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学案: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二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圈层相互作用
展开
第二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圈层相互作用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如右图)
2.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3.整体性体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作用
(1)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2)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2.主要体现
(1)海洋与大气之间:①海洋输送热能给大气;②大气将动能传输给海洋。
(2)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作用
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2.实例
(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吸收
释放
制造或消耗
光合作用
CO2、H2O
O2
制造有机物
呼吸作用
O2
CO2、H2O
消耗有机物
植物的产生使化学元素在四大圈层间运动
(2)地理环境中的水循环、碳循环等物质运动。
四、桂林“山水”的成因
1.认识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2)形成条件:
①岩石
②水
(3)喀斯特地貌类型:包括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2.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成因:桂林“山水”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2)发育条件:
岩石条件
石灰岩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可溶性、透水性很好
气候条件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尤以4~7月降水较多
地形条件
该区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南北纵贯全境
水文条件
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生物条件
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名师注解]
【注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要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两个词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和“制约性”。关联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就是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点】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具体作用
(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
(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3)改善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
(4)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注2】 桂林山水的形成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集中体现。桂林山水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而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各圈层共同作用形成桂林山水,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一)明确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2.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水
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
大气
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
土壤
坡度陡,易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
生物
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
3.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大气
气候的干、湿、冷、暖影响土壤,土壤是气候的反映
生物
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地形
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
岩石
地壳表层的岩石圈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
4.生物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二)理解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2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典题精研]
[例1] (2015·全国卷Ⅱ·节选)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解析]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使水面大大减少,水循环减弱,因而大气湿度会降低,大气降水也不会增多,故A、B两项错误;珠三角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增多,众多建筑物的阻挡会降低近地面风速,故C错误;由于水面减少,水域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减弱,气温变率增大,故D正确。
[答案] D
[考题变式]
1.(变设问)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地下径流增大 B.水汽蒸发增多
C.地表径流加快 D.下渗量增大
解析:选C 桑基鱼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后,地面硬化程度加大,汇水速度快,地表径流加快;下渗量减小,地下径流减小,水域面积减小,水汽蒸发减少。
2.(变题型) 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保留下来的基塘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因素,该地区花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花基、菜基产生的价值高,故引起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该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花卉种植。
答案:经济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例2] (2017·全国卷Ⅲ·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如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2)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解析] 第(1)题,根据新疆北部的地理位置,结合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从水温、水质、流速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白斑狗鱼的生存环境、繁殖环境、繁殖速度、饵料丰富程度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2)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方法规律]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类试题答题思路
1.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题术语
生存空间
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生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生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气候
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
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
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环境
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天敌
①缺少×××,天敌少;②受到×××天敌威胁
人类活动
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2.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题术语
生存空间
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气候
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③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水文
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
食物
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天敌
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人类活动
①水质下降,污染加重;②过度捕捞
[集训冲关]
区域内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M代表( )
A.气候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植被破坏 D.修建水库
2.M要素的变化还可能会引起( )
A.地下水量增多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河床向“V”型发展
解析:1.C 2.B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M带来的影响可判断M代表植被破坏。第2题,由上题分析再结合选项可得出M要素的变化还可能会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大。
某群岛面积12 200 km2,由数百个小岛组成。岛上植被低矮、浓密,无天然树木生长,鸟类丰富。读图完成3~4题。
3.群岛上无天然树木生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阴凉多风的气候 B.过早与大陆分离
C.单一的地形 D.火山不断喷发
4.群岛上鸟类丰富得益于( )
A.靠近大陆的位置 B.流经沿岸的洋流
C.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D.受人类活动影响弱
解析:3.A 4.B 第3题,读图可知,该群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内,常年受西北风影响,且受西风漂流影响,阴凉多风,不利于树木生长。第4题,群岛四面环海,受沿岸洋流影响,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适合鸟类生存;是否靠近大陆和是否有大型食肉动物对鸟类生存影响不大;根据题目信息不能判断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弱。
5.(2016·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解析:第(1)题,观察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点,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第(2)题,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相应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
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一)整体性原理
1.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3.某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必然通过四大循环引起其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
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
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
