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届二轮复习解答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教案(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届二轮复习解答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教案(全国通用)01
    2020届二轮复习解答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教案(全国通用)02
    2020届二轮复习解答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教案(全国通用)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二轮复习解答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教案(全国通用)

    展开
    2020届二轮复习 解答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案(全国通用)
    高频考点一 三角函数或解三角形
    【命题角度】
    (1)三角函数式的求值与化简问题;
    (2)单纯三角函数知识的综合;
    (3)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交汇;
    (4)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交汇; 
    (5)单纯解三角形; 
    (6)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的交汇.
    例1、设函数f(x)=-sin2ωx-sin ωxcos ωx(ω>0),且y=f(x)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到最近的对称轴的距离为.
    (1)求ω的值;(2)求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
    (1)f(x)=-sin2ωx-sin ωxcos ωx
    =-·-sin 2ωx(2分)
    =cos 2ωx-sin 2ωx
    (5分)

    又ω>0,所以=4×, (7分)
    因此ω=1. (8分)
    (2)由(1)知f(x)=-sin.
    当π≤x≤时,≤2x-≤.(10分)
    所以-≤sin≤1.
    因此-1≤f(x)≤.(12分)

    【增粉策略】解决此类问题还应注意:
    ①化简时,公式应用要准确;
    ②注意所给角或参数的范围;
    ③在求单调区间、对称轴和对称中心时要注意不能忽略k取整数;
    ④求最值或范围时,应满足在定义域内.
    【变式探究】在△ABC中,a=3,b=2,B=2A.
    (1)求cos A的值;(2)求c的值.

    【增粉策略】解决三角形问题还应注意:
    ①不要忘记三角形中的隐含条件(A+B+C=π,a+b>c);
    ②注意边角互化,化为所求的问题;
    ③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明确仰角、俯角和方向角等有关术语的含义.
    高频考点二 立体几何
    【命题角度】
    (1)证明空间线、面平行或垂直; 
    (2)利用综合法计算空间中的线、面夹角;
    (3)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学科-网
    例2、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为PD的中点.

    (1)证明:CE∥平面PAB;
    (2)求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
    (1)证明:如图,设PA的中点为F,连接EF,FB.因为E,F分别为PD,PA的中点,所以EF∥AD且EF=AD.
    又因为BC∥AD,BC=AD,所以EF∥BC且EF=BC,(2分)
    即四边形BCEF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BF⊂平面PAB,CE⊄平面PAB,
    所以CE∥平面PAB.(6分)
    (2)分别取BC,AD的中点为M,N.
    连接PN交EF于点Q,连接MQ,BN.
    因为E,F,N分别是PD,PA,AD的中点,
    所以Q为EF的中点,在平行四边形BCEF中,MQ∥CE.
    由△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PN⊥AD.
    由DC⊥AD,N是AD的中点得BN⊥AD.
    又PN∩BN=N,
    所以AD⊥平面PBN.(8分)
    由BC∥AD得BC⊥平面PBN,
    那么平面PBC⊥平面PBN.(9分)
    过点Q作PB的垂线,垂足为H,连接MH.
    则MH是MQ在平面PBC上的射影,

    设CD=1.
    在△PCD中,由PC=2,CD=1,PD=得CE=,
    在△PBN中,由PN=BN=1,PB=得QH=,(13分)
    在Rt△MQH中,QH=,MQ=,
    所以sin∠QMH=,(14分)
    所以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是.(15分)
    【变式探究】如图,P-ABD和Q-BCD为两个全等的正棱锥,且A,B,C,D四点共面,其中AB=1,∠APB=90°.

