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二十一讲第68课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展开第二十一讲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考纲展示] 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命题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意义;产业转移及影响。 题型设置 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 考查形式 以区域资源调配路线图为背景,考查线路的选择、资源调配的原因及对调入区、调出区及沿线产生的影响;以某产业转移为背景,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转出地、转入地的影响。 |
第68课时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①工程是西气东输,②工程是西电东送,③工程是南水北调。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资源生产、消费的地区差异。
(3)影响西气东输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城市分布。
(4)东部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能源储量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5)北方缺水的主要原因:降水较少,水资源数量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水污染严重。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1)该图体现了资源调配的意义是: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对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减少植被破坏。
(3)对东部: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 能源跨区域调配
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正式开始输油。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2)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调动和运用知识 |
(1)管道经过地区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 (1)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考虑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恶劣的气候,自然灾害多发。 (2)从我国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意义。 |
答案 (1)A (2)D
1.西气东输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配置状况等方面分析。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 对资源调入区 | 对资源调出区 |
资源 |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 促进资源开发 |
经济 |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
社会 |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
生态 环境 |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大气质量 |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西电东送
(2019·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五次联考)下图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示意图,该管道线经南疆后,与西气东输线路相接,其天然气主要输往我国东部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天然气管道D线沿途的自然景观是( )
A.温带森林 B.荒漠广布
C.森林草原 D.针阔叶混交林
答案 B
解析 D线所经地区为中亚,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终年干旱少雨,荒漠广布。
2.中亚天然气输往我国,对中亚的有利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紧张 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增加就业岗位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中亚天然气向我国输送,有利于将中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中亚天然气的开采,增加就业岗位,②③正确。
考点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给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调动和运用知识 |
(1)华北地区蒸发量大,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戊地为南水北调的受水区;丙至戊段海拔先升高后降低;调水增加丙段水量,改善丙段航运条件。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长江下游引水至北方,导致长江下游水量减少。 |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会提高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导致盐碱化加重;东线工程从长江到黄河,海拔逐渐升高,需要逐级提水;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北方地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 (2)长江水量减少,河口水位降低,会导致入海泥沙减少;海水入侵发生可能性增大;潮汐规律不受径流影响。 |
答案 (1)D (2)A
1.我国的南水北调
2.世界著名调水工程
(1)美国北水南调工程
加利福尼亚北部湿润,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雨,通过调水,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等城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得到了保证。
(2)埃及西水东调工程
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干旱的西奈半岛。通过调水,苏伊士运河两岸将新增耕地380万亩,促进当地的发展和繁荣。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
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分水岭东侧河流上游修建水利工程,通过自流或抽水,将东坡河水一部分调入西侧墨累—达令盆地。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供水,还可利用落差发电供应东部城市。
(4)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
以色列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利用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使之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
(2019·陕西第二次联考)2017年末,一个超级调水方案“红旗河”调水工程进入大众的视野,它从雅鲁藏布江开始取水,计划让水沿青藏高原边缘进入新疆,以保障调水的低成本运行和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下图中虚线为“红旗河”调水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修建“红旗河”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长江航运 B.减少黄河断流
C.改善西北水环境 D.解决灌溉用水不足
答案 C
解析 据图中“红旗河”调水线路可知,其主要是将沿途的水调入我国西北地区,而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因此修建“红旗河”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西北地区的水环境。
2.“红旗河”调水工程让水绕青藏高原边缘进入新疆而不是直接横穿的原因是( )
A.经过人口稠密地区
B.减少跨越河流次数
C.利用地势落差加大发电量
D.便于利用地形让水自流
答案 D
解析 调水线路的选线原则一般是线路要短、尽量少跨越河流,减少工程量,尽量顺势自流,青藏高原地势高,直接横穿工程量大,施工困难。
3.“红旗河”工程对沿线的影响有( )
A.沿线形成众多冲积扇 B.降低沿线地下水水位
C.增加沿线蒸发量 D.补充淡水缓解盐渍化
答案 C
解析 据图中引水线路可知,途经沙漠地区,该地区蒸发、下渗严重,因此会增加沿线的蒸发量,C项正确;下渗会补给沿线地下水,使沿线地下水水位上升,B项错误;冲积扇形成在河流出山口的位置,A项错误;沿线主要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D项错误。
资源调配类主观题
1.资源调配的原因
空间分布 |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调入区 | 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需求量大;资源利用不合理,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
调出区 | 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丰富,生产量大 |
2.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 答题思路 |
开源 |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
节流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 |
3.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
关键词 | 答题思路 |
消费能力 |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
线路长短、 施工难度 |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