[典题精研]
[典例] (2019·莆田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可知,博格达峰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由材料“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可知,该山垂直差异显著,野生物种资源丰富;博格达峰海拔高,山地降水较多,有冰雪带,夏秋季节冰雪融水多,水源丰富。第(2)题,风力大小与地形、当地气候、植被有关;达坂城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当地距冬季风源地近,植被稀少;结合图中地形,铁路在此经过两山之间的山口,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达坂城到吐鲁番海拔不断降低,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第(3)题,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即可。
[答案] (1)①山地垂直差异显著;②山地降水较多,且多冰雪融水,水源丰富;③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
(2)①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②邻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③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加大;④沙漠、戈壁地区,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
(3)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高山冰川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生物多样性丰富)。
[方法规律]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类问题的分析角度和答题思路
分析角度
答题思路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关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区域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
[集训冲关]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如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8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近几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2.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C 2.B 第1题,与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2题,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
3.读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图中②③④反映了南美洲45°S附近大陆西岸,在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及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解析:解题时要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原理,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要素的联系进行描述。
答案: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逐渐演变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以耐旱植物为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大风天气增多,风力加大,风蚀地貌广布。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2019·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
C.土壤多呈碱性,有机质含量少
D.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显著
解析:1.C 2.B 第1题,图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C。第2题,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土壤多呈酸性,地面河湖纵横,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作用强,故B项正确。
(2018·海南高考)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3~5题。
3.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5.“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解析:3.A 4.D 5.C 第3题,黄土高原的核心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因此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第4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那么河流的流量和流速需要达到某一阈值才能完成。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选项正确,排除B选项。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除A、C选项。第5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如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6~7题。
6.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7.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解析:6.C 7.A 第6题,图示南部地区干旱指数最小,说明水分条件最好,植被覆盖率最高。第7题,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旱指数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呈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变化。
“无尽夏”是绣球花的一个变种,因花期长而得名,花友发现,碱性土壤以粉红花为主,酸性土壤以蓝色花为主,中性土壤同一植株里既有粉红花又有蓝色花。完成8~9题。
8.“无尽夏”花色随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变化性
9.我国南方和北方“无尽夏”的花色( )
A.南方和北方均以粉红花为主
B.南方以蓝色花为主,北方以粉红花为主
C.南方和北方均以蓝色花为主
D.南方以粉红花为主,北方以蓝色花为主
解析:8.B 9.B 第8题,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由材料可知,土壤性质的变化导致植被特点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答案选B项。第9题,“无尽夏”的花色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以黄土为主,土壤偏碱性,应该以粉红花为主;南方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花开以蓝色花为主。故答案选B项。
(2019·牡丹江模拟)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 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完成10~11题。
10.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1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解析:10.B 11.C 第10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低,发育了冻土和冰川,①对应气温低,②对应空气稀薄,③对应太阳辐射强。第11题,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应是较薄,故C项不相符。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 mm (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 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材料二 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 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 mm,年均温约21 ℃。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
(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根据图乙的气温及降水曲线图可判读气候特征。根据图甲的猴面包树分布区示意图判读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题,内容相对简单,考查学生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归纳总结与逻辑分析能力。第(3)题,游客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应该在干(旱)季。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支持或反对理由合理即可。
答案:(1)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
(2)树干木质松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皮坚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相对于树干)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所以抗旱能力强。
(3)干(旱)季。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
(4)支持。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干热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猴面包树树叶及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作工业原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
反对。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我国几乎没有与猴面包树相关的产业基础,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外来物种有风险,容易引起生态灾难。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如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
(3)分析图中耕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曲线出现双峰的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示曲线,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按季节划分,从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主要因为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覆盖度上升。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落叶,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第(2)题,在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叶片大小、植株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第(3)题,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作物收获后,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等作物,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又出现峰值。
答案:(1)趋势: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
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枯萎或落叶,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2)原因:(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植株密度)、叶片大小、植株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