    (1)求证:BD⊥平面APQ;
    (2)求直线PB与平面PDQ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由已知得P-ABD和Q-BCD是顶角处三条棱两两垂直,底面是正三角形的正棱锥,其中侧棱长为.
    (1)证明:易知底面ABCD是菱形,连接AC(图略),则AC⊥BD.
    易证PQ∥AC,所以PQ⊥BD.
    由已知得P-ABD和Q-BCD是顶角处三条棱两两垂直,
    所以AP⊥平面PBD,
    所以BD⊥AP,因为AP∩PQ=P,
    所以BD⊥平面APQ.
    (2)法一:由(1)知PQ⊥BD,
    取PQ中点M,连接DM,BM,分别过点P,Q做A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H,N.
    由正棱锥的性质可知H,N分别为△ABD,△BCD的重心,可知四边形PQNH为矩形.
    其中PQ=AC=,PH=.
    DM==,
    S△BDM=BD·PH=×1×=,
    S△PQD=PQ·DM=××=.
    令B到平面PQD的距离为h,
    则V三棱锥PBDM=V三棱锥BPQD,
    即××=××·h,解得h=.
    设BP与平面PQD所成角为θ,
    则sin θ===.
    法二:设AC与BD交于点O,取PQ的中点M,连接OM,易知OM,OB,OC两两垂直,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O(0,0,0),B,D-,0,0,P,Q,
    所以=,=,
    =,
    令m=(a,b,c)为平面PQD的法向量,
    则即
    令a=2,则m=(2,0,-).
    设直线PB与平面PDQ成角为θ,
    所以sin θ=|cos〈m,〉|=
    ==.
    【增粉策略】解决此类题目应注意:
    ①证明线、面平行或垂直,应注意直线在平面内,两直线相交等情况;
    ②找到或作出线面角后,要证明所找或作的线面角为所求角;
    ③计算线面角的大小时一定要仔细.
    高频考点三 函数、导数与不等式
    【命题角度】
    导数日益成为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最值)是高考的常见
    题型,而导数与函数、不等式、方程、数列等的交汇命题,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解答题的热点题型有: 学科+网
    (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
    (2)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或探讨方程根;
    (3)利用导数求解参数的范围或值.
    (一)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探究函数性质
    例1、设函数f(x)=-aln x.
    (1)当a=1时,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解析】 (1)当a=1时,f(x)=-ln x,
    则f′(x)=x-,所以f′(1)=0,又f(1)=,
    所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
    (2)由f(x)=-aln x,
    得f′(x)=x-=(x>0).
    ①当a≤0时,f′(x)>0,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函数既无极大值,也无极小值;
    ②当a>0时,由f′(x)=0,得x=或x=-(舍去).
    于是,当x变化时,f′(x)与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0,)

    (,+∞)
    f′(x)

    0

    f(x)



    函数f(x)在x=处取得极小值f()=,无极大值.
    综上可知,当a≤0时,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函数f(x)既无极大值也无极小值;
    当a>0时,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0,),单调递增区间为(,+∞),函数f(x)有极小值,无极大值.
    【感悟提升】
    1.解答这类题的模板
    ―→―→―→―→―→
    2.解答这类题的难点
    (1)何时讨论参数?由于题目条件的不同,有的在求零点时讨论,有的在列表时讨论;
    (2)如何讨论参数?需要根据题目的条件确定,有时还需参考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讨论的关键是做到不重不漏.
    【变式探究】函数f(x)=x3+|x-a|(x∈R,a∈R).
    (1)若函数f(x)在R上为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f(x)在R上不单调时,记f(x)在[-1,1]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M(a),m(a),求M(a)-m(a).

