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荆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展开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荆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x2﹣2x﹣3=0 B.x2﹣2y﹣1=0
C.x2﹣x(x+3)=0 D.ax2+bx+c=0
2.(3分)将一元二次方程4x2+5x=81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 )
A.4,5,81 B.4,5,﹣81 C.4,5,0 D.4x2,5x,﹣81
3.(3分)下列图案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5.(3分)如图,点A,B,C是⊙O上的三点,已知∠ACB=50°,那么∠AOB的度数是( )
A.90° B.95° C.100° D.120°
6.(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3,2)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所得到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
A.(3,2) B.(2,﹣3) C.(﹣3,﹣2) D.(3,﹣2)
7.(3分)如图,正方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D(5,3)在边AB上,以C为中心,把△CDB旋转90°,则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
A.(﹣2,0) B.(﹣2,10)
C.(2,10)或(﹣2,0) D.(10,2)或(﹣2,10)
8.(3分)二次函数y=ax2+bx+c,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如表:
x
…
﹣5
﹣4
﹣3
﹣2
﹣1
0
…
y
…
4
0
﹣2
﹣2
0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B.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2
D.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9.(3分)如图,点A、B、C是圆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OF⊥OA交圆O于点F,则∠CBF等于( )
A.12.5° B.15° C.20° D.22.5°
10.(3分)已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个根,记△=b2﹣4ac,M=(2ax1+b)2,则关于△与M大小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 B.△=M
C.△<M D.无法确定△与M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已知方程x2+100x+10=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x1x2﹣x1﹣x2的值等于 .
12.(3分)将二次函数y=﹣x2+2x+4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函数的最大值为 .
13.(3分)如图,将Rt△ABC(∠B=25°)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等于 .
14.(3分)某工厂实行技术改造,产量年均增长率为x,已知2009年产量为1万件,那么2011年的产量y与x间的关系式为 (万件).
15.(3分)如图,A、B、C是⊙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OABC是菱形.若点D是圆上异于A、B、C的另一点,则∠ADC的度数是 .
16.(3分)如图,抛物线y=x2+bx+与y轴相交于点A,与过点A平行于x轴的直线相交于点B(点B在第一象限).抛物线的顶点C在直线OB上,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D.平移抛物线,使其经过点A、D,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三、解答题(共72分)
17.(8分)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x﹣1)=3﹣3x;
(2)2x2﹣4x﹣1=0(配方法).
18.(8分)如图所示,BC为⊙O的直径,弦AD⊥BC于E,∠C=60°.
求证:△ABD为等边三角形.
19.(8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ABC(三个顶点在相应的正方形的顶点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ABC的面积为: ;
(2)在网格中画出线段AB绕格点P顺时针旋转90°之后的对应线段A1B1;
(3)在(2)的基础上,直接写出= .
20.(8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4(k﹣)=0
(1)求证:无论k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边长a=4,另两边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
21.(8分)如图,某市近郊有一块长为60米,宽为50米的矩形荒地,地方政府准备在此建一个综合性休闲广场,其中阴影部分为通道,通道的宽度均相等,中间的三个矩形(其中三个矩形的一边长均为a米)区域将铺设塑胶地面作为运动场地.
(1)设通道的宽度为x米,则a=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塑胶运动场地总占地面积为2430平方米.请问通道的宽度为多少米?
22.(10分)如图,抛物线y=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A(﹣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判断△ABC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3)点M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DCM的周长最小时,求点M的坐标.
23.(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为半圆上一点,AD平分∠CAB交⊙O于点D
(1)求证:OD∥AC;
(2)若AC=8,AB=10,求AD.
24.(12分)如图,直线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直线y=x与AB交于点C,与过点A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于点D,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左运动,过点E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AB、OD于P、Q两点,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CD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E的运动时间为ts(t>0).
(1)求点C的坐标;
(2)当0<t<5时,求S的最大值;
(3)当t在何范围时,点(4,)被正方形PQMN覆盖?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荆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x2﹣2x﹣3=0 B.x2﹣2y﹣1=0
C.x2﹣x(x+3)=0 D.ax2+bx+c=0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2x﹣3=0,
故选:A.
2.(3分)将一元二次方程4x2+5x=81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 )
A.4,5,81 B.4,5,﹣81 C.4,5,0 D.4x2,5x,﹣81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可得答案.
【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4x2+5x=81化为一般形式为4x2+5x﹣81=0,
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4,5,﹣81,
故选:B.
3.(3分)下列图案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C.
4.(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分析】先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3)2﹣4m>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2﹣4m>0,
解得m<.
故选:B.
5.(3分)如图,点A,B,C是⊙O上的三点,已知∠ACB=50°,那么∠AOB的度数是( )
A.90° B.95° C.100° D.120°
【分析】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CB与∠AOB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ACB=50°,
∴∠AOB=100°.
