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精选教师用书人教通用:第三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4节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精选教师用书人教通用:第三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4节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01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精选教师用书人教通用:第三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4节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02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精选教师用书人教通用:第三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4节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精选教师用书人教通用:第三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4节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展开
    第4节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考纲要求】
    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

    1.铜
    (1)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不能被磁体吸引。
    (2)化学性质
    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非金属
    O2
    ①常温下潮湿的空气中:2Cu+O2+CO2+H2O===Cu2(OH)2CO3(碱式碳酸铜,绿色)
    ②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黑色固体)
    Cl2
    Cu+Cl2CuCl2(棕黄色烟)
    氧化
    性酸
    浓硫酸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浓硝酸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稀硝酸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AgNO3、FeCl3
    Cu+2AgNO3===Cu(NO3)2+2Ag、Cu+2FeCl3===CuCl2+2FeCl2
    2.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名称
    氧化铜(CuO)
    氧化亚铜(Cu2O)
    颜色
    黑色
    砖红色
    与酸反应(H+)
    CuO+2H+===Cu2++H2O
    Cu2O+2H+=== Cu2++Cu+H2O
    与H2反应
    CuO+H2Cu+H2O
    Cu2O+H22Cu+H2O
    转化关系
    4CuO2Cu2O+O2↑
    3.氢氧化铜
    (1)物理性质: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2)化学性质及应用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u(OH)2CuO+H2O。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Cu(OH)2+2H+===Cu2++2H2O。
    4.铜盐
    (1)碱式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CO3,是铜绿的成分,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锈蚀的结果,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CO2↑+H2O。
    (2)硫酸铜
    ①CuSO4·5H2O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或胆矾。
    ②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生成CuSO4·5H2O)。
    (3)铜盐的毒性
    铜盐溶液有毒,主要是因为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因此人们利用这一性质用胆矾、熟石灰、水配成了波尔多液,用来杀灭植物的病毒。

    1.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  )
    2.Cu2(OH)2CO3是铜锈的主要成分,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成(  )
    3.用稀硝酸清除铜制品上的铜锈(  )
    4.过量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有NO2、NO和H2(  )
    5.利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的性质检验水的存在(  )
    6.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
    答案:1.× 2.√ 3.× 4.× 5.√  6.√

    题组一 考查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解析:选D。 A项反应后,应将反应后液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B项应将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到红热后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C项CuCl2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加热蒸干CuCl2溶液得不到无水CuCl2固体。
    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Ⅰ对;Ⅱ对;无
    B
    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铜制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Ⅰ对;Ⅱ对;有
    C
    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氨气,有深蓝色沉淀产生,过滤后灼烧滤渣,最后变成黑色固体
    把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Ⅰ对;Ⅱ对;有
    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Ⅰ错;Ⅱ对;无
    解析:选D。稀盐酸可以与Cu2(OH)2CO3反应,而且稀盐酸不能与Cu反应,所以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Cu2(OH)2CO3],Ⅰ、Ⅱ有因果关系,A错误;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铜与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铜制容器盛装浓硫酸,B错误;硫酸铜与氨水反应生成Cu(OH)2,Cu(OH)2受热分解生成黑色CuO,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CuO,Ⅰ、Ⅱ均正确,但没有因果关系,C错误;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uSO4可用作消毒剂,但与前者没有因果关系,D正确。
    题组二 考查铜的冶炼方法
    3.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1)FeH2Cu;
    (2)CuOCuSO4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质量相等,则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不同 B.消耗铁的质量相同
    C.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不同
    解析:选D。途径(1)中用H2还原CuO时,实验前需先通H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实验结束时要继续通H2至试管冷却,故利用途径(1)制取1 mol Cu,消耗的H2大于 1 mol,即Fe和H2SO4的消耗量均为(1)>(2),生成FeSO4的质量(1)>(2),但两种途径中消耗CuO的质量相等。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某同学设计的从孔雀石中冶炼铜的方案如下(假设孔雀石中杂质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1)反应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加入的金属可能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可能的方法是________,欲除掉的杂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从操作a所得到的溶液中得到溶质的晶体,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孔雀石中加入稀硫酸可看到孔雀石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2)~(3)经过滤除去难溶于水和稀硫酸的杂质,则滤液中主要含有CuSO4,加入的金属粉末能将Cu2+从溶液中置换出来即可,故金属可能是Fe或Zn等;要从滤液中得到CuSO4晶体,需进行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
    答案:(1)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有气泡产生 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2)铁粉 Fe+Cu2+===Fe2++Cu(答案合理即可)
    (3)过滤 难溶于水和稀硫酸的杂质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考点二 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1.合金
    (1)概念: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能:合金具有不同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或机械性能。
    ①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都低;
    ②硬度和强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都大。
    2.常见金属材料