    (1)因为f(x)在R上是增函数,所以h(x)在(-∞,a)上为增函数,所以a≤-1.
    故a的取值范围为(-∞,-1].
    (2)因为函数f(x)在R上不单调,所以a>-1.
    当-1 所以m(a)=,
    M(a)=max{h(-1),g(1)}=max.
    当-a≥a+,即-1 M(a)-m(a)=-(a3+3a-4);
    当-a M(a)-m(a)=-(a3-3a-2).
    当a≥1时,f(x)在[-1,1]上是减函数,
    所以m(a)=h(1)=a-,M(a)=h(-1)=a+.
    故M(a)-m(a)=.
    综上,M(a)-m(a)=
    (二)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探究函数的零点
    例2、函数f(x)=ax+xln x在x=1处取得极值.
    (1)求f(x)的单调区间;
    (2)若y=f(x)-m-1在定义域内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意知,f′(x)=a+ln x+1(x>0),
    f′(1)=a+1=0,解得a=-1,
    当a=-1时,f(x)=-x+xln x,
    即f′(x)=ln x,
    令f′(x)>0,解得x>1;
    令f′(x)<0,解得0 ∴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单调递减区间为(0,1).
    (2)y=f(x)-m-1在(0,+∞)上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可转化为f(x)=m+1在(0,+∞)上有两个不同的根,也可转化为y=f(x)与y=m+1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由(1)知,f(x)在(0,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f(x)min=f(1)=-1,
    由题意得,m+1>-1,即m>-2, ①
    当0 当x>0且x→0时,f(x)→0;
    当x→+∞时,显然f(x)→+∞.
    如图,由图象可知,m+1<0,即m<-1,②
    由①②可得-2 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2,-1).
    【感悟提升】利用导数探究函数零点的一般思路
    (1)转化为可用导数研究其函数的图象与x轴(或直线y=k)在该区间上的交点问题.
    (2)利用导数研究该函数在该区间上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端点值等性质,进而画出其图象.
    (3)结合图象求解.
    【变式探究】设函数f(x)=ln x+,m∈R.
    (1)当m=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时,求f(x)的极小值;
    (2)讨论函数g(x)=f′(x)-零点的个数.
    【解析】(1)由题设,当m=e时,f(x)=ln x+,则f′(x)=,
    ∴当x∈(0,e)时,f′(x)<0,f(x)在(0,e)上单调递减,
    当x∈(e,+∞)时,f′(x)>0,f(x)在(e,+∞)上单调递增,
    ∴当x=e时,f(x)取得极小值f(e)=ln e+=2,
    ∴f(x)的极小值为2.
    (2)由题设g(x)=f′(x)-=--(x>0),
    令g(x)=0,得m=-x3+x(x>0).
    设φ(x)=-x3+x(x≥0),
    则φ′(x)=-x2+1=-(x-1)(x+1).
    当x∈(0,1)时,φ′(x)>0,φ(x)在(0,1)上单调递增;
    当x∈(1,+∞)时,φ′(x)<0,φ(x)在(1,+∞)上单调递减.
    ∴x=1是φ(x)的唯一极值点,且是极大值点,
    因此x=1也是φ(x)的最大值点,
    ∴φ(x)的最大值为φ(1)=.又φ(0)=0,
    结合y=φ(x) 的图象(如图),
    可知,
    ①当m>时,函数g(x)无零点;
    ②当m=时,函数g(x)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③当0<m<时,函数g(x)有两个零点;
    ④当m≤0时,函数g(x)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述,当m>时,函数g(x)无零点;
    当m=或m≤0时,函数g(x)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当0<m<时,函数g(x)有两个零点.
    (三)利用函数思想证明不等式
    例3、已知函数f(x)=+ln x在(1,+∞)上是增函数,且a>0.
    (1)求a的取值范围;
    (2)若b>0,试证明 【解析】 (1)f′(x)=-+=,
    因为在(1,+∞)上f′(x)≥0,且a>0,
    所以ax-1≥0,即x≥,
    所以≤1,即a≥1.
    故a的取值范围为[1,+∞].
    (2)证明:因为b>0,a≥1,所以>1,
    又f(x)=+ln x在(1,+∞)上是增函数,
    所以f >f(1),即+ln>0,化简得 ln<等价于ln-=ln-<0,
    令g(x)=ln(1+x)-x(x∈(0,+∞)),
    则g′(x)=-1=<0,
    所以函数g(x)在(0,+∞)上为减函数,
    所以g=ln-=ln- 综上, 【感悟提升】
    1.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1)作差或变形.
    (2)构造新的函数h(x).
    (3)利用导数研究h(x)的单调性及最值.
    (4)根据单调性及最值,得到所证不等式.
    2.构造辅助函数的四种方法
    (1)移项法:证明不等式f(x)>g(x)(f(x) f(x)-g(x)>0(f(x)-g(x)<0),进而构造辅助函数h(x)=f(x)-g(x).
    (2)构造“形似”函数:对原不等式同解变形,如移项、通分、取对数;把不等式转化为左右两边是相同结构的式子的结构,根据“相同结构”构造辅助函数.
    (3)主元法:对于(或可化为)f(x1,x2)≥A的不等式,可选x1(或x2)为主元,构造函数f(x,x2)(或f(x1,x)).
    (4)放缩法:若所构造函数最值不易求解,可将所证明不等式进行放缩,再重新构造函数.
    【变式探究】已知函数f(x)=ex+m-x3,g(x)=ln(x+1)+2.
    (1)若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斜率为1,求实数m的值;
    (2)当m≥1时,证明:f(x)>g(x)-x3.
