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沪科版1.7 近似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沪科版1.7 近似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师生互动,理解新知,应用迁移,运用新知,尝试练习,掌握新知,课堂小结,梳理新知,深化练习,巩固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实际的操作初步掌握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以及误差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近似数.
3.能够按照要求对一个数进行四舍五入,精确到某一数位.
重点
近似数、精确度的意义.
难点
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按给定的精确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常碰到不可能取准确的数的时候,如1块月饼,平均地分给3个孩子,如何分?
问题2:在生活中,你常听到某人的身高为1.7115米吗?
问题3:在圆面积计算中,圆周率π常用怎样的数来代替计算?
在生活中,有的数据无法取到精确数据或没有必要取到精确数据,因此取近似数.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探究点一:区别准确数与近似数
操作:(1)数一数今天班级上的同学数;
(2)查一查你的数学课本的页数;
(3)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度;
(4)称一称你书包的质量.
交流:在上面操作中获得的数据,那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
(1)、(2)中的数据是由计数得来的,是准确值;(3)、(4)中的数据是测量得来的,结果有差别,是近似的.
1.准确值和近似数
准确数: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的数.
近似数: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
2.误差:
探究解决操作(3),量一量课本的宽度,课本P45图1-21(1)是用只有厘米的刻度的尺去测量,得到的宽度约18.4 cm,课本P45图1-21(2)是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去量,得到的宽度约18.43 cm.
这里得到的18.4 cm,18.43 cm是课本宽度的近似值,近似值与它的准确值的差,叫误差.
误差=近似值-准确值.误差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误差的绝对值越小,近似程度越高,反之,越低.
3.近似数产生的原因
是不是只有测量才会得到近似数?其他什么情况下还可以得到近似数?
在计数、计算等许多条件下,有时很难取得准确数,有时因不必要使用准确数,于是就使用近似数.例如在涉及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常取π≈3.14.
探究点二:认识近似数的精确度
我们都知道,π=3.14159…
我们对这个数取近似数:
如果结果只取整数,那么按四舍五入的法则应为3,就叫做精确到个位;
如果结果取1位小数,则应为3.1,就叫做精确到十分位(或叫精确到0.1);
如果结果取2位小数,则应为3.14,就叫做精确到百分位(或叫精确到0.01);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像上面我们取3.142为的近似数,它精确到千分位(即精确到0.001).
四、应用迁移,运用新知
1.区别准确数与近似数
例1 下列数据中,不是近似数的是( )
A.某次地震中,伤亡10万人
B.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m
C.小明班上有45人
D.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21.0 cm
解析:A.某次地震中,伤亡10万人中的10为近似数,所以A选项错误;B.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m中的155为近似数,所以B选项错误;C.小明班上有45人中45为准确数,所以C选项正确;D.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21.0 cm中的21.0为近似数,所以D选项错误.
方法总结: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叫近似数,一般用工具量出来的数都是近似数;能表示原来物体或事件的实际数量的数是准确数,一般通过计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
2.认识近似数的精确度
例2 见课本P47例3.
方法总结:若是汉字单位为“万”、“千”、“百”类的近似数,精确度依然是由其最后一位数所在的数位确定,但必须先把该数写成单位为“个”的数,再确定其精确度.
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似数4.60与4.6的精确度相同
B.近似数5千万与近似数5000万的精确度相同
C.近似数4.31万精确到0.01
D.1.45×104精确到百位
解析:A.近似数4.60精确到百分位,4.6精确到十分位,故错误;B.近似数5千万精确到千万位,近似数5000万精确到万位,故错误;C.近似数4.31万精确到百位.故错误;D.正确.
方法总结:解答此题应掌握数的精确度的知识,保留整数精确度为1,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之一,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之一等.
3.按要求取近似数
例4、例5 见课本P46例1、P47例2.
例6 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按括号中的要求取近似数.
(1)0.6328(精确到0.01);
(2)7.9122(精确到个位);
(3)47155(精确到百位);
(4)130.06(精确到0.1);
(5)4602.15(精确到千位).
解析:(1)把千分位上的数字2四舍五入即可;(2)把十分位上的数字9四舍五入即可;(3)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十位上的数字5四舍五入即可;(4)把百分位上的数字6四舍五入即可;(5)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百位上的数字6四舍五入即可.
解:(1)0.6328≈0.63(精确到0.01);
(2)7.9122≈8(精确到个位);
(3)47155≈4.72×104(精确到百位);
(4)130.06≈130.1(精确到0.1);
(5)4602.15≈5×103(精确到千位).
方法总结:按精确度找出要保留的最后一个数位,再按下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即可.
4.根据近似数求原数或原数的取值范围
例7 近似数1.70所表示的准确值a的范围是( )
A.1.700<a≤1.705 B.1.60≤a<1.80
C.1.64<a≤1.705 D.1.695≤a<1.705
解析:若是向前进1得到的,那么a≥1.695;若是舍去下一位得到的,那么a<1.705,∴1.695≤a<1.705.
方法总结:此题不是由准确数求近似数,而是由近似数求准确数的范围,这是对逆向思维能力的考查.
五、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课本P47练习第1、2题.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合作探究”部分.
六、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
本节课初步掌握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误差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近似数;能够按照要求对一个数进行四舍五入,精确到某一数位.
七、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P48习题1.7第1~6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7 近似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知识深化,继续探究,巩固提高,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7 近似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沪科版1.7 近似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创设情境,新知运用,强化练习,小结与反思,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