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01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02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03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展开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一)











    读城市功能区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
    ①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②特点: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各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类型
    分布
    A商业区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B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工业区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1.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
    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2.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
    商业区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3.高级住宅区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
    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是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读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图。回答问题。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①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作城市地域结构。
    ②主要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
    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a.地租的高低
    b.不同功能区的付租能力:商业区(图中OA段)>住宅区(图中AB段)>工业区(图中BC段)。
    ②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等,主要导致高低级住宅区分布。
    ③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1.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等,其中经济因素为最主要的因素,而社会因素中的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城市中心对商业、住宅和工业这三种经济活动都有吸引力,但是对不同活动的吸引力大小不一致。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商业的影响最大,靠近市中心,就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商业企业家愿意付很高的租金,一旦远离了市中心,就只愿意付很低的租金。
    3.城市功能的分区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有的功能区也可能完全改变。
    4.楼层高度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楼房的建设成本越高,为降低生产成本,楼房就向高处发展。因而楼层越来越高。
                 (三)











    读城市体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等级不同,城市数量不同:
     ①A等级城市数量最少,说明其等级最高。
     ②数量最多的是C等级城市。
     (2)城市等级不同,城市间距离不同:
     ①B等级城市间的距离比C等级城市间距离大。
     ②城市间距离最小的是C等级城市。
     (3)城市等级不同,服务范围不同:
     服务范围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C等级城市。
     (4)城市等级不同,服务功能不同:
     ①服务功能最强的是A等级城市。
     ②B等级城市可被A等级城市服务覆盖。
    1.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城市
    等级
    职能
    级别
    服务
    种类
    服务
    范围









    2.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与距离关系:
    3.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4.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5.等级高的城市具有的职能,等级低的城市不一定具有。
    6.同一个区域内,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7.同一个区域内,等级是变化的,但变化是有条件的。
              


     [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
    [思维线索]

    [师说考点]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商业区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集聚成团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高级
    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住
    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工业区
    集聚成片
    向城市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典题示例]
    (2016·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

    [审题指导]
    图中①类功能区占地面积比重最大→住宅区。读图可知,甲-乙沿线依次经过非城区-城区(小面积)-非城区-城区(较大面积)-非城区;又因城市热岛效应,城区温度高于非城区→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大致为低-较高-低-高-低。
    [答案] (1)A (2)C

    [题组冲关]
    1.(2016·北京高考)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如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据图判断(  )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解析:选B 由材料可知“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甲区出行次数少,出行能耗高,说明甲远离居住区,A项错误;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距离市中心较远,因此出行能耗会较高,同时居住区的人们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上班,出行次数也会较多,B项正确;商业网点等级低的服务网点,主要提供大众服务,居住区的人去的次数多,C项错误;由于中心商务区提供的是全面的高等级的服务,无论居住区在哪个区域,往往寻求高等级服务时才会到中心商务区,因此出行次数较低,D项错误。
    2.(2018·广州测试)如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下列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区——行政因素 B.商业区——经济因素
    C.住宅区——环境因素 D.科教区——历史因素
    (2)自来水厂应建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解析:(1)B (2)D 第(1)题,商业区位于地价最高的市中心,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住宅区位于商业区的外围,也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科教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工业区的形成受经济、环境、交通等因素共同影响。第(2)题,根据图中河流干、支流的特点,可判断出河流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流,④地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适宜建自来水厂。

     [以“图表”为抓手——图文印证·深刻直观]

    [图解考点]

    (一)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二)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

    一般布局原则
    具体要求与污染
    举例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垃圾污染、大气污染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水污染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
    噪声污染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布局在河流上游
    要求水源清洁
    自来水厂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需要高科技人才
    高新技术开发区
    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商贸中心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用地多,交通方便
    仓库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靠近市场
    奶牛场、蛋鸡场

    (三)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
    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如距城市的远近、常年的风向、河流流向等来判断。
    1.根据材料信息,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中的指向标等判断风向。
    2.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
    3.注意高级住宅区和行政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典题示例]
    (2014·山东高考)如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审题指导]
    (1)图中显示四片城区分布于城市林地之间,各片城区接近自然→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各城区分散布局→城区相互之间距离拉大,居民出行距离扩大、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不利于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
    (2)风向玫瑰图→该地盛行东北风,西北风频率低。等高线→该区地势东高西低,河流自东向西流。
    [答案] (1)B (2)A
    [题组冲关]
    (2016·全国卷Ⅰ·节选)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 km2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题。
    1.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解析:选D 该区的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乡村地带)的周围,且城镇之间设置的绿地不可侵占,既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充分说明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
    2.(2018·盐城模拟)如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
    A.仓储物流中心 B.高档住宅小区
    C.中心商务区 D.休闲度假村
    解析:(1)D (2)A 第(1)题,④厂位于河流下游,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对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第(2)题,该城镇东南部交通便利,土地广阔,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

