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2部分第5章第1节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展开
第1节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最新考纲
考法指南
核心素养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理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联系区域人口发展的实际,以人口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和人口问题。如2014·全国卷Ⅰ·T10~11。
1.综合思维:通过对人口变化材料的分析,判断区域人口增长模式,说明出现的人口问题并分析原因。
2.人地协调观:判读人口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特征、人口问题、人口容量与社会协调发展。
知识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读
1.世界人口增长
历史上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曲线,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1)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2)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和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3.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
(1)表现:图中①线代表出生率,②线代表死亡率。
(2)类型及特点:
特点
人口增长速度
原因
典型代表
备注
A:“高—高—低”模式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缓慢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极少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前期为原始型,后期为传统型
B:“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迅速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印度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传统型
C:“低—低—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缓慢,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强
英国等发达国家
现代型
(3)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是从出生率下降开始的。
(4)从全球看,人口增长模式正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特别提醒]
(1)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2)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人口的基数有关;人口基数大的地区,即使自然增长率不高,但人口增加的数量也可能较多。
(3)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考法1 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构成要素,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2019·深圳模拟)我国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的传宗欲望是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下图示意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台湾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 )
A.2023年、2022年 B.2024年、2025年
C.2026年、2025年 D.2024年、2022年
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 ( )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1.D 2.C [第1题,结合材料中“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属相每12年一个轮回,图中2010年为虎年,故2022年为出生低谷期,2012年为龙年,故2024年为出生高峰期。 第2题,图中显示,2010-2014年台湾地区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死亡率波动比较小;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台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已经进入现代型,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龄化问题。]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如农业社会是传统型。
(2)根据发展水平判断:一般地说,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少数发展中国家属于现代型(如中国)。
(3)根据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来判断: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2019·沈阳四校联考)下图表示近2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分别表示人口的( )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2)有关我国现阶段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B.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C.劳动力短缺
D.大量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1)D (2)B [第(1)题,图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为正值,根据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可知,甲数值最大,应为出生率;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乙为自然增长率。第(2)题,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考法2 分析某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考查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2016·天津高考)读下图,回答下题。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
3.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D
(2019·河南名校联盟第一次段考)我国沿海某地区2000~2015年总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户籍人口和城市人口)变化如下表所示。2000年至2010年,人口迁入与迁出量大体相当。据此完成4~5题。
年份
人口(万人)
2000
2010
2015
总人口
5 02
533
514
户籍人口
413
442
453
城市人口
219
312
365
4.推测表中所示时期内,该地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5.2010年以后,该地区最可能出现了 ( )
A.经济负增长 B.逆城市化现象
C.产业结构调整 D.环境容量缩小
4.D 5.C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是人口增长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因此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属于原始型或现代型,根据我国人口实际可确定为后者。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5题,通过表格可知,2010年以后,该地区城市人口增多,因此,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实力仍可能在上升;由于总人口减少,故环境人口容量增大;最可能是出现了产业结构调整,部分产业和人口从当地迁出。]
考法3 分析某一人口发展指标,考查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变化
读某国妇女生育率变化图,回答6~7题。
6.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以推测( )
A.社会劳动力充裕,就业困难
B.代与代之间年龄差呈现增大趋势
C.自然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
D.该国妇女寿命逐渐增加
7.育龄妇女生育高峰年龄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
①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 ②“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③人口基数大,政策支持 ④妇女文化素质的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B 7.C [第6题,此图表示的是某国妇女生育率变化情况,没有反映劳动力的数量,A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妇女生育高峰年龄总体提高,孩子与父母年龄差增大,故代与代之间年龄差呈现增大趋势,B项正确;1940~2009年该国妇女生育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故自然增长率整体下降,C项错;从图中无法推断该国妇女寿命变化情况,D项错。第7题,从图中可得出:妇女生育高峰年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提高,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依靠子女养老的思想不再是主流,①正确;“重男轻女”是为了养儿防老,若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妇女生育高峰年龄应逐渐下降或保持不变,②错;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该国是哪种国家类型,故无法判断人口基数和人口政策,③错;妇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会使生育年龄推迟,故生育高峰年龄不断提高,④正确。]