    【解析】(1)因为f(x)=ex+m-x3,所以f′(x)=ex+m-3x2.
    因为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斜率为1,
    所以f′(0)=em=1,解得m=0.
    (2)证明:因为f(x)=ex+m-x3,g(x)=ln(x+1)+2,
    所以f(x)>g(x)-x3等价于ex+m-ln(x+1)-2>0.
    当m≥1时,ex+m-ln(x+1)-2≥ex+1-ln(x+1)-2.
    要证ex+m-ln(x+1)-2>0,只需证明ex+1-ln(x+1)-2>0,
    设h(x)=ex+1-ln(x+1)-2,则h′(x)=ex+1-.
    设p(x)=ex+1-(x>-1),
    则p′(x)=ex+1+>0.
    所以函数p(x)=h′(x)=ex+1-在(-1,+∞)上单调递增.
    因为h′=e-2<0,h′(0)=e-1>0,
    所以函数h′(x)=ex+1-在(-1,+∞)上有唯一零点x0,
    且x0∈.
    因为h′(x0)=0,所以e=,
    即ln(x0+1)=-(x0+1).
    当x∈(-1,x0)时,h′(x)<0;当x∈(x0,+∞)时,h′(x)>0,
    所以当x=x0时,h(x)取得最小值h(x0).
    所以h(x)≥h(x0)=e-ln(x0+1)-2=+(x0+1)-2>0.
    综上可知,当m≥1时,f(x)>g(x)-x3.
    (四)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求解恒成立问题
    例4、已知函数f(x)=ln x.
    (1)求函数g(x)=f(x+1)-x的最大值;
    (2)若对任意x>0,不等式f(x)≤ax≤x2+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1)∵f(x)=ln x,
    ∴g(x)=f(x+1)-x=ln(x+1)-x(x>-1),
    ∴g′(x)=-1=.
    当x∈(-1,0)时,g′(x)>0,
    ∴g(x)在(-1,0)上单调递增;
    当x∈(0,+∞)时,g′(x)<0,
    ∴g(x)在(0,+∞)上单调递减.
    ∴g(x)在x=0处取得最大值g(0)=0.
    (2)∵对任意x>0,不等式f(x)≤ax≤x2+1恒成立,
    ∴在x>0上恒成立,
    进一步转化为max≤a≤min,
    设h(x)=,则h′(x)=,
    当x∈(1,e)时,h′(x)>0;当x∈(e,+∞)时,h′(x)<0,
    ∴h(x)在x=e处取得极大值也是最大值.
    ∴h(x)max=.
    要使f(x)≤ax恒成立,必须a≥.
    另一方面,当x>0时,x+≥2,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要使ax≤x2+1恒成立,必须a≤2,
    ∴满足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探究】
    已知函数f(x)=ln x+x2-(a+1)x.
    (1)若曲线y=f(x)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y=-2,求f(x)的单调区间;
    (2)若x>0时,<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已知得f′(x)=+ax-(a+1),则f′(1)=0.
    而f(1)=ln 1+-(a+1)=--1,
    ∴曲线y=f(x)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y=--1.
    ∴--1=-2,解得a=2.
    ∴f(x)=ln x+x2-3x(x>0),f′(x)=+2x-3.
    由f′(x)=+2x-3=>0,
    得01,
    由f′(x)=+2x-3<0,得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和(1,+∞),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2)若<,则+x-(a+1)<+x-,
    即-<在区间(0,+∞)上恒成立.
    设h(x)=-,则h′(x)=+=,
    由h′(x)>0,得0 由h′(x)<0,得x>e ,因而h(x)在(e ,+∞)上单调递减.
    ∴h(x)的最大值为h(e )=e ,
    ∴>e ,故a>2e -1.
    从而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2e -1,+∞).
    【感悟提升】函数与导数压轴题堪称“庞然大物”,所以征服它需要一定的胆量和勇气,可以参变量分离、把复杂函数分离为基本函数、可把题目分解成几个小题、也可把解题步骤分解为几个小步,也可从逻辑上重新换叙.注重分步解答,这样,即使解答不完整,也要做到尽可能多拿步骤分.同时要注意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的运用.  
    高频考点四、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命题角度】解析几何是数形结合的典范,是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板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之一,在解答题中一般会综合考查直线、圆、圆锥曲线等.试题难度较大,多以压轴题出现.热点题型有:
    (1)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2)圆锥曲线中定点、定值、最值及范围的求解;
    (3)轨迹方程及探索性问题的求解.
    (一)巧妙消元证定值
    例4、已知椭圆C:+=1,过A(2,0),B(0,1)两点.
    (1)求椭圆C的方程及离心率;
    (2)设P为第三象限内一点且在椭圆C上,直线PA与y轴交于点M,直线PB与x轴交于点N,求证:四边形ABNM的面积为定值.
    【解析】(1)由题意得,a=2,b=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
    又c==,所以离心率e==.
    (2)证明:设P(x0,y0)(x0<0,y0<0),则x+4y=4.
    又A(2,0),B(0,1),
    所以直线PA的方程为y=(x-2).
    令x=0,得yM=-,
    从而|BM|=1-yM=1+.
    直线PB的方程为y=x+1.
    令y=0,得xN=-,
    从而|AN|=2-xN=2+.
    所以四边形ABNM的面积S=|AN|·|BM|