对环境 影响 |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 答题思路 |
调出地、沿线、调入地、有利、不利 | 经济角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
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 |
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生态效益 |
(2019·四川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准东—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1 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这一工程首次采用了±1 100千伏的电压等级,与现在的±800千伏相比,它的输电容量提升50%,经济输电距离由原来的2 000千米提升到3 000~5 000千米,开启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准东—皖南工程途经新甘宁陕豫皖6省(区),线路全长3 324千米。
(1)简述该工程选用特高压输电的原因。
(2)推测新疆输出的电力资源有哪些类型,并简述各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工程建成后对华东地区的意义。
答案 (1)特高压输电容量提升,输电能力强;电力输出地和输入地距离远;特高压经济输电距离远,损耗少。
(2)火电:煤炭资源丰富;风电: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山口区域有狭管效应,风力大;太阳能: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
(3)缓解能源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带动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和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该工程由新疆输往安徽,运输距离长,采用特高压输电能力强,容量大,并且损耗较少。第(2)题,新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晴天多,因此太阳能资源丰富,离冬季风源地较近,风力较大,山口地区狭管效应明显。风能资源丰富,可以开发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利用煤炭进行火力发电。第(3)题,对于输入区的影响,主要是有利影响,可以从缓解能源短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大气污染等方面分析。
一、选择题
(2019·福建泉州1月质检)粮食虚拟耕地是指粮食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耕地资源,即将地区间进行的粮食交易看作是相应的耕地交易。目前我国粮食虚拟耕地流动存在“北土南运”的趋势,由于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粮食输出地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粮食输入地,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粮食虚拟耕地出现“北土南运”的原因是( )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B.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C.北方地区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南方地区可用耕地面积狭小,不宜进行粮食生产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北土南运”在粮食生产上表现为北方粮食运往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水热条件优越,有利于粮食生产,故A、B、D三项错误;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人均粮食多,从而造成“北土南运”,故C项正确。
2.“北土南运”会( )
A.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
B.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
C.增加南方地区农民收入
D.加快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
答案 D
解析 北方地区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受“北土南运”的影响,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因而会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B项错误;会增加北方地区农民收入,对南方地区农民收入没有影响,C项错误;受“北土南运”的影响,南方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会加快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
3.“北土南运”会降低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资源分布不均 B.水热条件分布不均
C.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 D.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
答案 B
解析 我国南方地区水热条件更为优越,粮食生产条件优于北方地区。“北土南运”不能发挥南方地区水热条件的优势,从而降低粮食生产效率,故B项正确。
(2019·贵州黔东南州一模)陕甘宁盐(盐池县)环(环县)定(定边县)扬黄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大型电力扬水工程。该工程源自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多数设施分布在毛乌素沙漠边缘。读盐环定扬黄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4~6题。
4.建设盐环定扬黄工程主要是为了( )
A.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B.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缓解电力紧张趋势 D.修复当地生态环境
答案 A
解析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是从青铜峡水利枢纽附近调水到毛乌素沙漠边缘,沙漠边缘地区水资源短缺,人口较多,农牧业发展需水量大,因此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故A项正确。
5.影响盐环定扬黄工程线路总干渠、抽水泵站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输水量 B.人口密度
C.线路长度 D.地形起伏
答案 D
解析 输水量和线路长度对线路总干渠、抽水泵站密度分布基本没有影响,排除A、C两项;读图可知,总干渠沿线县市和乡镇较少,说明人口密度影响较小,排除B项。调水尽量从高处向低处输水,便于自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在水不能自流的情况下,设置抽水泵站人工抽水,故总干渠和抽水泵站的分布主要受地形起伏影响,D项正确。
6.盐环定扬黄工程维护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 )
A.资金不足 B.技术难度大
C.风沙灾害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
答案 C
解析 盐环定扬黄工程经过的地区多为沙漠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容易遭受风沙侵袭,故C项正确。
二、综合题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随着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 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1亿人间接受益。
(1)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2)分析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主要有利影响。
(3)甲段输水管道深埋地下,主要优点有哪些?
(4)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简述乙、丙两市在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降水少,季节变化大;地表径流量少;蒸发旺盛等。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有利于保护水质;少占耕地;避免冬季结冰;减少蒸发、下渗等;保证用水安全等。
(4)水量方面:保护水源区的植被,涵养水源;在城市发展中节约用水,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价,实施阶梯水费政策。水质方面: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城市中的污水排放,防治水污染。
解析 第(1)题,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从降水量、地表径流、降水季节变化、蒸发等方面来分析。华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数量少且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于夏季7、8月且多暴雨;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等。第(2)题,南水北调可缓解京津冀用水紧张的状况;增加生产、生活用水,促进工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京津冀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地面沉降等。第(3)题,甲段输水管道深埋地下,可以保护水质和少占耕地,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输水管道深埋地下可以避免冬季结冰;同时输水管道深埋地下可以减少蒸发、下渗;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还可以保证用水安全等。第(4)题,此问注意审题“水量和水质”和“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从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两方面分别分析如何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