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419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419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419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4197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4197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4197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4197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4197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获奖课件ppt
展开唐代诗人刘禹锡借《陋室铭》一文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他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辗转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二十多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律诗,看看作者又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通过品析诗歌,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刘禹锡在家族的同辈人中以长幼排序是第二十八位,因此为“刘二十八使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笛赋(fù) 烂柯(kē)侧畔(pàn) 长精神(zhǎng)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到:到达。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侧畔:旁边。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巴郡的山楚地的水好凄凉的地方, 我被扔到那里二十三年确实久长。怀念老朋友时徒然把“思旧赋”吟唱, 回家来反而像烂了斧柄的人一样。千只帆船已驶过沉没船只的近旁, 万株树木展春容就在病树的前方。今日初逢听你唱赠诗歌在筵席上,暂凭杯中酒引出振奋精神的力量。
题中的“酬”是以诗相答之意。“乐天”,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赠”,指白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此诗就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
抒情—凄凉、弃置 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比喻—沉舟、病树 点题—歌一曲、长精神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辛酸愤懑悲痛感叹开朗豁达坚忍不拔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
写作者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代了贬谪地方之凄凉,被贬时间之漫长。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但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以及痛苦而又孤寂的心情。
颔联讲了哪两个历史故事?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典。“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死去的友人的悼念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用典贴切,含蓄隽永,感情深沉。
颈联中“沉舟”和“病树”比喻什么?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说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景色壮丽,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概。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表现了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颈联被后人赋予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的神。 (或表现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或此三字表明作者态度,不消极气缓。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1、结构巧妙,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发展极其自然。2、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景、情、理融为一体,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由于年龄、能力、机遇等原因,在岗位被年富力强的人超越,该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当然不能心胸狭隘,妒贤嫉能,要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心态,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从自己这艘“沉舟”身边迅速掠过的“千帆”,在自己这棵“病树”前面生长得郁郁葱葱的“万木”,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高度,欣然接受自己的命运。
如果着眼于“万木春”“千帆过”,我们还能认识到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前进,绝不会因困难、挫折而止步不前,以四化大业为例,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尽管也有失误、波折,但总的形势令人欢欣鼓舞。 如果从“病树”“沉船”的角度切入,也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失误和教训:要找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认真分析,加以总结,更要认识到,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危害,小的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力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古诗中还有哪些句子富有哲理?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之情,又表现了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和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首联:“凄凉地”“弃置身”愤激之情(直抒胸臆) 颔联:“闻笛赋”“烂柯人”感叹之情(运用典故)颈联:“沉舟”“病树”自比之意 (千古名句)尾联:“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之慨 (点睛之笔)
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 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3、这首诗的作者是 白居易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4、本诗借“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屡遭贬谪及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感叹之情。
闻笛赋 烂柯人
5、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
(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背景简介,朗读白诗,朗读探究,朗读诗歌,朗读探讨,主旨探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6页。
人教部编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走近作者,走近背景,走近诗歌,划分节奏常用法,走进诗歌,走进诗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