知识点二| 人口问题及对策
读下列两幅漫画,完成问题。
(1)两幅漫画反映出世界上存在着人口问题。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国家
问题
影响
措施
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大
加大经济、就业、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推迟退休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完善人口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人口性别比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日趋活跃
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1.老龄化问题并不只存在于发达国家中。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我国全面放开二胎生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转变人口增长模式。而是由于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全面放开二胎生育可有效提高自然增长率,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正确认识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的关系
1.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
→→
考法1 结合人口统计图表,考查不同人口问题的特点与成因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
2.该国最可能位于( )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解图流程]
1.C 2.B [第1题,图示该国20~59岁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明显大于女性人口比重,而该年龄段人口均为劳动年龄人口,故可能是产业结构偏向于发展男性就业人口多的行业,从而吸引大量外来男性人口迁入所致。第2题,西亚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而该产业主要就业人口为男性。因国内男性人口不足而使大量外国男性人口迁到此地就业,形成如图人口结构。]
考法2 联系我国社会热点,考查人口老龄化特点及成因
(2019·安庆高三联考)《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迅猛,预计2012~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1.94亿增长到4.83亿,老龄化水平由14.3%提高到34.1%,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老龄问题将在我国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读201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完成3~4题。
注: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
3.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有( )
①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 ②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③老年人口高龄化显著 ④老年人口比重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我国的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快
B.大量国外移民迁入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3.A 4.C [第3题,读图可知,目前我国80岁及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的比例相对较低,高龄化并不是很显著;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部分发达国家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结合材料可知,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速度快,说明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第4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在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实现的;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保持较低的出生率,从而加速了老龄化进程,加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所以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
(1)A (2)B [第(1)题,A对:上海、北京、天津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是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B错: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区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在4%以下,比例较低。C错:广东经济发达,其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比例都不高,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小于城镇,因而城镇老龄化现象更明显。第(2)题,贵州、湖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经商,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
知识点三| 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读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问题。
1.“人口爆炸”
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状况。
2.环境的限制性——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
产生的原因
①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②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表现及后果
土地资源
①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压力越来越大;②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矿产资源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
淡水资源需求量大,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短缺
森林资源
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毁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利用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3.人口的合理容量
(1)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4)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不同点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生活)
人口数量
大
小
相同点
制约因素相同
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特征相同
①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②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考法1 结合相关统计图表,考查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1.(2016·上海高考)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 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C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短板;丙省水资源总量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土地承载指数是指人均粮食消费标准量(400 kg)与人均粮食产量之比,下图示意我国1949-2009年人口数量和土地承载指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3题。
2.1949-2009年期间,影响土地承载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科学技术
C.市场需求 D.交通运输
3.目前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
A.增加荒地开垦 B.鼓励人口流动
C.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D.提高机械化水平
2.B 3.C [第2题,结合土地承载指数含义和图示信息分析知,我国1949-2009年期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人均粮食产量不断增长,说明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而我国的耕地面积有限,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上升。第3题,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是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造成的,而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是提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增加荒地开垦只是从扩大地面积来入手,而且会导致当地生态问题产生,A项错;人口流动也不是根本解决措施,B项错;机械化水平提高会提高劳务生产率,对土地承载指数没有影响。故选C项。]
