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单元课时练习14《物质检验 分离 提纯》(含答案)
展开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单元课时练习
14《物质检验 分离 提纯》
1.在实验室中,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磁铁区分铁粉和木炭粉
B.用澄清石灰水区分CO2气体与CO气体
C.用AgNO3溶液区分NaNO3溶液与NaCl溶液
D.用熟石灰区分硫酸铵固体和氯化铵固体
2.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B.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CaCO3固体
C.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用Na2CO3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3.下列有关物质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相互刻画的方法区分黄铜片和纯铜片
B.用氢氧化钙区分氯化钾和氯化铵
C.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绒线和棉线
4.将CO、CO2、H2、HCl、H2O(气)和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①浓硫酸;②饱和氢氧化钠溶液;③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的剩余气体是( )
A.N2、CO2、H2O B.N2 C.N2、HCl D.N2、CO2
5.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H2(CO)——通过灼热的CuO
B.K2CO3溶液(K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Na2CO3固体(NaHCO3)——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NaCl溶液(CaCl2)——滴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8.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9.酸性锌锰干电池的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碳粉、二氧化锰、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料。请回答:
(1)废电池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和__________;滤液中主要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
(2)欲从滤渣中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物质除杂是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常见有两种思路。
思路一:将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物质;
思路二:将所需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Ⅰ.运用思路一: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溶液,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
Ⅱ.运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
(1)操作a、b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4)步骤③加入过量的盐酸不会影响氯化镁的纯度,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择合适的试剂(适量)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
(1)CaCO3粉末(CaCl2粉末):______________;
(2)CO2(HCl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HCl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SO4溶液(H2SO4)___________________;
(5)铜粉(铝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NO3(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废液,其中除了硝酸钠以外,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取一定量的无色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无色废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
实验活动二: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将溶液A和原无色废液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接下来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指示剂除外)。试剂①是________。
实验与探究题
13.固体M(由几种常见物质组成)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有色溶液甲,进行图中实验(X、乙、丙均为无色溶液且X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推断:
(1)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X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固体M最多由__________种物质组成。
14.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水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写出沉淀中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操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与步骤④的顺序不能交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⑥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精盐水中得到精盐的操作为__________;其所需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为:D;
2.答案为:B;解析:CO2和N2都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NaOH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热,CaCO3难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二者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Na2CO3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均产生气泡,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3.答案为:C;
4.答案为:A;解析:将CO、CO2、H2、HCl、H2O(气)和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原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被除去;再通过②饱和氢氧化钠溶液,CO2、HCl能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O2、HCl被除去,但又增加了水蒸气;最后通过③灼热的氧化铜粉末,H2、CO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应,分别生成水蒸气、CO2气体,故充分反应后的剩余气体是N2、CO2、H2O。
5.答案为:C;
解析:A项,H2和CO均可与灼热的CuO反应,且生成新的杂质CO2,错误。B项,K2CO3和K2SO4均可与BaCl2溶液反应,将杂质和被提纯物一同除去,错误。C项,加热时NaHCO3分解生成Na2CO3、水蒸气和CO2,Na2CO3不分解,可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正确。D项,CaCl2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KCl,引入新的杂质KCl,错误。
6.答案为:A;
解析:A项,Mg可与稀盐酸反应,C不与稀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可将Mg除去,得到纯净的C,故正确。B项,铁粉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除去的是被提纯物而不是杂质,故错误。C项,BaCl2溶液可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Cl,可将杂质除去,但是过量的BaCl2会引入新的杂质,故错误。D项,K2CO3溶液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KOH,除去了Ca(OH)2,但引入了新的杂质KOH,故错误。
7.答案为:D;
解析:A项,K2SO4能与适量Ba(NO3)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KNO3,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项,CuSO4可与铁粉反应生成FeSO4和Cu,再过滤可将杂质除去,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项,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项,硫酸和硫酸铜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8.答案为:B;
解析:A项,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粉,氧气与炭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项,Na2CO3溶液能与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项,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项,K2SO4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9.答案为:
(1)碳粉 Cl-;
(2)在空气中将混合物充分灼烧 加热时,碳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0.答案为:
Ⅰ.硫酸镁(或MgSO4) Ⅱ.(1)过滤 漏斗
(2)BaCl2+K2SO4=== 2KCl+BaSO4↓ 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
(3)NaOH
(4)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气体全部挥发掉
11.答案为:
(1)水;
(2)NaHCO3溶液;
(3)NaOH溶液
(4)CuO[或Cu(OH)2]
(5)稀硫酸(或稀盐酸,或CuSO4溶液等);
(6)Ba(NO3)2溶液
12.答案为:
(1)碱性 过滤
(2)CuSO4+Ba(NO3)2===Cu(NO3)2+BaSO4↓
(3)硫酸钠、碳酸钠
(4)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 碳酸钠溶液
[解析]
(1)无色废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操作Ⅰ后固液分离,所以是过滤操作;
(2)因为固体甲是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所以该反应是硫酸铜和硝酸钡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NO3)2===Cu(NO3)2+BaSO4↓;
(3)因为溶液中含有硝酸钡,硝酸钡可与碳酸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废液中不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硝酸钡;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钠和硝酸钡以及反应中生成的硝酸铜;要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就要使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钡离子和铜离子沉淀出来,加入氢氧化钠除去铜离子,试剂①要除去钡离子,所以可选用碳酸钠溶液,最后加入适量稀硝酸得到硝酸钠溶液。
13.答案为:(1)AgCl (2)KOH (3)Cl-、SO (4)6
【解析】X、乙、丙均为无色溶液且X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C和硝酸钾,所以C是氯化银,丙中含有氯化钾,溶液乙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B和氯化钾,所以B是硫酸钡,乙中含有硫酸钾、氯化钾,甲和X会生成红褐色沉淀A和乙,所以A是氢氧化铁沉淀,X是氢氧化钾,所以甲中至少含有氯化铁、硫酸铁,可能含有硝酸铁、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
14.答案为:
(1)Mg(OH)2、BaSO4、CaCO3、BaCO3
(2)MgCl2+2NaOH=== Mg(OH)2↓+2NaCl
(3)如果交换顺序,则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4)引流
(5)NaOH+HCl=== NaCl+H2O
(6)蒸发结晶 蒸发皿、酒精灯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