    ==2.
    从而四边形ABNM的面积为定值.
    【方法策略】解答圆锥曲线的定值问题的策略
    (1)从特殊情形开始,求出定值,再证明该值与变量无关;
    (2)采用推理、计算、消元得定值.消元的常用方法为整体消元(如本例)、选择消元、对称消元等.
    【变式探究】已知椭圆C:+=1(a>b>0)的左焦点为(-,0),e=.

    (1)求椭圆C的方程;
    (2)如图,设R(x0,y0)是椭圆C上一动点,由原点O向圆(x-x0)2+(y-y0)2=4引两条切线,分别交椭圆于点P,Q,若直线OP,OQ的斜率存在,并记为k1,k2,求证:k1k2为定值;
    (3)在(2)的条件下,试问|OP|2+|OQ|2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析】(1)由题意得,c=,e=,解得a=2,b=,
    ∴椭圆C的方程为+=1.

    (3)|OP|2+|OQ|2是定值.
    设P(x1,y1),Q(x2,y2),
    联立方程解得
    ∴x+y=,
    同理,可得x+y=.
    由k1k2=-,得|OP|2+|OQ|2=x+y+x+y
    =+
    =+
    ==18.
    综上,|OP|2+|OQ|2为定值,且为18.
    (二)构造函数求最值
     (2017·浙江高考)如图,已知抛物线x2=y,点A,B,抛物线上的点P(x,y).过点B作直线AP的垂线,垂足为Q.