考法2 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下图所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4~5题。
4.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①市 ②市 ③市 ④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图流程]
第4题,
第5题,
→→→
4.D 5.C [第4题,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相同,但是从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化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根据理论人口容量公式,④地熟制最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5题,人均用水总量低于人均水资源总量则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①和④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
学科素养提能——地理图表专攻(十一)|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从图中可以分析不同年代的人口发展特点或某一年代的人口结构特点,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平面二维坐标统计图(如图1)、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如图2)、四边形人口统计图(如图3)、人口金字塔图(如图4)等类型。
图1 曲线图 图2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图3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 图4 人口金字塔图
1.曲线图的判读
看趋势
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看数值
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看速度
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出生率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
看阶段
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l%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④⑤⑥。
(3)读出箭头④⑤⑥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7%、15~64岁约为57%、65岁及以上约为16%。
(4)验证一下三个数值的总和是否为100%。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图1 图2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首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值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Ⅰ处的虚线。(Ⅰ、Ⅱ、Ⅲ、Ⅳ四点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5‰、0、29‰、16‰)。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可直观地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人口金字塔图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等。其判读技巧如下:
[母题示例] (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某沿海城市户籍(本地居民)与非户籍(外来人口)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该城市( )
①户籍人口总抚养比较高 ②非户籍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户籍人口外迁率较高 ④非户籍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该城市非户籍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则该城市( )
A.人口增长模式改变 B.常住人口抚养比降低
C.老年人口比重提高 D.城市住宅用地将扩大
[解图流程]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分布。
(1)D (2)B [第(1)题,读图可知,户籍人口中的人口总抚养比较高;该城市非户籍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而幼儿和老年人口比重较低,人口的总抚养比较低,因此①④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城市户籍人口的总抚养比较高,而非户籍人口中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其总抚养比较低,若该城市的非户籍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可以起到适当降低城市常住人口抚养比的作用。]
(2018·黑龙江六校协作体一模)读世界人口变化统计(含预测)图,完成1~3题。
1.下列时间段,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
A.1750~1800年 B.1850~1900年
C.1950~2000年 D.2050~2100年
2.据图中信息推测2015~2100年( )
A.我国应鼓励国际移民
B.印度应鼓励生育
C.美国人口呈现负增长
D.尼日利亚应控制人口增长
3.据图推测,与2015年相比2100年我国人口( )
A.年龄中位数较大 B.出生率提高
C.移民数量较多 D.劳动力素质降低
1.C 2.D 3.A [第1题,读图可知,1950~2000年世界人口由25亿增长到61亿,人口增长一倍多,增长速度最快。第2题,读图可知,2100年我国人口减少到10亿,不宜鼓励国际移民;印度人口过多,不应鼓励生育;美国人口增长到4.5亿,未出现人口负增长;尼日利亚人口增长到7.52亿,人口增长过快,应控制人口增长。第3题,读图可知,2100年我国人口减少到10亿,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年龄中位数较大,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出2100年我国移民数量,C项错误;随着科技及教育的发展,劳动力素质整体上呈现提高的趋势,故D项错误。]
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
(2019·湖南郴州市模拟)某国2016年新生人口约98.1万人,占总人口的0.78%,这意味着每34秒有一人出生,每23秒有一人死亡。65岁以上人口约3 417万人,完成1~3题。
1.该国最有可能是( )
A.尼日利亚 B.美国
C.日本 D.印度
2.有关该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少儿人口比重在40%以上
B.人口缓慢增长,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4%
C.人口增长较快,劳动力资源丰富
D.人口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
3.下列措施能缓解该国人口现象带来的问题的是( )
①鼓励生育 ②产业升级 ③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
④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 ⑤国际劳务输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1.C 2.D 3.A [第1题,该国人口出生率为0.78%,属于低出生率。每34秒有一人出生,每23秒有一人死亡,说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是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最有可能是日本。美国没有出现人口负增长。第2题,该国人口是负增长,人口增长慢,少儿人口比重在10%左右。人口缓慢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可达27%。人口增长慢,劳动力资源短缺。人口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第3题,该国人口现象是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能缓解该国人口现象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是鼓励生育。产业升级减少对劳动力需求,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不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利于提高生育率。国际劳务输出,加重劳动力短缺。]
(2019·安徽四校模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有940万考生参加了2017年高考。下图示意2005年以来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单位:万人),据此完成4~6题。
4.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以下年份中我国新生儿数量最多的是( )
A.1987年 B.1990年
C.1995年 D.1999年
5.图示时段内,持续上升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人口总数
6.2009-2013年,我国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会导致( )
A.人口性别比失衡 B.补课培训机构萎缩
C.劳动力数量减少 D.社会负担明显加重
4.B 5.D 6.B [第4题,在正常情况下,高三学生参加高考的年龄为18岁,由此可知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年份往前推18年就是新生儿数量最多的年份;读图可知,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最多,往前推18年就是1990年,故选B。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图示时段内,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我国的人口总数是持续上升的,故选D。第6题,2009-2013年,我国参加高考人数呈减少趋势,高考的竞争程度减弱,前往培训机构补课的学生减少,故选B。]