(3)4~5月峰值原因: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又出现峰值。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如右图)
2.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3.整体性体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作用
(1)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2)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2.主要体现
(1)海洋与大气之间:①海洋输送热能给大气;②大气将动能传输给海洋。
(2)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作用
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2.实例
(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吸收
释放
制造或消耗
光合作用
CO2、H2O
O2
制造有机物
呼吸作用
O2
CO2、H2O
消耗有机物
植物的产生使化学元素在四大圈层间运动
(2)地理环境中的水循环、碳循环等物质运动。
四、桂林“山水”的成因
1.认识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2)形成条件:
①岩石
②水
(3)喀斯特地貌类型:包括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2.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成因:桂林“山水”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2)发育条件:
岩石条件
石灰岩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可溶性、透水性很好
气候条件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尤以4~7月降水较多
地形条件
该区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南北纵贯全境
水文条件
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生物条件
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名师注解]
【注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要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两个词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和“制约性”。关联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就是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点】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具体作用
(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
(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3)改善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
(4)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注2】 桂林山水的形成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集中体现。桂林山水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而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各圈层共同作用形成桂林山水,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一)明确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2.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水
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
大气
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
土壤
坡度陡,易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
生物
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
3.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大气
气候的干、湿、冷、暖影响土壤,土壤是气候的反映
生物
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地形
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
岩石
地壳表层的岩石圈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
4.生物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二)理解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2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典题精研]
[例1] (2015·全国卷Ⅱ·节选)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解析]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使水面大大减少,水循环减弱,因而大气湿度会降低,大气降水也不会增多,故A、B两项错误;珠三角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增多,众多建筑物的阻挡会降低近地面风速,故C错误;由于水面减少,水域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减弱,气温变率增大,故D正确。
[答案] D
[考题变式]
1.(变设问)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地下径流增大 B.水汽蒸发增多
C.地表径流加快 D.下渗量增大
解析:选C 桑基鱼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后,地面硬化程度加大,汇水速度快,地表径流加快;下渗量减小,地下径流减小,水域面积减小,水汽蒸发减少。
2.(变题型) 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保留下来的基塘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因素,该地区花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花基、菜基产生的价值高,故引起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该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花卉种植。
答案:经济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例2] (2017·全国卷Ⅲ·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如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2)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解析] 第(1)题,根据新疆北部的地理位置,结合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从水温、水质、流速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白斑狗鱼的生存环境、繁殖环境、繁殖速度、饵料丰富程度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2)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方法规律]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类试题答题思路
1.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题术语
生存空间
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生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生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气候
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
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
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环境
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天敌
①缺少×××,天敌少;②受到×××天敌威胁
人类活动
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2.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题术语
生存空间
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气候
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③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水文
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
食物
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天敌
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人类活动
①水质下降,污染加重;②过度捕捞
[集训冲关]
区域内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M代表( )
A.气候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植被破坏 D.修建水库
2.M要素的变化还可能会引起( )
A.地下水量增多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河床向“V”型发展
解析:1.C 2.B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M带来的影响可判断M代表植被破坏。第2题,由上题分析再结合选项可得出M要素的变化还可能会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大。
某群岛面积12 200 km2,由数百个小岛组成。岛上植被低矮、浓密,无天然树木生长,鸟类丰富。读图完成3~4题。
3.群岛上无天然树木生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阴凉多风的气候 B.过早与大陆分离
C.单一的地形 D.火山不断喷发
4.群岛上鸟类丰富得益于( )
A.靠近大陆的位置 B.流经沿岸的洋流
C.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D.受人类活动影响弱
解析:3.A 4.B 第3题,读图可知,该群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内,常年受西北风影响,且受西风漂流影响,阴凉多风,不利于树木生长。第4题,群岛四面环海,受沿岸洋流影响,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适合鸟类生存;是否靠近大陆和是否有大型食肉动物对鸟类生存影响不大;根据题目信息不能判断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弱。
5.(2016·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解析:第(1)题,观察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点,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第(2)题,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相应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
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一)整体性原理
1.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3.某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必然通过四大循环引起其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
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
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
[典题精研]