故选:C.
6.(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3,2)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所得到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
A.(3,2) B.(2,﹣3) C.(﹣3,﹣2) D.(3,﹣2)
【分析】将点P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实际上是求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点P′,
∵P点坐标为(﹣3,2),
∴点P′的坐标(3,﹣2).
故选:D.
7.(3分)如图,正方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D(5,3)在边AB上,以C为中心,把△CDB旋转90°,则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
A.(﹣2,0) B.(﹣2,10)
C.(2,10)或(﹣2,0) D.(10,2)或(﹣2,10)
【分析】根据题意,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情况,求出点D′到x轴、y轴的距离,即可判断出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因为点D(5,3)在边AB上,
所以AB=BC=5,BD=5﹣3=2;
(1)若把△CDB顺时针旋转90°,
则点D′在x轴上,OD′=2,
所以D′(﹣2,0);
(2)若把△CDB逆时针旋转90°,
则点D′到x轴的距离为10,到y轴的距离为2,
所以D′(2,10),
综上,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2,0)或(2,10).
故选:C.
8.(3分)二次函数y=ax2+bx+c,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如表:
x
…
﹣5
﹣4
﹣3
﹣2
﹣1
0
…
y
…
4
0
﹣2
﹣2
0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B.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2
D.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分析】选出3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逐项分析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将点(﹣4,0)、(﹣1,0)、(0,4)代入到二次函数y=ax2+bx+c中,
得:,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5x+4.
A、a=1>0,抛物线开口向上,A不正确;
B、﹣=﹣,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B不正确;
C、y=x2+5x+4=﹣,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C不正确;
D、﹣=﹣,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D正确.
故选:D.
9.(3分)如图,点A、B、C是圆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OF⊥OA交圆O于点F,则∠CBF等于( )
A.12.5° B.15° C.20° D.22.5°
【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BC,故可得出△OA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OB=60°,再由OF⊥OA可知∠AOF=90°,OF⊥BC,故可得出∠BOF的度数,进而得出∠COF的度数,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
∴AB=BC,OA∥BC.
∵OA=OC,
∴△OAB是等边三角形,
∴∠AOB=60°.
∵OF⊥OA,
∴∠AOF=90°,OF⊥BC,
∴∠BOF=∠COF=90°﹣60°=30°,
∴∠CBF=∠COF=15°.
故选:B.
10.(3分)已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个根,记△=b2﹣4ac,M=(2ax1+b)2,则关于△与M大小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 B.△=M
C.△<M D.无法确定△与M的大小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对M化简,从而可以得到M和△的关系,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个根,
∴ax12+bx1+c=0,
∴ax12+bx1=﹣c,
∴M=(2ax1+b)2==4a(ax12+bx1)+b2=4a•(﹣c)+b2=b2﹣4ac=△,
故选: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已知方程x2+100x+10=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x1x2﹣x1﹣x2的值等于 110 .
【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x1+x2=﹣100、x1•x2=10,将代数式x1x2﹣x1﹣x2变形为只含x1+x2、x1•x2的代数式,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方程x2+100x+10=0的两根分别为x1,x2,
∴x1+x2=﹣100,x1•x2=10,
∴x1x2﹣x1﹣x2=x1x2﹣(x1+x2)=10﹣(﹣100)=110.
故答案为:110.
12.(3分)将二次函数y=﹣x2+2x+4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函数的最大值为 4 .
【分析】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y=﹣x2+2x+4=﹣(x﹣1)2+5,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函数解析式为:y=﹣(x﹣1)2+4,
所以该抛物线顶点坐标是(1,4),
所以所得图象对应函数的最大值为4.
故答案是:4.
13.(3分)如图,将Rt△ABC(∠B=25°)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等于 115° .
【分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BAB1=∠C+∠B=115°,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C=90°,∠B=25°,
∴∠BAB1=∠C+∠B=115°,
即旋转角等于115°.
故答案为:115°.
14.(3分)某工厂实行技术改造,产量年均增长率为x,已知2009年产量为1万件,那么2011年的产量y与x间的关系式为 y=(1+x)2 (万件).
【分析】根据产量年均增长率为x,已知2009年产量为1万件,即可得出2011年的产量y与x间的关系式为y=(1+x)2.
【解答】解:∵某工厂实行技术改造,产量年均增长率为x,2009年产量为1万件,
∴2010年产量为:1×(1+x);
2011年的产量y与x间的关系式为:y=1×(1+x)×(1+x)=(1+x)2;
即:y=(1+x)2.
故答案为:y=(1+x)2.
15.(3分)如图,A、B、C是⊙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OABC是菱形.若点D是圆上异于A、B、C的另一点,则∠ADC的度数是 60°或120° .
