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人教必修1第1、2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乙醇 | 汽油 | 浓硫酸 | 浓硝酸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详解】A、乙醇是易燃液体,A错误;
B、汽油是易燃液体,B错误;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C正确;
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是易燃物,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各种仪器:①漏斗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分液漏斗 ⑤天平 ⑥量筒 ⑦胶头滴管 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①③⑦ B. ①④⑧ C. ②⑤⑥ D. ④⑥⑧
【答案】B
【详解】①漏斗可以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 ②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③滴定管可以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④分液漏斗可以分离不互溶的液体; ⑤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 ⑥量筒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⑦胶头滴管可以用于滴加液体;⑧蒸馏烧瓶可以用于蒸馏分离液体混合物。故能用于分离的是①④⑧。故选B。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HNO3 B. CaCO3 C. CO2 D. NaOH
【答案】C
【详解】A. HNO3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属于酸,A错误;
B. CaCO3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盐,B错误;
C. CO2是由C、O两种元素形成的氧化物,C正确;
D. NaOH溶于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属于碱,D错误。
答案选C。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 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
D.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D
【详解】A.过量试剂一般不能放回原瓶,防止试剂污染,则Na2CO3溶液取量过多,放在烧杯中回收,选项A错误;B.钡离子有毒,则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不能用水冲入下水道,防止污染地下水,选项B错误;C.NaCl为可溶性固体,蒸发时不能蒸干,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选项C错误;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可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选项D正确;答案选D。
5.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详解】A.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溶液的,与粒子的直径大小有关,故不符合题意;B.渗析是利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的,故不符合题意;C.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大小进行分离的;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具有的性质,是胶体粒子对光散射出现的,与粒子的直径大小有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6.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胶体中加蔗糖溶液,产生聚沉现象
B. 可见光透过胶体时,发生丁达尔现象
C.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离子通过
D. 胶体微粒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现象
【答案】A
【详解】A.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蔗糖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中胶粒在光照时产生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故B正确;
C.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可以,渗析可以净化胶体,故C正确.
D.胶粒因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而带电荷,从而会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泳现象,故D正确;
答案选B。
7.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
A. 醋酸溶液、食盐晶体 B. 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 NaOH溶液、纯HNO3 D. 液氨、石灰水
【答案】B
【详解】A、醋酸溶液能导电是乙酸和水的混合物,其中醋酸属于弱电解质,食盐晶体是电解质但不导电,故A错误;B、熔融KOH、熔融NaCl,属于强电解质能导电,故B正确;C、NaOH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纯硝酸不导电,故C错误;D、液氨不导电,石灰水是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
8.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 Mg+2H2O===Mg(OH)2+H2↑ B. 2F2+2H2O===4HF+O2
C. Na2O+H2O===2NaOH D. 2Na2O2+2H2O===4NaOH+O2↑
【答案】D
【详解】:A.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水是氧化剂,A错误;
B.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水为还原剂,B错误;
C.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正确;
答案选D。
9.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则X试剂为( )
A. 碳酸钠 B. 碳酸钾 C. 硫酸钠 D. 硫酸钾
【答案】B
【详解】由分离实验方案可知,X试剂除去钡离子,使钡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而除去,再加过量硝酸除去试剂X,且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则A、C排除,D中硫酸钾与硝酸不反应,则只有B中碳酸钾符合,答案选B。
10.配制100 mL 1 mol/L NaCl溶液,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一样的纸,然后将氯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
B. 把称得的氯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移入容量瓶中
C. 沿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至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D.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
【答案】C
【详解】A.称量氯化钠时,要放在托盘纸上称量,称量氢氧化钠等腐蚀性或潮解物质要放在器皿中称量,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溶解氯化钠在烧杯中进行,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 定容时,使用胶头滴管,不能用玻璃棒,故C错误;
D.烧杯、玻璃棒要洗涤,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保证溶质全部转移,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选C。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B. 常温常压下,17 g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A
C. 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是0.5NA
D. 1 mol/L B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2NA
【答案】A
【详解】A、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1 mol 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故A正确;
B、氨气的物质的量=17g/17g·mol-1=1mol,氨气为4原子分子,原子数为4NA
,故B错误;
C、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故C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A。
12.若20 g密度为d 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 g Ca2+,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 B. mol/L C. 2.5 d mol/L D. 1.25 d mol/L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硝酸钙的物质的量为1/40mol,溶液的体积为20/dml,所以硝酸根离子的浓度=1000[(1/40)×2]/(20/d)=2.5dmol/L,选C。
1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 Fe2(SO4)3===2Fe3++3SO42− B. H2SO4===2H++SO42−
C. NaHCO3===Na++H++CO32− D. NaHSO4===Na++H++SO42−
【答案】C
【详解】A. 硫酸铁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42-,A正确;
B. 硫酸是二元强酸,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B正确;
C. 碳酸氢钠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C错误;
D. 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D正确。
答案选C。
14.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 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Mg+2H++2Cl−===MgCl2+H2↑
B.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42−===BaSO4↓
C. 碳酸镁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CO32−+2H+===CO2↑+H2O
D. 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答案】B
【详解】A、氯化氢、氯化镁是可溶性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故A错误;
B、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离子方程为Ba2++SO42-═BaSO4↓,故B正确;
C、碳酸镁微溶,以固体形式参加反应时,不能拆开,离子方程为MgCO3+2H+=CO2↑+H2O+Mg2+,故C错误;
D、Ca(HCO3)2是可溶性强电解质,离子方程为HCO3-+H+=H2O+CO2↑。故D错误。
故选B。
