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7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第17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最新考纲 | 核心素养定位 | 考情报告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1.识记气候变化的趋势。(综合思维) 2.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综合思维) 3.能够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4.通过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认识到变暖危害及防治措施。(人地协调观) | 以热点事件为载体,利用各种统计图表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对策,考查频度较低,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 |
[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再 现 基 础 知 识]
一、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1)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2)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 期 | 图 示 | 变化特点 |
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 | ①波动变化 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③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 |
历史时期(近1万年以来) | 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为温暖期;15世纪以来为寒冷期 | |
近现代(近一两百年来) | ①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②降水量变化显著(温带、热带增加,亚热带减少) ③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 ④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
【疑难辨析1】 有人说,没有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就不会发生变化。判断此观点的科学性并说出理由。
提示 不对。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主要表现为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可见,没有人类活动,全球气候也会发生变化。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特别提示 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有人认为冰川融化会导致淡水资源更加充沛,而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
【疑难辨析2】 判断下列说法的合理性。
(1)气候变化就是气候变暖。
(2)气候变暖有百害而无一利。
提示 (1)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通常所说的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现象。
(2)气候变暖也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会使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会增加。
考点 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例】 (2016·浙江文综,1)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
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尝试自解] ________
[审题能力培养]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答案 B
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2.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②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的影响
②对工业的影响
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变暖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显著,如下所示:
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2019·郑州外国语学校月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每年的6月5日设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2015年的活动主题是“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是( )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
D.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削减工业生产
(2)为响应“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在食品消费过程中应提倡消费( )
A.简包装食品 B.深加工食品
C.反季节蔬菜 D.国外进口食品
解析 第(1)题,A、B、C三项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都属于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并非所有工业生产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且发展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生产是必需的,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削减工业生产是不正确的。第(2)题,在食品消费过程中应提倡消费简包装食品,因为过度包装会造成浪费。
答案 (1)D (2)A
素养一 综合思维: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2018·天津文综,5~6)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1)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解析 第(1)题,1936~2015年当地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年蒸发量应该增加,A错;河湖随着山岳冰川的融化,水量不断增加,但当山岳冰川大量消融后,因缺乏冰川的补给,加上年蒸发量的增加,河湖水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也会相应减少,B、C错;山岳冰川属于地表淡水资源,2015年山岳冰川分布面积很小,几乎消失,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D对。第(2)题,沿海地区海拔越低,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范围越大,排除A;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越大,海平面上升淹没的范围越大,排除B;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越多,海平面上升幅度越大,排除C;洋流是海洋表层海水沿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对海平面升降几乎没有影响,故选D。
答案 (1)D (2)D
2.(2018·全国卷Ⅱ,8)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解析 根据材料,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场所,而全球变暖会导致冰盖雪被和陆缘冰融化,冰川脱离南极大陆,漂向海洋,形成海冰。所以,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B选项正确;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严寒,生物类型较少,A选项错误;整个南极大气质量均比较好,故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C选项错误;南极地区人类活动均比较少,故人类活动对南极地区的影响较少,D选项错误。
答案 B
素养二 区域认知:全球变暖状况及原因分析
3.(2015·海南地理,13~14)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第(2)题,北半球与南半球相比,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
答案 (1)A (2)B
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天津文综,10)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解析 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趋缓,陆地表面增温速度加快,但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因此,地球表面增温趋缓。火山喷发频率增加,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而是呈波动上升趋势。故本题选B。
答案 B
2.(2017·天津文综,1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 ℃或0 ℃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解析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活动层厚度变大,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故A选项错误。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春耕播种的时间提前,故B选项错误。全球变暖,永冻层上界下降,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故C选项错误。全球变暖,活动层厚度变大,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故D选项正确。
答案 D
3.(2016·上海地理,25)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故①②对;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增加。