     [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
    [思维线索]

    [师说考点]

    (一)分析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2.区位因素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考虑影响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 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样就能找到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如资源的开发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或发展,但资源趋向枯竭又严重限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出现影响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新区位因素,如科技、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因素。
    (二)城市等级体系
    1.影响城市等级体系的因素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此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具体内容对比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
    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
    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等)条件、丰富的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如大同市、黄山市
    交通
    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如株洲市、武汉市等
    人口
    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题组冲关]
    1.(2015·江苏高考)如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解析:(1)D (2)A 第(1)题,读图可知,当时的东京城有河流(汴河)流经,大小船只穿梭于河流中,水运便利,加之陆路交通发达,形成商业繁荣发达的东京城,故选D项。第(2)题,东京作为当时的北宋都城,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行政功能,故选A项。
    2.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创客之城”等美誉。据此回答(1)~(2)题。
    (1)深圳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国家政策因素
    C.便利的交通
    D.丰富的劳动力和发达的科技
    (2)深圳获得这些美誉,说明影响深圳目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B.资源
    C.交通 D.科技
    解析:(1)B (2)D 第(1)题,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说明其兴起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第(2)题,设计、创客等产业都需要科学技术来支撑,说明影响深圳目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科技。
    3.读图,回答(1)~(2)题。


    (1)城市等级体系从大到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2)古雷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时,合理的城市选择是(  )
    A.到东山购买鱼虾等副食品
    B.到漳州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
    C.到厦门看疑难重病,购买高档商品
    D.只要有钱,到哪里消费都一样
    解析:(1)A (2)C 第(1)题,图中的①厦门是副省级城市,级别最高;②是市级城市,级别次于厦门;③是县级城市;④是乡村,级别最低。第(2)题,人们在消费时,一般会采取就近的原则,如:购买鱼虾等副食品,在一般的乡村就可进行;而购买彩电、冰箱一般可到距离较近的县级城市;但如果看疑难重病、购买高档商品,则应到级别最高的厦门。
    4.(2018·衡水一模)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很多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逢一、三、五在甲地,逢二、四在乙地,逢六、七在丙地,逢八在丁地,逢九在戊地,如图所示(以农历计,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区(  )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三天
    C.甲地的服务范围比乙地小
    D.丙地的服务功能比戊地齐全
    (2)图中丁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D.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解析:(1)D (2)C 第(1)题,从材料和图中可看出集镇分为三级;集市的周期为十天;甲地逢一、三、五,乙地逢二、四,故甲地等级高于乙地,服务范围大于乙地;丙地逢六、七,戊地逢九,故丙地等级高于戊地,服务功能比戊地齐全。第(2)题,丁地不能每日成为集市的原因是服务人口少,当地居民购买力不足,故选C。




    图表专攻(十)
    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  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

    [常考图示]
    图1 坐标图
    图2 立体图
    图3 等值线图




    [判读技巧]
    1.坐标图的判读


    2.立体图的判读


    3.等值线图的判读



    [典例示法]
    (2016·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中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2)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解题示范]
    —————————————————————————————————————

    [答案] (1)C (2)A

    —————————————————————————————————————
    [应用体验]
    1.(2018·贵阳适应性检测)如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读图回答(1)~(2)题。

    (1)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  )
    A.小于E点地租 B.等于E点地租
    C.大于F点地租 D.等于F点地租
    (2)从地租变化的一般规律看,G地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交通用地 D.农业用地
    解析:(1)C (2)D 第(1)题,①②③三地地租相等,则由中心向外变化幅度应相同,即M点与F点地租相等,E点地租低于F点。H点地租大于N点,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则H点地租大于M点和F点地租,也大于E点地租,C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G地离商业中心远,地租低,且面积大,最可能是农业用地,D项正确。
    2.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如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各地点房价最大差值(元/m2)可能是(  )
    A.6 000 B.5 000
    C.4 000 D.3 000
    (2)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  )
    A.M点 B.E点
    C.F点 D.P点
    解析:(1)B (2)A 第(1)题,图示房价最高处在D点附近,为6 600~7 600元/m2之间;最低值在P、K两地附近,为1 600~2 600元/m2之间;则差值介于4 000~6 000元/m2之间,但不会等于6 000元/m2,故最大差值可能是5 000元/m2。第(2)题,图示M点地势较高、位于河流上游而水质较好,距离市中心也不太远且房价较低,故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M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湖北武汉模拟)某国某个沿海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 km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如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1~2题。