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甲:K2SO4、BaCl2、NaCl 乙:NaCl、Ba(OH)2、K2CO3 丙:HCl、K2CO3、NaCl 丁:K2SO4、Na2CO3、KCl,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D
【解析】甲会形成BaSO4沉淀而不能共存;乙会形成BaCO3沉淀而不能共存;丙会产生CO2气体而不能共存。
16.已知: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由此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Br−>Fe2+>I− B. I−>Fe2+>Br− C. Br−>I−>Fe2+ D. Fe2+>I−>Br−
【答案】B
【解析】利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还原剂是化合价升高,还原产物是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的产物,①I-是还原剂,Fe2+是还原产物,还原性:I->Fe2+,②Fe2+是还原剂,Br-是还原产物,还原性:Fe2+>Br-,顺序是:I->Fe2+>Br-,故选项B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1题5个大题,共52分。
17.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分液、洗气。根据需求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并填上操作名称:
(1)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2)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O2中混有的杂质Cl2,选_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4)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选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
(5)制取蒸馏水,选__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答案】(1). ③ (2). 分液 (3). ③ (4). 萃取(分液) (5). ⑤ (6). 洗气 (7). ① (8). 过滤 (9). ④ (10). 蒸馏
【详解】(1)Na2CO3溶液和CCl4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选③,操作名称为分液;
(2)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水与四氯化碳互不相溶,分层,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选③,操作名称为萃取(分液);
(3)氯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气,达到除杂的目的,选 ⑤,操作名称为洗气;
(4)根据CaCO3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的物质,要和石灰水分离,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选①,操作名称为过滤;
(4)水的沸点不高,可选用蒸馏的方法制取;选④,操作名称为蒸馏。
18.已知A和B两支试管所盛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3−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共有___________种。
(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____(填“A”或“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4)若向由试管A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的碳酸氢盐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3 (2). B (3). Ag++Cl−=AgCl↓ (4). Mg (5). Ba2+ +2OH−+2HCO3− =BaCO3↓+CO32− +2H2O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试管A有:K+、Cl−、OH−,试管B有:Ag+、Mg2+、NO3− 。(1). 试管A中有3种离子。 (2)加入盐酸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银离子,所以试管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3)试管B中加入金属镁,可以置换出银,溶液为硝酸镁。(4)碳酸氢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碳酸钾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 +2OH−+2HCO3− =BaCO3↓+CO32− +2H2O。
19.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 mL 1.25 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表格:
应称取NaOH的质量/g |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玻璃仪器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 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答案】(1). 12.5 (2). 250 (3).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4). ①③⑤ (5). BCAFED (6). ABC
【详解】(1)溶质的质量m=nM=cvM=1.25mol/L×0.25L×40g/mol=12.5g,配制250mL溶液,则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250mL,配制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还需要的仪器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2.5;250;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因容量瓶上标有:规格、温度和刻度线,故答案为:①③⑤;
(3)配制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故答案为:BCAFED;
(4)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A正确;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B正确;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C正确;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D错误;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浓度不变,故E错误;故答案为:ABC。
20.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中学化学的重要部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问题。
(1)在标准状况下,67.2 L CO2是__________mol,质量为_______g,含有__________个CO2分子,其中含有__________mol氧原子。
(2)在标准状况下,1.7 g氨气所占的体积约为_________L,它与同条件下_____mol 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3)某气态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是448 mL,则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0 g·mL−1,其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
(5)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完全溶于0.1 L水(密度1 g/cm3)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A. B. C. D.
【答案】(1). 3.0 (2). 132 (3). 3NA (4). 6 (5). 2.24 (6). 0.15 (7). 64 g/mol (8). 32 (9). 18.4 mol/L (10). B
【详解】(1)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1=3mol;
其质量为3mol×44g·mol-1=132g;
二氧化碳分子数目为3mol×6.02×1023mol-1=1.806×1024;
氧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2=6mol;
(2)1.7g 氨气物质的量为1.7g/17g·mol-1=0.1mol,氨气体积为0.1mol×22.4L·mol-1=2.24L,
与含有相同H原子数目的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1mol×3/2=0.15mol;
(3)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448L/22.4L·mol-1=0.02mol,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1.28g/0.02mol=64g·mol-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32=32.
(4)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 98% 的浓硫酸,其物质的量浓度=1000×1.84×98%/98mol·L-1=18.4 mol·L-1;
(5)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为VL/22.4L·mol-1=V/22.4mol,该气体的质量为:V/22.4mol×M g·mol-1=VM/22.4g,0.1L水的质量为:100mL×1g·mL-1=100g,则溶液的质量为:VM/22.4g+100g,所以该溶液的体积为:L,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V=mol·L-1,
故选B。
21.储氢纳米碳管的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式为:3C+2K2Cr2O7 +8H2SO4===3CO2↑+2K2SO4
+2Cr2(SO4)3 +8H2O。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填化学式),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H2SO4 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 B.氧化性和酸性 C.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4)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8 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
【答案】(1). (2). K2Cr2O7 (3). C (4). C (5). 4.48
【详解】(1)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由化合价前后的变化分析可得双线桥法如下: ;
(2)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氧化剂为K2Cr2O7,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碳元素被氧化,故答案为:K2Cr2O7、C;
(3)H2SO4 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酸性,故答案为:C;
(4)由上述双线桥法可得关系式为:12e-——3CO2,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8mol,则生成气体的为:0.8mol÷12×3=0.2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mol×22.4L/mol=4.48L,故答案为:4.48L。