【分析】连接OB,则AB=OA=OB故可得出△AO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DC=60°,∠AD′C=120°,据此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连接OB,
∵四边形OABC是菱形,
∴AB=OA=OB=BC,
∴△AOB是等边三角形,
∴∠ADC=60°,∠AD′C=120°.
故答案为:60°或120°.
16.(3分)如图,抛物线y=x2+bx+与y轴相交于点A,与过点A平行于x轴的直线相交于点B(点B在第一象限).抛物线的顶点C在直线OB上,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D.平移抛物线,使其经过点A、D,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x+ .
【分析】先求出点A的坐标,再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顶点C的纵坐标,然后利用顶点坐标公式列式求出b的值,再求出点D的坐标,根据平移的性质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mx+n,把点A、D的坐标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令x=0,则y=,
∴点A(0,),B(﹣b,),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
∵抛物线的顶点C在直线OB上,
∴y=
∴顶点C的纵坐标为×=,
即=,
解得b1=3,b2=﹣3,
由图可知,﹣>0,
∴b<0,
∴b=﹣3,
∴对称轴为直线x=﹣=,
∴点D的坐标为(,0),
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mx+n,
则,
解得,
所以,y=x2﹣x+.
故答案为:y=x2﹣x+.
三、解答题(共72分)
17.(8分)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x﹣1)=3﹣3x;
(2)2x2﹣4x﹣1=0(配方法).
【分析】(1)将原方程移项、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出(x﹣1)(x+3)﹣0,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方程边形为2(x﹣1)2﹣3=0,开方后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x(x﹣1)=3﹣3x=3(1﹣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1)(x+3)﹣0,
解得:x1=﹣3,x2=1;
(2)2x2﹣4x﹣1=2(x2﹣2x)﹣1=2(x﹣1)2﹣3=0,
∴(x﹣1)2=,
解得:x﹣1=±,
∴x1=1+,x2=1﹣.
18.(8分)如图所示,BC为⊙O的直径,弦AD⊥BC于E,∠C=60°.
求证:△ABD为等边三角形.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E=D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BA=BD,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D=60°,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推出即可.
【解答】证明:∵BC为⊙O的直径,AD⊥BC,
∴AE=DE,
∴BD=BA,
∵∠D=∠C=60°,
∴△ABD为等边三角形.
19.(8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ABC(三个顶点在相应的正方形的顶点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ABC的面积为: 3 ;
(2)在网格中画出线段AB绕格点P顺时针旋转90°之后的对应线段A1B1;
(3)在(2)的基础上,直接写出= .
【分析】(1)根据△ABC的位置,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其面积;
(2)先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
(3)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A1和BB1的长,再计算其比值即可.
【解答】解:(1)△ABC的面积=×3×2=3;
故答案为:3;
(2)如图所示,线段A1B1即为所求;
(3)如图所示,连接AA1,BB1
∵AA1==,BB1===2,
∴==,
故答案为:.
20.(8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4(k﹣)=0
(1)求证:无论k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边长a=4,另两边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
【分析】(1)先计算判别式的值得到△=4k2﹣12k+9,配方得到△=(2k﹣3)2,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易得△≥0,则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即可得到结论;
(2)分类讨论:当b=c时,则△=(2k﹣3)2=0,解得k=,然后解方程得到b=c=2,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判断这种情况不符号条件;当a=b=4或a=c=4时,把x=4代入方程可解得k=,则方程化为x2﹣6x+8=0,解得x1=4,x2=2,所以a=b=4,c=2或a=c=4,b=2,然后计算△ABC的周长.
【解答】(1)证明:△=(2k+1)2﹣4×4(k﹣)
=4k2+4k+1﹣16k+8,
=4k2﹣12k+9
=(2k﹣3)2,
∵(2k﹣3)2≥0,即△≥0,
∴无论k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当b=c时,△=(2k﹣3)2=0,解得k=,方程化为x2﹣4x+4=0,解得b=c=2,而2+2=4,故舍去;
当a=b=4或a=c=4时,把x=4代入方程得16﹣4(2k+1)+4(k﹣)=0,解得k=,方程化为x2﹣6x+8=0,解得x1=4,x2=2,即a=b=4,c=2或a=c=4,b=2,
所以△ABC的周长=4+4+2=10.
21.(8分)如图,某市近郊有一块长为60米,宽为50米的矩形荒地,地方政府准备在此建一个综合性休闲广场,其中阴影部分为通道,通道的宽度均相等,中间的三个矩形(其中三个矩形的一边长均为a米)区域将铺设塑胶地面作为运动场地.
(1)设通道的宽度为x米,则a=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塑胶运动场地总占地面积为2430平方米.请问通道的宽度为多少米?
【分析】(1)根据通道宽度为x米,表示出a即可;
(2)根据矩形面积减去通道面积为塑胶运动场地面积,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设通道的宽度为x米,则a=;
故答案为:
(2)根据题意得,(50﹣2x)(60﹣3x)﹣x•=2430,
解得x1=2,x2=38(不合题意,舍去).