    (1)重要的黑色金属材料——钢
    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2)几种有色金属材料


    1.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最早使用的金属(  )
    2.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的高(  )
    3.合金材料中不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
    4.地震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
    5.合金中各物质保持其原有的化学性质(  )
    答案:1.× 2.× 3.× 4.√ 5.√

    题组一 考查合金的概念理解
    1.下列对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不含非金属元素
    B.合金中的金属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合金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一定,所以合金是纯净物
    D.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而熔点一般低于成分金属
    解析:选D。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A错误;合金中的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属于混合物,B、C错误。
    2.下列关于不锈钢和普通钢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
    B.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铁,故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C.它们的耐腐蚀性能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解析:选C。普通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碳、硅、锰等,不锈钢中除含铁、碳外还加入了抗腐蚀的元素如镍、铬等。组成元素不同,物理、化学性质都有差异,耐腐蚀能力不同,故选C。
    题组二 考查合金的选择及应用
    3.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解析:选B。合金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很广泛,铝镁合金在家居装潢中经常会用到。铝镁合金强度高,制成的门窗、防护栏等坚硬牢固;密度小,同体积时比较轻,方便运输、搬运;不容易生锈,制成的装潢材料经久耐用;只有导电性好与这方面的用途无关。
    4.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熔点/℃
    密度(g/cm3)
    硬度(金刚石为10)
    导电性(银为100)
    某合金
    2 500
    3.00
    7.4
    2.3

    1 535
    7.86
    4.5
    17
    还知该合金耐腐蚀、强度大,从以上性能看,该合金不适合作(  )
    A.导线   B.门窗框
    C.炉具 D.飞机外壳
    解析:选A。由该合金与铁的性质比较可知,其导电性比铁差很多,不适合作导线。
    考点三 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

    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1)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铂等少数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的冶炼
    (1)实质:把金属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
    (2)方法:根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金属冶炼的方法分为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等。
    方法名称
    主要反应原理(举例)
    热分解法
    2HgO2Hg+O2↑
    2Ag2O4Ag+O2↑
    热还
    原法
    CO作还原剂
    Fe2O3+3CO2Fe+3CO2(高炉炼铁)
    H2作还原剂
    WO3+3H2W+3H2O
    活泼金属作还原剂
    3MnO2+4Al3Mn+2Al2O3
    电解法
    2Al2O3(熔融)4Al+3O2↑
    MgCl2(熔融)Mg+Cl2↑
    2NaCl(熔融)2Na+Cl2↑
    3.铝热反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实验
    装置

    实验
    现象
    ①镁带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发生耀眼的白光,氧化铁与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
    ②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实验
    结论
    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2Fe+Al2O3
    原理
    应用
    ①制取熔点较高、活动性弱于Al的金属,如铁、铬、锰、钨等;
    ②金属焊接,如野外焊接钢轨等

    1.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
    2.工业上电解熔融Al2O3制备Al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3.电解氯化镁溶液制取金属镁(  )
    4.用金属钠置换四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来制取单质钛(  )
    5.将MgO与铝粉混合发生铝热反应制备镁(  )
    6.工业上利用电解AlCl3和MgO的方法冶炼Al、Mg(  )
    7.人类历史上使用铝的时间比铁晚,原因是铝的冶炼成本高(  )
    答案:1.√ 2.√ 3.× 4.× 5.× 6.× 7.×

    题组一 考查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
    1.工业上冶炼金属,常用的方法有四种:Ⅰ.热分解法,Ⅱ.热还原法,Ⅲ.电解法,Ⅳ.湿法冶金。下表中金属与常用冶炼方法相符的是(  )
    选项
    金属
    冶炼方法
    A
    钾、钙

    B
    钠、铝

    C
    铜、铁

    D
    银、汞

    解析:选B。 K、Ca、Na、Al等活泼金属使用电解法冶炼,Cu、Fe等金属使用热还原法冶炼,Ag、Hg等不活泼金属使用热分解法冶炼。
    2.(2018·石家庄模拟)下列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  )
    A.在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
    B.在通电条件下,电解熔融Al2O3制备单质Al
    C.工业上金属Mg、Cu都是用热还原法制得的
    D.加强热,使CuO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制备单质Cu
    解析:选B。Mg的活泼性强,不能用H2还原法制备Mg,而是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备;CuO加强热分解生成Cu2O而不是Cu。
    (1)金属活泼性与冶炼方法的关系

