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3章第1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3章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4章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4章第3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2部分第5章第1节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 0 次下载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4章第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展开第1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最新考纲 | 考法指南 | 核心素养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结合区域分布图、区域等高线分布图、景观示意图等图文资料,考查区域地貌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2014·全国卷Ⅰ·T4。 |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的环境特征,分析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 2.综合思维:分析区域地形特征与交通线路分布及聚落选址的关系。 3.人地协调观:评价交通选线、聚落选址的地理合理性。 |
知识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区域 | 聚落规模 | 分 布 | 聚居人口 |
平原地区 | 一般较大 | 相对集中,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 较多 |
丘陵山区 | 一般较小 | 相对分散 | 较少 |
3.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地形 | 高原 | 山区 | 平原 |
分布 |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 | 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或河漫滩平原向山坡的过渡地带 |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
形态 | 多呈狭长的带状 | 条带状 | 团状、带状 |
聚落 密度 | 小 | 较小 | 大 |
成因 |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 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受洪水威胁小 |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 |
[知识拓展]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地区 | 分布特点 |
西北干旱地区 |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
青藏高原 | 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
云贵高原 |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
北方平原地区 |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
南方丘陵山区 | 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
考法1 借助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考查地形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结合某区域地形图,完成1~2题。
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聚落中受泥石流威胁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聚落中( )
A.甲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取水最方便,形成最早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但发展缓慢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发展最快
D.丁聚落地形平坦,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慢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1.C 2.B
考法2 依据区域分布图,实例分析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巴伦西亚位于地中海沿岸巴伦西亚湾,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一直有着“地中海明珠”的美誉。公元前138年,罗马人在古希腊人建立的小村落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命名为巴伦西亚沿用至今。目前,巴伦西亚市仍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商埠、经济、文化中心和西班牙四大工业区之一。下图示意巴伦西亚地理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巴伦西亚早期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交通
4.图里亚河被称为巴伦西亚的“母亲河”,其主要原因是该河( )
A.沿岸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B.流量稳定,内河航运便利
C.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D.水系发达,流域面积较广
5.巴伦西亚被誉为“地中海明珠”主要得益于其(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发达的工业经济
D.先进的农业技术
3.B 4.A 5.B [第3题,早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较差,聚落临河布局有利于取水,所以早期影响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河流。第4题,河流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农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第5题,巴伦西亚为地中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考法3 依据地理示意图,考查河流地貌发育及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7题。
6.图中( )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7.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6.C 7.D [第6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基岩为花岗岩,不可能发育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故A选项错误;乙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不易发生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多发生在坡度大的山谷地区,故B选项错误;由图例可知,丙村位于冲积平原黏土上,丁村位于山麓处,黏土土层厚,故C选项正确;根据图中引水渠水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可以推断,丁村比丙村的地势高,地下水埋藏深,故D选项错误。第7题,根据图中地表水的流动方向可以判断该地区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根据引水渠水流的方向可以判断地势北高南低,故选项A错误;山前冲积平原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该地地势低平,受外力侵蚀很小,故B选项错误;洪积扇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所携带泥沙数量的多少,而不是降水量的多少,且该地为华北地区,降水量差异不大,故C选项错误;水渠中的水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故D选项正确。]
知识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 原因 |
方式 | 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 | ①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
线路选址及走向 | ①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多呈“之”字状;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选择适宜的过河点;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⑦避开沼泽 | 充分考虑地形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 |
线网密度 |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山区河谷地带密度较大 | 山区河谷地带,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因此线网密度大 |
[图文助记] 山区交通路线建设示意图
考法1 分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考查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1.(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解析] 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
[答案]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考法2 依据区域景观图片,考查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一位去西藏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车儿沿着川藏公路前行,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下图示意川藏公路中的一段。据此回答2~3题。
2.川藏公路多沿河修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取水方便 B.气温高
C.地势起伏小 D.聚落多
3.川藏公路多建在河谷的北岸,是因为北岸( )
A.光照条件好,行车安全
B.植被茂密,泥石流较少
C.沉积为主,路基更稳定
D.气温高,积雪比南岸少
2.D 3.A [第2题,山区公路多沿河而建,部分原因是沿河地带地势起伏小(容易修建),最重要的原因是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带,沿河修路方便居民出行。第3题,川藏公路穿越高山峡谷,谷底较深,光照条件较差,河谷北岸属于阳坡,光照条件相对较好。]
考法3 结合区域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考查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示意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据此完成第4~6题。
4.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走向 B.地势起伏
C.耕地分布 D.城镇分布
5.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6.旅客可以在成昆铁路沿线见到的风景有( )
A.大漠孤烟 B.小桥流水
C.大河咆哮 D.千里麦浪
4.B 5.C 6.C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呈“之”字形弯曲,说明该区域地势起伏大,铁路布线受地形影响大。第5题,裁弯取直可以缩短路程,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第6题,该区域地形起伏大,铁路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可以看到大河咆哮。]
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
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图1
图2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1.C 2.A [第1题,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海拔小于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在1 500~1 700 m之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坡度<2°或≥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第2题,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海拔在1 000m以上;三江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200 m以下;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聚落多分布在山麓地带或有水源的地区,地形较平坦;江南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m;故A正确。]
结合祁连山周边地区城市分布图,回答3~4题。
3.祁连山北侧城市分布地区的地貌类型大多为( )
A.三角洲 B.洪积扇
C.河漫滩 D.河流谷地
4.祁连山南侧城市多分布于河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较好 B.土壤比较肥沃
C.水运比较便利 D.降水量丰富
3.B 4.A [第3题,祁连山北侧城市主要分布于山麓地带,源于祁连山的河流携带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洪积扇。第4题,祁连山南侧属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区。]
(2019·湖北联考)读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回答5~6题。
5.两河流流经地地质构造的名称和走向为( )
A.裂谷、东西走向
B.断层、东北—西南走向
C.背斜、西北—东南走向
D.向斜、东北—西南走向
6.计划从图中的M到N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5.B 6.C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河干流基本平行,应为褶皱所形成的平行山谷;河流都出现一致方向的弯曲(东北—西南走向),应由断层错位而形成。第6题,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图中M到N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所以乙线路基本沿着等高线方向,是最合理的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