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通用版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通用版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01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通用版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02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通用版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通用版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展开

    [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

    要求

    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2017

    2018

    2019

    命题分析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T21:共点力的动态平衡

    ·T16:摩擦力、共点力的平衡

    ·T17:胡克定律、共点力的平衡

    ·T22:游标卡尺读数、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

    ·T23:测定动摩擦因数

    ·T19: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动态平衡

    ·T16: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T16:静态平衡

    1.高考对本章的考查以选择题型为主;

    2.命题热点侧重于弹力、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受力分析、共点力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问题;

    3.单独考查一个知识点的题目较少,多数题目都同时涉及几个知识点,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电磁学结合对物理思维和能力进行考查。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重力、重心、形变、弹力、摩擦力、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矢量与标量(2017·T16)

    科学思维:轻杆()模型、轻弹簧模型、胡克定律、平行四边形定则、整体法、隔离法、合成法、分解法(2019·T19)

    科学探究: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研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规律(2018·T22、卷·T23)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生产、生活情境中,体验物理学技术的应用。

     

     

    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一、重力和重心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5重心位置的确定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二、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

    2弹性

    (1)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3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2)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4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正比

    (2)表达式:Fkx

    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x形变量,但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三、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对比

    名称

    项目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产生

    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接触处有压力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1)接触面粗糙

    (2)接触处有压力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

    (1)静摩擦力为被动力,与正压力无关,满足0<ffmax

    (2)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

    FμN

    方向

    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作用

    效果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2.动摩擦因数

    (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的比值,μ

    (2)决定因素: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

    (2)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 (√)

    (3)轻绳、轻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 (×)

    (4)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

    (5)两物体间正压力增大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

    (6)物体间的摩擦力越大,动摩擦因数一定越大。 (×)

    2(人教版必修1P553.2­3改编)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与该弹力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

    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

    C.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

    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

    [答案] A

    3(人教版必修1P523.1­4改编)(多选)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AC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所以A正确,B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汽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D错误。]

    4(沪科版必修1P81T8改编)(多选)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物体ABA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拉力F施于A,而AB仍保持静止,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物体A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

    C.物体A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D.物体A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

    AD [AB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可知,整体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和地面对A的静摩擦力fA,由平衡条件得到,fAF,故A正确,B错误;以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可知,B相对于A没有运动趋势,B不受静摩擦力,即物体A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故C错误,D正确。]

     

    重力和弹力 [依题组训练]

    1(2019·陕西白河高级中学月考)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

    B.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C.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

    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B [本题考查对重力的认识。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无关,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可能在物体之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故ACD错误,B正确。]

    2.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球一定受墙面水平向左的弹力

    B.铁球可能受墙面水平向左的弹力

    C.铁球一定受斜面通过铁球的重心的弹力

    D.铁球可能受斜面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

    B [F的大小合适时,铁球可以静止在无墙的斜面上,F增大时墙面才会对铁球有弹力,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斜面必须有对铁球斜向上的弹力才能使铁球不下落,该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但不一定通过铁球的重心,所以选项CD错误。]

    3(2019·合肥九中月考)一根弹簧受10 N拉力时总长为7 cm,受20 N拉力时总长为9 cm,已知当拉力撤去时弹簧都能恢复原长,则弹簧原长为(  )

    A8 cm B9 cm

    C7 cm D5 cm

    D [弹簧在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下,其总长为7 cm;设弹簧原长为l0,根据胡克定律可知ΔFkΔx,有10 Nk×(0.07 ml0)。弹簧在大小为20 N拉力作用下,其总长为9 cm,有20 N10 Nk×(0.09 m0.07 m);联立计算得出l00.05 m5 cm。故D正确。]

     

    1弹力有无的判断

    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讲典例示法]

    1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

    (2)状态法:根据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

    2求解摩擦力的技巧

    [典例示法] (2019·济宁质检)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放在长木板上的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μ1mg