    (1)求直线AP斜率的取值范围;
    (2)求|PA|·|PQ|的最大值.
    【解析】(1)设直线AP的斜率为k,
    k==x-,
    因为- 所以直线AP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1).
    (2)设直线AP的斜率为k,则直线BQ的斜率为-.
    则直线AP的方程为y-=k,
    即kx-y+k+=0,
    直线BQ的方程为y-=-,
    即x+ky-k-=0,联立
    解得点Q的横坐标xQ=.
    因为|PA|= = (k+1),
    |PQ|=(xQ-x)=-,
    所以|PA|·|PQ|=-(k-1)(k+1)3.
    令f(k)=-(k-1)(k+1)3,因为f′(k)=-(4k-2)(k+1)2,
    所以f(k)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因此当k=时,|PA|·|PQ|取得最大值.
    【感悟提升】最值问题的基本解法有几何法和代数法
    (1)几何法是根据已知的几何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知识加以解决的(如抛物线上的点到某个定点和焦点的距离之和、光线反射问题等);
    (2)代数法是建立求解目标关于某个(或两个)变量的函数,通过求解函数的最值(普通方法、基本不等式方法、导数方法等)解决的.
    【变式探究】
    已知椭圆+=1(a>b>0)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e=,短轴长为2.
    (1)求椭圆的方程;
    (2)点A为椭圆上的一动点(非长轴端点),AF2的延长线与椭圆交于B点,AO的延长线与椭圆交于C点,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由题意得解得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
    (2)①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不妨取A,
    B ,C ,
    故S△ABC=×2×=.
    ②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
    联立方程消去y,
    化简得(2k2+1)x2-4k2x+2k2-2=0,
    设A(x1,y1),B(x2,y2),
    则x1+x2=,x1x2=,
    |AB|=
    = =2·,
    点O到直线kx-y-k=0的距离d==,
    ∵O是线段AC的中点,
    ∴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2d=,
    ∴S△ABC=|AB|·2d=··
    =2 =2 <.
    综上,△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三)寻找不等关系解范围
    已知椭圆E:+=1的焦点在x轴上,A是E的左顶点,斜率为k(k>0)的直线交E于A,M两点,点N在E上,MA⊥NA.
    (1)当t=4,|AM|=|AN|时,求△AMN的面积;
    (2)当2|AM|=|AN|时,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设M(x1,y1),则由题意知y1>0.
    (1)当t=4时,E的方程为+=1,A(-2,0).
    由已知及椭圆的对称性知,直线AM的倾斜角为.
    因此直线AM的方程为y=x+2.
    将x=y-2代入+=1,得7y2-12y=0.
    解得y=0或y=,所以y1=.
    因此△AMN的面积S△AMN=2×××=.
    (2)由题意t>3,k>0,A(-,0).
    将直线AM的方程y=k(x+)代入+=1得(3+tk2)x2+2·tk2x+t2k2-3t=0.
    由x1·(-)=,得x1=,
    故|AM|=|x1+|=.
    由题设,直线AN的方程为y=-(x+),
    故同理可得|AN|=.
    由2|AM|=|AN|,得=,
    即(k3-2)t=3k(2k-1).
    当k=时上式不成立,因此t=.
    t>3等价于=<0,即<0.
    因此得或解得 故k的取值范围是(,2).
    【感悟提升】解决有关范围问题时,先要恰当地引入变量(如点的坐标、角、斜率等),寻找不等关系,其方法有:
    (1)利用判别式来构造不等式,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利用已知参数的取值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在两个参数之间建立相等关系;
    (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4)利用已知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5)利用函数值域的求法,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变式探究】
    已知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E的中心是原点O,离心率等于,以椭圆E的长轴和短轴为对角线的四边形的周长为4.直线l:y=kx+m与y轴交于点P,与椭圆E相交于A,B两个点.
    (1)求椭圆E的方程;
    (2)若=3,求m2的取值范围.
    【解析】(1)根据已知设椭圆E的方程为+=1(a>b>0),焦距为2c,
    由已知得=,∴c=a,b2=a2-c2=.
    ∵以椭圆E的长轴和短轴为对角线的四边形的周长为4,
    ∴4=2a=4,
    ∴a=2,b=1.
    ∴椭圆E的方程为x2+=1.
    (2)根据已知得P(0,m),设A(x1,kx1+m),B(x2,kx2+m),
    由消去y,
    得(k2+4)x2+2mkx+m2-4=0.
    由已知得Δ=4m2k2-4(k2+4)(m2-4)>0,
    即k2-m2+4>0,
    且x1+x2=,x1x2=.
    由=3,得x1=-3x2.
    ∴3(x1+x2)2+4x1x2=12x-12x=0.