    1.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A.0~8 km B.9~16 km
    C.17~24 km D.25~35 km
    2.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C.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D.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解析:1.A 2.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0~8 km不存在“城市内部的未开发区”,所以0~8 km为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而其他选项都有一定的“城市内部的未开发区”。第2题,该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 km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中大部分区域都是“其他建筑”占主体,所以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土地开发程度在距离城市商贸中心15 km处有增大,所以开发比例不是逐渐降低。
    (2015·天津高考)图1、图2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结合图1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4.结合图2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解析:3.B 4.D 第3题,根据人口密度图例,从图1中信息看,城区西北部人口密度基本没有变化,而中部和东部人口密度增长快,故A、C、D选项错误;从整个城市来说,人口密度是增加的,B选项正确。第4题,从图2中信息看,随着市区主干道和外环路的增加,商业区要在交通通达度优越的位置出现,故有分散趋势,A项错误;老工业区只有一个,新工业区并没有向其集聚,B项错误;滨湖地区在图示东南和西北方向,城区并未在湖边有大的扩展,也就不会有大量住宅区,C项错误;中部、南部路网密度相比15年前显著增大,D项正确。
    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功能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读世界某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回答5~6题。

    5.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6.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解析:5.C 6.B 第5题,城市商业区的地租水平虽然较高,但题中所指的是地租指数,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功能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显然商业区的人口日流通量较大,从而使得其地租指数较低。第6题,由图可知,该城市西南方向的住宅区地租指数较高,说明该地的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较大,故该地最可能分布着高级住宅区。
    (2018·郑州三模)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7~9题。

    7.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
    C.交通 D.政治
    8.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
    A.服务门槛 B.服务种类
    C.服务等级 D.服务范围
    9.“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
    A.空间结构 B.规模结构
    C.产业协作 D.城市化进程
    解析:7.D 8.D 9.B 第7题,材料中提及巴黎一直是法国政治中心,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可以看出其主导因素是政治。第8题,通过扩大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来吸引周边人口集聚在边缘城市附近,从而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图示阴影部分为“平衡城市”影响范围,没有提及服务种类和服务等级。第9题,“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体现的是城市规模结构的差异。
    (2018·安徽合肥质检)读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武汉 B.咸宁
    C.孝感 D.黄石
    11.该城市圈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天门比武汉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0.A 11.C 第10题,武汉为湖北省行政中心且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服务范围最广,等级最高。第11题,武汉服务范围最大,服务种类最多;低等级城市数量多且相距近;各城市通过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联系。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如图示意某市土地利用情况,并且城市功能区布局比较合理,①②③④代表城市常见用地和仓储用地。

    (1)判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并说明该城市的主导风向。(14分)
    (2)列举图示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区位选择的理由。(7分)
    (3)说明①土地利用类型在M位置选择的有利条件。(7分)
    解析:第(1)题,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判读主要从其所处的位置和面积大小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工业区一般位于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据此可推断出城市的主导风向。第(2)题,为获得洁净的水源,水厂应设置在河流的上游;为能更好地处理污水,污水处理厂多分布在河流的下游。第(3)题,M位于城市外围,地价低;且靠近火车站,客货流量大。
    答案:(1)①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街角路口等交通便捷、服务范围广的区域,应为商业用地;②类型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和商业区附近,靠近交通干线,应为仓储用地;③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占地面积较广,应为工业用地;④类型占地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外围,应为居住用地。
    主导风向: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西南和东北方向,故主导风向应为东南风或西北风。
    (2)水厂位于河流上游,能够获得洁净水源;污水处理厂位于河流下游,能够集中处理污水。
    (3)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为便宜,面向市内、市外两个市场;靠近火车站,交通便捷,客货流量大,能够扩大服务范围。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天津市、秦皇岛市、沧州市的服务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
    (2)石家庄原来是一个村庄,读图回答影响其城市等级变化的因素是什么?(8分)
    (3)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11分)
    解析:第(1)题,对照图例可读出三城市的城市等级,城市的等级与其服务范围呈正相关。第(2)题,石家庄位于铁路交通枢纽处,交通便利,且是河北省省会,有政策优势。第(3)题,根据图中所给城市的名称可以知道该区域东南部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便于建设,临海且多交通线路,便于对外联系,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且有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加上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因而其城市分布较为密集。
    答案:(1)天津市、秦皇岛市、沧州市
    (2)交通(铁路枢纽)、政策。
    (3)临海、地形平坦(为平原)、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政策支持等。
       