答:中间通道的宽度为2米.
22.(10分)如图,抛物线y=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A(﹣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判断△ABC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3)点M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DCM的周长最小时,求点M的坐标.
【分析】(1)把点A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列出关于系数b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b的值;利用配方法把抛物线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方程,根据该解析式直接写出顶点D的坐标;
(2)利用点A、B、C的坐标来求线段AB、AC、BC的长度,得到AC2+BC2=AB2,则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推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3)作出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则C'(0,2).连接C′D交x轴于点M,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CD一定,当MC+MD的值最小时,△CDM的周长最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C′D的解析式,然后把y=0代入直线方程,求得.
【解答】解:(1)∵点A(﹣1,0)在抛物线上,
∴,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顶点D的坐标为;
(2)△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当x=0时,y=﹣2,
∴C(0,﹣2),则OC=2.
当y=0时,,
∴x1=﹣1,x2=4,则B(4,0),
∴OA=1,OB=4,
∴AB=5.
∵AB2=25,AC2=OA2+OC2=5,BC2=OC2+OB2=20,
∴AC2+BC2=AB2,
∴△ABC是直角三角形;
(3)作出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则C'(0,2).
连接C′D交x轴于点M,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CD一定,当MC+MD的值最小时,△CDM的周长最小.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ax+b(a≠0),则
,
解得,
∴.
当y=0时,,则,
∴.
23.(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为半圆上一点,AD平分∠CAB交⊙O于点D
(1)求证:OD∥AC;
(2)若AC=8,AB=10,求AD.
【分析】(1)由AD平分∠CAB交⊙O于点D,得到∠CAD=∠B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B=∠D,等量代换得到∠CAD=∠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连接BC,B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9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1)证明:∵AD平分∠CAB交⊙O于点D,
∴∠CAD=∠BAD,
∵OA=OD,
∴∠DAB=∠D,
∴∠CAD=∠D,
∴AC∥OD;
(2)解:连接BC,BD,BC与OD交于E,
∵AD平分∠CAB交⊙O于点D,
∴=,
∴CE=BE,
∵AB为⊙O的直径,
∴∠C=90°,
∴BC==6,
∴CE=BE=3,
∴OE==4,
∴DE=1,
∴BD==,
∴AD==3.
24.(12分)如图,直线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直线y=x与AB交于点C,与过点A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于点D,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左运动,过点E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AB、OD于P、Q两点,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CD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E的运动时间为ts(t>0).
(1)求点C的坐标;
(2)当0<t<5时,求S的最大值;
(3)当t在何范围时,点(4,)被正方形PQMN覆盖?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分析】(1)简单求两直线的交点,得点C的坐标;
(2)求得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配方,即可求得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即可得出S的最大值;
(3)求出定点在正方形PQMN内部时,t的范围,即可得出点(4,)被正方形PQMN覆盖时t的取值范围.要用到分类讨论.
【解答】解:(1)由题意,得,
解得:,
∴C(3,);
(2)∵直线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
∴y=0时,0=﹣x+6,解得;x=8,
∴A点坐标为;(8,0),
根据题意,得AE=t,OE=8﹣t.
∴点Q的纵坐标为(8﹣t),点P的纵坐标为﹣(8﹣t)+6=t,
∴PQ=(8﹣t)﹣t=10﹣2t.
当MN在AD上时,10﹣2t=t,
∴t=.
当0<t≤时,S=t(10﹣2t),即S=﹣2t2+10t=﹣2(t﹣)2+,S有最大值为.
当<t<5时,S=(10﹣2t)2,即S=4t2﹣40t+100=4(t﹣5)2,
∵t<5时,S随t的增大而减小,
∴t=时,S最大值=,
∵>,
∴S的最大值为;
(3)当t=5时,PQ=0,P,Q,C三点重合;
当t<5时,知OE=4时是临界条件,即8﹣t=4
即t=4
∴点Q的纵坐标为5>,
点(4,)在正方形边界PQ上,E继续往左移动,则点(4,)进入正方形内部,但点Q的纵坐标再减少,当Q点的纵坐标为时,OE=,
∴8﹣t=,解得:t=,
此时OE+PN=+PQ=+(10﹣2t)=>4满足条件,
∴4<t<,
当t>5时,由图和条件知,则有E(t﹣8,0),PQ=2t﹣10要满足点(4,)在正方形的内部,
则临界条件N点横坐标为4⇒4=PQ+OE=|2t﹣10|+|t﹣8|=3t﹣18,
即t=,此时P点的纵坐标为:﹣×=>.满足条件,
∴t>6.
