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展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Ⅰ第三章第一节,2007版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017版课程标准要求“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两版课程标准都提到要根据应用实例、实验探究,这是研究金属的方法;也提到性质和应用,这是金属研究的内容。本节内容教材编排是将几种重要的金属列为一节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几种常见金属。教材在兼顾学生已有初中的知识如金属的通性、铁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让学生有感性认识,能与日常生活中的金属的应用结合起来。教材安排了不少实验,再结合图片,可以加深实验的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态度。本节内容教材安排3课时,在课时安排时,因为除了钠以外,其他金属都是常见金属,所以单独将钠作为一个课题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从钠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根据实验现象归纳钠的化学性质,结合初中学过的金属的性质,说明钠的活泼性与其他金属的差异及原因。
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根据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生不同的产物,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念,能从不同视角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能运用对立统一思想和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基于钠的性质对钠与酸的反应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认识反应的本质,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钠与水、酸反应的本质。
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能提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假设,推测现象并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进行探究,交流讨论,基于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能从钠的性质认识钠的用途,能从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出发,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形成“绿色化学”的思想。
重点: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的反应)
难点:钠与水的反应
三、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介绍的金属主要是铝、铁和铜,金属的性质以物理性质为主,化学性质只提及铁与氧气的反应,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初中还介绍了原子结构,但没有把物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连接起来。学生在初中学习了氧气、碳等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学习金属的性质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会使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分析、预测金属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和接触各种各样的金属,对金属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初中以来已经多次进行过实验探究,感受过实验条件控制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够与同伴进行良好的合作,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电子转移的分析,能用化合价升降的方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本节内容贴近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并能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教学内容结构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钠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初步感受金属的活动性,也为后面学习其他金属的化学性质作了知识上的铺垫,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整个课题的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完全由学生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可轻松学习并应用知识。
五、教学用品
多媒体及课件,钠、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酚酞、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等。
六、教学与评价
通过学生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方案设计、堂上练习等活动中的表现,运用提问、点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给予评价(标准是按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并给出进一步提升的建议。
七、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通过金属的使用史、钠的发现史,了解钠的活泼性。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题引入】金属作为一种材料的出现对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章我们将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回忆】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给人类历史留下光辉的篇章,铝合金、钢铁的大规模应用则成为工业化时代的基础。 | 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新课,感受金属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
【展示】元素周期表,人类已经发现110多种元素,其中约4/5是金属元素,由此可以看出金属元素的重要地位。 | 【活动】感受金属的种类、在周期表的位置。举例生活中的常见金属。 | 加深对金属的印象。 |
【引导】初中学过金属的性质有哪些? | 【活动】举例说明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知识。 |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奠定基础,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
【说明】将班上的同学分成五个小组对金属的性质进行探究,并汇报探究成果。 | 【活动】课外进行,设计实验,记录结果并做成PPT,准备汇报展示。 |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
【介绍】钠的化学史 | 【感受】钠的活泼性 |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
【设问】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是铝、铁、铜等,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金属钠?为什么?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原因是什么? | 【思考,得出结论】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的,因为钠最外层1个电子,容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 从钠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
评价任务一:诊断学生依据物质的微观结构,描述或预测物质的性质和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的水平。
学习任务二:汇报钠的性质的探究结果,认识反应的本质,建立认知模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介绍】钠的用途、新闻中有关钠的报道。 | 【思考】钠的用途与性质有什么关系? | 化学理论知识是科学分析预测的基础。 |
【设问】可以通过哪些性质探究钠的活泼性? | 【汇报】钠小组汇报钠的性质的探究结果,按照教材要求进行钠的燃烧、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
【引导】哪些性质能体现钠的活泼性? 【小结】钠的性质 | 【活动】学生归纳、整理、汇报。 | 通过学生间对话、师生间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拓展。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印象。 |
【设问】钠与氧气反应的的产物有不同? | 【活动】学生归纳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体会实验条件控制是实验方法的关键。 | 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念,能从不同视角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能运用对立统一思想和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
【设问】如何确定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引导】引导学生从元素观分析气体可能是H2或O2,利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气体应是H2。可通过点燃方法来验证。 | 【活动】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 增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由表及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态度。 |
【设问】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原理是什么?钠与盐的反应的规律是什么?
| 【活动】推测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蓝色沉淀生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来探究。 | 提出假设,推测现象并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进行探究,交流讨论,基于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金属与酸、盐反应的提升打下基础。 |
评价任务二:发展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能力水平,发展认识思路结构化水平。
学习任务三:真实问题解决,了解性质决定用途的实例。
【设问】如何用钠的性质解释钠的用途? | 【活动】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
【设问】新闻中跟钠有关的内容有哪些?并与钠的性质联系起来。 | 【活动】讨论、交流和展示结果。 | 认识化学对社会的贡献,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拓展学生思路。 |
【设问】钠的活泼性与其他金属的差异及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评价自己的收获。 | 【总结】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启示和收获。 | 结合初中学过的金属的性质,说明钠的活泼性与其他金属的差异及原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
【课堂练习】 | 【活动】完成堂上练习。 | 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给予评价。 |
评价任务三:诊断并发展学生真实问题解决的能力水平,特别是对安全事故的处理等真实任务的认识水平。
《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教学反思
佛山一中 化学科组 李婉清
为了实现学校教学开放日的主题“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我认真研读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深刻领会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按照教学进度的安排,选择上课的课题是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因为考虑到除了金属钠以外其他的金属都是常见金属,所以将金属钠作为单独的一个课题进行教学。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体现是以解决“真实的问题”来学会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老师将知识点转化为深度不同的问题或一系列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使双基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升。新的评价方式也比旧的评价方式有了很大变化,课堂训练结果不一定要通过完成习题来验证。如果学生能在学习后设计出实验方案,也比解决一道实验设计习题更能提高能力,所以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知识的传授设计成训练系统,让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解决真实的问题。
本节课我从金属的历史、种类出发,复习初中学过的金属的知识,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再从生活中金属钠比较少见的现象引出钠的活泼性,让学生推导出钠的原子结构决定性质,完成了让学生依据物质的微观结构,描述或预测物质性质的学习任务。
我设计的第二个学习任务是从新闻报道中钠容易爆炸出发,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类如何利用钠并带着问题去听小组研究成果汇报,再用刚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只要把条件控制好,化学变化就能实现;化学是一门能创造新物质的学科,人类可以控制物质的产生和使用,也就完成了第二个学习任务。
最后一个学习任务是用类比的方法,将钠的性质与其他金属的性质进行比较,求同存异,认识金属化学性质的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从代表物出发,学习了代表物的性质就可以用类推的方法去学习其他不同的物质。
总的来讲,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严谨,一环扣一环,教学过程非常流畅,从学生的反馈、专家和老师们的反馈来看,也非常不错,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化学必修1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1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