    (2)有些活动性很强的金属也可以用还原法来冶炼,如
    Na+KClK↑+NaCl,
    2RbCl+MgMgCl2+2Rb↑,

    在此主要运用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利用K、Rb沸点低,汽化离开反应体系,使化学反应得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题组二 考查铝热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3.用铝热法冶炼难熔的金属,其优越性在于(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氧化铝熔点低,容易与难熔金属分离
    C.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使还原出来的金属熔化,便于分离
    D.氧化铝熔点高,容易与难熔金属一起熔化
    解析:选C。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热量,用来冶炼高熔点的金属,C正确。
    4.工业上由含钒、铬和锰的矿物冶炼难熔的金属钒、铬和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炭还原法
    B.铝热还原法
    C.直接加热法
    D.盐的水溶液与活泼金属置换法
    解析:选B。冶炼活泼性比Al差且熔点高的金属,通常利用铝热反应进行冶炼。

    1.(2017·高考江苏卷)碱式氯化铜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碱式氯化铜有多种制备方法:
    (1)方法1: 45~50 ℃时,向CuCl悬浊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得到Cu2 (OH)2 Cl2·3H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2: 先制得CuCl2,再与石灰乳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铜。Cu与稀盐酸在持续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uCl2,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 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H2O存在的条件下,CuCl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Cu2(OH)2Cl2·3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题图知,O2氧化M′生成M,根据题意“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则M′为Fe2+。
    答案:(1)4CuCl+O2+8H2O2Cu2(OH)2Cl2·3H2O (2)Fe2+
    2.(2016·高考北京卷)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0.2 mol·L-1
    Na2SO3溶液
    饱和Ag2SO4溶液
    Ⅰ.产生白色沉淀
    0.2 mol·L-1CuSO4溶液
    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0.1 mol·L-1Al2(SO4)3溶液
    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含有Cu+、Cu2+和SO。
    已知:Cu+Cu+Cu2+,Cu2+CuI↓(白色)+I2。
    ①用稀H2SO4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SO===Ag2SO3↓。
    (2)①根据反应Cu+Cu+Cu2+,若沉淀中含有Cu+,加入稀H2SO4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单质铜,实验现象是析出红色固体;
    ②分析实验流程知实验原理为2Cu2++4I-===2CuI↓+I2、I2+SO+H2O===SO+2I-+2H+,SO+Ba2+===BaSO4↓。
    a.白色沉淀A是BaSO4,为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所以试剂1是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b.棕黄色沉淀与KI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uI)和I2,I2又与SO反应生成SO与I-。
    答案:(1)2Ag++SO===Ag2SO3↓
    (2)①析出红色固体 ②a.HCl和BaCl2溶液 
    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转化为SO
    3.(2013·高考重庆卷)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
    (1)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
    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炼铝的原料由铝土矿提取而得,提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
    ②Al­Mg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处理Al2O3膜,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焊接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气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
    ①舰体在海水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航母用钢可由低硅生铁冶炼而成,则在炼铁过程中为降低硅含量需加入的物质为________。
    解析:(1)①Al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提纯铝土矿通入CO2使AlO转化为Al(OH)3沉淀。②Al2O3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l2O3+2NaOH===2NaAlO2+H2O;保护气应不能与金属反应,一般用稀有气体。(2)①金属在海水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②炼钢过程中为降低Si的含量,常加入CaCO3或CaO,将SiO2转化为CaSiO3而除去。
    答案:(1)①第三周期第ⅢA族 CO2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Ar(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吸氧腐蚀 ②CaCO3(或CaO)
    4.(2013·高考山东卷)金属冶炼与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________。
    a.Fe2O3         b.NaCl
    c.Cu2S d.Al2O3
    (2)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当1 mol 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向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
    解析:(1)Na、K、Mg、Al等活泼金属的冶炼均采用电解法,Fe、Cu的冶炼采用热还原法。
    (2)在辉铜矿和H2SO4、O2的反应中,O2作氧化剂,Cu2S作还原剂,所以1 mol O2得到4 mol e-,还原剂失去4 mol e-。CuSO4溶液中由于Cu2+水解而显酸性,加入镁条时,Mg与H+反应放出H2。
    答案:(1)bd (2)Cu2S 4 H2