    ∴+=0,
    即m2k2+m2-k2-4=0.
    当m2=1时,m2k2+m2-k2-4=0不成立,
    ∴k2=.
    ∵k2-m2+4>0,
    ∴-m2+4>0,即>0.
    解得1 ∴m2的取值范围为(1,4).
    (四)确定直线寻定点
    (2017·全国卷Ⅰ)已知椭圆C:+=1(a>b>0),四点P1(1,1),P2(0,1),P3,P4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
    (1)求C的方程;
    (2)设直线l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过定点.
    【解析】(1)由于P3,P4两点关于y轴对称,
    故由题设知椭圆C经过P3,P4两点.
    又由+>+知,椭圆C不经过点P1,
    所以点P2在椭圆C上.
    因此解得
    故椭圆C的方程为+y2=1.
    (2)证明:设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分别为k1,k2.
    如果l与x轴垂直,设l:x=t,由题设知t≠0,且|t|<2,可得A,B的坐标分别为,.
    则k1+k2=-=-1,得t=2,不符合题设.
    从而可设l:y=kx+m(m≠1).
    将y=kx+m代入+y2=1得
    (4k2+1)x2+8kmx+4m2-4=0.
    由题设可知Δ=16(4k2-m2+1)>0.
    设A(x1,y1),B(x2,y2),
    则x1+x2=-,x1x2=.
    而k1+k2=+
    =+
    =.
    由题设k1+k2=-1,
    故(2k+1)x1x2+(m-1)(x1+x2)=0.
    即(2k+1)·+(m-1)·=0.
    解得k=-.
    当且仅当m>-1时,Δ>0,于是l:y=-x+m,即y+1=-(x-2),所以l过定点(2,-1).
    【变式探究】已知动圆M恒过点(0,1),且与直线y=-1相切.
    (1)求圆心M的轨迹方程;
    (2)动直线l过点P(0,-2),且与点M的轨迹交于A,B两点,点C与点B关于y轴对称,求证:直线AC恒过定点.
    【解析】(1)由题意得,点M与点(0,1)的距离始终等于点M到直线y=-1的距离,由抛物线的定义知圆心M的轨迹是以点(0,1)为焦点,直线y=-1为准线的抛物线,则=1,p=2.
    ∴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x2=4y.
    (2)证明:设直线l:y=kx-2,A(x1,y1),B(x2,y2),
    则C(-x2,y2),
    联立方程消去y,得x2-4kx+8=0,
    ∴x1+x2=4k,x1x2=8.
    kAC===,
    直线AC的方程为y-y1=(x-x1).
    即y=y1+(x-x1)=x-x1+=x+,
    ∵x1x2=8,∴y=x+=x+2,
    即直线AC恒过定点(0,2).
    (五)假设存在定结论(探索性问题)
    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1,0),F2(1,0),点A在椭圆C上.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是否存在斜率为2的直线,使得当直线与椭圆C有两个不同交点M,N时,能在直线y=上找到一点P,在椭圆C上找到一点Q,满足=?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1)设椭圆C的焦距为2c,则c=1,
    因为A在椭圆C上,
    所以2a=|AF1|+|AF2|=2,
    因此a=,b2=a2-c2=1,
    故椭圆C的方程为+y2=1.
    (2)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证明如下:
    假设存在斜率为2的直线,满足条件,则设直线的方程为y=2x+t,设M(x1,y1),N(x2,y2),P ,Q(x4,y4),MN的中点为D(x0,y0),
    由消去x,得9y2-2ty+t2-8=0,
    所以y1+y2=,且Δ=4t2-36(t2-8)>0,
    故y0==,且-3 由=,得=(x4-x2,y4-y2),
    所以有y1-=y4-y2,y4=y1+y2-=t-.
    也可由=,知四边形PMQN为平行四边形,而D为线段MN的中点,因此,D也为线段PQ的中点,所以y0==,
    又-3 与椭圆上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1,1]矛盾.
    因此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
    【方法策略】探索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探索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推证满足条件的结论,若结论正确则存在,若结论不正确则不存在.
    (1)当条件和结论不唯一时,要分类讨论.
    (2)当给出结论而要推导出存在的条件时,先假设成立,再推出条件.
    (3)当条件和结论都不知,按常规方法解题很难时,要思维开放,采取另外的途径.
    【变式探究】
    已知椭圆x2+2y2=m(m>0),以椭圆内一点M(2,1)为中点作弦AB,设线段AB的中垂线与椭圆相交于C,D两点.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m,使得A,B,C,D在同一个圆上,并说明理由.
    【解析】(1)将方程化成椭圆的标准方程+=1(m>0),
    则a=,c= =,
    故e==.
    (2)由题意,设A(x1,y1),B(x2,y2),C(x3,y3),D(x4,y4),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为k,则直线AB的方程为y=k(x-2)+1,代入x2+2y2=m(m>0),
    消去y,得(1+2k2)x2+4k(1-2k)x+2(2k-1)2-m=0(m>0).
    所以x1+x2==4,即k=-1,