第1节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最新考纲
考法指南
核心素养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理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联系区域人口发展的实际,以人口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和人口问题。如2014·全国卷Ⅰ·T10~11。
1.综合思维:通过对人口变化材料的分析,判断区域人口增长模式,说明出现的人口问题并分析原因。
2.人地协调观:判读人口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特征、人口问题、人口容量与社会协调发展。
知识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读
1.世界人口增长
历史上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曲线,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1)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2)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和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3.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
(1)表现:图中①线代表出生率,②线代表死亡率。
(2)类型及特点:
特点
人口增长速度
原因
典型代表
备注
A:“高—高—低”模式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缓慢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极少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前期为原始型,后期为传统型
B:“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迅速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印度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传统型
C:“低—低—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缓慢,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强
英国等发达国家
现代型
(3)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是从出生率下降开始的。
(4)从全球看,人口增长模式正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特别提醒]
(1)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2)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人口的基数有关;人口基数大的地区,即使自然增长率不高,但人口增加的数量也可能较多。
(3)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考法1 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构成要素,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2019·深圳模拟)我国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的传宗欲望是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下图示意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台湾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 )
A.2023年、2022年 B.2024年、2025年
C.2026年、2025年 D.2024年、2022年
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 ( )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1.D 2.C [第1题,结合材料中“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属相每12年一个轮回,图中2010年为虎年,故2022年为出生低谷期,2012年为龙年,故2024年为出生高峰期。 第2题,图中显示,2010-2014年台湾地区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死亡率波动比较小;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台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已经进入现代型,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龄化问题。]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如农业社会是传统型。
(2)根据发展水平判断:一般地说,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少数发展中国家属于现代型(如中国)。
(3)根据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来判断: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2019·沈阳四校联考)下图表示近2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分别表示人口的( )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2)有关我国现阶段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B.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C.劳动力短缺
D.大量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1)D (2)B [第(1)题,图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为正值,根据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可知,甲数值最大,应为出生率;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乙为自然增长率。第(2)题,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考法2 分析某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考查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2016·天津高考)读下图,回答下题。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
3.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D
(2019·河南名校联盟第一次段考)我国沿海某地区2000~2015年总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户籍人口和城市人口)变化如下表所示。2000年至2010年,人口迁入与迁出量大体相当。据此完成4~5题。
年份
人口(万人)
2000
2010
2015
总人口
5 02
533
514
户籍人口
413
442
453
城市人口
219
312
365
4.推测表中所示时期内,该地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5.2010年以后,该地区最可能出现了 ( )
A.经济负增长 B.逆城市化现象
C.产业结构调整 D.环境容量缩小
4.D 5.C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是人口增长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因此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属于原始型或现代型,根据我国人口实际可确定为后者。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5题,通过表格可知,2010年以后,该地区城市人口增多,因此,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实力仍可能在上升;由于总人口减少,故环境人口容量增大;最可能是出现了产业结构调整,部分产业和人口从当地迁出。]
考法3 分析某一人口发展指标,考查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变化
读某国妇女生育率变化图,回答6~7题。
6.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以推测( )
A.社会劳动力充裕,就业困难
B.代与代之间年龄差呈现增大趋势
C.自然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
D.该国妇女寿命逐渐增加
7.育龄妇女生育高峰年龄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
①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 ②“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③人口基数大,政策支持 ④妇女文化素质的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B 7.C [第6题,此图表示的是某国妇女生育率变化情况,没有反映劳动力的数量,A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妇女生育高峰年龄总体提高,孩子与父母年龄差增大,故代与代之间年龄差呈现增大趋势,B项正确;1940~2009年该国妇女生育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故自然增长率整体下降,C项错;从图中无法推断该国妇女寿命变化情况,D项错。第7题,从图中可得出:妇女生育高峰年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提高,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依靠子女养老的思想不再是主流,①正确;“重男轻女”是为了养儿防老,若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妇女生育高峰年龄应逐渐下降或保持不变,②错;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该国是哪种国家类型,故无法判断人口基数和人口政策,③错;妇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会使生育年龄推迟,故生育高峰年龄不断提高,④正确。]