[典例] (2019·莆田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可知,博格达峰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由材料“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可知,该山垂直差异显著,野生物种资源丰富;博格达峰海拔高,山地降水较多,有冰雪带,夏秋季节冰雪融水多,水源丰富。第(2)题,风力大小与地形、当地气候、植被有关;达坂城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当地距冬季风源地近,植被稀少;结合图中地形,铁路在此经过两山之间的山口,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达坂城到吐鲁番海拔不断降低,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第(3)题,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即可。
[答案] (1)①山地垂直差异显著;②山地降水较多,且多冰雪融水,水源丰富;③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
(2)①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②邻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③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加大;④沙漠、戈壁地区,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
(3)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高山冰川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生物多样性丰富)。
[方法规律]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类问题的分析角度和答题思路
分析角度
答题思路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关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区域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
[集训冲关]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如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8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近几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2.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C 2.B 第1题,与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2题,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
3.读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图中②③④反映了南美洲45°S附近大陆西岸,在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及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解析:解题时要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原理,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要素的联系进行描述。
答案: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逐渐演变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以耐旱植物为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大风天气增多,风力加大,风蚀地貌广布。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2019·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
C.土壤多呈碱性,有机质含量少
D.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显著
解析:1.C 2.B 第1题,图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C。第2题,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土壤多呈酸性,地面河湖纵横,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作用强,故B项正确。
(2018·海南高考)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3~5题。
3.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5.“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解析:3.A 4.D 5.C 第3题,黄土高原的核心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因此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第4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那么河流的流量和流速需要达到某一阈值才能完成。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选项正确,排除B选项。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除A、C选项。第5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如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6~7题。
6.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7.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解析:6.C 7.A 第6题,图示南部地区干旱指数最小,说明水分条件最好,植被覆盖率最高。第7题,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旱指数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呈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变化。
“无尽夏”是绣球花的一个变种,因花期长而得名,花友发现,碱性土壤以粉红花为主,酸性土壤以蓝色花为主,中性土壤同一植株里既有粉红花又有蓝色花。完成8~9题。
8.“无尽夏”花色随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变化性
9.我国南方和北方“无尽夏”的花色( )
A.南方和北方均以粉红花为主
B.南方以蓝色花为主,北方以粉红花为主
C.南方和北方均以蓝色花为主
D.南方以粉红花为主,北方以蓝色花为主
解析:8.B 9.B 第8题,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由材料可知,土壤性质的变化导致植被特点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答案选B项。第9题,“无尽夏”的花色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以黄土为主,土壤偏碱性,应该以粉红花为主;南方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花开以蓝色花为主。故答案选B项。
(2019·牡丹江模拟)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 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完成10~11题。
10.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1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解析:10.B 11.C 第10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低,发育了冻土和冰川,①对应气温低,②对应空气稀薄,③对应太阳辐射强。第11题,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应是较薄,故C项不相符。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 mm (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 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材料二 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 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 mm,年均温约21 ℃。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
(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根据图乙的气温及降水曲线图可判读气候特征。根据图甲的猴面包树分布区示意图判读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题,内容相对简单,考查学生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归纳总结与逻辑分析能力。第(3)题,游客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应该在干(旱)季。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支持或反对理由合理即可。
答案:(1)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
(2)树干木质松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皮坚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相对于树干)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所以抗旱能力强。
(3)干(旱)季。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
(4)支持。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干热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猴面包树树叶及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作工业原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
反对。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我国几乎没有与猴面包树相关的产业基础,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外来物种有风险,容易引起生态灾难。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如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
(3)分析图中耕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曲线出现双峰的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示曲线,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按季节划分,从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主要因为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覆盖度上升。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落叶,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第(2)题,在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叶片大小、植株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第(3)题,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作物收获后,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等作物,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又出现峰值。
答案:(1)趋势: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
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枯萎或落叶,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2)原因:(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植株密度)、叶片大小、植株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
(3)4~5月峰值原因: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又出现峰值。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