    此时,由Δ>0,得m>6.
    则直线AB的方程为x+y-3=0,直线CD的方程为x-y-1=0.
    由得3y2+2y+1-m=0,y3+y4=-,故CD的中点N为.
    由弦长公式,可得
    |AB|= |x1-x2|=·.
    |CD|=|y3-y4|=·>|AB|,若存在圆,则圆心在CD上,
    因为CD的中点N到直线AB的距离
    d==.
    |NA|2=|NB|2=2+2=,
    又2=2=,
    故存在这样的m(m>6),使得A,B,C,D在同一个圆上.
    【方法策略】圆锥曲线解答题的常见类型是:第1小题通常是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或离心率,一般比较简单.第2小题往往是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弦长问题、中点弦问题、动点轨迹问题、定点与定值问题、最值问题、相关量的取值范围问题等等,这一小题综合性较强,可通过巧设“点”“线”,设而不求.在具体求解时,可将整个解题过程分成程序化的三步:
    第一步,联立两个方程,并将消元所得方程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的关系正确写出;
    第二步,用两个交点的同一类坐标的和与积,来表示题目中涉及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第三步,求解转化而来的代数问题,并将结果回归到原几何问题中.
    在求解时,要根据题目特征,恰当的设点、设线,以简化运算.  
    【变式探究】已知椭圆C:+=1(a>b>0)的右焦点为F(1,0),且点P在椭圆C上,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设过定点T(0,2)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AOB为锐角,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3)过椭圆C1:+=1上异于其顶点的任一点P,作圆O:x2+y2=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N(M,N不在坐标轴上),若直线MN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m,n,
    证明:+为定值.
    【解析】(1)由题意得c=1,所以a2=b2+1, ①[来源:Z,xx,k.Com]
    又点P在椭圆C上,所以+=1, ②
    由①②可解得a2=4,b2=3,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2)设直线l的方程为
    y=kx+2,A(x1,y1),
    B(x2,y2),[来源:学*科*网Z*X*X*K]
    由得
    (4k2+3)x2+16kx+4=0,
    因为Δ=16(12k2-3)>0,
    所以k2>,
    则x1+x2=,x1x2=.
    因为∠AOB为锐角,
    所以·>0,即x1x2+y1y2>0,
    所以x1x2+(kx1+2)(kx2+2)>0,
    所以(1+k2)x1x2+2k(x1+x2)+4>0,
    即(1+k2)·+2k·+4>0,
    解得k2<.
    又k2>,所以 解得- 故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为∪.
    (3)证明:由(1)知椭圆C1的方程为:+=1,
    设P(x0,y0),M(x3,y3),N(x4,y4),
    因为M,N不在坐标轴上,所以kPM=-=-,
    直线PM的方程为y-y3=-(x-x3),
    化简得x3x+y3y=, ③
    同理可得直线PN的方程为x4x+y4y=. ④
    把P点的坐标代入③④得
    所以直线MN的方程为x0x+y0y=.
    令y=0,得m=,令x=0,得n=,
    所以x0=,y0=,
    又点P在椭圆C1上,
    所以2+32=4,即+=,为定值.
    【方法技巧】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的步骤
    (1)设方程及点的坐标;
    (2)联立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得方程组,消元得方程(注意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
    (3)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判别式;学_科网
    (4)结合已知条件、中点坐标公式、斜率公式及弦长公式求解.
    【变式探究】已知点F为椭圆E:+=1(a>b>0)的左焦点,且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顶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直线+=1与椭圆E有且仅有一个交点M.
    (1)求椭圆E的方程;
    (2)设直线+=1与y轴交于P,过点P的直线l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点A,B,若λ|PM|2=|PA|·|PB|,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意,得a=2c,b=c,
    则椭圆E为+=1.
    由消去y,得x2-2x+4-3c2=0.
    ∵直线+=1与椭圆E有且仅有一个交点M,
    ∴Δ=4-4(4-3c2)=0,解得c2=1,
    ∴椭圆E的方程为+=1.
    (2)由(1)得M,
    ∵直线+=1与y轴交于P(0,2),
    ∴|PM|2=,
    ①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PA|·|PB|=(2+)×(2-)=1,
    ∴λ|PM|2=|PA|·|PB|⇒λ=,

    综上所述,λ的取值范围是.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