    一、选择题
    1.中国银行发行的中国航天普通纪念币,面额为10元,直径为27毫米,材质为双色铜合金。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合金和单质铜一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B.铜合金的硬度比单质铜大
    C.铜合金的熔点比单质铜低
    D.该纪念币能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
    解析:选D。合金有别于成分金属的特性是熔点低、硬度大,共性是具有金属的物理通性,但是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D项错误。
    2.在冶金工业上,下列均不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金属是(  )
    A.Na、Mg、Al    B.Na、K、Zn、Fe
    C.Zn、Fe、Cu、Ag D.Mg、Al、Zn、Fe
    解析:选A。Na、Mg、Al的冶炼方法为电解法;Zn、Fe、Cu的冶炼方法为化学还原剂还原法;Ag的冶炼方法为热分解法,故选A项。
    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化学方程式:ZnCO3+2CZn+3CO↑
    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倭铅是指金属锌,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反应中碳作还原剂,故B、C、D均正确。
    4.(2018·泉州模拟)下列几种关于金属冶炼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海水制成饱和食盐水,将其电解可制得金属钠
    B.炼铁高炉中,利用焦炭作为还原铁矿石的还原剂
    C.高炉炼铁能得到纯铁
    D.铝热法能够使氧化铁跟铝在高温条件下炼出铁来
    解析:选D。电解食盐水得到的是NaOH,得不到Na;炼铁高炉中利用焦炭与空气反应生成的CO作为还原铁矿石的还原剂;高炉炼铁得到的是含碳等元素的生铁。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u→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B.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
    C.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锈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
    D.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解析:选C。A选项,CuO→Cu(OH)2不能通过一步实现,错误;B选项,铝合金比纯铝的熔点低,错误;D选项,铁、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错误。
    6.钓鱼岛群岛的东海海域及部分太平洋海域探明为海底热水矿床。海底热水矿床是沉积着由岩浆热气从地底喷出的金、铜、锌、稀有金属等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不溶于任何溶液
    B.铜、锌在潮湿的空气中均能被氧化成对应的氧化物
    C.铜锌合金的熔点低于铜或锌的熔点
    D.Cu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差为34
    解析:选C。金能够溶于王水,A项错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生成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B项错误;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都低,C项正确;Cu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差为(63-29)-29=5,D项错误。
    7.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反应:2Cu+===Cu2++Cu。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反应温度不同,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某同学对某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红色固体产物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列表如下:
    加入试剂
    稀硫酸
    浓硫酸并加热
    稀硝酸
    浓硝酸
    实验现象
    红色固体不反应
    无色气体
    无色气体、
    蓝色溶液
    红棕色气体、
    蓝色溶液
    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  )
    A.是Cu
    B.是Cu2O
    C.一定有Cu,可能有Cu2O
    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
    解析:选A。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Cu2O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u和Cu2+,而向该红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后红色固体不反应,故该红色固体中不存在Cu2O,全部为Cu。
    8.如图所示的反应均是在高温或引燃条件下进行,选项中的物质表示A和B,不合理的是(  )