答案 A
(2014·福建文综,3~4)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4~5题。
4.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5.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
解析 第4题,据图判断该流域冰川面积有减少的趋势,特别是东南方向面积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第5题,冰川面积减小会使冰蚀作用减弱;补给水源减少使绿洲面积减小,干旱程度加剧;流域面积是河流、湖泊的集水区域面积,不会随冰川面积的减小而扩大。
答案 4.A 5.C
(2019·山东潍坊统考)据统计,最近三十多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度为3.2毫米/年,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海平面升降状况存在差异。导致海平面变化的因素十分复杂,海平面上升会给沿海地区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下图示意天津市沿海2015年、2016年与常年同期海平面逐月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与常年同期相比,2016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
A.4月 B.7月
C.9月 D.11月
7.与2015年相比,2016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河口发生咸潮的次数减少
B.陆地面积增大
C.海水入侵造成的危害减弱
D.海岸侵蚀程度加大
8.影响天津市沿海常年同期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变暖 B.热带气旋
C.入海径流量 D.盛行风
解析 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与常年同期相比,2016年4月海平面上升了超过190毫米,是四个选项所示月份中上升幅度最大的,A正确;与常年同期相比,2016年7月海平面上升了50毫米左右,9月、11月海平面上升了160毫米左右,均没有4月上升幅度大,B、C、D错误。第7题,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增强,对海岸的侵蚀程度加大,D正确;海平面上升,更容易出现海水倒灌,河口发生咸潮的次数增加,海水入侵造成的危害增强,A、C错误;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陆地面积减小,B错误。第8题,根据图中海平面变化可知,与常年平均海平面相比,天津市沿海常年同期海平面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高,冬季低,最主要是因为夏季东南季风(迎岸风)推动导致海平面上升,冬季西北季风为离岸风,导致海平面相对较低,D正确;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不会有季节变化,A错误;热带气旋和入海径流不一定会导致海平面升高,B、C错误。
答案 6.A 7.D 8.D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9~11题。
9.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种植习惯变化
C.机械化程度提高 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
10.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
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
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
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
11.根据图中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界线的变化,可推测( )
A.沿海地区的低地可能被淹没
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方向扩展
C.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
D.中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
解析 第9题,图中显示该区域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向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的气温,尤其是冬季气温有较为明显的上升。选A。第10题,随着气温的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冬小麦、冬油菜等的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喜凉作物(如春小麦)会呈现出种植面积缩小的趋势;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的复种指数随着热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选C。第11题,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沿海地区的低地被淹没;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扩展;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多;中纬度地区变得更加干旱,粮食产量减少。选A。
答案 9.A 10.C 11.A
二、综合题(共46分)
12.(原创题)读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图,回答问题。(24分)
(1)北冰洋冰面范围这种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6分)
(2)北冰洋冰面这种变化趋势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6分)
(3)北冰洋冰面这种变化趋势却有利于缩减北美和亚欧大陆东西岸航运的时间和成本,为什么?(6分)
(4)为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我国要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6分)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北冰洋2007年冰面范围比多年冰层覆盖平均界线大幅度缩小,显示了全球变暖现象还会持续。其原因主要从人为因素分析,从排放温室气体和毁林两方面来分析。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影响从淹没沿海低地、破坏港口设备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北冰洋冰面减少,有利于通航,从北美到亚欧大陆东西岸的航运通过纬度较高的北冰洋航道,使路程缩短,从而节省能源和时间。第(4)题,可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等角度归纳。
答案 (1)世界气温处在波动上升时期;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
(2)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业生产;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沿海水产业会被影响。(合理即可)
(3)开拓北冰洋航线,缩短北美到亚欧大陆东西岸航程。
(4)①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③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13.(2019·西安市铁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图甲),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我们把从阿勒泰市以上的河流流域作为克兰河的上游(即阿勒泰水文站以上流域)。下面是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图(图乙和图丙)。
(1)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体,并指出克兰河上游水域降水的水汽来源。(6分)
(2)根据图乙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气候的影响。(8分)
(3)根据图丙回答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克兰河上游水文特征的变化。并推测其变化对下游的阿勒泰市生产、生活的影响。(8分)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文信息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在4~6月克兰河阿勒泰水文站流量较大,降水却较少,故判断可能是受气温影响,其补给可能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若为冰川融水补给,则7、8月补给量最大,水文站水量峰值应发生于7、8月。克兰河上游在阿尔泰山,根据坡向和所处的风带,可以推出其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第(2)题,从图中分析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克兰河1958~2005年月升温速率(虚线)和月降水变化速率(实线)都是波动上升,从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11月~次年的4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夏季(5~7月)减少。第(3)题,克兰河主要补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全球气候变暖,河流径流量最大月从6月提前到5月,汛期提前,水量增大。由于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水源不足,到了春季农作物播种时候需要水灌溉,水量增大,有利于缓解春旱;气候变暖导致汛期提前,水量加大,洪灾加剧,同样会导致初夏缺水,影响农业活动。
答案 (1)季节性积雪融水;大西洋或北冰洋。
(2)全球气候变暖使克兰河流域降水和气温都表现出波动上升,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11月~次年的4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夏季(5~7月)减少。
(3)气温增加使得汛期提前(河流径流量最大月从6月提前到5月),汛期水量变大。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春旱。弊:加剧初夏缺水程度;影响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渔业用水;春季融雪引发山洪灾害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