综上所述:4≤t≤或t≥6时,点(4,)被正方形PQMN覆盖.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x2﹣2x﹣3=0 B.x2﹣2y﹣1=0
C.x2﹣x(x+3)=0 D.ax2+bx+c=0
2.(3分)将一元二次方程4x2+5x=81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 )
A.4,5,81 B.4,5,﹣81 C.4,5,0 D.4x2,5x,﹣81
3.(3分)下列图案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5.(3分)如图,点A,B,C是⊙O上的三点,已知∠ACB=50°,那么∠AOB的度数是( )
A.90° B.95° C.100° D.120°
6.(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3,2)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所得到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
A.(3,2) B.(2,﹣3) C.(﹣3,﹣2) D.(3,﹣2)
7.(3分)如图,正方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D(5,3)在边AB上,以C为中心,把△CDB旋转90°,则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
A.(﹣2,0) B.(﹣2,10)
C.(2,10)或(﹣2,0) D.(10,2)或(﹣2,10)
8.(3分)二次函数y=ax2+bx+c,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如表:
x
…
﹣5
﹣4
﹣3
﹣2
﹣1
0
…
y
…
4
0
﹣2
﹣2
0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B.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2
D.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9.(3分)如图,点A、B、C是圆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OF⊥OA交圆O于点F,则∠CBF等于( )
A.12.5° B.15° C.20° D.22.5°
10.(3分)已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个根,记△=b2﹣4ac,M=(2ax1+b)2,则关于△与M大小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 B.△=M
C.△<M D.无法确定△与M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已知方程x2+100x+10=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x1x2﹣x1﹣x2的值等于 .
12.(3分)将二次函数y=﹣x2+2x+4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函数的最大值为 .
13.(3分)如图,将Rt△ABC(∠B=25°)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等于 .
14.(3分)某工厂实行技术改造,产量年均增长率为x,已知2009年产量为1万件,那么2011年的产量y与x间的关系式为 (万件).
15.(3分)如图,A、B、C是⊙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OABC是菱形.若点D是圆上异于A、B、C的另一点,则∠ADC的度数是 .
16.(3分)如图,抛物线y=x2+bx+与y轴相交于点A,与过点A平行于x轴的直线相交于点B(点B在第一象限).抛物线的顶点C在直线OB上,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D.平移抛物线,使其经过点A、D,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三、解答题(共72分)
17.(8分)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x﹣1)=3﹣3x;
(2)2x2﹣4x﹣1=0(配方法).
18.(8分)如图所示,BC为⊙O的直径,弦AD⊥BC于E,∠C=60°.
求证:△ABD为等边三角形.
19.(8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ABC(三个顶点在相应的正方形的顶点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ABC的面积为: ;
(2)在网格中画出线段AB绕格点P顺时针旋转90°之后的对应线段A1B1;
(3)在(2)的基础上,直接写出= .
20.(8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4(k﹣)=0
(1)求证:无论k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边长a=4,另两边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
21.(8分)如图,某市近郊有一块长为60米,宽为50米的矩形荒地,地方政府准备在此建一个综合性休闲广场,其中阴影部分为通道,通道的宽度均相等,中间的三个矩形(其中三个矩形的一边长均为a米)区域将铺设塑胶地面作为运动场地.
(1)设通道的宽度为x米,则a=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塑胶运动场地总占地面积为2430平方米.请问通道的宽度为多少米?
22.(10分)如图,抛物线y=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A(﹣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判断△ABC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3)点M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DCM的周长最小时,求点M的坐标.
23.(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为半圆上一点,AD平分∠CAB交⊙O于点D
(1)求证:OD∥AC;
(2)若AC=8,AB=10,求AD.
24.(12分)如图,直线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直线y=x与AB交于点C,与过点A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于点D,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左运动,过点E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AB、OD于P、Q两点,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CD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E的运动时间为ts(t>0).
(1)求点C的坐标;
(2)当0<t<5时,求S的最大值;
(3)当t在何范围时,点(4,)被正方形PQMN覆盖?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荆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x2﹣2x﹣3=0 B.x2﹣2y﹣1=0
C.x2﹣x(x+3)=0 D.ax2+bx+c=0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2x﹣3=0,
故选:A.
2.(3分)将一元二次方程4x2+5x=81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 )
A.4,5,81 B.4,5,﹣81 C.4,5,0 D.4x2,5x,﹣81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可得答案.
【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4x2+5x=81化为一般形式为4x2+5x﹣81=0,
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4,5,﹣81,
故选:B.
3.(3分)下列图案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C.
4.(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分析】先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3)2﹣4m>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2﹣4m>0,
解得m<.
故选:B.
5.(3分)如图,点A,B,C是⊙O上的三点,已知∠ACB=50°,那么∠AOB的度数是( )
A.90° B.95° C.100° D.120°
【分析】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CB与∠AOB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ACB=50°,
∴∠AOB=100°.