    A.CO2、Mg B.MgO、Al
    C.Fe2O3、Al D.CuO、H2
    解析:选B。A项,Mg高温下与CO2反应生成C和MgO,C、Mg与足量氧气引燃分别能生成CO2与MgO,故A项正确;B项,Al的还原性比Mg弱,故不能置换出Mg,故B项错误;C项,Al与Fe2O3高温下反应生成Al2O3与Fe,Fe与氧气在高温加热条件下生成Fe2O3,故C项正确;D项,H2还原CuO生成H2O与Cu,H2、Cu与氧气引燃反应分别生成H2O和CuO,故D项正确。
    9.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m g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通常比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金属特性
    B.铜、银都能与硝酸反应,收集到的V L气体全为NO
    C.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是洗涤,操作Ⅲ应是烘干
    D.根据反应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可以计算铜和银的质量分数
    解析:选D。实验中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的W g沉淀是AgCl,根据“银”质量守恒,可确定合金中Ag的质量分数,而合金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不一定全是NO(有可能含有NO2,NO2能溶于水生成NO),故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体积不能用于计算Cu、Ag的质量分数。
    10.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①=②<③
    D.利用途径②制备16 g硫酸铜,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解析:选D。三种途径制得CuSO4的原理为
    ①3Cu+3H2SO4+2HNO3===3CuSO4+2NO↑+4H2O;
    ②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③Cu+2H2SO4(浓)CuSO4+SO2↑+2H2O。
    A项,根据途径①的总方程式可得n(H2SO4)∶n(HNO3)=3∶2最好;
    B项,途径①产生NO,途径③产生SO2,均有污染;
    C项,生产1 mol CuSO4消耗H2SO4的量:途径①为1 mol,途径②为1 mol,途径③为2 mol;
    D项,途径②中H2SO4没有发生化合价变化,不被还原。
    二、非选择题
    11.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热分解法 ②以活泼金属Na、Mg等作还原剂  ③以C、CO或H2作还原剂 ④电解法 ⑤利用铝热反应原理还原
    下列金属各采用哪种方法还原最佳(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Fe、Zn、Cu等中等活泼金属________。
    (2)Na、Mg、Al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________。
    (3)Hg、Ag等不活泼金属________。
    (4)V、Cr、Mn、W等高熔点金属________。
    答案:(1)③ (2)④ (3)① (4)⑤
    12.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为了解铜在空气中的腐蚀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该绿色物质可能是铜的碳酸盐。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固体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
    (3)假设该绿色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H2O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所以绿色固体中含有H、C、O;由②可知黑色固体为CuO。
    答案:(1)Cu、H、O、C (2)CuO
    (3)Cu2(OH)2CO3 Cu2(OH)2CO32CuO+H2O+CO2↑
    (4)Fe+Cu2+===Cu+Fe2+
    (5)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
    (6)不能 对调后无法说明反应中有水生成
    13.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精制CuO,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2)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纯净CuO,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指出,由CuSO4溶液到生成CuO少了一个环节,即应先生成Cu(OH)2沉淀,过滤洗涤后再加热分解Cu(OH)2得CuO。以下说法不可能成为减少该环节的理由的是__________。
    A.CuO比Cu(OH)2颗粒粗大,更易于过滤从溶液中分离
    B.Cu(OH)2分解温度较低,加热其浊液即可使其分解
    C.干态下分解Cu(OH)2,温度难以控制,可能因温度过高导致CuO进一步分解生成Cu2O
    D.过滤分离出的CuO不需洗涤就已非常纯净
    解析:(1)灼烧后含有少量铜,其原因可能是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也可能是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2)根据途径Ⅰ的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和途径Ⅱ的反应方程式:2Cu+O2+2H2SO42CuSO4+2H2O,可以看出途径Ⅱ的优点是①产生等量的CuSO4,比途径Ⅰ消耗硫酸少;②途径Ⅱ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气体。
    (3)显然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不经洗涤是不会纯净的,故D项错误。
    答案:(1)AB (2)耗酸少;无污染性气体SO2产生 (3)D
    14.(2018·潍坊模拟)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铜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有+1、+2。已知Cu2O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呈蓝色。
    (1)工业上可用Cu2S+O22Cu+SO2反应制取粗铜,该反应中________元素被还原。
    (2)将少量铜丝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温度控制在 50 ℃,加入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升温到60 ℃,再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制得硫酸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温度控制在50~60 ℃的原因除了加快反应速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写出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向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 L 0.6 mol·L-1 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4 480 mL NO气体(标准状况)。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若混合物中含0.2 mol Cu,将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解析:(1)在该反应中铜、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3)Cu2O 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O+2NO+14H+===6Cu2++2NO↑+7H2O。硝酸发生反应后氮元素的存在形式是Cu(NO3)2和NO,由2 L×0.6 mol·L-1=2n[Cu(NO3)2]+ 4.480 L÷22.4 L·mol-1,得n[Cu(NO3)2]=0.5 mol,n(Cu2+)=0.5 mol,所以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0.5 mol×64 g·mol-1=32 g。若混合物中含0.2 mol Cu,则根据铜原子守恒可得:2n(Cu2O)+n(CuO)=0.3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2n(Cu)+2n(Cu2O)=3×(4.480 L÷22.4 L·mol-1),解得n(CuO)=0.1 mol,n(Cu2O)=0.1 mol,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0.1 mol=0.2 mol。
    答案:(1)铜、氧
    (2)Cu+H2O2+2H+Cu2++2H2O 防止H2O2分解 2Cu2++2Cl-+SO+H2O2CuCl↓+SO+2H+
    (3)3Cu2O+2NO+14H+===6Cu2++2NO↑+7H2O 32 0.2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精选教师用书人教通用:第三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4节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