知识点二| 人口问题及对策
读下列两幅漫画,完成问题。
(1)两幅漫画反映出世界上存在着人口问题。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国家
问题
影响
措施
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大
加大经济、就业、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推迟退休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完善人口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人口性别比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日趋活跃
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1.老龄化问题并不只存在于发达国家中。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我国全面放开二胎生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转变人口增长模式。而是由于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全面放开二胎生育可有效提高自然增长率,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正确认识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的关系
1.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
→→
考法1 结合人口统计图表,考查不同人口问题的特点与成因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
2.该国最可能位于( )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解图流程]
1.C 2.B [第1题,图示该国20~59岁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明显大于女性人口比重,而该年龄段人口均为劳动年龄人口,故可能是产业结构偏向于发展男性就业人口多的行业,从而吸引大量外来男性人口迁入所致。第2题,西亚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而该产业主要就业人口为男性。因国内男性人口不足而使大量外国男性人口迁到此地就业,形成如图人口结构。]
考法2 联系我国社会热点,考查人口老龄化特点及成因
(2019·安庆高三联考)《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迅猛,预计2012~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1.94亿增长到4.83亿,老龄化水平由14.3%提高到34.1%,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老龄问题将在我国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读201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完成3~4题。
注: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
3.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有( )
①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 ②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③老年人口高龄化显著 ④老年人口比重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我国的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快
B.大量国外移民迁入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3.A 4.C [第3题,读图可知,目前我国80岁及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的比例相对较低,高龄化并不是很显著;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部分发达国家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结合材料可知,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速度快,说明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第4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在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实现的;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保持较低的出生率,从而加速了老龄化进程,加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所以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
(1)A (2)B [第(1)题,A对:上海、北京、天津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是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B错: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区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在4%以下,比例较低。C错:广东经济发达,其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比例都不高,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小于城镇,因而城镇老龄化现象更明显。第(2)题,贵州、湖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经商,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
知识点三| 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读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问题。
1.“人口爆炸”
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状况。
2.环境的限制性——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
产生的原因
①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②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表现及后果
土地资源
①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压力越来越大;②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矿产资源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
淡水资源需求量大,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短缺
森林资源
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毁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利用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3.人口的合理容量
(1)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4)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不同点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生活)
人口数量
大
小
相同点
制约因素相同
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特征相同
①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②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考法1 结合相关统计图表,考查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1.(2016·上海高考)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 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C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短板;丙省水资源总量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土地承载指数是指人均粮食消费标准量(400 kg)与人均粮食产量之比,下图示意我国1949-2009年人口数量和土地承载指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3题。
2.1949-2009年期间,影响土地承载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科学技术
C.市场需求 D.交通运输
3.目前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
A.增加荒地开垦 B.鼓励人口流动
C.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D.提高机械化水平
2.B 3.C [第2题,结合土地承载指数含义和图示信息分析知,我国1949-2009年期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人均粮食产量不断增长,说明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而我国的耕地面积有限,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上升。第3题,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是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造成的,而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是提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增加荒地开垦只是从扩大地面积来入手,而且会导致当地生态问题产生,A项错;人口流动也不是根本解决措施,B项错;机械化水平提高会提高劳务生产率,对土地承载指数没有影响。故选C项。]