    B.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μ2Mg

    C.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μ2(mM)g

    D.只要拉力F增大到足够大,长木板一定会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

    A [木块所受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μ1mg,方向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木板受到木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μ1mg;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也是μ1mg,木板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不能使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计算木板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所以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一定是μ2(mM)g,故A正确,BC错误;开始时木板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拉力F的大小无关,所以即使拉力F增大到足够大,木板仍静止,故D错误。]

    摩擦力分析与计算的三点注意

    1.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有具体的计算公式,而静摩擦力要借助其他公式,如: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等。

    3fμNN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如斜面上的物体,且N与重力G在大小上没有关系。

     

    [跟进训练]

    1(2019·贵州铜仁一中月考)某人买了一辆前轮驱动的玩具小汽车,接通电源让小汽车自动前行,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f1,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f2;关掉电源,推着小汽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f1,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f2,则(  )

     

    AF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BF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CF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DF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C [玩具汽车接通电源前进时,前轮是主动轮,在它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地面向后滑的趋势,故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后轮是从动轮,它在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于地面向前滑的趋势,故受向后的摩擦力。而推动玩具汽车前进时,地面对前、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所以Ff1向前,Ff2Ff1Ff2向后,故ABD错误,C正确。]

    2(多选)(2019·肥城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

    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小

    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BC [物体均在滑动,故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由于甲、乙、丙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NmgFsin θFNmgFsin θFNmg;根据fμF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f>f>f,故BC正确,AD错误。]

    3(2019·济宁质检)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  )

    AAB间没有静摩擦力

    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sin θ

    D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D [对物体B受力分析可知,B一定受重力、支持力,将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B能匀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AB应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A受到B的静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下,故AB错误;对AB整体分析,并将整体重力分解,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A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mgsin θC错误;对AB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由于匀速下滑,故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故2mgsin θμ·2mgcos θ,解得μtan θD正确。]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分考向训练]

    1常见三种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虽然仍保持相对静止,但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将发生突变

    突变

    某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滑动的过程中,若突然相对运动方向变了,则滑动摩擦力方向发生突变

    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静摩擦力将突变成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突变问题的临界点

    (1)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摩擦力突变的临界问题。题意中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这可能导致摩擦力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

    (2)存在静摩擦的情景中,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运动性质的分界点。

     突变

    1.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

    A10 N,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右 D0

    C [当物体受F1F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 N,方向向左,可知最大静摩擦力fmax8 N。当撤去力F1后,F22 N<fmax,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物体上的F2等大反向,选项C正确。]

     突变

    2(多选)在探究静摩擦力变化的规律及滑动摩擦力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演示装置,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力传感器高度可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小车一端连接一根轻绳并跨过光滑的轻定滑轮系一只空沙桶(调节滑轮可使桌面上部轻绳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实验开始时打开力传感器同时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一旦运动起来,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传感器采集的图象如图乙,则结合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可求出空沙桶的重力

    B.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可判断第50 s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仍在车上)

    ABC [t0时刻,力传感器显示拉力为2 N,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2 N,由小车与空沙桶受力平衡可知空沙桶的重力也等于2 NA选项正确;t50 s时刻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最大静摩擦力为3.5 N,同时小车启动,说明带有沙的沙桶重力等于3.5 N,此时摩擦力立即变为滑动摩擦力,故摩擦力突变为3 N的滑动摩擦力,BC选项正确;此后由于沙和沙桶重力3.5 N大于滑动摩擦力3 N,故50 s后小车将加速运动,D选项错误。]

     突变

    3.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37°(sin 37°0.6cos 37°0.8)。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则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g10 m/s2)(  )

    C [滑块上升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fμNNmgcos θ联立得f5.6 N,方向为沿斜面向下。当滑块的速度减为零后,由于重力的分力mgsin θ>μmgcos θ,滑块下滑,滑块受的摩擦力方向为沿斜面向上,故选项C正确。]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通用版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