    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



    填空,回忆基础知识。
    (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②城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二是地域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进程。
    ①填表完成其时间变化: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中期阶段
    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②地区差异:
    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
    1.城市化的5个表现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们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的3个阶段

    (二)











    1.读我国城市不同景观图,回忆下列知识。

    (1)有利影响:图1景观表明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2)不利影响:图2“握手楼”布局拥挤,不仅说明居住环境较差,而且反映出中心城区房价昂贵,此现象表明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2.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口头禅。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
    城市内涝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同时城市建设导致地面被硬化,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产业。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以“识记”为前提——准确记忆·灵活迁移]

    [全练题点]
    (2017·天津高考·节选)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下题。

    1.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如图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
    解析:选A 称“沽”的村落“消失”主要表现为村落原有典型景观特征和功能的“消失”。随着天津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扩大,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原村落所在地区的景观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称“沽”的村落“消失”;从材料无法得出河流改道对村落的影响;天津市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但人口的迁移并不是导致村落原有典型景观特征和功能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文化的融合对村落原有典型景观特征和功能的变化影响很小。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
    2.(2015·广东高考)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国家
    中国*
    印度
    德国
    美国
    人口数/百万人
    1 338
    1 155
    82
    307
    比重/%
    17
    13
    8
    45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解析:选D 表中反映了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反映城市化水平,德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表中数据不能显示城市数目的多少;该国人口总数乘以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的比重,即可得出该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数,经计算可得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和美国多。
    3.(2014·四川高考)如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 km附近 B.4 km附近
    C.8 km附近 D.10 km附近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解析:(1)D (2)D 第(1)题,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即人口密度,由图示信息可知,在距市中心6 km附近2010年人口密度开始超过1990年人口密度。四个选项中,在距市中心10 km附近,2010年人口密度与1990年人口密度相差最大,故在距市中心10 km附近2010年较1990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从1990年到2010年的二十年间,在距市中心6 km范围内的城区,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在距市中心较远的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说明城市的一些功能区迁出城市中心区,故该市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反映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故选D项。

    [谨记要点]
    (一)城市化水平差异
    1.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所示:

    2.地区(空间)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国家类型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自工业革命开始)
    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
    目前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较低,许多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合理性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二)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
    1.郊区城市化
    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
    2.逆城市化
    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3.再城市化
    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图3所示。


     [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

    [思维线索]

    [师说考点]

    (一)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素
    影响
    表现
    地形
    容易带来滑坡、水土流失、内涝等灾害
    改造原有地形地貌、硬化地面并使其趋于平坦
    气候
    形成城市风,将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市,加剧城市污染
    城市热岛效应
    水文
    排水不畅且容易带来湖水的富营养化
    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导致河流被填埋或被分割成湖
    生态
    城市生态系统很脆弱,城市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产生城市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二)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成因
    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垃圾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典题示例]
    (2015·安徽高考)如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审题指导]
    1.审设问
    第(1)题,“据图推测”→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第(2)题,“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导致”→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审图文
    由图中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可知,林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水域面积波动变化;未利用地先稍有增加后下降,保持稳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3.调知识
    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大,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内的交通线路延长,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延长;城市的人口、工业越来越多,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耕地和林地面积有所减少,很多生物失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 (1)D (2)C
    [题组冲关]
    1.(2015·山东高考)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1)~(2)题。

    (1)该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8:00 B.12:00
    C.14:00 D.18:00
    (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解析:(1)A (2)D 第(1)题,根据图中拥挤的路段可以看出,在市区的拥挤最为严重,且出现双向拥挤,在郊区部分地区出现了单向拥挤,可以推断是上下班时间,故B、C项错误。根据“靠右行驶”的交通法规可以判断郊区道路中单向拥堵的是进城方向车流,因此判断为上班时间。第(2)题,要缓解“钟摆”交通现象,即需要减少郊区居民进入市区,“移业就民”是比较可行的办法,而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会增加城市中心的产业密度,加剧“钟摆”交通现象,所以B、C两项错误;迁出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不迁走就业岗位,仍然会存在“钟摆”交通现象,所以A项错误。
    2.(2018·江苏连云港模拟)中国城市化带来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外来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下表示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数据,读表回答(1)~(2)题。