故选:C.
6.(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3,2)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所得到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
A.(3,2) B.(2,﹣3) C.(﹣3,﹣2) D.(3,﹣2)
【分析】将点P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实际上是求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点P′,
∵P点坐标为(﹣3,2),
∴点P′的坐标(3,﹣2).
故选:D.
7.(3分)如图,正方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D(5,3)在边AB上,以C为中心,把△CDB旋转90°,则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
A.(﹣2,0) B.(﹣2,10)
C.(2,10)或(﹣2,0) D.(10,2)或(﹣2,10)
【分析】根据题意,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情况,求出点D′到x轴、y轴的距离,即可判断出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因为点D(5,3)在边AB上,
所以AB=BC=5,BD=5﹣3=2;
(1)若把△CDB顺时针旋转90°,
则点D′在x轴上,OD′=2,
所以D′(﹣2,0);
(2)若把△CDB逆时针旋转90°,
则点D′到x轴的距离为10,到y轴的距离为2,
所以D′(2,10),
综上,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2,0)或(2,10).
故选:C.
8.(3分)二次函数y=ax2+bx+c,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如表:
x
…
﹣5
﹣4
﹣3
﹣2
﹣1
0
…
y
…
4
0
﹣2
﹣2
0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B.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2
D.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分析】选出3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逐项分析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将点(﹣4,0)、(﹣1,0)、(0,4)代入到二次函数y=ax2+bx+c中,
得:,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5x+4.
A、a=1>0,抛物线开口向上,A不正确;
B、﹣=﹣,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B不正确;
C、y=x2+5x+4=﹣,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C不正确;
D、﹣=﹣,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D正确.
故选:D.
9.(3分)如图,点A、B、C是圆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OF⊥OA交圆O于点F,则∠CBF等于( )
A.12.5° B.15° C.20° D.22.5°
【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BC,故可得出△OA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OB=60°,再由OF⊥OA可知∠AOF=90°,OF⊥BC,故可得出∠BOF的度数,进而得出∠COF的度数,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
∴AB=BC,OA∥BC.
∵OA=OC,
∴△OAB是等边三角形,
∴∠AOB=60°.
∵OF⊥OA,
∴∠AOF=90°,OF⊥BC,
∴∠BOF=∠COF=90°﹣60°=30°,
∴∠CBF=∠COF=15°.
故选:B.
10.(3分)已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个根,记△=b2﹣4ac,M=(2ax1+b)2,则关于△与M大小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 B.△=M
C.△<M D.无法确定△与M的大小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对M化简,从而可以得到M和△的关系,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个根,
∴ax12+bx1+c=0,
∴ax12+bx1=﹣c,
∴M=(2ax1+b)2==4a(ax12+bx1)+b2=4a•(﹣c)+b2=b2﹣4ac=△,
故选: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已知方程x2+100x+10=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x1x2﹣x1﹣x2的值等于 110 .
【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x1+x2=﹣100、x1•x2=10,将代数式x1x2﹣x1﹣x2变形为只含x1+x2、x1•x2的代数式,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方程x2+100x+10=0的两根分别为x1,x2,
∴x1+x2=﹣100,x1•x2=10,
∴x1x2﹣x1﹣x2=x1x2﹣(x1+x2)=10﹣(﹣100)=110.
故答案为:110.
12.(3分)将二次函数y=﹣x2+2x+4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函数的最大值为 4 .
【分析】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y=﹣x2+2x+4=﹣(x﹣1)2+5,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函数解析式为:y=﹣(x﹣1)2+4,
所以该抛物线顶点坐标是(1,4),
所以所得图象对应函数的最大值为4.
故答案是:4.
13.(3分)如图,将Rt△ABC(∠B=25°)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等于 115° .
【分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BAB1=∠C+∠B=115°,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C=90°,∠B=25°,
∴∠BAB1=∠C+∠B=115°,
即旋转角等于115°.
故答案为:115°.
14.(3分)某工厂实行技术改造,产量年均增长率为x,已知2009年产量为1万件,那么2011年的产量y与x间的关系式为 y=(1+x)2 (万件).
【分析】根据产量年均增长率为x,已知2009年产量为1万件,即可得出2011年的产量y与x间的关系式为y=(1+x)2.
【解答】解:∵某工厂实行技术改造,产量年均增长率为x,2009年产量为1万件,
∴2010年产量为:1×(1+x);
2011年的产量y与x间的关系式为:y=1×(1+x)×(1+x)=(1+x)2;
即:y=(1+x)2.
故答案为:y=(1+x)2.
15.(3分)如图,A、B、C是⊙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OABC是菱形.若点D是圆上异于A、B、C的另一点,则∠ADC的度数是 60°或120° .
