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一讲第4课时地形剖面图
展开第4课时 地形剖面图
1.画地形剖面图
(1)连剖面线:图中AB线。
(2)建坐标系: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3)判断海拔:起止点、最高点、最低点等。
图中A点为起点,海拔为200米,B点为止点,海拔为200米;C点为最高点,海拔为500~600米。
(4)画坐标点:将图中重要点准确画在坐标图中。
(5)连平滑线:将各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
2.地形剖面图的意义
(1)判断地势变化趋势。
(2)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交通建设、农业布局等。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X数值为500米,L为河流,对角线ab为经线。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A处的海拔可能为( )
A.450米 B.489米 C.555米 D.605米
(2)沿图中经线a到b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
【读图流程】
答案 (1)C (2)C
【读图技巧】
第一步:判断等高距。
依材料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
第二步:确定剖面线。
该图ab线为剖面线。
第三步:判断地势变化。
判断地势变化的依据主要是等高线数值和河流流向。该图可利用河流判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由高处向低处流。
第四步:判断关键点海拔。
关键点主要有起止点、山顶、河谷、盆地等。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a点为500~600米,b点为300~400米。图中剖面线穿过河流,河谷海拔为400~500米。图中X等高线为500米,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可知,A处海拔为500~600米。
第五步:判断剖面图。
根据关键点海拔和剖面图特征判断。
第六步:实践应用。
1.通视
下图中只有②图可以通视。
2.农业布局
山顶一般为生态林,山腰一般为经济林,山麓一般为种植业。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乙图比甲图( )
A.比例尺更小 B.比例尺更大
C.等高距更小 D.等高距更大
答案 C
解析 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图幅相同,所以两图的比例尺相同,A、B两项错误;根据剖面图曲线,甲图剖面平直,乙图剖面弯曲较多,说明乙图对地表起伏表示的更详细,比甲图等高距更小,C项正确,D项错误。
2.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 )
①E、F海拔一定相同 ②E、F海拔可能不同 ③M、N海拔一定相同 ④M、N海拔可能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剖面线,E、F两地海拔为500~600米,MN在同一等高线上,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E、F海拔可能不同,①错误,②正确;M、N海拔一定相同,③正确,④错误。
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特征判断依据:等高线数值及变化特征,等高线疏密程度,河流流向,山峰分布及海拔,海岸线弯曲程度,区域空间定位等。
描述角度 | 常用术语 |
地形类型 | 以山地(平原)为主,山区(平原)面积广大 |
地势变化 | 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小) |
海岸线 | 海岸线曲折(平直) |
地形分布 | 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南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
特殊地貌 | 喀斯特地貌广布,多风力地貌,多峡湾地貌 |
1.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区域,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答案 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解析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变化,海岸线特征等方面描述。根据等高线分布和海岸线特征即可分析。
2.图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
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案 (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解析 读图可知,该国北部有多座8 000米以上的山峰,可知其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再根据经纬度及国家轮廓,可知该国为尼泊尔。从图中河流流向及分布状况,结合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的地形地势状况,可知该国的地形、地势特点。
一、选择题
为维护南海权益,我国采用吹沙填礁造岛方式扩大礁盘面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是一处完全淹没在水下的珊瑚礁体。读曾母暗沙地形图,完成1~2题。
1.曾母暗沙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A.大陆架 B.海沟 C.海盆 D.大陆坡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中等深线的深度判断,海平面以下20~44 m 属于浅海区,可知曾母暗沙的海底地形类型是大陆架。
2.沿曾母暗沙地形图中E—F线所画的四幅剖面图,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根据EF线所经过地区的地势起伏状况进行判读,总体上是一种先升高,中间有多次起伏,后下降的状况,故排除C、D两项。曾母暗沙西侧等深线分布稀疏,起伏平缓。东侧等深线分布密集、起伏陡峭,结合选项即可判断A项符合实际情况。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规划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穿越山脊地区 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 D.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答案 D
解析 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图中规划公路位于两个山岭之间,穿越鞍部地区,A项错误。根据指向标,公路走向为西北—东南,B项错误。根据比例尺,公路长度约为3千米,C项错误。图示等高距是100米,牛家村海拔0~100米,张店海拔100~200米,规划公路穿越的鞍部地区海拔100~200米,规划公路高差范围是0~200米,D项正确。
4.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
答案 A
解析 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沿剖面线a—b经过一个山峰和一个山谷,故B项错误;山峰海拔为700~800米,山谷海拔为200~300米,故D项错误;从a到b首先经过山峰,再经过山谷,故A项正确,C项错误。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貌。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读图完成5~6题。
5.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
A.45米 B.55米 C.105米 D.125米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20米。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陡崖高度计算公式是:(n-1)d≤H<(n+1)d,d为等高距,n为陡崖重合等高线条数,图中4条等高线重合,带入数据可知20×(4-1)≤H<20×(4+1),即陡崖高度的范围是60~100米,比赛用的绳子长度应该大于陡崖的相对高度,C项正确。
6.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解析 在陡崖底部,由下向上拍摄即可,图中丁位置较合适。甲、乙与A处之间有脊线阻挡视线,故不合适;丙位于天坑底部,且与A处之间有一“凸坡”而不能全程拍摄A处绳降过程。故D项正确。
二、综合题
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种类及其地势特征。
(2)计算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3)判断丙处河流的流向。
(4)在朝阳峰能否看到甲村,请说明理由。
答案 (1)盆地。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2)0~400米。
(3)自西北向东南。
(4)看不到。朝阳峰与甲村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且为凸坡。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区域西部和北部地区海拔高,中部及东南部地区地势低,四周为山地,中间为盆地地形。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0米,乙地海拔为100~300米,甲地海拔为300~5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0~400米。第(3)题,河流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较低地区,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判断,丙处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第(4)题,读图可知,从朝阳峰到甲村之间有等高线自海拔高处向低处凸出的地区,为山脊,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且为凸坡,不能通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