    2002年
    2012年
    年均增长率
    城市化率
    39.90%
    52.57%
    3.01%
    户籍人口比率
    27.89%
    35.29%
    2.38%
    举家迁移比率
    22.38%
    20.66%
    -0.80%
    城市建成区面积
    25 973 km2
    45 565 km2
    5.78%
    注:(1)城市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市民)占总人口的比重。(3)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市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市化水平。
    (1)2002~2012年(  )
    A.我国城市化速度慢
    B.个体城市化快于家庭城市化
    C.城市化已处于较高水平阶段
    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2)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D.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解析:(1)B (2)C 第(1)题,2002~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年均增长率为3.01%,城市化速度并不慢,故A项错;城市化率年均增长率为3.01%,举家迁移比率年均增长率为-0.80%,说明个体城市化快于家庭城市化,故B项对;我国城市化多项指标低于发达国家,但增长速度较快,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故C项错;从举家迁移比率可知农民工举家在城镇生活的比例较低,故D项错。第(2)题,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201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是2002年的近两倍,年均增长速度快且远超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所以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城镇土地扩张过快。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在表格中没有信息显示,因而无法判断。
    3.(2018·河北衡水中学三调)2016年7月2日,中国·昆明世界生态城市与屋顶绿化大会在昆明开幕,来自全球的多位环境专家参与了会议。据此回答(1)~(2)题。
    (1)大面积的城市屋顶绿化不能起到作用是(  )
    A.降低大气中PM2.5的含量
    B.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C.吸纳毒气、废气,净化空气
    D.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2)屋顶绿化是治理目前城市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措施也能有效地治理城市病的是(  )
    A.增加城市住宅密度,以确保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
    B.加大投资建厂力度,以解决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
    C.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以保证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D.硬化城市地面,以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频率
    解析:(1)D (2)C 第(1)题,屋顶绿化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有利于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B项正确;降低大气中的PM2.5,A项正确;还具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等作用,C项正确;但屋顶绿化土层薄,植被小,对地面影响小,不能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D项错误。第(2)题,城市病是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增加城市住宅密度,加大投资建厂力度,硬化城市地面,都会加大城市的热岛效应,硬化城市地面还会加重城市内涝发生的频率,A、B、D项错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利于城市居民的出行,C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湖北调研)德国是欧洲人口较稠密的国家,2016年德国人口总数为8 200多万。下表是德国不同规模城市个数统计表,下图示意德国不同规模城市及乡村人口比重。据此完成1~2题。
    城市人口规模
    个数
    >100万的大城市
    4
    100万~50万的中等城市
    10
    50万~10万的小城市
    70
    <10万的乡镇
    13 500

    1.图表数据表明,德国(  )
    A.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进程快
    B.环境质量下降,城市问题严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集中在中小城镇
    D.卫星城市众多,形成城市群(带)
    2.德国的城市结构与人口分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有效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B.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C.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趋于平衡
    D.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解析:1.C 2.D 第1题,由图示可知,德国城市人口比重为58.32%+32.91%,则体现了城市人口比重大;其中小城镇人口比重达58.32%,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4个,体现了人口集中在中小城镇。第2题,图示德国城市结构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分布以小城镇人口比重最大,这种布局与分布,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也有利于资源要素分散到小城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2018·陕西西安模拟)如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  )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4.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解析:3.C 4.C 第3题,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在不同年份的斜率(倾斜程度),可以判断不同年份城市化进程速度,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与美国互有高低,A项错。美国晚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B项错。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C项对。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D项错。第4题,2030年与2000年相比,英国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A项错。美国是发达国家,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B项错。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C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60%,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项错。
    (2018·河南名校联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如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6.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解析:5.D 6.D 第5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表硬化,植被减少,因而在雨季时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第6题,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洪灾;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条件,选择攀缘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是将体型较大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上方,体型较小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下方。该类型植物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土壤和种植基质,以管线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维持植物生长。图1示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结构,图2为植物墙景观图。据此完成7~9题。