考法2 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下图所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4~5题。
4.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①市 ②市 ③市 ④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图流程]
第4题,
第5题,
→→→
4.D 5.C [第4题,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相同,但是从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化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根据理论人口容量公式,④地熟制最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5题,人均用水总量低于人均水资源总量则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①和④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
学科素养提能——地理图表专攻(十一)|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从图中可以分析不同年代的人口发展特点或某一年代的人口结构特点,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平面二维坐标统计图(如图1)、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如图2)、四边形人口统计图(如图3)、人口金字塔图(如图4)等类型。
图1 曲线图 图2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图3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 图4 人口金字塔图
1.曲线图的判读
看趋势
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看数值
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看速度
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出生率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
看阶段
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l%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④⑤⑥。
(3)读出箭头④⑤⑥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7%、15~64岁约为57%、65岁及以上约为16%。
(4)验证一下三个数值的总和是否为100%。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图1 图2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首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值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Ⅰ处的虚线。(Ⅰ、Ⅱ、Ⅲ、Ⅳ四点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5‰、0、29‰、16‰)。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可直观地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人口金字塔图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等。其判读技巧如下:
[母题示例] (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某沿海城市户籍(本地居民)与非户籍(外来人口)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该城市( )
①户籍人口总抚养比较高 ②非户籍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户籍人口外迁率较高 ④非户籍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该城市非户籍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则该城市( )
A.人口增长模式改变 B.常住人口抚养比降低
C.老年人口比重提高 D.城市住宅用地将扩大
[解图流程]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分布。
(1)D (2)B [第(1)题,读图可知,户籍人口中的人口总抚养比较高;该城市非户籍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而幼儿和老年人口比重较低,人口的总抚养比较低,因此①④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城市户籍人口的总抚养比较高,而非户籍人口中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其总抚养比较低,若该城市的非户籍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可以起到适当降低城市常住人口抚养比的作用。]
(2018·黑龙江六校协作体一模)读世界人口变化统计(含预测)图,完成1~3题。
1.下列时间段,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
A.1750~1800年 B.1850~1900年
C.1950~2000年 D.2050~2100年
2.据图中信息推测2015~2100年( )
A.我国应鼓励国际移民
B.印度应鼓励生育
C.美国人口呈现负增长
D.尼日利亚应控制人口增长
3.据图推测,与2015年相比2100年我国人口( )
A.年龄中位数较大 B.出生率提高
C.移民数量较多 D.劳动力素质降低
1.C 2.D 3.A [第1题,读图可知,1950~2000年世界人口由25亿增长到61亿,人口增长一倍多,增长速度最快。第2题,读图可知,2100年我国人口减少到10亿,不宜鼓励国际移民;印度人口过多,不应鼓励生育;美国人口增长到4.5亿,未出现人口负增长;尼日利亚人口增长到7.52亿,人口增长过快,应控制人口增长。第3题,读图可知,2100年我国人口减少到10亿,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年龄中位数较大,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出2100年我国移民数量,C项错误;随着科技及教育的发展,劳动力素质整体上呈现提高的趋势,故D项错误。]
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
(2019·湖南郴州市模拟)某国2016年新生人口约98.1万人,占总人口的0.78%,这意味着每34秒有一人出生,每23秒有一人死亡。65岁以上人口约3 417万人,完成1~3题。
1.该国最有可能是( )
A.尼日利亚 B.美国
C.日本 D.印度
2.有关该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少儿人口比重在40%以上
B.人口缓慢增长,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4%
C.人口增长较快,劳动力资源丰富
D.人口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
3.下列措施能缓解该国人口现象带来的问题的是( )
①鼓励生育 ②产业升级 ③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
④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 ⑤国际劳务输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1.C 2.D 3.A [第1题,该国人口出生率为0.78%,属于低出生率。每34秒有一人出生,每23秒有一人死亡,说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是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最有可能是日本。美国没有出现人口负增长。第2题,该国人口是负增长,人口增长慢,少儿人口比重在10%左右。人口缓慢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可达27%。人口增长慢,劳动力资源短缺。人口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第3题,该国人口现象是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能缓解该国人口现象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是鼓励生育。产业升级减少对劳动力需求,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不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利于提高生育率。国际劳务输出,加重劳动力短缺。]
(2019·安徽四校模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有940万考生参加了2017年高考。下图示意2005年以来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单位:万人),据此完成4~6题。
4.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以下年份中我国新生儿数量最多的是( )
A.1987年 B.1990年
C.1995年 D.1999年
5.图示时段内,持续上升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人口总数
6.2009-2013年,我国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会导致( )
A.人口性别比失衡 B.补课培训机构萎缩
C.劳动力数量减少 D.社会负担明显加重
4.B 5.D 6.B [第4题,在正常情况下,高三学生参加高考的年龄为18岁,由此可知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年份往前推18年就是新生儿数量最多的年份;读图可知,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最多,往前推18年就是1990年,故选B。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图示时段内,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我国的人口总数是持续上升的,故选D。第6题,2009-2013年,我国参加高考人数呈减少趋势,高考的竞争程度减弱,前往培训机构补课的学生减少,故选B。]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