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4章第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4章第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1页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4章第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2页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4章第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4章第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展开

    第1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最新考纲考法指南 核心素养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结合区域分布图、区域等高线分布图、景观示意图等图文资料,考查区域地貌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2014·全国卷·T4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的环境特征,分析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2.综合思维:分析区域地形特征与交通线路分布及聚落选址的关系。3.人地协调观:评价交通选线、聚落选址的地理合理性。知识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乡村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区域聚落规模分 布聚居人口平原地区一般较相对集中,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较多丘陵山区一般较小相对分散3.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积扇、河漫滩平原或河漫滩平原向山坡的过渡地带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聚落密度较小成因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受洪水威胁小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知识拓展]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地区分布特点西北干旱地区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青藏高原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考法1 借助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考查地形对聚落选址的影响结合某区域地形图,完成12题。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聚落中受泥石流威胁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四聚落中(  )A.甲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取水最方便,形成最早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但发展缓慢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发展最快D.丁聚落地形平坦,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慢[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1.C 2.B考法2 依据区域分布图,实例分析河流对聚落的影响(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巴伦西亚位于地中海沿岸巴伦西亚湾,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一直有着地中海明珠的美誉。公元前138年,罗马人在古希腊人建立的小村落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命名为巴伦西亚沿用至今。目前,巴伦西亚市仍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商埠、经济、文化中心和西班牙四大工业区之一。下图示意巴伦西亚地理位置。据此完成35题。3.影响巴伦西亚早期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C.气候  D.交通4.图里亚河被称为巴伦西亚的母亲河,其主要原因是该河(  )A.沿岸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B.流量稳定,内河航运便利C.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D.水系发达,流域面积较广5.巴伦西亚被誉为地中海明珠主要得益于其(  )A.丰富的自然资源B.优越的地理位置C.发达的工业经济D.先进的农业技术3B 4.A 5.B [3题,早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较差,聚落临河布局有利于取水,所以早期影响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河流。第4题,河流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农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第5题,巴伦西亚为地中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考法3 依据地理示意图,考查河流地貌发育及影响下图为华北某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7题。6.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7.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6C 7.D [6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基岩为花岗岩,不可能发育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故A选项错误;乙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不易发生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多发生在坡度大的山谷地区,故B选项错误;由图例可知,丙村位于冲积平原黏土上,丁村位于山麓处,黏土土层厚,故C选项正确;根据图中引水渠水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可以推断,丁村比丙村的地势高,地下水埋藏深,故D选项错误。第7题,根据图中地表水的流动方向可以判断该地区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根据引水渠水流的方向可以判断地势北高南低,故选项A错误;山前冲积平原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该地地势低平,受外力侵蚀很小,故B选项错误;洪积扇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所携带泥沙数量的多少,而不是降水量的多少,且该地为华北地区,降水量差异不大,故C选项错误;水渠中的水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故D选项正确。]知识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方式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线路选址及走向 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多呈字状;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选择适宜的过河点;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避开沼泽充分考虑地形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工程施工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线网密度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山区河谷地带密度较大山区河谷地带,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因此线网密度大[图文助记] 山区交通路线建设示意图考法1 分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考查地形对交通的影响1(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解析] 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答案]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考法2 依据区域景观图片,考查地形对交通的影响一位去西藏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车儿沿着川藏公路前行,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下图示意川藏公路中的一段。据此回答23题。2.川藏公路多沿河修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取水方便      B.气温高C.地势起伏小  D.聚落多3.川藏公路多建在河谷的北岸,是因为北岸(  )A.光照条件好,行车安全B.植被茂密,泥石流较少C.沉积为主,路基更稳定D.气温高,积雪比南岸少 2D 3.A [2题,山区公路多沿河而建,部分原因是沿河地带地势起伏小(容易修建),最重要的原因是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带,沿河修路方便居民出行。第3题,川藏公路穿越高山峡谷,谷底较深,光照条件较差,河谷北岸属于阳坡,光照条件相对较好。]考法3 结合区域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考查地形对交通的影响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示意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据此完成第46题。4.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走向       B.地势起伏C.耕地分布  D.城镇分布5.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6.旅客可以在成昆铁路沿线见到的风景有(  )A.大漠孤烟  B.小桥流水C.大河咆哮  D.千里麦浪4B 5.C 6.C [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呈字形弯曲,说明该区域地势起伏大,铁路布线受地形影响大。第5题,裁弯取直可以缩短路程,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第6题,该区域地形起伏大,铁路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可以看到大河咆哮。]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2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1C 2.A [1题,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海拔小于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在1 5001 700 m之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坡度<2°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第2题,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海拔在1 000m以上;三江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200 m以下;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聚落多分布在山麓地带或有水源的地区,地形较平坦;江南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m;故A正确。]结合祁连山周边地区城市分布图,回答34题。3.祁连山北侧城市分布地区的地貌类型大多为(  )A.三角洲  B.洪积扇C.河漫滩  D.河流谷地4.祁连山南侧城市多分布于河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较好  B.土壤比较肥沃C.水运比较便利  D.降水量丰富3B 4.A [3题,祁连山北侧城市主要分布于山麓地带,源于祁连山的河流携带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洪积扇。第4题,祁连山南侧属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区。](2019·湖北联考)读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回答56题。5.两河流流经地地质构造的名称和走向为(  )A.裂谷、东西走向B.断层、东北西南走向C.背斜、西北东南走向D.向斜、东北西南走向6.计划从图中的MN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甲    B.丙    C.乙    D.丁5B 6.C [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河干流基本平行,应为褶皱所形成的平行山谷;河流都出现一致方向的弯曲(东北西南走向),应由断层错位而形成。第6题,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图中MN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所以乙线路基本沿着等高线方向,是最合理的线路。]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