    7.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  )
    A.减少建筑能耗 B.增加绿化面积
    C.延长建筑寿命 D.丰富城市景观
    8.体型不同的植物布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交通安全 B.土壤与温度
    C.景观协调 D.光照与水分
    9.目前高层建筑没有大规模采用植物墙的原因可能是(  )
    A.技术不够成熟 B.破坏建筑景观
    C.安装维护费高 D.市场需求不足
    解析:7.B 8.D 9.C 第7题,在城市中建设植物墙,主要是为了增加绿化面积。第8题,不同体型的植物需要的光照和水分不同,所以在墙面放置的位置不同。高处放置喜光的体型大的植物,低处光照少,故放置体型小的植物。第9题,植物墙安装和维护费用较高,故目前没有被大规模采用。
    (2018·浙江宁波镇海中学模拟)交通拥堵指数是指城市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或拥堵的概念性指数值。2016年4月20日,高德地图联合清华大学正式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其中2016年第一季度与2015年第四季度相比较,各大城市拥堵情况变化显著。读图回答10~11题。

    10.2016年第一季度天津、上海等城市交通拥堵指数较2015年第四季度下降显著,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社会文化因素 B.城市基础设施改善
    C.产业转移 D.卫星城市的建立
    11.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顽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会加剧中心城市的拥堵状况
    B.GIS可作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C.城市拥堵会使城市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的问题更加突出
    D.在城郊重点开发房地产可有效改善城区拥堵状况
    解析:10.A 11.D 第10题,2016年第一季度天津、上海等城市交通拥堵指数较2015年第四季度下降显著,引起短时间内交通拥堵情况变化的最可能是社会文化因素,如实施新的交通法规、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实行智能化交通管理等,A正确。短时间内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比较困难,B错误。产业转移和卫星城市的建立短时间内对交通拥堵的改善效果没有这么明显,C、D错误。选A。第11题,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使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会加剧中心城市的拥堵状况;GIS可以用来分析交通情况,可作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城市拥堵使城市道路资源更加紧缺,交通拥堵会增加汽车尾气排放,使环境污染加重;在城郊重点开发房地产,如果人们还在市内上班,可能加剧城区交通拥堵状况。选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8·山东高考仿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地中海北部沿岸城市巴塞罗那,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质量下降,城区通风、采光和卫生条件都难以保障,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解决这些难题,巴塞罗那新城进行了全新规划:一个个方块状的街区整齐排列,方块之间是密集的城市道路网。

    (1)描述图中道路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巴塞罗那道路的走向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8分)
    (2)方块状街区并不是规则的正方形,而是有四个切角的方块(见街区建筑平面图)。请你说说这种设计的可能用途。(8分)
    (3)巴塞罗那新城严格控制街区的规模(街区长度一般为113 m)和建筑密度,并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22.4 m,这种街区的规模和建筑的密度远小于中国大城市的多数普通小区。有人建议在中国的大城市新城规划中模仿巴塞罗那“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小”的城市规划模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10分)
    解析:第(1)题,道路走向由图可以看出。道路走向带来的益处主要体现在采光和通风两方面。 第(2)题,不规则方块状街区设计的可能用途主要从防止交通拥堵、便于空气流通、提供停车和休憩场所等方面分析。第(3)题,若赞同,主要考虑我国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采光和通风、环境污染等方面。若不赞同,主要考虑我国城市的土地紧张状况、交通压力、噪声污染等方面。
    答案:(1)道路呈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保证方块状街区四面房屋都有较为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将西风引入城市,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2)加快车辆过弯速度,防止路口处交通拥堵;便于城市内部空气的流通;供车辆停靠;供居民休憩。
    (3)赞同。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小,使城市内部道路网更为密集,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有利于减少高大建筑对光照的阻挡,保障民居有较充足的光照;减少高大建筑对风的阻挡,有利于城市污染气体的扩散。
    或不赞同。中国人口多,城市化进程快,建筑密度小会导致城市占用土地面积过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侵占耕地,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城市用地规模过于庞大,会拉大城市内部交通距离,造成交通不便;街区规模小,密集的路网可能导致街区居民生活受到更多的噪声影响。
    13.(2018·山东潍坊模拟)图Ⅰ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Ⅱ为该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意图。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12分)
    (2)简述该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10分)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8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自然资源、交通、水源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从增加城市水资源数量、减少内涝、促进水循环、减缓热岛效应及减轻地表水污染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题,结合气候、河流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燃料丰富;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环境污染小;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区水源;临河用水方便。
    (2)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减少城市内涝;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面径流污染。
    (3)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积大,蓄水能力强;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