【分析】连接OB,则AB=OA=OB故可得出△AO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DC=60°,∠AD′C=120°,据此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连接OB,
∵四边形OABC是菱形,
∴AB=OA=OB=BC,
∴△AOB是等边三角形,
∴∠ADC=60°,∠AD′C=120°.
故答案为:60°或120°.
16.(3分)如图,抛物线y=x2+bx+与y轴相交于点A,与过点A平行于x轴的直线相交于点B(点B在第一象限).抛物线的顶点C在直线OB上,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D.平移抛物线,使其经过点A、D,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x+ .
【分析】先求出点A的坐标,再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顶点C的纵坐标,然后利用顶点坐标公式列式求出b的值,再求出点D的坐标,根据平移的性质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mx+n,把点A、D的坐标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令x=0,则y=,
∴点A(0,),B(﹣b,),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
∵抛物线的顶点C在直线OB上,
∴y=
∴顶点C的纵坐标为×=,
即=,
解得b1=3,b2=﹣3,
由图可知,﹣>0,
∴b<0,
∴b=﹣3,
∴对称轴为直线x=﹣=,
∴点D的坐标为(,0),
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mx+n,
则,
解得,
所以,y=x2﹣x+.
故答案为:y=x2﹣x+.
三、解答题(共72分)
17.(8分)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x﹣1)=3﹣3x;
(2)2x2﹣4x﹣1=0(配方法).
【分析】(1)将原方程移项、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出(x﹣1)(x+3)﹣0,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方程边形为2(x﹣1)2﹣3=0,开方后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x(x﹣1)=3﹣3x=3(1﹣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1)(x+3)﹣0,
解得:x1=﹣3,x2=1;
(2)2x2﹣4x﹣1=2(x2﹣2x)﹣1=2(x﹣1)2﹣3=0,
∴(x﹣1)2=,
解得:x﹣1=±,
∴x1=1+,x2=1﹣.
18.(8分)如图所示,BC为⊙O的直径,弦AD⊥BC于E,∠C=60°.
求证:△ABD为等边三角形.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E=D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BA=BD,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D=60°,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推出即可.
【解答】证明:∵BC为⊙O的直径,AD⊥BC,
∴AE=DE,
∴BD=BA,
∵∠D=∠C=60°,
∴△ABD为等边三角形.
19.(8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ABC(三个顶点在相应的正方形的顶点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ABC的面积为: 3 ;
(2)在网格中画出线段AB绕格点P顺时针旋转90°之后的对应线段A1B1;
(3)在(2)的基础上,直接写出= .
【分析】(1)根据△ABC的位置,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其面积;
(2)先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
(3)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A1和BB1的长,再计算其比值即可.
【解答】解:(1)△ABC的面积=×3×2=3;
故答案为:3;
(2)如图所示,线段A1B1即为所求;
(3)如图所示,连接AA1,BB1
∵AA1==,BB1===2,
∴==,
故答案为:.
20.(8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4(k﹣)=0
(1)求证:无论k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边长a=4,另两边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
【分析】(1)先计算判别式的值得到△=4k2﹣12k+9,配方得到△=(2k﹣3)2,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易得△≥0,则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即可得到结论;
(2)分类讨论:当b=c时,则△=(2k﹣3)2=0,解得k=,然后解方程得到b=c=2,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判断这种情况不符号条件;当a=b=4或a=c=4时,把x=4代入方程可解得k=,则方程化为x2﹣6x+8=0,解得x1=4,x2=2,所以a=b=4,c=2或a=c=4,b=2,然后计算△ABC的周长.
【解答】(1)证明:△=(2k+1)2﹣4×4(k﹣)
=4k2+4k+1﹣16k+8,
=4k2﹣12k+9
=(2k﹣3)2,
∵(2k﹣3)2≥0,即△≥0,
∴无论k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当b=c时,△=(2k﹣3)2=0,解得k=,方程化为x2﹣4x+4=0,解得b=c=2,而2+2=4,故舍去;
当a=b=4或a=c=4时,把x=4代入方程得16﹣4(2k+1)+4(k﹣)=0,解得k=,方程化为x2﹣6x+8=0,解得x1=4,x2=2,即a=b=4,c=2或a=c=4,b=2,
所以△ABC的周长=4+4+2=10.
21.(8分)如图,某市近郊有一块长为60米,宽为50米的矩形荒地,地方政府准备在此建一个综合性休闲广场,其中阴影部分为通道,通道的宽度均相等,中间的三个矩形(其中三个矩形的一边长均为a米)区域将铺设塑胶地面作为运动场地.
(1)设通道的宽度为x米,则a=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塑胶运动场地总占地面积为2430平方米.请问通道的宽度为多少米?
【分析】(1)根据通道宽度为x米,表示出a即可;
(2)根据矩形面积减去通道面积为塑胶运动场地面积,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设通道的宽度为x米,则a=;
故答案为:
(2)根据题意得,(50﹣2x)(60﹣3x)﹣x•=2430,
解得x1=2,x2=38(不合题意,舍去).
