书面语,同时与“渴望”同音,容易引起听众误解。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生需要奋斗,因为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就成功。否定奋斗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是在为放弃努力找借口。 ① 投机取巧占据内心深处, ② 个人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社会也会 ③ 丢掉生机活力。 ④ 是行业发展、企业崛起,还是家庭和睦、个人前途, ⑤ 需要投入聪明才智,付出真诚的劳动。个人若不努力, ⑥ 机会再多,也会白白浪费。①②③④⑤⑥A只要那么因此不管/即使B如果不仅/无论都即便C倘若/从而不管但就算D假如甚至进而无论却/答案 B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明确前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排除法确定答案。①所在语句假设的是“投机取巧占据内心深处”,②所在语句是假设的结果,A项中的“只要”“那么”关联词不搭配,由此排除A项。根据⑤前面的句子“是……,还是……”可知,⑤所在语句与前面的语句之间不是转折关系,由此排除C、D两项。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了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B.“土官”是相对于“流官”而言的,是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C.“漕运”指从水路运粮食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等,这种粮食称漕粮。D.“游宴”也作“游燕”,指游乐时饮的酒,古书有“上欲遵武帝故事,与近臣游宴”之句。答案 D解析 “游宴”指游乐,嬉游宴饮。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遭人诽谤而走投无路,也绝不与投机取巧、违背规则的人同流合污的两句是“ ,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广开言路,宣布“ ”授“中赏”。(3)李煜在《虞美人》中,感慨物是人非的两句是“ , ”。答案 (1)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2)上书谏寡人者 (3)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二、文言文阅读1.请用邻字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御史卢雍)又谓珪(傅珪)刚直忠谠,当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年,齐贤(人名)出守京兆,复条陈放(传主种放)操行,请加旌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忠诚 (2)褒美 (3)慰问2.请联想成语或课内知识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人名)遂投城遁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阮籍与深为友。籍每适深,俄顷辄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宽恕 严惩不贷 (2)放下,放弃 投笔从戎 (3)边邑 《烛之武退秦师》 (4)到……去 《逍遥游》 三、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寄外舅郭大夫[注]陈师道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注 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慨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女都随郭赴蜀。陈则留长安。此诗是分别后作。外舅:岳父。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获知“巴蜀”之地妻子儿女消息的艰难。B.“妻孥且旧居”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家居住,这既是信使带来的消息,又是诗人的内心独白。C.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诗人明知道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不忍心问,将诗人想知道家人的消息但又害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D.颈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距离遥远不算什么,亲情不会因此而生疏,关键是家人的身体要健康,这既是诗人对妻儿的安慰,也是自我慰藉。E.本诗含蓄委婉,慷慨悲壮,情真意切。首联情绪平静,颔联沉抑,颈联欢快,尾联感慨深沉,起伏跌宕,尽显真情之妙。2.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答: 【参考答案】1.DE [D项“设问”应为“反问”。E项“含蓄委婉,慷慨悲壮”错,应是“通俗易懂,自然纯朴”。]2.①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关心思念。面对信使,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表现出诗人对妻儿的深切关怀。②抒发了家庭不能团聚的悲哀。诗人年事已高,愁病交加,却还得忍受与妻子儿女的分离之苦,不禁悲从中来。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结尾哀叹自己贫困潦倒,连妻子儿女都无力养活,只能分居两地,追根究底皆因功名难就。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