答:中间通道的宽度为2米.
22.(10分)如图,抛物线y=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A(﹣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判断△ABC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3)点M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DCM的周长最小时,求点M的坐标.
【分析】(1)把点A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列出关于系数b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b的值;利用配方法把抛物线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方程,根据该解析式直接写出顶点D的坐标;
(2)利用点A、B、C的坐标来求线段AB、AC、BC的长度,得到AC2+BC2=AB2,则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推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3)作出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则C'(0,2).连接C′D交x轴于点M,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CD一定,当MC+MD的值最小时,△CDM的周长最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C′D的解析式,然后把y=0代入直线方程,求得.
【解答】解:(1)∵点A(﹣1,0)在抛物线上,
∴,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顶点D的坐标为;
(2)△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当x=0时,y=﹣2,
∴C(0,﹣2),则OC=2.
当y=0时,,
∴x1=﹣1,x2=4,则B(4,0),
∴OA=1,OB=4,
∴AB=5.
∵AB2=25,AC2=OA2+OC2=5,BC2=OC2+OB2=20,
∴AC2+BC2=AB2,
∴△ABC是直角三角形;
(3)作出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则C'(0,2).
连接C′D交x轴于点M,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CD一定,当MC+MD的值最小时,△CDM的周长最小.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ax+b(a≠0),则
,
解得,
∴.
当y=0时,,则,
∴.
23.(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为半圆上一点,AD平分∠CAB交⊙O于点D
(1)求证:OD∥AC;
(2)若AC=8,AB=10,求AD.
【分析】(1)由AD平分∠CAB交⊙O于点D,得到∠CAD=∠B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B=∠D,等量代换得到∠CAD=∠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连接BC,B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9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1)证明:∵AD平分∠CAB交⊙O于点D,
∴∠CAD=∠BAD,
∵OA=OD,
∴∠DAB=∠D,
∴∠CAD=∠D,
∴AC∥OD;
(2)解:连接BC,BD,BC与OD交于E,
∵AD平分∠CAB交⊙O于点D,
∴=,
∴CE=BE,
∵AB为⊙O的直径,
∴∠C=90°,
∴BC==6,
∴CE=BE=3,
∴OE==4,
∴DE=1,
∴BD==,
∴AD==3.
24.(12分)如图,直线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直线y=x与AB交于点C,与过点A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于点D,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左运动,过点E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AB、OD于P、Q两点,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CD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E的运动时间为ts(t>0).
(1)求点C的坐标;
(2)当0<t<5时,求S的最大值;
(3)当t在何范围时,点(4,)被正方形PQMN覆盖?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分析】(1)简单求两直线的交点,得点C的坐标;
(2)求得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配方,即可求得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即可得出S的最大值;
(3)求出定点在正方形PQMN内部时,t的范围,即可得出点(4,)被正方形PQMN覆盖时t的取值范围.要用到分类讨论.
【解答】解:(1)由题意,得,
解得:,
∴C(3,);
(2)∵直线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
∴y=0时,0=﹣x+6,解得;x=8,
∴A点坐标为;(8,0),
根据题意,得AE=t,OE=8﹣t.
∴点Q的纵坐标为(8﹣t),点P的纵坐标为﹣(8﹣t)+6=t,
∴PQ=(8﹣t)﹣t=10﹣2t.
当MN在AD上时,10﹣2t=t,
∴t=.
当0<t≤时,S=t(10﹣2t),即S=﹣2t2+10t=﹣2(t﹣)2+,S有最大值为.
当<t<5时,S=(10﹣2t)2,即S=4t2﹣40t+100=4(t﹣5)2,
∵t<5时,S随t的增大而减小,
∴t=时,S最大值=,
∵>,
∴S的最大值为;
(3)当t=5时,PQ=0,P,Q,C三点重合;
当t<5时,知OE=4时是临界条件,即8﹣t=4
即t=4
∴点Q的纵坐标为5>,
点(4,)在正方形边界PQ上,E继续往左移动,则点(4,)进入正方形内部,但点Q的纵坐标再减少,当Q点的纵坐标为时,OE=,
∴8﹣t=,解得:t=,
此时OE+PN=+PQ=+(10﹣2t)=>4满足条件,
∴4<t<,
当t>5时,由图和条件知,则有E(t﹣8,0),PQ=2t﹣10要满足点(4,)在正方形的内部,
则临界条件N点横坐标为4⇒4=PQ+OE=|2t﹣10|+|t﹣8|=3t﹣18,
即t=,此时P点的纵坐标为:﹣×=>.满足条件,
∴t>6.
综上所述:4≤t≤或t≥6时,点(4,)被正方形PQMN覆盖.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